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外貿乘數公式中的d與m求法(電大西方經濟學單選題)

时间:2024-06-01 15:29:27 编辑: 来源:

*** 支出來實現的。 *** 通過稅收與支出和居民戶及廠商發生聯系。

總需求=消費+投資+ *** 支出

AD=C+I+G

總供給=消費+儲蓄+稅收

AS=C+S+T

8. 兩部門經濟中,投資–儲蓄恒等式與均衡收入條件的區別

儲蓄與投資恒等式

國民經濟中實際存在四個部門:消費者、企業、 *** 和國外。

(一)兩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恒等式(消費者和廠商)

這里所說的兩部門是指一個假設的經濟社會,其中只有消費者和廠商,因而不存在企業間接稅。為使分析簡化,再省略折舊,這樣,國內生產總值在量上等于國民生產凈值和國民收入,都用Y表示。在這種情況下,國民收入的構成為:

從支出角度看,國內生產總值總等于消費加投資,即y=C+I.

從收入角度看,國內生產總值總等于總收入,總收入一部分用作消費,其余部分則當作儲蓄(S)。

從供給方面看,國民收入=工資十利息+租金+利潤=消費+儲蓄,即y=C+S.

由于C+I=y=C+S,就得到I=S,這就是“儲蓄——投資恒等式”。

(二)三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恒等式(消費者、廠商和 *** 部門)

在三部門經濟中,把 *** 部門引了進來,用T表示 *** 的凈收入(總稅收一轉移支付),用G表示 *** 購買商品和勞務的支出,國民收入的構成為:

從支出角度看,國內生產總值等于消費、投資和 *** 購買的總和,即:y=C+I+G.

從收入角度看,國內生產總值仍舊是所有生產要素獲得的收入總和,即工資、利息、租金和利潤的總和。總收入除了用于消費和儲蓄,還先要納稅,然而,居民一面要納稅,一面又得到 *** 的轉移支付收入,稅金扣除了轉移支付才是 *** 的凈收入。這樣,從收入方面看國民收入的構成是:y=C+S+T.

C+I+G=y=C十S+T.

公式兩邊消去C,把G移到右邊,就得到:I=S+(T-G)。

以上等式中的(T-G)為 *** 儲蓄,因為T是 *** 凈收入,G是 *** 購買性支出,二者差額即 *** 儲蓄,它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負值。這樣,I=S+(T-G)表示三部門經濟中儲蓄(私人儲蓄和 *** 儲蓄的總和)和投資的恒等。

(三)四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恒等式(消費者、廠商、 *** 部門和外貿交易)

四部門經濟中,由于有了對外貿易,國民收入的構成從支出角度看就等于消費、投資、 *** 購買和凈出口的總和。

公式表示:Y=C+I+G十(X-M)

從收入角度看,國民收入構成的公式可寫成:y=C+S+T+Kr,這里,C+S+T的含義和三部門經濟中的含義一樣,Kr則代表本國居民對外國人的轉移支付,例如,對外國遭受災害時的救濟性捐款,這種轉移支付也來自生產要素的收入。

于是:C+I+G+(X-M)=y=C+S+T+Kr,公式兩邊消去C,則得到:I+G+(X-M)=S+T+Kr.

這一等式可以轉化為:I=S+(T-G)+(M-X+Kr)。

等式里的S代表居民私人儲蓄,(T-G)代表 *** 儲蓄,而(M-X+Kr)則可代表本國用于對外國消費和投資的那部分儲蓄。這樣,I=s+(T-G)+(M-X+Kr)表示四部門經濟中儲蓄和投資的恒等。

必須明確的是,上述“儲蓄——投資”恒等式是根據儲蓄和投資的定義得出來的。只要遵循這些定義,儲蓄和投資一定相等,而不管經濟是否處于充分就業,是否處于通貨膨脹,是否處于均衡狀態。而在實際經濟生活中,儲蓄和投資難以一致,造成總需求和總供給不均衡,引起經濟的收縮和擴張,這就要求 *** 發揮積極的作用,對經濟活動進行干預,使經濟達到均衡。

歸納:

1.兩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恒等式”——消費者和廠商

2.三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恒等式”——消費者、廠商和 *** 部門

3.四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恒等式”——消費者、廠商、 *** 部門和外貿交易

9. 三部門國民收入均衡的條件

三部門國民收入均衡的條件:AD(總需求)=AS(總供給)

在三部門中,AD= C+I+G;AS= C+S+T=Y。

三部門要達到均衡必須滿足AS=Y=C+S+T=AD=C+I+G,即S+T=I+G。

10. 運用凱恩斯方程推導出三部門條件下的均衡國民收入的公式

(一)三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構成

三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構成,從供給方面看,在兩部門經濟的各種生產要素的供給之外又加了 *** 的供給。 *** 的供給是指 *** 為整個社會提供了國防、立法、基礎設施等“公共物品”。 *** 由于提供了這些“公共物品”而得到相應的收入——稅收,所以可用 *** 稅收來代表 *** 的供給。這樣:

總供給=各種生產要素的供給+ *** 的供給

=工資+利潤+地租+利息+稅收

=消費+儲蓄+稅收

如果用T代表稅收,就可以寫在:

Y=C+S+T

從需求方面看,在兩部門經濟的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之外又加了 *** 的需求, *** 的需求可以用 *** 的購買支出來代表。這樣

總需求=消費需求+投資需求+ *** 的需求

=消費支出+投資支出+ *** 的購買支出

如果以G代表 *** 購買支出,就可以寫成:

Y=C+I+G

(二)均衡國民收入的決定

在三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均衡條件仍然是:

總供給=總需求

這個條件也可以寫成:

C+S+T=C+I+G

如果兩邊同時消去C,則可得出:

S+T=I+G

此公式即為三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均衡條件。因此,當S+T=I+G,均衡的國民收入便決定了。

按照凱恩斯的理論,均衡國民收入等于總需求,因此,三部門經濟中均衡國民收入也可按照Y=C+I+G的方法來決定。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