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豐貿貿易(上海)有限公司(中國進出口貿易公司排名)

时间:2024-06-02 04:05:45 编辑: 来源:

2020年8月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上海市市屬國有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上海市市屬國有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實施辦法(試行)》規定, 嚴禁上海市市屬企國有企業開展融資性貿易業務或“空轉”“走單”等虛假貿易業務。 可以有理由相信,上述相關參與方也是在了解該文的相關規定后,在清理/清點相關業務過程中,發生了風險(如若不然,有可能繼續掩蓋一段時間)。

上海電氣復盤

復盤上海電氣案例,幾乎涉及了上述貿易融資的所有風險,而這些風險均指向隋田力和它的關聯公司。

隋田力的名字,分別出現在7月29日和7月30日,深交所對*ST華訊和宏達新材的關注函中。深交所對*ST華訊的問題是:“我部(即深交所上市公司管理二部)關注到上 海星地通為隋田力控股公司 。請核實除上述公司外,你公司自2015年以來是否與隋田力及其關聯公司存在商業往來或關聯關系,如存在,請列示并詳細說明相關交易的具體情況,包括但不限于形成原因、截至目前預付款項或應收賬款余額、回款情況、回收風險等。”

在對宏達新材的關注函中,深交所披露了隋田力的部分信息: “我部關注到隋田力及其疑似關聯公司拖欠多家上市公司合同款并導致經營風險,而上海星地通、江蘇星地通通信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星地通’)、深圳天通信息 科技 有限公司均為隋田力控股公司(以下簡稱‘深圳天通’),隋田力長期供職于新一代專網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一代專網通信公司’) 。”

據上海海高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的信息,隋田力1998年11月至今,就職于上海星地通訊工程研究所,任所長;期間曾先后就就職于南京三寶通信技術實業有限公司、江蘇省國信大江 科技 有限公司、新一代專網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寧波新一代專網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新一代廣電數據服務有限公司、北京賽普工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寧波星地通通信 科技 有限公司、江蘇星地通通信 科技 有限公司、航天神禾 科技 (北京)有限公司等公司,并在上述公司中擔任董事、執行董事、監事、總經理或董事長一職。2020年12月至今,就職于上海電氣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任副董事長。

因為“專網通信”產品“涉密”,外界很難窺得隋田力這個“專網通信”生意的全貌,在諸多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中,產品和客戶也多數隱去名字,以公司大客戶來形容。比如在上海電氣83億財務黑洞案中的應收賬款方,就有富申實業公司(以下簡稱“富申實業”)拖欠貨款7.88億元,富申實業的股東是上海市人民政府第五辦公室,外界并不清楚第五辦公室的職能。

根據2021年8月2日,海高通信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隋田力目前涉及案件,正在被公安機關偵查之中。另一實際控制人劉青,一并失聯。雖部分案件信息略顯神秘、在司法偵查完畢前難以窺探全貌, 但可以初步得出結論的是:確實部門上市公司落入了隋精心編織的貿易融資“騙局”中。在融資性貿易模式,一旦下游客戶欠款,上游供應商逾期供貨,上市公司便會形成如上風險提示的巨額壞賬。 (備注:部分報道來自于經濟觀察報)

我要江南春此人的詳細資料

江南春:我想,成功的人生應該是有著比較大的幸福感的。而幸福感來自于哪里?我其實對這個問題思考過很久,是來自于事業有成嗎?或者擁妻教子?后來,我似乎找到了一點答案。第一個福叫長壽,我覺得這個我需要的,凡人一般都蠻怕死的;第二個是富貴,所謂“富”不是說你多有錢,而是說你在什么時候,在什么處境下都很有滿足感,吃碗泡飯也很有滿足感,“貴”不是說你有多少權勢,而是你在各個地方受人尊重;第三個福叫康寧,“康”就是身體很健康,隨時隨地很健康,“寧”是內心很寧靜,能保持一個非常寧靜的心態;第四個福是好德,“好”就是喜好,“德”就是《道德經》的那個德,好德講的是你能夠去按照宇宙的自然規律和基本的真理去生活;最后一個我覺得也非常重要,叫善終,當你面對死亡的時候,你覺得你無愧于這一生。我覺得,如果一個人擁有這五件事情的話,人生的幸福感就蠻強了。

