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二手車海外倉(四川:拓展新車消費空間 推動汽車配套設施建設)

时间:2024-06-03 01:29:31 编辑: 来源:

于55%。(責任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財政局、市經濟信息化委、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上海銀保監局)

(十五)實施中小微企業“首貸戶”貸款貼息貼費。對2022年第四季度通過市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基金管理中心擔保、從上海轄內商業銀行首次獲得普惠貸款的中小微企業,給予2%的貼息補助,單戶企業貼息金額最高20萬元。建立市、區聯動的擔保體系,支持融資擔保機構向中小微“首貸戶”提供融資擔保服務,市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基金按照0.5%收取擔保費,引導區級財政部門對中小微“首貸戶”融資擔保服務繼續實行貼費政策,鼓勵區級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擔保費率在現有基礎上減半收取。(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委、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上海銀保監局、各區政府)

(十六)加大普惠金融為企服務力度。開展普惠金融顧問試點,建立以金融專家為主、產業專家為輔的普惠金融顧問專家庫,由普惠金融顧問組成普惠金融服務團隊,更好服務受疫情影響的困難行業。建設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企業融資服務中心,在更好發揮大數據普惠金融應用、企業服務云、上海信易貸綜合服務平臺、上海市地方征信平臺等融資服務功能的基礎上,推行“單一窗口”一站式融資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區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立企業融資服務窗口并向各園區延伸,為企業提供政策買粉絲和受理服務,便利企業就近買粉絲辦理金融業務。(責任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上海銀保監局、上海證監局、各區政府、各園區管委會)

(十七)鼓勵引導保險機構創新疫情防控保險產品。落實國家政策要求,鼓勵在滬保險機構制定相關疫情防控保險方案,開發完善復工復產綜合保險方案以及營業中斷險、貨物損失險、健康保險等疫情防控保險產品,優先支持物流、餐飲、零售、文體旅等困難行業企業投保。鼓勵引導各區對疫情防控保險產品進行保費補貼。(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上海銀保監局、各區政府)

(十八)減輕職工醫保單位繳費負擔。自2022年第四季度起,降低職工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單位繳費比例0.5個百分點。按照國家最新政策要求,全面推行“免申即享”方式,對中小微企業、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緩繳2022年9月至11月職工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單位繳費,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社會組織參照執行。(責任單位:市醫保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稅務局)

(十九)開展清費減負系列行動。按照國家統一部署,結合地方實際,對本市各領域涉及企業、個體工商戶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保證金,制定和公布緩繳清單,對清單內的藥品注冊費、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費、工程質量保證金等收費項目一律緩繳一個季度,免收滯納金。2022年第四季度將收費公路貨車通行費減免10%,將政府定價貨物港務費標準降低20%。開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專項行動,加大有分歧賬款協調解決力度,確保無分歧賬款清償率達到100%。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聚焦交通物流、水電氣、財經、金融、行業協會商會等重點領域,切實減輕各類市場主體的不合理負擔。(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國資委、市市場監管局、市民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上海銀保監局、各區政府)

(二十)逐步擴大全面數字化的電子發票開票試點。按照國家統一部署,進一步擴大全面數字化的電子發票開票試點范圍,2022年內,實現全市開票量最集中的重點企業和高信用低風險的優質企業“全覆蓋”,更大力度支持和滿足市場主體合理用票需求。(責任單位:市稅務局)

(二十一)持續加強公共法律服務和信用服務助企紓困。開展律師行業為民營企業提供免費“法治體檢”活動,幫助企業應對疫情造成的各類法律風險。指導公證、司法鑒定機構暢通涉疫企業法律服務綠色通道,圍繞涉疫企業需求開展針對性服務,縮減辦理時限。對符合條件的涉疫企業,緩減一定的公證、司法鑒定和仲裁費用。全面推行輕微違法行為依法不予行政處罰,完善不予行政處罰清單。合理調整失信信息認定和歸集標準,探索建立因疫情不可抗力因素造成失信的豁免機制;持續優化信用修復、信用信息異議處理等服務,引導企業及時、主動維護信用記錄;加大涉企公共信用信息歸集力度,支持銀行機構在公共信用平臺聯合建模,拓展企業信用“白名單”范圍;加快推進信用報告替代企業合規證明,通過線上一鍵式獲取專版報告,助力企業申請境內上市和資本市場融資。(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市發展改革委)

(二十二)著力保就業保安全保民生。落實國家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要求,采用“免申即享”方式,將補助范圍進一步擴大至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青年等重點群體。對依托平臺靈活就業的困難人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給予社保補貼。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加快推進上海LNG站線擴建工程等能源保供項目建設,及時發放一次性農資補貼,全力確保城市平穩運行、能源穩定供應和糧食穩產保供。持續抓好物流保通保暢,推動建設應急物資中轉站。充分發揮“兩舊一村”等民生工程對擴投資、促消費、穩就業的帶動作用,試點推廣中心城區舊區改造政策,由市級專項資金對黃浦、靜安、虹口、楊浦等區單獨實施土地儲備且規劃用途為公益性配套設施的零星舊改地塊給予定額補助,加強舊住房成套改造政策傾斜。全面提速“城中村”改造,編制“城中村”改造規劃,將“城中村”改造項目認定中的集體建設用地占比要求從70%以上降至51%以上,完善規劃調整、容積率增加、多渠道融資等支持政策,持續改善人民群眾居住條件,兜牢基本民生底線。(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委、市財政局、市應急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委、市交通委、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規劃資源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糧食物資儲備局、市房屋管理局)

