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對外貿易依存度的經濟學含義(急求:《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下列答案)

时间:2024-05-20 04:59:16 编辑: 来源:

運位置,背后是占據全球人口1/5比例、且世界政治地位、經濟地位日益提升的中國,香港是這一東方潛在最大市場聯系外部經濟世界的重要窗口和橋梁,這些當然地為香港在促成和推動各類要素流動方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地利條件,使香港在國際經濟活動中形成了清楚的角色定位,從而衍生出現在的經濟結構組成。而香港的交通運輸條件是相當優良和完善的,無論是港口、還是機場,或是通訊,都可以說是堪稱一流的,這無疑也會對香港經濟結構產生影響。

3.需求因素影響到香港的經濟結構變化。需求是經濟增長的根本動力,現代社會的任何經濟活動都是圍繞著社會需求進行的,社會需求的變化導向是社會資源配置的最基本動因,社會經濟結構逐步高級化是由社會需求層次不斷提高所決定的。對于具有較高對外開放度的香港經濟體系來說,其經濟結構的形成和變化是內部需求和外部需求兩種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從香港內部需求方面看,伴隨著社會收入水平的日漸提高,人的生活方式的逐步改變,人們的消費支出結構也相應地在發生變化。在60年代占用消費支出較大比例的是食品、飲品、煙草、家庭管理開銷,而經過30余年的發展,人們的個人護理、醫療保健、交通及通訊、娛樂及消費需求有了快速增長,因此勢必會帶來經濟結構的變化。又比如,伴隨著都市經濟模式的形成和發展,要求香港與世界建立起密切的聯系,因此也就帶動了香港通訊業的發展,香港通訊工具不斷更新換代,香港成為人均打出國際電話時間最長的地區,近一半的人口擁有手提電話,電訊業因此在經濟結構的比重亦與日俱增。而從外部需求看,過去數十年,亞太區經濟蓬勃向上,需求強勁,故帶動了香港對外貿易和服務貿易的發展,如1997年香港對外貿易額已達30754億港元,比本地生產總值高出1.29倍;而包括國際運輸、跨國銀行、國際融資及其它金融服務、國際保險與再保險、國際信息處理、國際買粉絲、國際電訊服務、廣告、設計、會計管理服務內容在內的服務貿易方面,在1987~1996年的十年時間里,其出口年增幅達到了16%,1996年出口額達3929億港元,在世界排名第九位,超過新加坡、瑞士、加拿大和韓國。不言而喻,這種外部需求的增加自然會影響到香港經濟結構變化。

4.供給因素也對香港經濟結構產生影響。實際上整個社會的經濟運行所牽涉的無非就是供給和需來兩個方面,因此,供給對經濟結構產生影響也是理所當然之事。比如,因投入成本較高或無法形成規模,或因資源的消耗殆盡,香港的農業從50年代占香港生產總值的3-4%的比重減為80年代以后的占百分之零點兒的比重,采礦業60年代占本地生產總值尚有微弱的0.2%的比重,到90年代則因資源枯竭而完全消亡。又比如,香港地少人多,可供商業利用的已開發土地資源相對不足,因此使房地產業在香港經濟結構中一直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幾乎成了香港興衰的標志。再比如勞動力供給在不同時期會有總量和結構上的不同,如果某一時期的經濟增長主要為勞動力供給所推動,那么這一時期的經濟結構應由勞動密集型成份占主導地位。如果在某一時期勞動力供給在結構上不能滿足社會需求,那么必然會使某些產業出現發展不足的問題。同樣,資本供給的流向變化也勢必會導致社會經濟結構發生變化。

5.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影響香港的經濟結構。社會的經濟發展始終是以社會生產力發展為前提的,而一社會經濟結構如何也是被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所左右的,社會的產業結構狀態、產品結構狀態、技術結構狀態、企業組織形式、社會分工等歸根結底都要被社會生產力的結構狀態所影響,社會生產力是推動一社會經濟結構升級的根本力量。戰后以來,香港經濟結構的數度轉換,實際上也是一直由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所帶動的,香港新興產業的不斷問世,社會生產效率的不斷提高,社會分工的日趨細致,經濟成分的日漸增多,產業結構的日益高級化無一不是同香港社會的技術進步、人們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緊密相關的。

