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四川先一事達貿易有限公司(四川漢龍(集團)有限公司的其它相關)

时间:2024-06-02 17:10:12 编辑: 来源:

永遠地掩埋在了廢墟下,然而,離北川縣城15里路的鄧家海元村山中的一所全國百強希望小學卻在這次顛覆性的地震中頑強地存活了下來,不僅教學樓絲毫沒有垮塌,而且正在該校上課的483名小學生以及教職員工都奇跡般地全部安全撤離。

在山上度過饑寒交迫的一夜后,9名老師帶著71個孩子翻山越嶺穿過災區,成功地來到安全地綿陽市,并在眾多好心人的幫助下,暫時安頓在綿陽中學英才學校,吃飽了,穿暖了,洗干凈了,一個個朝氣蓬勃鮮活的生命在廢墟中開出一朵朵向著未來的希望之花……

又冷又餓半碗稀飯把命吊著

“造孽啊,這些娃娃,但看到他們都安然無恙,我又覺得他們是幸運的。”劉漢希望小學教導主任肖曉川出現在記者面前時已幾天幾夜沒合眼了。因過度操勞,他一雙眼睛異常血紅,但看著穿上干凈衣服正在看動畫片的娃娃們,這位臨時大家庭的“家長”顯得無比欣慰。

“12日地震發生時,娃娃們都在教室里上課。意外的是,這所專為貧困孩子們修建的希望小學在強烈的震波中異常堅固,一點都沒有垮塌,因此我們有了充足的時間將全校包括幼兒班在內的483名同學全撤到空地上,等待救援。后來有些孩子被慌慌張張前來的家長領走了,到最后剩下71個。因為村子已經平了,房子也垮了,估計不會再有家長來,我們就在武警戰士的帶領下開始連夜往外撤離。我們學校修建在山上,這就意味著要把娃娃帶出去必須要翻兩座山到北川縣城的馬路上,然后再走到綿陽。”

地震后的老天爺并沒有停止惡劣的天氣,當晚就下起了大雨,缺少雨具的老師和同學們只好淋著雨,冒著隨時都可能出現的泥石流開始跋涉在濕滑的山路上。有的地方山路早已被震得不知去向,武警戰士和老師們硬生生地用雙腳為孩子們走出了一條路。然而由于已是深夜,饑寒交迫的師生們不得已只好暫時棲息在叢林里,等待翌日天亮再趕路。“娃娃們的衣服都濕透了啊,一個個冷得直發抖,我們出來的時候兩手空空,沒有吃的也沒有穿的,連口水都沒有,更莫說生點火給大家取暖了。好在附近還有些小村子,我們就在幸存下來的村民家里熬了一些稀飯,每2個孩子分吃一小碗,飽是肯定吃不飽,但總可以把命吊著啊……”靠著這半碗稀飯,娃娃們竟然熬到了天亮,走到北川通往綿陽的公路上,并在已經嚴重損毀的路面上行進,終于在6個小時后成功到達綿陽。14日,他們被接到條件頗好的綿陽中學英才學校住下。

父母音信全無 兄弟相依為命

昨日,記者來到師生們暫時借宿的綿陽中學英才學校,還沒進宿舍房間就聽到脆生生的笑聲。記者在見過許多從廢墟中挖出來時已不幸遇難的學生后,感到這種笑聲猶如沙漠里的綠洲一樣讓人無比振奮。

“來,讓阿姨抱抱。”一個乖巧的小男孩因為淋雨而感冒發燒,拖著鼻涕,怯生生坐在記者懷里。“吃藥了嗎?”“吃了的。”“早上吃的啥子喃?” “饅頭。”7歲的李紅良愛跟在11歲的哥哥李天龍屁股后面,兩兄弟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哥哥拿出紙巾,很仔細地為弟弟揩去鼻涕。

地震后兩兄弟的父母音信全無。“翻山的時候哭沒得?”“哭了的。”弟弟輕聲答,而哥哥則坐在床沿一直看著他。“你是個小男子漢,在還沒找到爸爸媽媽前,要聽老師和照顧你們的叔叔阿姨的話,要像個大人一樣照顧弟弟好不好?”記者對哥哥下了“命令”。“要得!”李天龍想都沒想就脫口而出。

