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中非友好國際貿易(北京)有限公司(結合十七大報告,闡述中國和平發展的新外交戰略及實踐)

时间:2024-05-19 03:08:56 编辑: 来源:

有關接待部門非常重視,也希望能為他們做好生活方面的安排。為此,國內專門向中國駐巴使館詢問巴基斯坦醫療隊的飲食安排問題。

巴外交部東亞司司長馬釘汗告訴中國駐巴使館政務參贊姚敬,巴基斯坦醫療隊自己會帶一些簡單的食品,盡量不給災區增加麻煩和負擔。

“不用操心醫療隊的吃飯、接待問題,他們是去救人的,有菜葉吃就行。”馬釘汗說。

“不要談錢”

急災區之所急。巴基斯坦在中國地震發生后共提供了兩萬多頂帳篷。中國駐巴使館非常清楚,這些帳篷對于經濟并不發達的巴基斯坦來說是筆很大的開銷,所以希望以中方購買的方式送給災區。但是經過幾次詢問,巴基斯坦國家減災局主席法魯克和其他巴方官員都拒絕透露帳篷的價格。

“這些帳篷是救災用的,是我們心意的表達,”法魯克說。

“巴方說:‘這些援助不是用錢來衡量的。中國兄弟以前幫助我們的時候,跟我們要過錢嗎?’聽到這里我眼淚都出來了,”一位使館工作人員動情地說。

姚敬介紹說,根據市面價格,一頂帳篷一般約在200美元左右。光是帳篷一項,巴基斯坦的捐贈價值就達到了400多萬美元。

搬光戰備帳篷

巴基斯坦是全球向中國災區捐贈帳篷最多的國家之一。兩萬多頂帳篷不是個小數目。

巴政府在提出捐贈的時候并沒有考慮太多,而是把救災放在了第一位,舉全國之力為中國地震災區抽調帳篷。這些承載著巴基斯坦人民深情厚誼的帳篷源源不斷地從伊斯蘭堡、卡拉奇、拉合爾等城市運往中國災區。

在伊斯蘭堡裝運帳篷時,竟然把戰略儲備倉庫里的帳篷全部搬光了。

喀喇昆侖公路上的愛心傳遞

巴基斯坦提供救災帳篷后,運輸又成為了問題。畢竟,巴方運輸機每架次只能運送不過二三百頂帳篷。為此,使館和巴方經過協商決定,大部分帳篷通過喀喇昆侖公路——中巴友誼公路運輸。

喀喇昆侖公路平均海拔高,路況復雜。5月21日,16輛集裝箱卡車從伊斯蘭堡啟運。由于在巴方境內距紅其拉甫口岸50公里處的冰川融化,中巴友誼公路被沖毀,淹沒路段達一公里,運送救災物資的貨車無法通行。

經過中國新疆路橋公司和巴方工程人員的連夜緊急搶修,道路最終恢復了通車。歷時4天跋涉,這支車隊終于抵達中國的紅其拉甫口岸,在大雪中和等候在那里的中方人員舉行了交接儀式。

截至記者發稿時,還有巴方運送帳篷的車隊行進在泥石流多發的中巴友誼公路上,進行著千里愛心傳遞。

來自四面八方的支持

在巴基斯坦奉獻愛心、體現友誼的援助中國地震災區的行動中,來自當地的華僑華人、中資公司、留學生和巴民眾等各方力量的支持不可或缺。

為了將大批帳篷盡快運往災區,中國 移動巴基斯坦分公司、華為巴基斯坦分公司、中國冶金建設集團公司、中電科技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和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總公司自愿提出要求,共同出資,從中國上海一家公司包了5架次飛機,協助運送帳篷。當地的運輸公司納茲姆接到運送帳篷的請求后,沒有考慮任何困難,立即答應以成本價負責運輸。在帳篷啟運的前一天夜里,納茲姆徹夜不眠,現場指揮裝車,連妻子住院都沒有時間去探望。

