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對外匯貸款真實貿易背景的審查中銀行要對貿易(掉期中的購匯 需要提供貿易背景)

时间:2024-06-02 07:08:37 编辑: 来源:

匯的。

什么叫貿易融資

貿易融資,是指在商品交易中,銀行運用結構性短期融資工具,基于商品交易(如原油、金屬、谷物等)中的存貨、預付款、應收賬款等資產的融資。貿易融資中的借款人,除了商品銷售收入可作為還款來源外,沒有其他生產經營活動,在資產負債表上沒有實質的資產,沒有獨立的還款能力。貿易融資保理商提供無追索權的貿易融資,手續方便,簡單易行,基本上解決了出口商信用銷售和在途占用的短期資金問題。

貿易融資是商業銀行提供的一類服務,旨在促進國與國、企業與企業間的進口和出口業務。出口減去進口的余額為一個國家的貿易盈余。

服務方式:

授信開證

是指銀行為客戶在授信額度內減免保證金對外開立信用證。

進口押匯

是指開證行在收到信用證項下全套相符單據時,向開證申請人提供的,用以支付該信用證款項的短期資金融通什么是貿易融資?什么是貿易融資?。

進口押匯通常與信托收據配套使用。開證行憑開證申請人簽發給銀行的信托收據釋放信用證項下單據給申請人,申請人在未付款的情況下先行辦理提貨_報關_存倉_保險和銷售,并以貨物銷售后回籠的資金支付銀行為其墊付的信用證金額和相關利息。

提貨擔保

是指在信用證結算的進口貿易中,貨物先于貨運單據到達目的地,開證行應進口商的申請,為其向承運人或其代理人出具的承擔由于先行放貨引起的賠償責任的保證性文件。

出口押匯業務

是指信用證的受益人在貨物裝運后,將全套貨運單據質押給所在地銀行,該行扣除利息及有關費用后,將貨款預先支付給受益人,而后向開證行索償以收回貨款的一種貿易融資業務。

打包放款

是指出口商收到進口商所在地銀行開立的未議付的有效信用證后,以信用證正本向銀行申請,從而取得信用證項下出口商品生產_采購_裝運所需的短期人民幣周轉資金融通。

外匯票據貼現

是指銀行在外匯票據到期前,從票面金額中扣除貼現利息后,將余額支付給外匯票據持票人。

國際保理

是指在國際貿易承兌交單_賒銷方式下,銀行或出口保理商通過代理行或進口保理商以有條件放棄追索權的方式對出口商的應收帳款進行核準和購買,從而使出口商獲得出口后收回貨款的保證。

福費廷

也稱票據包買或票據買斷,是指銀行或包買人對國際貿易延期付款方式中出口商持有的遠期承兌匯票或本票進行無追索權的貼現(即買斷)

出口買方信貸

是指向國外借款人發放中長期信貸,用于進口商支付中國出口商貨款,促進中國貨物和技術服務的出口。

出口買方信貸中,貸款對象必須是中國工商銀行認可的從中國進口商品的進口方銀行,在特殊情況下也可以是進口商。商貸款支持的出口設備應該以我國制造的設備為主。

各銀行對貿易融資的做法大體相同,但仍有細微的區別。在選擇貿易融資銀行時,應該詳細操作操作方法。

;

傳統的公司貸款和貿易融資有什么區別

傳統的公司貸款和貿易融資的區別如下:

1、包括的范圍不同

公司貸款包括:行政管理和技術人員,材料采購、保管和駕駛各種機械、車輛的人員,材料到達工地倉庫前的搬運裝卸工人,專職工會人員、醫務人員以及其他由施工管理費或營業外支出開支的人員的工資。

而貿易融資包含:個人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買粉絲、講學、新聞、廣播、翻譯、審計、書畫、雕刻、影視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2、計算方法不同

公司貸款計算公式為:

經營凈收入=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

出租房屋凈收入、出租其他資產凈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凈租金等。財產凈收入不包括轉讓資產所有權的溢價所得。

轉移凈收入計算公式為:轉移凈收入=轉移性收入-轉移性支出

而貿易融資計算公式表示為: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率=(報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

3、作用不同

公司貸款反映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農村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而貿易融資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水平。

4、處理方法不同

按照營銷戰略公司貸款應按年計算,分月或分季預繳。每月終了,企業應將成本費用和稅金類科目的月末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借方,將收入類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貸方。

然后再計算“工資”科目的本期借貸方發生額之差。

而貿易融資的首要目的應是確認并計量由于會計和稅法差異給企業未來經濟利益流入或流出帶來的影響,將所得稅核算影響企業的資產和負債放在首位。而收益表債務法從收入費用觀出發,認為首先應考慮交易或事項相關的收入和費用的直接確認,

從收入和費用的直接配比來計量企業的收益。

資本外逃對中國經濟安全的影響?

一、我國資本外逃的現實考察

1.我國資本外逃的現狀

資本外逃(Capital Flight)又稱為資本逃避,資本非法轉移等,是資金跨國界的一種異常流動。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出現了較為嚴重的資本外逃現象。有分析顯示,我國曾經成為繼委內瑞拉、墨西哥、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4大資本外逃國,資本外逃額占GDP的比重僅小于俄羅斯。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我國已成為全球資本輸出大國,在輸出資本的結構當中,只有一小部分屬于政府批準的對外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其余均屬各種形式的資本外逃。由于資本外逃具有違規性與隱蔽性的特點,因此其規模很難被準確衡量。最近的 研究成果顯示,我國資本外逃額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圍繞著100億美元總體呈上升趨勢,分別在1992年、1994-1995年、1997-1998年形成三個峰頂,于1998年達到最大值,當年超過了400億美元;15年間,我國資本外逃累計達到1531億美元,年均102億美元。