地震發生后,有許多像這樣相依為命的兄弟姐妹,雖然年紀小得應該還在父母懷里撒嬌,但那份因為災害而迅速成長的責任感卻讓人感到他們未來將閃放出的希望之光。

光著腳丫 5歲娃走出死亡陰影

在這批幸運走出死亡陰影的娃娃中,一個名叫王義欽的孩子是學校幼兒班的學生,也是71個當中年齡最小的。“我馬上就要滿6歲了哦,我不曉得是哪天,媽媽說好象還有10天。”

因為把鞋子跑掉了,又找不到一雙可以穿的,王義欽就一直光著腳板跟著哥哥姐姐們一起跑,小小的腳丫傷得不輕,紅紅腫腫,還有點破皮。“這邊不痛,這邊有點痛。”躺在床上不能活動自如的他把腳伸出被窩給記者看,“痛的這邊已經貼了藥了。”由于記者坐在他頭部方向的另外一面,他為了能和我們面對面地說話,努力地爬著坐起來面朝記者。

“乖,快點躺好。”有點不好意思的王弟弟一面抿著嘴笑著,一面聽話地鉆回被窩。“在這里習不習慣?”“不習慣。“乖哈,在這里一定要聽話,等家頭修好了我們就回去。”由于其他健康一點的孩子都聚集在寢室外看動畫片,肖老師擔心他無聊給他送來一本卡通書。“我認得到這個字,這個是二。”王小娃指著作者小藤不二雄當中的“二”字念給記者聽,還要了記者的筆和紙,歪歪斜斜地寫下自己的名字。“弟弟你好勇敢,走出來的時候累到沒有?”“沒有,就是滾了多少跤子……”雖然王義欽是71個當中最小的娃娃,但一路上都沒讓人抱一下背一下,硬是用自己一雙連草鞋都沒有的赤腳走出了一條活著的路。

7位家人遇難 他沒離開學生

很難想象,希望就在。我為國家留住的是希望,這是我作為人民教師的責任。”

昨日上午,記者在綿陽中學英才學校見到了這位有著36年教齡、劉漢希望小學的沈長樹老師。初見沈老師,他剛剛為躺在床上的小學生蓋上棉被。給記者的第一感覺是,他不高,大約1.65米左右,皮膚黝黑,普普通通。而當記者與他眼神相碰時,卻感受到了一個錚錚漢子的堅毅。“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富則中國富,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進步則中國進步。”他不斷地向記者介紹支撐他的精神支柱。

記者了解到,沈長樹一家有7人在地震中遇難。他的妻子也在地震中被壓斷了一只腿。“我沒有去看過她,她現在在哪所醫院我也不知道。她能理解我。”在談到家中遇難的7位家人時,沈長樹顯得異常冷靜。“都是過去了,我們要面對未來,我們的未來就是孩子,作為一個人民教師,我有責任照顧他們,有責任教導他們。”在記者即將離開時,沈長樹老師拉住記者的手,一字一頓地說:“這批從劉漢希望小學逃出來的孩子都很優秀,我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國家能考慮他們的未來,以后他們就是國家的希望。”

四川商務職業學院怎么樣

1、四川商務職業學院的地理位置:文家校區位于成都市青羊區文家街道。一個是文家場老校區,一個是和盛鎮新校區。老校區的硬件設施沒有新校區的好,但是老校區在青羊宮附近靠近成都市,交通方便。

2、學院的老師都是很負責的,大多是都有著豐富的職場經驗,部分老師還是企業高管,所以教學質量還是不用懷疑的,他們講的都還比較實用。學院的王牌專業是市場營銷,特色專業是會計、連鎖經營管理。四川商務職業學院現有教職工600余人,專兼職教師400余名,副教授以上90余人,其中教授11人,雙師素質教師131人。學院教學很重視我們的實踐能力,常常要做一些社會實踐作業,各個專業有著自己的活動比賽等,比如營銷專業的“校園營銷大賽”,你也可以去參加社團的各個活動。

川威集團在四川省怎么樣

這個企業還是可以的在四川

川威集團有限公司 一 、企業概況

四川省川威集團有限公司是1998年5月由原威遠鋼鐵廠改制組建而成的混合所有股份制企業,始建于1929年,原為四川軍閥劉文輝的兵工廠,是四川冶金工業的鼻祖。

幾年來,川威集團肩負“對員工負責、對企業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歷史使命感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通過改革、改制、改造和加強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大力實施低成本戰略和區域市場戰略,使企業由一個瀕臨破產、單一的鋼鐵生產企業發展為集資源開發和資源加工于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