在巴基斯坦援助中國地震災區的行動中,最常聽到巴基斯坦官員或民眾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希望能為中國兄弟做些什么。

結合十七大報告,闡述中國和平發展的新外交戰略及實踐

給你提供幾篇范文,供你參考:

1,從中國山村到津巴布韋:黨代表希望世界共享發展

25歲的徐本禹在成為中共十七大代表前,已經因孤身在貧困山區義務支教而成為中國的知名人物。今年年初,他作為志愿者到津巴布韋教授漢語。這名華中農業大學的在讀研究生說:“當前中國對內力倡構建和諧社會,對外主張建立和諧世界,在我眼里,和諧就是平等地共享發展機遇。”

雖然離黨代會結束還有幾天,但徐本禹已經訂好了返回津巴布韋的機票,10天后,他將出現在非洲的課堂上,給那些向往到中國“淘金”的津巴布韋商人培訓漢語。

眼前,他最關注的是中國發展能給他的非洲學生帶來哪些更現實的機遇。最近幾天,他對十七大報告幾乎手不釋卷,希望能找到清晰的答案。

“共同分享發展機遇,共同應對各種挑戰”,中共領導人胡錦濤在十七大報告中如此定位國與國的關系。

“人與人的關系也應如此。”徐本禹說。在出席十七大的2200多名黨代表中,有共同感受的不止徐本禹一人。

外交部長楊潔篪代表說,胡錦濤的講話,是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鄭重宣示。中國要進一步發展與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

中共去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選舉黨代表。徐本禹在年底被學校推薦為候選人,并最終當選。

2006年11月4日,胡錦濤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宣布,將在3年內向非洲派出300名青年志愿者。胡錦濤還宣布了擴大對非洲援助規模、進一步向非洲開放市場以及提供優惠貸款等政策措施。

當時,這被視作中國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的又一次具體實踐。2005年4月,胡錦濤在亞非峰會上首次提出了和諧世界的概念,并于當年9月在聯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上發表《努力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重要講話,受到了海內外的普遍支持和歡迎。

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約瑟夫·奈說,和諧世界描繪了人類未來積極圖景。

在十七大上,胡錦濤再次呼吁:“各國人民攜手努力,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并從國際關系、經濟、文化、安全、環保5個方面,概括了建設和諧世界的內涵。和諧世界的理念首次寫入了黨代會報告。

徐本禹是中非合作論壇后派往非洲的首批志愿者之一,也是中國首次派往津巴布韋的志愿者。今年1月,他和另外14名志愿者經過18個小時到達津巴布韋,開展漢語培訓工作。津巴布韋政府專門舉行儀式歡迎他們的到來。

徐本禹說,援外志愿者讓他想起加拿大共產黨員諾爾曼·白求恩——這名醫生在1938年來到中國,為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提供了急需的醫療援助。中國的電視臺去年播出了電視連續劇《諾爾曼·白求恩》,受到了無數觀眾的歡迎。

“我憧憬著那么一天:如果自己也能成為一名援外志愿者,能為祖國爭光,那將是多么光榮和幸福的一件事情。”徐本禹說。

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的美麗、當地人的友好讓徐本禹感嘆不已。一名60多歲的主管官員曾專門開車送他返回住地,而當地人見到他時總是微笑著致以問候。

但是,非洲的落后也讓他吃到不少苦頭,他甚至經常發愁如何才能買到食用油。

非洲是全球最貧困的大洲,撒哈拉以南每100個人中就有41人日均生活費不超過1美元。在地球的另一端回望祖國,徐本禹和其他志愿者第一次感覺到,“中國的發展真的是不可思議。”

隨著中國的發展和中非關系的深化,越來越多的非洲人將目光投向東方。徐本禹在津巴布韋的學生當中有許多人就想學好中文,方便將來到中國東部的小商品貿易中心——義烏采購商品。這些年來,不少非洲人已經通過互利共贏的中非貿易賺了錢。

在中國媒體關于徐本禹的眾多報道中,這位年輕人被描繪成虔誠的利他主義者。但他謙稱自己只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因為無論是他還是他的家庭在最困難的時候,都得到過他人的幫助。

