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中國文化英語教程上海外語出版社(大學英語專業本科的教材有哪些?)

时间:2024-06-02 14:35:42 编辑: 来源:

要對著觀眾。不知邱吉爾是不知道還是一時失誤,把手背對著觀眾了。群眾當中,有人鼓掌喝倒彩,有人發愣,有人忍不住哈哈大笑。這位首相所做的手勢表示的是別的意思,那不是表示“勝利”的“V”形,而是一個不禮貌的動作,表示侮辱、輕視之意。

另一個例子同尼基塔·赫魯曉夫有關,他是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蘇聯的領導人。在美國訪問期間,他的言論和舉止引起一些爭議。引起爭議的手勢之一是:他緊握雙手,舉過頭頂,在空中搖晃。他的意思顯然是表示問候,表示友誼。但是,在場的人和電視觀眾對此并不欣賞。美國人很熟悉這個動作一一這是 拳擊 手擊敗對手后表示勝利的姿勢。在此之前,赫奮曉夫曾說過要埋葬美國資本主義的話,許多美國人認為,這種手勢表示他好像已經取得勝利,洋洋得意,難怪許多人感到不快。可見,有些肢體語言在不同民族表示的意義的差異有多大。筆者在此對中美常見的一些肢體語言做一下對比研究。中美肢體語言有相似的地方。如男子相逢時不擁抱,一般見面時握手即可;揮手表示再見;皺眉表示不高興;聳聳鼻子表示不喜歡、討厭或不快;點頭表示“是”,搖頭表示“不”;嗽嘴表示不痛快、情緒不佳、忿恨;拍拍男人或男孩子的背表示贊揚、夸獎、鼓勵;咬牙表示生氣、憤怒或下決心.現將不同之處舉例如下:

A. 動作一樣,意義不同

(1) 跺 腳

漢語意義:氣憤;惱怒;灰心;悔恨 英語意義 :不耐煩

(2) 觀眾和聽眾鼓掌,表演或講話人也鼓掌

漢語意義 :謝謝,互相表示友好感情 英語意義 :為自己鼓掌,被認為是不謙虛

(3) 目不轉睛地看

漢語意義:好奇;有時是驚訝 英語意義 :不禮貌;使人發窘;不自在

(4) 發 “噓 ”聲

漢語意義 :反對;責罵;轟趕 英語意義 :要求安靜

(5) 拍別人的腦袋

漢語意義 :(少見;一般見于成人對孩子)疼愛;(對成人或青年,會引起反感,是侮辱人的動作)

英語意義:安慰;鼓勵;鐘愛

B. 意義相同,動作有差異

(1) “過來 ”(叫別人過來)

中國的肢體語言: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下,幾個手指同時彎曲幾次。

美國的肢體語言: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上,握拳用食指前后擺動(中國人對此反感)。

(2) “丟人 ”“沒羞”(半開玩笑)

中 國的肢體語言:伸出食指,用指尖在自己臉上劃幾下,象搔癢,不過手指是直的,

美 國的肢體語言:伸出兩只手的食指,手心向下,用一個食指擦另一個食指的背面。

(3) “我吃飽了,’(吃飯后)

中國的肢體語言:一只手或兩只手輕輕拍拍自己的肚子;美國的肢體語言:一只手放在自己的喉頭,手心向下(常同時說“到這兒}")

C.只存在于美國文化中的動作。

(1)順指甲

意義:重大思想負擔;擔心,不知所措

(2)用大拇指頂著鼻尖,其他四指彎著一起動

意義:挑戰;蔑視

(3)搖動食指(食指向上伸出,其他四指收攏)

意義:警告別人不要作某事,表示對方在做錯事

(4)把胳膊放在胸前,握緊拳頭,拇指向下,向下擺幾次

意義:反對某一建議、設想;反對某人;表示強烈反對

(5)眨眼(很快地合上一只眼,微微一笑點點頭)

意義:表示會意;贊許;鼓勵;傳遞信息;團結等

D.只存在于中國文化中的動作

(I)用食指點點或指指自己的鼻子

意義 :“ 是我”,“是我干的”(西方人認為這個手勢有點可笑)

(2) 說話時用一只張開的手遮著嘴(一般是老年人用)

意義 :說秘密話(有時沒有明顯的意義)

(3 )兩只手遞(即使可以用一只手拿起的)東西給客人或別人

意義 :表示尊敬

(4) 別人為自己倒茶或斟酒時,張開一只手或兩只手,放在杯子旁邊

意義 :表示感謝

(5) 伸出兩個豎起的食指在身前慢慢接近(往往在戲曲中出現)

意 義 :男女相愛;匹配良緣

這里所舉的例子不全,但是可以說明肢體語言的差異,也說明了解另一種語言中的肢體語言的重要性。對肢體語言的研究有助于對語言的研究,對前者的理解可以加深對后者的理解,有些權威人士認為兩者相互依存.在多數情況下這是對的,但在某些情況下,人體動作與說的話可能不一致,口頭說的話與肢體語言表達的意思不一樣。這時要借助其他信息或從整個情景中猜測說話人的意思,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切肢體語言都要放在一定的情夙下去理解,忽視了整個情景就會發生誤解。作為外語學習者,在學好外語知識的同時,還應多了解一下國外常用的肢體語言,以便更好地交際。在此匯總幾種國外常用的肢體語言,有些與國內習慣一致,但有些情況與國內不符,必要時,大家也只能“人鄉隨俗”了。

【參考文獻】:

顧曰國.跨文化交際[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

賈雨新.跨文化交際[M].上海:上海外語 教育 出版社,1997.

鄭樹堂,胡全生.新視野英語教程·讀寫教程第一冊[M].北京:外教研社,2004.

猜你喜歡:

1. 跨文化交際期末論文

2. 跨文化方向的論文

3. 跨文化交際畢業論文

4. 跨文化交際方向論文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