川威集團主營業務為制造業、礦業和現代服務業,擁有資產總額130億元,擁有控股或實際控制公司57家(其中境外公司3家),參股公司10家。

2007年全集團實現銷售收入140億元、利稅12億元,就業17000余名,企業綜合實力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308位,是四川省十大民營企業之一,是四川省首批著力培育的做大做強類的大企業大集團。

在制造業上,企業已形成了成熟的深加工產業鏈,鋼鐵產業具備年產鋼300萬噸、鋼材310萬噸、焦炭110萬噸、金屬制品60萬噸的綜合生產能力。

產鋼規模位居四川省第二位,具有熱軋帶肋鋼筋、普通線材、焊接用鋼盤條、熱軋板、冷軋板、焊絲、焊管等幾大產品系列,其中,熱軋帶肋鋼筋是全國免檢產品,獲冶金實物質量最高榮譽金杯獎,焊絲獲英國皇家船級社認證;在資源開發及加工業上,川威集團先后在內江、涼山、阿壩和云南以及印尼擁有儲量豐富的15座礦山,其中鉛鋅礦、釩鈦礦、銅礦、石灰石和煤炭等具有一定的開采規模,這為企業資源深加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水泥產業是四川省水泥行業前三強,是川威集團走資源綜合利用的基礎產業,具備年產水泥360萬噸(其中內江地區230萬噸以上、涼山州地區130萬噸)的生產能力。

擁有目前亞洲最大的輥式立磨礦渣水泥生產線。

現“重龍山”牌水泥是四川省水泥精品,獲得全國免檢產品稱號,被四川省稱為發展循環經濟的典范。

二、生產經營

該公司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的生產經營方針,生產圍繞經營轉,經營跟著市場轉,生產適銷對路、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

堅持科技興企、人才興企的治企理念,注重科學技術的實際轉換,不斷開發新產品,不斷強化質量管理,健全并完善質量體系、質量方針、質量目標,運用現代科學管理機制,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和崗位責任制;緊盯生產成本目標,采取形式多樣的降成本增效措施,加強生產過程的控制,多項生產能耗指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扎實有效的推進各項生產管理工作。

加強營銷管理,打造一流營銷團隊,不斷提升營銷隊伍的市場分析能力和應變能力,取得了輝煌的銷售業績。

特別是近十年來,企業生產經營穩定、順行,員工隊伍士氣高漲,產品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經營規模逐年擴大,經濟效益不斷提高,走出了一條以人為本的質量效益型的穩步發展之路。

三、國際市場開拓

二十一世紀的經濟是全球化的經濟,打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是一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最有力表現。

該公司立足于鋼鐵行業的特點,確立了“國際化、公眾化、區域化”的三化戰略,緊緊抓住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在國內和香港分別成立了專業化的國際貿易公司,打通了國際市場,建立了長期合作的外貿渠道,該公司的盤條、中寬帶等鋼鐵產品遠銷菲律賓、韓國、越南以及東南亞等國,并受到國際友人的一致好評。

以此同時,企業已經在印尼建立了自己的礦山基地,整合了國外礦石資源,為國內鋼鐵產品生產提供了原材料保障。

四、品牌建設

長期以來,該公司始終堅持以《川威集團品牌管理辦法》為指導,在品牌上狠下功夫,加強售前、售中、售后服務,不斷提高客戶滿意度;充分發揮名牌的規模效益,擴大名牌產品市場占有率,產品覆蓋四川、云南、貴州、重慶、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浙江等全國各大省市;狠抓國內重點知名大型工程,在國內多項重大知名工程(例如:重慶綦江新彩虹橋、廣西柳州大橋、四川二灘電站、四川二郎山隧道)當中指定使用川威產品,特別是在西南地區,川威產品質量過硬,市場占有率高,引領了市場潮流,得到了社會和客戶的高度信任;對產品和企業進行立體式宣傳、全方位展示,樹立了良好品牌形象和企業的社會形象。

經過多年的努力,川威集團形成了熱軋帶肋鋼筋、普通線材、焊接用鋼盤條、熱軋板、冷軋板等幾大產品系列,其中熱軋帶肋鋼筋是全國免檢產品,獲冶金實物質量最高榮譽金杯獎,是全國用戶滿意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