(1)通過經常項目的資本外逃

經常項目包括貨物和服務、收益和經常性轉移。貨物項是資本外逃的重要渠道。當事人一方面低報貿易外匯收入,違反國家規定將外匯擅自自存境外,或者干脆隱瞞貿易活動中的外匯收入;另一方面,高報貿易外匯支出,向國家外匯指定銀行騙購外匯匯往國外。類似子這樣的“進出口謊報”(mis-invoicing)還有其它形式。值得注意的是,“進出口謊報”中的某些內容如偽造單據所造成的虛假進口貨值會反映在“錯誤與遺漏”項目中,但假報貨值包括進口高報、出口低報所導致的資本外逃并未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得到反映。

服務類項目包括運輸、旅游、通訊、建筑、保險、金融服務、計算機與信息服務專有權使用費和特許費、各種商業服務、個人文化娛樂服務以及政府服務。單位和個人都可通過服務項目外逃資本,如單位以各種對外支付的名義向銀行購匯或從其外匯賬戶中支出以實現資本外逃,個人也可因私出境購匯。對頻繁出入境的人員來說,多次合法攜帶或違規超額攜帶現鈔累計起來也是較大的數目。

收益項目包括職工報酬和投資收益兩部分,其中投資收益存在較大的資本外逃空間,當事人一般通過低報對外投資收益、高報對外商投資支付的投資收益實現外逃資金的目的。經常性轉移也是個人外逃資金的通道。由于我國有關政策的松動,個人向國外匯款的限額已由2000美元擴大到20000美元,因此通過這一途徑外逃的資本將會迅速增加。

(2)通過資本與金融項目的資本外逃

資本與金融項目包括資本項目和金融項目,其中金融項目是資本外逃的重要通道。金融項目包括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和其它投資。直接投資的兩個小項目“外國在華直接投資”和“我國在外直接投資”經常被資本外逃操縱者利用。證券投資項目的資產類值得關注,資產類的借貸方分別反映我國持有的非居民證券資產的增加和減少。這一項目自1997年后迅速增加,逆差逐年擴大,表明國內資本通過證券投資流出迅速上升(見表2)。其它投資項目記錄了除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以外的所有金融交易,是近期資本與金融賬戶變化最大的項目,已成為我國資本外逃的重要通道之一。

(3)通過地下銀行系統的資本外逃

地下銀行作為一個轉移資金的非正式途徑,正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使用,特別是被用于一些國際性的違法犯罪活動。我國江浙地區,有不少地下錢莊,它們有固定的地點、固定的客戶和穩定的資金來源,近年來,我國通過地下錢莊這一渠道流出的資金數目驚人。據報道,我國每年通過地下銀行轉移出去的資金高達2000億人民幣(約合244億美元),是2001年國內生產總值的2%,相當于255億美元的全年對外貿易順差。地下銀行由于其高保密、無記錄及匿名性的特點,常被走私、腐敗、毒品犯罪分子作為洗錢的最重要途徑。

2.我國資本外逃的特點

(1)資本外逃具有“過渡性”

資本外逃根據性質不同可分為真實性資本外逃與過渡性資本外逃。真實性資本外逃是因恐懼、懷疑或是為了逃避某國的異常風險或管制而導致資本從一國單向轉移到另一國的資本外逃;過渡性資本外逃則是為了逃避各種管制,獲取較高的相對收益所引起的資本從一國轉移到另一國,而后者再以投資身份返回資本流出國的資本外逃。

王國林、楊海珍(2001)等人證實了我國資本外逃與外國直接投資之間的正相關關系,說明我國的資本外逃主要是由于對內資和外資之間差別的政策待遇引起的,并非是由于投資環境惡化所致(注:王國林、楊海珍:《中國資本外逃與外國直接投資關系的實證分析:1984~1997》,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4.)。李曉峰(2000)指出,“不對稱風險”因素即國內外投資者所獲得的信息不對稱,或所面臨的經濟政治風險不對稱,會導致大量的外資流入與不斷增加的資本外逃并存(注:李曉峰:《中國資本外逃的理論與現實》,《管理世界》,2000.4.)。這一點,可以從我國外商投資的來源結構中得到證實。田曉霞(2000)認為,在刺激中國資本外逃發生的國內風險因素當中,我國政府對內外資實行的差別待遇政策所形成的“可套利空間”是重要因素之一。

(2)跨國洗錢是資金外逃的重要內容

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貪污腐敗分子及毒品犯罪、走私犯罪和黑社會性質的有組織犯罪使“黑錢”數目迅速上升。為逃避打擊,近年來國內大量“黑錢”流出境外呈愈演愈烈之勢。一批貪污腐敗公職人員、走私犯罪人員通過各種途徑給非法黑錢披上合法外衣后,不僅可以公開揮霍這些非法所得,還可用來投資和進行再增值。我國的洗錢多通過地下錢莊跨國境進行。據估算,在我國內地每年通過地下錢莊洗出境的2000億元黑錢中,走私收入洗錢約為700億元人民幣,官員腐敗收入洗錢超過300億元人民幣。

二、我國資本外逃的影響

1.資本外逃對我國國內經濟的影響

(1)影響資本形成

經濟學家羅斯托在其著名的“經濟成長階段論”中斷言,經濟起飛的必要條件是凈投資在國民收入中的比例遞增到10%以上,而凈投資的增長必須以社會資本的積累為條件。在著名的“哈羅德—多馬模型”G=S/K的公式中,當產出率一定時,資本積累率S就成為決定一國經濟增長率G的唯一因素。因此,資本外逃會削弱一國經濟發展的后勁。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從總體上看尚處于投資推動階段,大量資本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