05 華新水泥海外工廠(中國水泥工業一帶一路首個投產的海外工廠是哪個)

时间:2024-06-01 15:08:31 编辑: 来源:

的典型代表,享有國酒的美稱。

2、伊利股份:食品飲料龍頭股。公司是一家主要經營液體乳及乳制品和混合飼料制造業務的公司,公司的主要產品有液體乳、冷飲系列、奶粉及奶制品、混合飼料等,該公司是國家520家重點工業企業和國家八部委首批確定的全國151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之一,公司下設液態奶、冷飲、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業部,所屬企業八十多個,生產伊利牌雪糕、冰淇淋、奶粉、酸奶等1000多種產品。

3、海天味業:食品飲料龍頭股。公司一直專注于調味品的生產和銷售。公司生產的調味品涵蓋了醬油、調味醬、蠔油、雞精雞粉、味精、調味汁等多個系列,其中醬油、調味醬、蠔油是公司最主要的產品。公司一貫將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放在經營工作的首位,連續多年獲得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頒發的中國食品工業質量效益卓越獎,并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為食品安全信用等級A級企業。

食品飲料上市公司股票其他的還有: 新華錦、金徽酒、伊力特、會稽山、妙可藍多、老白干酒、海南椰島、鹽津鋪子等。

疫情對建材市場影響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發并持續至今,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對各行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沖擊和影響,逐漸塑造了新的社會格局。這個疫情遠未結束,但新舊產業的更替已經開始。后疫情時代如何投資,成為我們不得不深入思考的課題。在這一系列研究中,我們著眼于后疫情時代對各行業進行深入分析,并展望相應的投資機會和風險。

短期來看,疫情將對建材物流和建筑施工產生影響,后續基建穩增長需求將進一步增強。疫情對建材行業的短期影響體現在三個方面:1。相關工廠和物流明顯受到影響。參考2020年疫情,玻璃庫存和水泥廠開工率均大幅波動。2.下游基建地產建設相關業務受限,2020年行業數據將大幅下降。3.小區管控導致家裝施工困難,裝修建材C端銷售受到影響。從中期來看,疫情導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PMI數據明顯下滑,政府對基建投資穩增長的意愿明顯增強。我們可以跟蹤疫情進展和PMI數據,把握基建穩增長相關板塊的投資節奏。

短期:工廠生產物流,下游建設受限。

玻璃產品的物流和水泥工業的建設受到影響。參考2020年的疫情,作為連續生產行業,玻璃制品由于物流有限無法運往國外,庫存大幅上升。往年春節過后,建筑需求處于全年低點,庫存處于全年高位。2013-2019年同期全國庫存3800-4000萬重箱。2020年疫情期間,全國庫存升至9204萬重箱,部分地區出現爆倉,導致廠商紛紛降價清倉。2022年疫情在多地蔓延,玻璃行業庫存明顯高于往年。水泥粉磨站的啟動也有重大影響。2013-2019年行業平均水平約為20%。2020年全國軋機開工率最低降至零,恢復節奏較往年緩慢。2022年疫情開始后,中國提高軋機開工率的速度開始放緩。

下游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相關業務受到影響。2020年疫情期間,房地產數據主要受新開工面積和銷售面積增速影響。2020年2月同比增速分別為-44.9%和-39.9%,增速較上月分別回落52.3%和38.2%。代表基礎設施需求的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和公共設施投資增速均為-30.1%,增速分別下降25.0%和34.0%。預計2022年疫情期間,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也會受到相應影響。

疫情封控難度大,相關建材C端出貨受影響。疫情期間,由于小區封閉管控,很多裝修建材施工無法進行。防水涂料、家用塑料管、內墻涂料、瓷磚、石膏板等室內裝修材料都需要在家里搭建。小區的封閉控制使得裝修施工無法進行,相應建材C端的出貨也受到影響。2020年疫情期間,建材家居景氣指數出現明顯下滑,建材家居行業管理者信心指數也受到明顯影響。預計2022年疫情期間,裝修建材行業也會受到影響。