如果時光倒流我還是會做一樣的選擇,因為我覺得人的一生是短暫的,就像我常常說的,人的一生都在面臨對時間和空間的恐懼,正是因為時間的有限性,所以才讓人必須把有限的時間用在更加重要的事情上,我認為在現階段做商人更加能實現我的個人價值,更能給社會和他人帶來助益,如果時光倒流,我還是會選擇創業、選擇從商。

我想自己還算比較順利,其實人生本來就是起起落落的,如果你做一件事情沒有一點阻礙,那實現以后的成就感也不會很高,我們每天都遇到一點困難,而每天都把當天遇到的困難克服掉,大的困擾就不易出現,把困難當成一種歷練,擁有較強的意志力和心理素質,對于一個創業者來說至關重要。

江南春“語錄”

“創意面前生意是不平等的。想象力創造你的利潤率。顛覆性的創意更能制造財富是我的‘成功理論’。”江南春認為,創意創造生意。有創意的生意和沒有創意的生意,最后的投資回報率相差得非常遠。

“對傳媒的利用來自于想象力。對傳媒的利用不僅來源于廣闊的市場空間,更來源于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沒有想象力,市場只能是一潭死水,沒有絲毫活力。”江南春認為,如果能重構傳媒的過程,將會帶來巨大的商機和非凡的商業利潤。

“市場開拓者要教育市場。作為市場的開拓者需要對這個市場進行教育,所以我也會參加各種各樣的演講會去表達自己的觀點。”

“人生就是很多體驗的積累。快樂不重要,悲傷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體驗的強度,如果這種強度能夠達到觸目驚心,為我們的內心帶來強烈的體驗,就是有價值的。當我們在最后一刻回憶起來,曾經經歷過徹底的慘敗,經歷過大悲大痛,這樣的人生才會豐富。”

“一旦放棄,你將無法知道你離成功有多近。只有跨越這條界線,你才知道界線在哪里。”回憶起面對資金斷層時的情景,今天的江南春表示,無法想象那時若放棄如今會怎樣。

6月19日下午7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江南春和公司CFO兩人悄悄地南下香港,分眾的上市之旅在香港啟程,因為分眾的大股東、上 市主承銷商、賬簿管理人高盛亞太總部在那里,江南春將在香港接受上市前最后的“輔導”。前些年,丁磊、張朝陽、王志東、王雷雷等仰慕納市的老總,都走過這 條辛苦路。

“14天,見了300多個投資者,其中70多場是一對一的,身體受得了,喉嚨還受不了呢!”江南春一路演講,一路含“金嗓 子”,“還是陳天橋聰明,讓唐駿去干這個活。”盛大上市前幾個月,董事長陳天橋從微軟挖來了唐駿,上市的時候唐駿帶隊路演,陳天橋坐鎮上海遙控。

辛苦是一樣的,但江南春的收獲比前輩們都要大。由于認購活躍,上市前一晚,分眾將首次配股價格從原定的14美元至16美元提高 到了每股17美元,發行1010萬股,融得1.72億美元,這也是中國概念股在納市首輪融資額最高的一筆,之前的紀錄是盛大去年5月圈到的1.52億美 元。上周五7月22日,分眾收盤價漲至18.5美元,總市值約7.4億美元,相當于60億元人民幣。

江南春的另一個意外收獲是,受邀成為第一個按響納市開市電鈴的中國納斯達克上市企業老總,7月14日9點半,江南春在大洋彼岸“爽”了一 把。“又興奮,又緊張!自己事先寫好而且反復背誦了英文演講,結果還是忘記了一句。”7月22日,已經回到上海的江南春告訴記者這個小秘密。

冷門的才能掙大錢

價值60多億元人民幣的分眾,其實成立才2年多,業務也很簡單,就是在許多寫字樓電梯口掛臺液晶電視,播放廣告收錢,僅此一項,去年為分眾帶來了2.5億元人民幣的收入。然而,在分眾之前,偌大的中國卻沒人想到這個方式。

