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中國對外貿易發展史每個階段特征(近代中國對外貿易發生的變化和原因?)

时间:2024-05-15 08:57:56 编辑: 来源:

/p>

今后一個時期,對我國的發展來講,是機遇與挑戰并存。我們必須清醒看到,機遇只是為加快發展提供了可能和條件,機遇期的到來并不意味著必然走向繁榮昌盛。歷史上因喪失機遇而。導致落后、走向衰敗的教訓是非常深刻的。抓住歷史機遇、實現經濟騰飛的成功經驗也值得我們認真借鑒。機遇稍縱即逝,抓住機遇,奮發圖強,就能夠乘勢而上,加快發展;反之,機遇臨而不覺,面對機遇而無為,就會延緩發展,造成落后。形勢逼人,不進則退。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增強緊迫感、使命感和憂患意識,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精心謀劃,統籌安排,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打下堅實的基礎.

經濟全球化的不同發展階段,中國是如何與世界互動的?

在二十一世紀這個風起云涌的時代,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發展,世界經濟的發展給中國的崛起帶來了一系列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挑戰。

所謂經濟全球化,其本質上是全球范圍內市場經濟一體化的歷史進程,是市場經濟的全面推進和空前大發展。因此,經濟全球化本質上是世界經濟的全球市場化,是一種有著多方面和多層次內容的復雜的社會經濟現象。它能夠讓商品和生產要素跨國界自由流動,資源在全球范圍或地區范圍內優化組合。世界各國、各地區經濟,包括生產、流通和消費領域,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使世界經濟越來越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全球化的實質是資本的全球化,是資本主義的全球化,它既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全球化,也是社會主義國家的全球化。

全球化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方面:其一,生產全球化;其二,貿易全球化;其三,金融全球化;其四,投資全球化;其五,區域性經濟合作日益加強。

不過這樣一股不可阻擋的發展浪潮,也是一把利害同存的雙刃劍,對此我們必須以客觀的眼光去看待它。一方面,經濟全球化是生產社會化和現代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它具有促進生產力提高和全球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各國可望在全球經濟密切交往中實現資源優勢互補,發揮各自優勢;可望科技成果在全球快速傳播;可望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實現“后發優勢”的寶貴機遇;可望更好地解決環境、資源、人口等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

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是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下進行的,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如下所述的弊端:第一,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市場經濟也隨之全球化了,市場經濟所具有的盲目性、自發性、滯后性等缺點也被全球化了;第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大國必然會利用經濟全球化推行對自己有利的保護主義政策,在全球范圍內實施資源的不公平分配和不平等的國際貿易,從而使發達國家在這一全球化的博弈中成為最大的受益者,而發展中國家如中國等則將處于不利的位置,與發達國家的發展差距將進一步加大;其三,局部的經濟危機極易引起全球化的經濟動蕩甚至危機,就像從2008年動蕩至今的世界金融危機一樣。在處理危機的過程中發達國家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必然會采用各種手段將危機帶來的損失轉嫁到發展中國家的頭上。

這樣一把雙刃劍,再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挑戰。不可否認,經濟的全球化可以給每個國家提供更為寬廣的舞臺,但是一些大國所指定的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的存在,也將使發展中國家的發展舉步維艱。

我們中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并將在這一階段停留很長的一段時間,所以在全球化的發展趨勢面前,一方面,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另一方面又要融入由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經濟全球化進程,迎接全球化帶來的嚴峻挑戰。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唯有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才能躍然而上居于人前。

那么全球化給中國都帶來了那些機遇呢?

第一,全球化的發展進程為我國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環境。可以預見,隨著國際貿易的快速發展,我國可以加大對外出口,發展對外貿易,同時,全球化的發展進程有助于推動世界的多極化進程,有助于促進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國際環境的形成,為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營造有利的國際條件。

第三,全球化有利于我國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接軌。我們可以利用在全球化的信息、現代的企業管理理念、先進的技術手段來加快我國知識、觀念的更新和信息傳遞;加速自己的工業化、信息化的進程,從而讓我們的經濟結構不斷改善和升級。

第四,全球化也為我國的人民加強同世界人民的交流和聯合提供了有利條件,現在的學生相比以前,出國經商、購物、旅游更加容易了。

談完雙刃劍“利”的一面,我們就來看看經濟全球化對中國帶來的挑戰和風險。

不管面對怎樣的風險,我們都應當采取積極的態度,審時度勢,趨利避害,為自己謀求最大的利益。下面就具體分析一下全球化給中國帶來的挑戰。

第一,隨著全球化的深入,我們必然會直面發達國家強大經濟科技優勢的挑戰,承受發達國家強大的經濟和科技優勢所產生的壓力。科技發展上的差距是不可否認的,西方發達國家在近幾個世紀利一直都是遙遙領先,特別是在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未來起決定作用的高科技方面,他們占有巨大的優勢。盡管我國的科技研究也在不斷的發展,但由于歷史原因,我們的整體水平與比人還有不小的差距,而且這一差距在未來較長時間內仍將繼續存在。

第二,全球化可以說是資本主義的全球化,這必將會對我國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造成強烈的沖擊。可以預見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必然會竭力采取各種手段推行資本主義民主制度和價值觀念來誘導中國民眾。因此,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社會主義中國不得不接受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進攻和挑戰的考驗。

第三,全球化將使得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不得不直面西方發達國家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挑戰,我們的主權不可避免的會受到碰撞。因為目前,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運行秩序是由發達國家制定的,主要體現的是發達國家的利益。雖然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在全球化這一背景下,在經濟上一定要彼此依存,但資本主義對社會主義一直都有著敵視之心,在國際敵對勢力的眼中,社會主義中國總是一種異己力量。隨著中國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深,西方發達國家的“西化”攻勢以及利用經濟手段達到政治目的的傾向將會進一步會加強。

分析我國經濟重心向中西部轉移各層面之間的相互關系及所體現的經濟學道理?

