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外貿企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內貿的現狀問題)

时间:2024-05-15 06:27:08 编辑: 来源:

城市的商業區發展又有了新趨勢:在都市商業區的功能開發上,由純商業區的單一功能向商業、商務區的復合功能發展;城市商業區建設更注重人文內涵和綠色環保,著力體現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念。

(三)大力推進連鎖經營等現代流通組織形式

北京、上海連鎖經營發展最快,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上海市對幾萬個商業零售小門店實行了連鎖便利店式的改造,采取入股的辦法,每個店配一臺電腦、一部電話,需要什么商品就把信息發給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按他們要求和時間送貨,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既完善了社區的商業服務設施和環境,又方便社區居民生活,提高了居民的滿意度。北京市商務局與北京市發改委聯合制定了《關于促進連鎖經營發展實施意見》,該項聯合文件解決了連鎖企業長期呼吁的“統一納稅”問題,規定連鎖企業總部可統一上網辦理企業年度檢驗手續,并統一繳納企業所得稅。在發展區(縣)中小型連鎖超市方面,北京市也在政策上予以支持,給予貸款。超市發、物美等大型連鎖經營企業在城區及近郊迅速布點,迅速發展,在其發展中吸納了社會資本金主要是個人投資,并且解決了部分城市人員的就業,安排了一定數量的外地進京打工人員。

(四)開拓農村市場,搞好農產品流通

各地政府在農村內貿促進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幫助農民群眾發展農村經濟,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他們的購買力。二是著眼于廣大農民的生活需求和生產需求,組織商業企業提供農民群眾需要而又買得起的適銷對路的農業生產資料和日用工業品,同時按照國家政策做好農產品收購。三是深化農村市場流通體制改革,搞好縣鄉流通,形成多種形式的流通網絡。一些地方推行產供銷一體化、公司加農戶、公司加基地等新型的農產品生產和流通模式,提高農產品生產和銷售的市場化程度,增加科技含量和農產品的附加值。四是根據農產品“一地生產、全國消費”及屬于鮮活商品,不便于儲藏、保管和運輸的特點,盡可能縮短運輸時間,減少流轉環節。五是建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體系。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是農副產品流通的重要設施,其網點和規模這些年有了相當大發展。

三、國內貿易促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長期實行外貿國家專營。在計劃經濟時代,由于外貿所處的特殊地位,國家在進出口經營權、配額、許可證、貸款等方面都給予了許多優惠。只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外貿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外貿壟斷的格局才逐漸改變。但從總體上看,傳統的“重外貿、輕內貿”現象至今仍未打破。與外貿促進工作相比,我國內貿促進工作滯后,突出表現在:

(一)政府自身的管理促進體系仍不統一

目前國內市場中,糧、棉、油、煙、藥、鹽等重要商品的市場流通管理尚未統一,而是分散在各個部門,工商、質監、農業、衛生等部門都在參與市場流通的管理、促進。從職能上看,商務部負責管理和促進國內市場流通,而實際上職權有限,面臨非常大的法律難題,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地方對中央行政體制改革的跟進程度不一樣,內貿管理促進機構呈現比較混亂的局面。

(二)缺乏統一、權威、專業性的內貿促進機構

長期以來,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門負責我國對外貿易促進工作,在對外貿易促進中發揮了很大作用,在相當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比較高的權威性、專業性。雖然由于行政體制改革的原因,貿促會目前的職能定位和機構性質比較模糊,但它仍承擔著大量的對外貿易事務性、促進性工作。相比之下,內貿領域缺乏這樣的統一、權威、專業性的促進機構。

(三)系統的政策法規體系缺失

外經貿的立法已經有良好的基礎,以《外貿法》為基本法,其他各種專業法為補充的法律框架基本健全。相比之下,內貿立法則相對滯后,不能適應國內市場變化的需要,迄今為止僅有一部《拍賣法》、《生豬定點屠宰條例》等少數法律、法規。

(四)財政資助幾近空白

我國外貿有中央外貿發展基金,有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基金,雖然資金有限,但聊勝于無。以2004年為例,僅通過中央外貿發展基金發生的各項支出就有大約50億元人民幣,其他支出包括中國貿促會的海外貿易展覽等各類事業性支出等還有數億元人民幣。但內貿促進方面卻沒有這樣的財政資助基金。

(五)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不發達,發揮的作用有限

總體上看,我國內貿領域的大多數行業協會仍屬政府主導型商協會,體制尚未理順,運作資金也不能完全保障,仍然帶有行政管理的色彩,缺乏為企業服務,維護企業利益的意識;內貿領域仍缺乏水準較高的、從事市場策劃、買粉絲評估、業務代理的中介組織;一些中介機構依賴于原有的管理渠道,墨守成規,不能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提供服務和開展業務;缺乏自律和規范,提供虛假信息、越權和違規事件時有發生。

(六)缺乏對中小企業流通促進與服務

受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和行政管理體制制約,我國中小企業實行的是按所有制、行業區分的多頭管理體制。目前我國還沒有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促進機構。中央級的有1998年在原國家經貿委設立的中小企業司,但主要管理國有中小工業企業,現在則改為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下設中小企業司;有農業部設的鄉鎮企業局,管理鄉鎮企業;工商行政管理局管理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企業;科技部管理科技型中小企業;工商聯管理自己系統內的中小企業;行業主管局管理各自行業的中小企業。盡管各方面都在關注中小企業的發展,但恰恰是中小企業最需要扶持的國內流通環節,至今仍沒有統一的促進規劃與具體扶持、促進政策。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