“2001年間,廣告市場出現很大的調整,到了年底,我不得不思考轉型問題。”當時的江南春,是永怡廣告公司的總經理。12月的某 一天晚上,江南春約見了老朋友陳天橋夫婦,此前,陳天橋的創業小網站(stame.買粉絲)推廣廣告一直由江南春代理。在香樟花園的茶座里,幾個月不見的 陳天橋告訴江南春,自己已經不做那個小網站了,現在改做網絡游戲。12點半時,陳天橋告訴江南春,游戲同時在線達到11萬人。

“11萬人同時在線,意味著擁有至少70萬收費用戶,每個用戶每月35元,一個月就是2450萬元”。這個數字對江南春刺激可不小。江南春回憶,“當時就覺得要學習陳天橋,發掘別人沒發現的產業模式,這樣才能掙大錢!”

2002年大年初一,江南春一個人來到常去的漢源書屋。閉門思過整整7天,江南春得出兩個結論,應該用高科技手段提升傳媒表現能力,應該細分市場將廣告信息精確地傳送到特定族群。

之后不久的某一天,徐家匯太平洋百貨電梯門上的粘貼廣告讓等電梯的江南春突然無比激動———“要是換成電視機,那不正好符合兩個結論要求?!”3月份,他決定干這個沒有人干的事情。

沒想到會做這么大

“第一步是找人設計生產機器,那東西市場上沒有。”江南春一邊指著會議室擺放的樣機,一邊向記者介紹,“3月份,我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一家臺灣液晶廠商,7月份,第一臺樣機才來,拿到寫字樓,人家物業不讓裝,因為5厘米太厚了,后來才改成了3厘米。”

“一開始想的是在上海最好的50棟寫字樓裝上機器,然后播放廣告收錢。”江南春的三人團隊開始和各處物業談判簽約。半個月之后,江南春初步計劃完成,300臺價值8000多元的液晶電視先后進駐50棟高級寫字樓。

與此同時,相關的廣告銷售也開始進行。“拍了個宣傳光盤,給客戶一看,再稍微一講,內行人一看就知道這東西不錯,”在廣告界已經混 跡10年的江南春顯然有獨特的優勢,“招商銀行信用卡、軒尼斯洋酒等幾個牌子第一批下單。”2003年還沒有到,江南春手里已經拿著一二月份200多萬元 的廣告訂單了。

風險投資就在對門

10家登陸納市的中國企業中,早期幾乎都有過猶如熱鍋螞蟻四處找投資商的經歷,包括日后的兩位首富丁磊和陳天橋,江南春是個例外。

2003年5月的某一天,與分眾同在一幢大廈,而且就在對門的軟銀負責人余蔚突然造訪江南春。

據江南春介紹,僅僅3個小時雙方就達成了投資的基本框架。事后余蔚說這可能是他最快的一次投資,催促他如此迅速地做出投資選擇的根本原因是他看好江南春身上所具有的創業激情和他對傳媒產業的深入理解。

江南春只接納了軟銀計劃投資的一小部分。“那時候企業剛開始,讓他投太多,我就成打工的了!”實際上,這貽誤了分眾一統江湖的機會,2003年4月份,一家叫“聚眾”的公司帶著同類的播放機器,開始在北京樓宇鋪點,之后跟著分眾向全國擴展。

2004年4月,感覺到競爭壓力的分眾從鼎暉國際等6家投資機構引入1250萬美元的第二輪資金,半年之后的11月份,高盛等三家 機構3300萬美元的資金投向分眾,加上廣告收入也快速增長,分眾得以快速擴張,守住了占據寫字樓七成市場的優勢,同時向大賣場擴展。

搶先上市備糧備戰

大約在一年前,分眾和后來的聚眾,便開始同時喊出要奔赴納斯達克的口號。這一次,江南春沒有再耽誤時間,7月份搶先在納市體面登場,而去年營業收入只達到分眾1/6的聚眾一時上市無望,只能調轉口號,表示暫不缺錢,不急上市。

據了解,在分眾首次募集的1.72億美元中,有30%屬于老股東套現,其余70%約1.2億美元作為分眾公司未來發展所需。據江南春介紹,其中有2000萬美元會被分別用在寫字樓和大賣場的擴張中,向二級城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