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現狀調查(求論文一篇,題目是《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狀況及發展對策》。)

时间:2024-05-03 04:28:40 编辑: 来源:

印度、泰國、越南等國家的凍蝦進行反傾銷調查,要求對中國的蝦產品征收119%—267%的反傾銷稅。顯然,中國蝦產品在美國市場將受到沉重的打擊。需要高度重視的是,隨著中國農產品競爭力的不斷提高和出口的快速增長,中國農產品面對的反傾銷爭端將日趨頻繁和激烈,有可能成為今后不能回避的出口障礙。

三、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對策

中國農產品面臨國際市場上的嚴峻形勢,只有結合農產品出口貿易狀況,從源頭上攻關,進一步完善促進農產品的政策措施,著力提高出口競爭力,積極應對復雜的國際貿易環境,才能使中國農產品持續發展,并力爭上一個新臺階。

(一)利用比較優勢,優化農產品進出口結構

農產品進出口結構是以優勢格局為基礎的。我國是人口大國,土地資源和建設資金有限,應該出口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和技術密集型農產品,如豬肉、禽肉、水產品、蔬菜、花卉等,以比較優勢為基礎調整農產品進出口結構,以國際農業資源配置調整國內農業資源配置,增強出口產品競爭力。目前,我國農產品出口結構不合理,初級農產品出口占80%,深加工產品出口占20%,而世界農產品出口大國荷蘭初級農產品與深加工產品出口的比例為1:3。另據有關方面分析測算,發達國家農產品的加工品占其總生產量的90%以上,加工轉化后產值增加2-3倍;而我國農產品加工品只占總生產量的25%左右,加工產值只增加30%左右。因此,今后應把重點放在發展農產品深加工上,這是促進農產品發揮比較優勢,擴大出口的最有效途徑。

(二)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提高農產品出口的競爭力

加強質量安全管理,是破除國外技術壁壘的根本途徑,也是提高出口農產品競爭力的有效手段。今后,應逐步實施動植物病蟲害區域化管理,加強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建設,切實提高動植物衛生水平;進一步推廣"公司+基地"的農產品出口經營模式,支持農產品出口企業建立自有種植、養殖基地,開展農產品和食品認證,進一步推進標準化生產,建立質量監控體系;進一步完善出口農產品的檢驗檢測、安全監測體系,重點加強和完善出口優勢農產品及相關農業投入品的檢驗檢測工作,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三)加快信息網絡建設,建立和完善技術性貿易壁壘預警機制

我國政府應加強通報買粉絲網站建設,建立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信息中心和數據庫,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為企業提供信息買粉絲服務;及時向企業提供WTO/TBT通報、主要貿易對象國的技術法規、國際上技術貿易措施的發展動態等信息。加強對發達國家和中國主要貿易伙伴國家技術標準、技術政策、有關法規、標準結構和內容的研究,密切注視全球技術性貿易措施變化的新動向,使農產品適應國際標準,避免陷入技術壁壘的陷阱。

(四)加強與農產品進口國的磋商、交涉和談判

技術壁壘的產生和作用既有經濟利益、政治利益,同時也包括科學評估、觀念的認同等。一些國家實施技術壁壘而又缺乏科學依據,我們要加強同這些國家的磋商、交涉和談判,爭取減少我國農產品遭受國外技術壁壘的影響。同時,要加強對國外進口農產品的檢驗檢疫,提高疫情截獲率,充分運用WTO規則,科學合理地應對技術壁壘。

(五)實施綠色品牌戰略

當前,缺乏品牌是我國農產品參與國際競爭的軟肋。當今國際市場的競爭已進入了品牌競爭時代,中國要沖破農產品貿易中的綠色壁壘,必須走“被市場認可”的品牌之路。因此,專業戶特別是基地和企業要樹立和增強品牌意識,學會打造品牌,尤其要打造綠色品牌。當前競爭日趨激烈的國際農產品市場,綠色食品的質量安全優勢和品牌整體競爭優勢日益顯現。我國企業在發展上要抓住這個機遇,大力開發綠色品牌農畜產品。