6.政府政策對香港的經濟結構產生影響。政府政策會影響到經濟發展,這是不容質疑的,即使是在政府奉行“積極不干預主義”的香港,政府的政策對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也是有所影響的。在香港,政府通過自由經濟政策、財政政策、土地政策、某些行業的約束政策等對香港經濟活動加以影響。從基本的經濟政策方面看,香港政府以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為其政策制訂的哲學基礎,對經濟活動奉行的是最大支持、最少干預的主導政策,使社會經濟活動的效能可得到較高程度的釋放。而在財政政策方面,其收入政策堅持的是:(1)維持低稅率、簡單而明確的稅制;(2)使政府有足夠的收入來履行已知的開支承擔;(3)維持嚴格的“用者自付”制度,以厘定各項收費。以期把稅率保持在低水平;(4)維持充足的財政儲備,以應付日后不可預見的情況;(5)打擊偷稅及逃稅;(6)在最有需求的范疇提供寬減。在財政開支政策方面,香港政府則堅持了以下一些原則:(1)量人為出;(2)控制公共開支規模及增長率;(3)提供良好的環境,維持規模小而效率高的公營部門;(4)公營部門開支的形式,必須反映政府在施政方面所訂的緩急次序。很顯然,這在保持社會公營部門、私營部門平衡及提高這兩大部門效率方面都是有積極作用的,從而也會對經濟結構的轉換帶來積極的影響。當然,香港政府還通過對一些公用事業的建設、資助、管理和經營來對經濟活動加以影響,比如民生所需的郵政、自來水供應、鐵路、地下鐵路、隧道和社會基本服務,如教育和房屋等,并通過政策、法例確保這些部門保持一定的效率,如公司化、私有化等。此外,香港政府還利用自身在土地資源供給上的控制地位。根據市場變化調整土地的供應方式和數量,有目的地對香港經濟生活施加影響。同時,香港政府在培育和保護一些核心產業和新興產業的興起發展過程中,也比較注意制訂并實施積極務實的產業政策,適當地加以產業約束,使這些產業在經濟增長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如銀行業等。這一切當然會對經濟結構產生影響。

如何簡單解釋貿易順差和逆差?

貿易順差就是在一定的單位時間里(通常按年度計算),貿易的雙方互相買賣各種貨物,互相進口與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額大過乙方的出口金額,或甲方的進口金額少于乙方的進口金額,其中的差額,對甲方來說,就叫作貿易順差,反之,對乙方來說,就叫作貿易逆差。

一般就貿易雙方的利益來講,其中得到貿易順差的一方是占便宜的一方,而得到貿易逆差的一方則是吃虧的一方。可以這麼看,貿易是為了賺錢。而貿易順差的一方,就是凈賺進了錢;而貿易逆差的一方,則是凈付出了錢。

貿易逆差(trade deficit)也稱為“入超”或“貿易赤字”,是“出超”的對稱。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總值與進口總值之間的差額。當出口總值與進口總值相等時,稱為“貿易平衡”。

當出口總值大于進口總值時,出現貿易盈余,稱“貿易順差”或“出超”。當進口總值大于出口總值時,出現貿易赤字,稱“貿易逆差”或“入超”。通常,貿易順差以正數表示,貿易逆差以負數表示。

擴展資料:

貿易順差不是越多越好,巨額的貿易順差也帶來了外匯儲備的膨脹,給人民幣帶來了更大的升值壓力,也給國際上貿易保護主義勢力以口實,認為巨額順差反映的是人民幣被低估。

這增加了人民幣升值壓力和金融風險,為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增加了成本和難度。比較簡單的對策就是拉動國內消費。

貿易順差從原理上說是賺了,對宏觀經濟自然是好的影響,這會增加就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并促使GDP增加。順差還會增加外匯儲備,有利于維護國家和企業的對外信譽,有利于維護金融體系穩定,應對突發事件,平衡國際收支波動,防范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穩定本國匯率。