中期:基建刺激需求反彈,房企經營壓力巨大。

受疫情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政府

類似建材的周期形狀變了,水泥更長,玻璃纖維更高。在過去的幾年中,周期性建筑材料的周期形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水泥周期變“長”,主要是需求端房地產基建政策調控以穩為主,增速大部分時間保持穩定。2017年以來,供應行業錯峰停窯,行政限產,新政嚴控產能,市場協同抬高水泥利潤率。行業逐漸進入高利潤的新穩態,成長性和周期性減弱,在位企業可以享受行業紅利。玻璃纖維的周期變“高”了。主要原因是在外需整體疲軟的環境下,玻璃纖維對連續生產行業中小企業的產能更加謹慎。一旦需求好轉,就會出現嚴重的供需錯配,價格就會大幅上漲。企業頭部產能更靈活更有優勢,可以充分享受周期性紅利。

碳減排和能耗指標啟動市場化供給側改革,水泥玻璃纖維企業啟動品類擴張。未來將把水泥等建材子行業納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通過基線法逐步收緊碳配額。中小企業在能耗和碳排放方面沒有明顯優勢,未來將面臨生產成本上升或被迫購買碳匯。近日,國家發改委(NDRC)發布建材行業能耗指數水平,明確提出淘汰低能耗生產線,這意味著行業第二輪市場化供給側改革已經啟動,頭部企業的領先優勢有望進一步體現。而水泥玻璃纖維頭部企業逐漸開始品類擴張,水泥行業以骨料和混凝土為主的縱向擴張;玻璃纖維是光伏、風電、電子、新能源等高端領域的橫向拓展。

循環形式的重新定義

在過去的幾年里,行業周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何定義循環?近年來,隨著外部經濟形勢的變化,水泥、玻璃和玻璃纖維的循環形式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認為,行業周期的景氣程度應該用企業利潤的整體水平來衡量。其中水泥景氣以(水煤差價產量)增長率衡量,玻璃景氣以((玻璃單價-純堿單耗-天然氣單耗)銷量)增長率衡量;玻璃纖維景氣度用增長率(玻璃纖維單價產量)來衡量。

水泥行業:利潤進入平臺期。

/p>

水泥和玻璃玻纖周期出現不一樣的變化。復盤 2008 年以來水泥行業周期,我們認為水泥行業周期形態出現和玻璃玻纖不一樣的變化。水泥行業周期弱化,周期變”長”;玻璃玻纖行業周期強化,周期變”大”。水泥和玻璃玻纖行業形態出現不同變化背后是不同行業邏輯的驅動。

需求端:政策導向以穩為主,地產基建需求增速保持穩定。我們認為導致水泥周期變長的一個原 因是政策端的干預,需求端趨穩。2016 年地產“930”監管以來,政策對地產和基建調控的目標 均以穩為主。在2020年“三道紅線”之前,地產基建對水泥行業形成的需求增速均維持相對穩定 水平,水泥產量也保持相對穩定。

供給端:行政化限產、錯峰停窯、嚴控新增產能。供給端是導致水泥行業周期變長的另一個重要 原因。2016 年以來行業供給側變化可概括為行政化限產、錯峰停窯、嚴控新增產能。供給側改革 減少了水泥行業有效供給,明顯緩解了水泥行業產能過剩的現狀。在需求平穩,供給明顯減少的 情況下,水泥價格整體提升,水煤價差從 170 元/噸提升到 300 元/噸的平臺,水泥企業盈利水平 明顯提升,迎來史上最長景氣周期。

市場化協同抬升了水泥的價格,海螺的沿江熟料,新疆的電石渣熟料。2016 年供給側改革后,水 泥行業頭部企業在相關部門指導下開啟行業協同,維護各區域內水泥行業秩序。在外部需求維持 穩定且錯峰停窯的環境下,區域內企業最優選擇是參與協同。長三角水泥企業協同有效地緩解了 進口熟料對華東水泥的沖擊,新疆的協同置換則有效緩解了電石渣熟料對新疆區內水泥價格沖擊。

水泥行業逐步進入新的穩態,企業維持高盈利,但成長性減弱。在外部需求穩定,供給側調控政 策得以貫徹執行的環境下,錯峰停窯和行業協同加強了行業的穩定性,在位企業均可享受行業紅 利 。目前水泥價格得以保持高位運行,行業進入新的穩態。我們認為未來行業格局將進一步趨于 穩定,企業有望保持高盈利水平,但水泥業務自身給企業帶來的成長性減弱。