一、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政策的重心轉移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政府為了促進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為適應各發展階段的具體社會經濟形勢,進行了三次大的區域經濟發展政策的調整。根據區域政策重心的不同,可以將我國的經濟發展劃分為三大階段:

(一)以經濟效率為重心的發展階段

改革開放后,中央政府為了促進國內經濟的快速增長,在總結建國以來區域發展經驗教訓和借鑒西方發達國家區域發展理論的基礎上,突破了原有經濟體制下生產力均衡布局思想的束縛,充分認識到由于區位條件、產業基礎、投資效率等因素的差異,及資源因素的約束,認為全面均衡發展的狀況不可能在經濟發展的初期實現,以及在特定的歷史階段區域發展不平衡存在的客觀必然性;認為按照區域經濟增長理論的觀點,區域的發展也應該是有層次、分階段逐步進行的;認為在現有資源前提下,就應該先行發展具有絕對優勢、具有相對優勢且具有較強帶動作用的重點地區和重點部門,優先發展那些具有較強增長優勢的地區,以取得較好的投資效率和較快的增長速度,通過這些地區的發展及其擴散效應,帶動其他區域共同發展。

基于上述認識,我國在1978-1990年實施了以東部沿海地區為重點的非均衡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從“六五”計劃開始,我國的區域政策重心開始向東部沿海地區傾斜,并以提高國家經濟綜合實力、追求經濟整體增長效率為目標,全國形成了以東部沿海地區為主的對外開放格局,以及沿海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地的梯度開放布局,對東部開放地區形成了與區域布局相對應的投資傾斜政策,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政策和優惠扶持政策。

(二)注重效率兼顧公平的發展階段

以經濟增長為核心的發展戰略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促使東、中、西三大經濟地帶經濟差距逐步擴大,梯度轉移的區域發展戰略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戰。外部環境的變化及內陸地區與周邊國家發展的貿易關系而產生的新的機遇,能源與原材料供應的不足迫切要求我國加快中西部的資源開發,各地區產業結構趨同現象日益嚴重等問題,使得中央政府在考慮經濟增長、提高效率的同時,不得不考慮到經濟發展的公平問題。所以,1990-1999期間,在促進沿海地區在繼續發揮其增長優勢的同時,國家加快了對中西部的開發開放,形成了沿海、沿江、沿線的經濟格局。中央政府希望通過這三大軸線的經濟布局促進內地的經濟發展,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以此為標志,區域政策的重心由東部沿海地區的帶狀式發展演變為“以東部帶中部及西部”的軸線式發展模式。

(三)以注重公平為重心的發展階段

經過20多年的經濟發展,特別是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整體經濟實力有了明顯的增強,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但是,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的差距并沒有縮小,反而仍然在逐步拉大,解決東西部的差距已經成為中央政府制定區域政策的立足點,區域政策的重心必須放在區域之間的公平問題上。注重公平的發展階段經歷了西部大開發(1999-2003年)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2003年至今) 兩個時期。從“九五”開始,中央把解決地區發展差距,堅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作為一項戰略性任務來抓。1999年9月,中央正式提出了西部大開發戰略,注重公平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正式啟動。以此為標志,中國區域政策的重心實現了第三次轉移。2003年10月,我國正式提出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計劃,2007年8月,我國又提出了建立東北經濟增長極的規劃,中央希望通過聚焦區域的發展,實現參與國際競爭與提高國際競爭力及降低區域差距。至此,我國最終形成了全方位的區域開發格局。

二、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政策的效應狀況

我國區域政策制定和實施的目標主要是為了實現社會公平和經濟效率,為實現這兩個目標所執行的區域政策整體效應主要表現為經濟增長、就業效應和收入效應等方面,其中又以經濟增長作為區域政策整體效應的主要評價指標。

從經濟總量上看,我國以經濟增長為目標的非均衡區域發展戰略及相應的區域政策,應該說取得了預期的效果。根據《中國統計年鑒》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占全國GDP的比重都在50%以上的水平,并基本上保持上升的態勢,從1980年的51.13%逐步上升,到2006年達到60.00%。與全國經濟增長的水平相比較,東部沿海地區基本上快于全國的速度,進而保證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8%左右的經濟高增長速度,使得中國經濟總量與整體實力逐步提高。與此相反的是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總量比重基本上出現下降的趨勢,特別是中部地區,從1980年到2006年之間,下降了7個多百分點,西部地區也下降了1.8個百分點。

從改革開放到1999年之前中國區域政策的重心是經濟增長或注重效率,非均衡區域發展政策在促進全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伴隨著東、中、西部三大地帶的差距不斷拉大。1999年后,區域發展及區域政策重心轉向西部,西部地區投資和經濟加快增長,到2002年底,西部地區人均GDP已經達到了1978年的22倍,但是2001年和2003年間差距增長率的上下波動,再次說明在區域政策效應之外還有其他的因素也在影響區域差距。如2001年底中國加入WTO,有效地促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