急求:《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下列答案

第一章a按貨物的流向分為出口、進口、過境;按劃分進出口的標準不同又可分為總貿易和專門貿易;按貿易內容可以分為有形貿易和無形貿易;依有無第三方參與分為直接貿易、間接貿易和轉口貿易;以運輸方式可分為陸路、海陸和空運、郵購;清償工具不同可分為自由結匯方式和易貨貿易;交易手段不同可分單證貿易和無紙貿易。b世界分工是指直接上給國之間的分工,它是社會分工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使國名經濟內部的分工超越國家界限廣泛發展的結果。世界市場或國際市場是在整個世界范圍內通過對外貿易聯系起來的各國商品流通領域的總和,它是在民族市場或國內市場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產物。

第三章a征收的對象分進口稅、出口稅、過境稅;按差別待遇和特定的實施情況分進口附加稅、差價稅、特惠稅和普遍優惠稅。b關稅的征收方法有從量法,即從量稅稅額=貨物計量單位數*從量稅率;從價稅,即從價稅稅額=進口貨物總值*從價稅率;混合稅局統一稅目中訂有從量和從價兩種稅率,征收時混合使用兩種稅率計征。c關于進口附加稅以美國為例,1971年美國出現了自1893年以來的首次貿易逆差,國際收支惡化。為了應付國際收支危機,維持進出口平衡,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自1971年8月15日起實行新經濟政策,對外國商品的進口稅上再加征10%的進口附加稅,以限制進口。

第四章非關稅壁壘可以分為直接和間接兩大類。前者是由進口國直接對進口商品的數量或者金額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國直接限制出口;后者是對商品制定嚴格的套利,間接的限制商品進口。

第五章a甲乙兩國做交易,價位買方,乙為賣方,甲國的銀行向乙或乙方銀行提供的貸款即為買方信貸;同上例若甲所在國銀行向甲提供貸款即為賣方信貸。b商品傾銷是指進口商品以低于正常價值的價格向另一國銷售的行為。外匯傾銷是指出口商利用本國貨幣貶值,占領國際市場的行為。在本國貨幣貶值的條件下,用國外貨幣表示的本國出口商品的價格降低,在國外市場對本國出口商的價格彈性較高的條件下,價格的降低會引起對本國出口商品需求的大量增加,從而增加出口收入。

第六章a條約是指全面規定締約國之間經濟、貿易關系的條約,其內容廣泛,涉及到締約國經濟、貿易、航海等各個方面的問題;協定是締約國之間未調整和發展相互之間經濟貿易關系而簽訂的書面協定,與條約相比,所涉及的面比較窄,對締約國之間的貿易關系灣港規定的比較具體,有效期段,簽訂的程序也比較簡單,一般只須經簽字國的行政首腦或其代表簽署即可。b甲乙兩國為締約國,則無論將來是甲還是乙給予第三國的一切特權、優惠、豁免都必須給予對方。國民待遇是指甲乙為締約國雙方相互承諾,保證對方的公民、企業、船舶在本國境內享有與本國公民、企業、船舶同等的待遇。c關貿總協定的基本原則有:1非歧視原則2關稅保護和關稅減讓原則3一般取消和一般僅指原則4公平貿易原則5豁免與采取保障措施原則6磋商調解原則7給予發展中國家特殊優惠待遇原則8貿易政策法規在全國統一實施和頭民原則。世貿原則1歧視原則2貿易自由化原則3透明度原則4市場準入原則5公正、平等處理貿易爭端原則6給予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最優惠待遇原則。

第七章a二戰之后,資本主經濟的發展翻開了新的一頁,在科技革命的推動下,生產力迅速發展,世界經濟全球化正在成為一種不可遏制的趨勢,其表現就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出現和不斷發展。b影響1促進了區域內部貿易的自由化,內部貿易的迅速增長;2匙內各國的國際分工根為精細,并因此影響世界范圍的國際分工格局3改變國際貿易的地區分布。

第八章a目前國際商品貿易分為9類:0類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鮮活動物1類飲料及煙草2類非食用原料(不包括燃料)3類礦物燃料、潤滑油及有關物質4類動植物油、油脂和蠟5類未列名的化學品和有關產品6類主要原料分類的制成品7類機械和運輸設備8類雜項9類為分類的其他商品。b原因是1戰后各國產業結構急劇變動(主要表現在服務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不斷加大,并逐漸居于絕對優勢地位)為國際服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