各部門、各區要抓緊制定發布配套實施細則,明確申報流程和辦事指南,積極實行免申即享、一鍵即享、線上辦理、精準推送等措施,加強政策宣傳解讀、組織實施和分析評估,確保各項政策加快落實落地,高效直達市場主體。

本政策措施自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具體政策措施明確執行期限的,從其規定。本市2022年3月發布的抗疫助企“21條”政策和5月發布的經濟恢復重振“50條”政策按照原規定繼續執行。國家有相關規定的,從其規定。

深度解讀兩會政府工作報告,2016旅游業如何走向

今年要重點做好八個方面工作。

(一)穩定和完善宏觀經濟政策,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我們宏觀調控還有創新手段和政策儲備,既要立足當前、有針對性地出招,頂住經濟下行壓力,又要著眼長遠、留有后手、謀勢蓄勢。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創新宏觀調控方式,加強區間調控、定向調控、相機調控,統籌運用財政、貨幣政策和產業、投資、價格等政策工具,采取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舉措,為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大力度。今年擬安排財政赤字2.18萬億元,比去年增加5600億元,赤字率提高到3%。其中,中央財政赤字1.4萬億元,地方財政赤字7800億元。安排地方專項債券4000億元,繼續發行地方政府置換債券。我國財政赤字率和政府負債率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相對較低,這樣的安排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安全的。

適度擴大財政赤字,主要用于減稅降費,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今年將采取三項舉措。一是全面實施營改增,從5月1日起,將試點范圍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并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二是取消違規設立的政府性基金,停征和歸并一批政府性基金,擴大水利建設基金等免征范圍。三是將18項行政事業性收費的免征范圍,從小微企業擴大到所有企業和個人。實施上述政策,今年將比改革前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5000多億元。同時,適當增加必要的財政支出和政府投資,加大對民生等薄弱環節的支持。創新財政支出方式,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該保的一定要保住,該減的一定要減下來。

加快財稅體制改革。合理確定增值稅中央和地方分享比例。把適合作為地方收入的稅種下劃給地方,在稅政管理權限方面給地方適當放權。進一步壓縮中央專項轉移支付規模,今年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增長12.2%。全面推開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依法實施稅收征管。建立規范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對財政實力強、債務風險較低的,按法定程序適當增加債務限額。各級政府要堅持過緊日子,把每一筆錢都花在明處、用在實處。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今年廣義貨幣m2預期增長13%左右,社會融資規模余額增長13%左右。要統籌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準備金率、再貸款等各類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疏通傳導機制,降低融資成本,加強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三農”等支持。

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快改革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制,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實現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深化國有商業銀行和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發展民營銀行,啟動投貸聯動試點。推進股票、債券市場改革和法治化建設,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適時啟動“深港通”。建立巨災保險制度。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加強全口徑外債宏觀審慎管理。扎緊制度籠子,整頓規范金融秩序,嚴厲打擊金融詐騙、非法集資和證券期貨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二)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持續增長動力。圍繞解決重點領域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加快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向縱深發展。以敬民之心,行簡政之道,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效能。繼續大力削減行政審批事項,注重解決放權不同步、不協調、不到位問題,對下放的審批事項,要讓地方能接得住、管得好。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開展證照分離試點。全面公布地方政府權力和責任清單,在部分地區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對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定價或指導價經營服務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國家職業資格,實行目錄清單管理。深化價格改革,加強價格監管。修改和廢止有礙發展的行政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創新事中事后監管方式,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及時公布查處結果。推進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實施企業信用信息統一歸集、依法公示、聯合懲戒、社會監督。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部門間數據共享,讓居民和企業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簡除煩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眾有更平等的機會和更大的創造空間。

著力化解過剩產能和降本增效。重點抓好鋼鐵、煤炭等困難行業去產能,堅持市場倒逼、企業主體、地方組織、中央支持,運用經濟、法律、技術、環保、質量、安全等手段,嚴格控制新增產能,堅決淘汰落后產能,有序退出過剩產能。采取兼并重組、債務重組或破產清算等措施,積極穩妥處置“僵尸企業”。完善財政、金融等支持政策,中央財政安排1000億元專項獎補資金,重點用于職工分流安置。采取綜合措施,降低企業交易、物流、財務、用能等成本,堅決遏制涉企亂收費行為。

更好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大幅放寬電力、電信、交通、石油、天然氣、市政公用等領域市場準入,消除各種隱性壁壘,鼓勵民營企業擴大投資、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在項目核準、融資服務、財稅政策、土地使用等方面一視同仁。依法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嚴肅查處侵犯非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