2003年從華中農業大學本科畢業后,徐本禹將報答的對象選擇在中國西南部連綿貧困山區中一所閉塞的小學,以志愿者的身份在那里擔任教師。在這所沒有通電的小學里,他破天荒地開設英語、音樂、體育等課程。

一到假期,他就像候鳥一樣飛回城市,通過做家庭教師掙取生活費用,并在街頭為自己的學生募捐書籍和學習用品。徐本禹的行動并不是孤立的。2003年,共青團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啟動,5年來,已經選派5萬多名應屆高校畢業生在西部的500多個縣的鄉鎮志愿服務。

中國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務計劃2002年正式啟動,截至今年1月底向海外派遣了200名志愿者。徐本禹就是看到關于志愿者的報道后萌發了援外的愿望。

“我希望無論東方人、西方人,還是非洲人,都能共享發展機遇。”徐本禹說。

2,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專家解讀十七大報告中的中國外交新理念

十七大報告在闡釋我國外交政策時指出,中國將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此間專家們認為,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有關外交的論述,揭示了新時期中國外交和對外關系方面的基本方略。

資料圖片:2005年9月15日,聯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會議,并發表了題為《努力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走和平發展、獨立自主的道路始終是我國外交奉行的準則,是我國在處理對外關系上的必然選擇。而推動構建和諧世界,與世界各國實現合作共贏則是我國外交致力于發展的目標,這二者之間有著內在的、密不可分的聯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王逸舟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

“和平發展是我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將堅持的道路,而建設和諧世界則是我國對不和諧的國際關系、不民主的國際政治提出的富有針對性的倡議。”王逸舟說。他認為,這兩方面是未來指導外交工作的重要標尺,同時是中國對處理國際關系作出的重要貢獻。

清華大學教授劉江永說,十七大報告將外交理念與國家總體戰略發展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把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的宏偉目標,與中國自身實現“和平發展”的長遠戰略結合在一起,這將成為很長時間內指導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針。

除了宏觀戰略和總體原則,報告從經濟、文化、安全、環保等多個角度闡述的我國外交的基本立場,也引起專家們的關注。

“報告中提出‘經濟上相互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展’,將互惠雙贏地開展雙邊經濟合作的定位,拓寬到所有國家的范疇,不僅從經濟角度詮釋了中國的對外交往的原則,也是中國倡導建設和諧世界的具體體現。”劉江永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陶文釗說,過去十幾年,國際上發展是不平衡的。胡錦濤同志提出支持國際社會幫助發展中國家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改善民生,縮小南北差距,表明我國在國內、國際都尋求均衡的發展,希望世界各國都能從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受益,同時強調中國不做以鄰為壑的事情,尋求的是互利共贏的戰略。

對于報告提出的“文化上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劉江永表示,文化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對外交往的一個重要載體。提倡相互借鑒和文明的多樣性,是一個和平發展的大國在國際社會發展進程中應當作出的貢獻,也是構建和諧世界不可缺失的重要內容。

關于安全合作,報告中提出要“相互信任、加強合作,堅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戰爭手段解決國際爭端,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劉江永表示,單方面強調某一方安全的時代已經結束,單方面通過武力或軍事解決安全問題的觀念也已顯陳腐,現在需要通過協力、互信以及外交上的配合在非傳統安全領域建立更好的合作,這樣使得非傳統安全領域和傳統安全領域都能通過合作求和平、謀發展。

專家們認為,報告首次提出中國在環境外交問題上的主張,是外交部分的一大“亮點”。“許多問題,包括能源過度消耗、溫室氣體排放等,并非一國能解決,也并非一國所面對,只能通過國際合作來解決。中國作為國際社會的一員,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在合作中和有關國家共同承擔責任、共同分享合作成果,這也是為推動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建設和諧世界所作出的努力。”劉江永說。

專家們指出,“和平發展”“和諧世界”“互利共贏”理念的提出,表明了我國正在為逐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