玻璃玻纖:產品升級帶來上行周期拉長

玻璃和玻纖行業周期上行周期拉長,主要原因是高端產品逐步出現。玻璃玻纖行業周期形態不同 于水泥,最近一輪周期都是行業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大周期,行業上行周期明顯拉長。主要原因 是產品升級下游需求高端化,高端產品持續緊缺帶來上行周期拉長。主要表現為玻璃纖維中,風 電紗、熱塑紗、電子紗產品占比不斷提升,高端產品附加值較高,提升了企業的盈利額能力。玻 璃企業中,光伏玻璃、電子玻璃、深加工玻璃占比不斷提升,同樣通過提升產品附加值提升了企 業的盈利能力。

中小企業產能投放謹慎,無法適應行業需求結構變化,頭部企業充分享受行業紅利。導致上行周 期變長的另一個原因是玻璃、玻纖都是連續生產行業,在外部經濟走弱的環境下,中小企業對產 能投放更為謹慎,也無法適應行業需求高端化的變化,因此面對需求變化供需矛盾進一步激化, 大中型企業能夠更好響應下游需求,充分享受行業紅利。

雙碳政策開啟市場化改革

建材有望納入碳排放交易

未來水泥等建材細分行業或將納入碳排放交易市場,經過多年試點,目前國內已經形成較為成熟 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近兩年加權平均碳價格約為 40 元/噸左右。建材行業作為能耗消耗主要行 業之一,未來有望逐步納入碳排放交易市場。其中水泥行業碳排放達到建材行業 83%,是排放量 最大的子行業,有望首當其沖納入碳排放交易。

未來預計將以基線法為主逐步收緊,龍頭企業份額逐步提升。參照前期試點經驗,我們預計未來 配額計算將以基線法為主(產量×基準值×減排因子),所以產能利用率高或者排放更低的企業 有優勢,小企業只能被迫減產或者購買碳排放權,龍頭份額將逐步提升。

能效標桿水平出臺落后產能淘汰

行業能耗指標水平發布,水泥、玻璃、瓷磚等行業低能耗產線將逐步淘汰。2021年國家發改委發 布《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1 年版)》,對水泥、玻璃、瓷磚等行業 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做出要求。其中水泥行業要求 2025 年行業達到標桿水平產能占比大于 30%。據數字水泥網,目前行業達到基準水平的產線有 75%,達到標桿水平僅 5%,未來將有更 多低能耗指標產線淘汰,玻璃和瓷磚行業也將面臨同樣情形。

預計低效產能淘汰將減少 8.2%熟料產能。2021 年山東省明確 2022 年底 2500t/d 以下產能將退出 50%。我們預計未來水泥行業 2500t/d 以下產線將陸續退出。我們選取海螺水泥等 14 家水泥行業 頭部企業為樣本進行測算,預計全國 2500t/d 以下產能達到 4.35 萬噸,占比 24.5%,按照 1:1.5 的置換比例,預計該部分產能退出將凈減少產能 1.45 萬噸,比當前產能減少 8.2%。

第二輪供給側改革開啟,頭部企業贏者通吃。我們認為碳排放交易和能耗指標退出將開啟周期類 建材的第二輪供給側改革。第一輪改革以行政化限產為主,每個企業減少一部分供給,實際上是 供給曲線的伸縮變化,體現為行業供給曲線斜率加大,供給減少但在位企業均可享受行業周期的 紅利。第二輪改革以市場化淘汰為主,碳排放權抬升了企業成本,導致供給曲線上移;淘汰落后 產能是直接減少行業供給,導致供給曲線左移。和第一輪供給側的根本差異是尾部企業直接退出 行業,頭部企業贏者通吃。

華新水泥碳減排實現路徑。水泥行業碳排放約 60%主要來自石灰石分解,為達到減少碳排放的目 標,《華新水泥低碳發展白皮書》已說明,將采用替代原/燃料,一體化項目熱聯產,富氧燃燒技 術,提升摻和材料比例等方法,降低碳排放。公司計劃 2060 年噸水泥碳排放降為 166 公斤,相 比 2020 年減少 74.5%;單方混凝土碳排放將為 43 公斤,相比 2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