(六)提高企業反傾銷應訴能力,建立健全農產品安全預警機制

我國和國外農產品流通成本研究現狀

中國宏觀經濟信息網 [] 2005-11-01

摘 要:農村的流通現代化大大滯后,反映了流通制度創新很少考慮三農的利益和要求。本文僅就制約農產品流通效率的制度因素進行分析,找出發展的主要障礙,進而探討消減制度瓶頸的政策和措施。其政策含義是,消減制約流通效率的制度瓶頸,不僅有利于抵抗國外沖擊力,而且直接關系到農業食品鏈運轉。同時,以市場機制引導國內分工,確認比較優勢并加以利用,是提高農業整體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和參與國際競爭的根本。

關鍵詞:農產品;流通效率;制度瓶頸

一、引言

要改變傳統農業的落后面貌,需加大對農業和農村的公共支持力度,但更為重要的是,需提高投入和資源的利用效率,包括農業生產、加工和流通的效率。本文僅就制約農產品流通效率的制度瓶頸進行探討,主要是基于以下幾點考慮:一是受歷史、文化等因素的制約和影響,我國“重生產、輕流通”的傳統思想根深蒂固,這種傾向大大限制或阻礙了農產品流通在農業結構調整中應有的導向作用。事實上,流通在整個農業食品鏈中發揮著承上(生產)啟下(消費)的重要功能,對整個農業產業和農村的資源配置、結構調整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簡言之,流通創新和效率問題關系到流通能否成為農業經濟和國民經濟發展的“買粉絲”而非“瓶頸”。二是農業食品物流和增值鏈面臨的挑戰,不僅有增加基礎設施投資,改善運輸和配送網絡的效率問題,而且有消除制約流通的行政管轄和市場割據問題。也就是說,消減制約流通的物質瓶頸和制度瓶頸,對于轉型中國家,后一任務更為艱巨。許多觀察家預測,如果克服制度和管理上的障礙,中國食品加工業將實現兩位數增長(Brang Gilmour,程國強,2004)。三是在國內外市場互為開放的條件下,從國際競爭的現實出發,消減制度瓶頸,提高流通效率,不僅有利于中國農產品出口,也有利于抵抗國外農產品的沖擊。中國主糧產品如小麥、玉米、稻米等的生產價格跟國際市場相比并不高,但它們在流通、外貿領域中至少增加了30%的成本(徐小青,2003)。而對于非糧食類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中間費用遠大于生產成本,如蔬菜的中間費用占整個價格的90%。進一步講,農產品流通效率還直接關系到作為農產品增值系統的產業鏈運轉,關系到生產者收益、運銷商利潤和消費者福利,以及資源配置效率。因此,消減瓶頸制約,提高流通效率,對于中國農業轉型、農業國際化進程和農民增收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流通效率:來自制度瓶頸的挑戰

我國入世承諾到2005年完成過渡期。應對WTO挑戰,關鍵是要加強對外開放的承受力,而加強承受力的關鍵是加緊完成對中國市場經濟體系的整合和完善,從根本上提高我國經濟運行質量和競爭力(汪堯田等,2004)。市場流動性的提高,必定會通過降低收集信息費用,或者由于規模經濟,交易量增大,降低流通費用,從而可以顯著降低市場運行成本。對于轉型國家,普遍認為,這種規則和體制上的促動意義遠遠大于開放所帶來的效應。

研究發現,中美糧油產品在競爭上的優劣,除了兩國產品在質量上的差距外,關鍵是我國流通效率低下,流通費用高,從而削弱了生產成本優勢。而對于勞動密集型農產品,運銷成本高,流通差價大則更為明顯。如蔬菜的零售價格比批發價格高80%-100%,銷售者的利潤比生產者高2-3倍,生產者收入為零售價格的1/4~2/5。流通費用高是影響出口的直接因素(翁鳴、陳勁松等,2003)。另一份研究顯示,與季節性差異相比,我國農產品價格地區的顯著性差異是運輸因素和體制因素(柯柄生,1995)。的確,體制轉型和制度變遷,給我國農產品流通增加了許多額外的成本。諸如:國有部門的壟斷使流通成本居高不下;流通體制的不暢導致不具備自足的地區以超額投入實現自給,抬高了成本;米袋子省長負責制不利于區域分工的深化,加劇了供求的地區矛盾;貨物的轉運和后勤服務受到嚴格管制等等。這些都構成了對農產品物流的挑戰。其結果是,我國農產品未能充分發揮其優勢。

進一步分析,由于農業食品鏈的效率、增長和調整受到阻礙,影響則更為深遠。因為產業鏈系統的和諧運作是農業經濟政策的一個戰略目標,也是小農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途徑。價值鏈中間環節低下的效率將會影響價值鏈的上下游,使其得不到健康發展,當他們在中國市場和其他市場上同外國產品進行競爭時,競爭力會受到削弱。只有農業產業鏈隨市場經濟一同發展時,農產品流通才會起到提高產業鏈運轉效率的作用。

制度瓶頸帶來的挑戰和影響,也反映出流通制度和管理創新的滯后:職能和結構的不完整、不完善與機構的職能重疊并存,能進行有效規劃、服務、監管一體化運作的管理模式并沒有建立起來,而與生產力發展相悖的部門尚未取消。以目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檢驗為例,有三個危險的傾向(陳錫文,2003):第一就是借食品安全而猛增消費;第二是借食品質量安全的檢驗,部門之間進行新的權利爭奪;第三是借著食品安全問題,在國內設置地區之間的市場壁壘,不許別的地方的產品進入。現在這三個現象都有外延擴大的趨勢。

三、消減制約農產品流通效率的制度瓶頸

(一)制度瓶頸消減之一:維系競爭和市場一體化

目前國內某些地區在捐稅征收、交通管理、產品銷售等方面存在地方保護和區域歧視性政策,既難以實現國內各類資源的有效配置,也必然造成市場的錯誤訊號,其結果是,減少了生產者收入,增加了消費者支出,也減少了選擇機會。下面用案例來說明行政管轄和市場割據對我國農業食品鏈的挑戰,以及對資源配置的影響。

(1)案例一:農產品物流和農業食品鏈面臨的挑戰

市場整合(Market Integration),也稱為市場一體化,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商品流轉的效率。然而,即使是物流這樣典型的講究規模效益和統一標準的產業,現在也出現了區域和產業間的條塊分割情況。因市場秩序混亂,渠道不暢,環節多,農產品價值受損嚴重。據統計,中國水果蔬菜等農副產品在采摘、運輸、儲存等物流環節的損失率在25%-30%左右,也就是1/4強的農產品在物流環節被損耗了。無疑,除了物質設施制約外,行政管轄和市場割據是導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主因。由于物流的支持手段受到幾個政府部門的管轄,各部門采取行動時都以其附屬的商業機構的利益為依據,不能達成統一的標準,不能分清管轄范圍和商業活動范圍。正是供應鏈中產銷結合問題導致中國高價值的農產品未能充分發揮其優勢,原本有巨大潛力的食品加工業績效不佳。Brang Gilmour、程國強(2004)等還預言,如果不同機構的經濟管轄權力被解除或受到約束,而且增值鏈效率能有所改進,到2015年中國食品加工業產值是現在的3倍,到2030年是現在的5倍。

可見,農產品物流交易沒能真正開展起來,除了設施不足、市場本身的發育因素外,更主要的是供應鏈的計劃經濟色彩和管理體制的滯后。研究表明,制度環境,經濟和社會激勵因素,管理人員的教育和工作經驗、才能和偏好,使得價值鏈的中間環節受到過多的管理和過多的干預(Brang Gilmour、程國強,2004)。另一個直接的事實是,多年來由于對糧食流通的競爭力缺乏信心,寄希望于對流通領域的壟斷來保護市場,其結果是強化了國有糧食流通企業與政府博弈的能力,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嚴重滯后(胡小平等,2004)。

(2)案例二:市場整合和資源配置效率

進一步研究發現,強化市場的統一性,不僅可以提高營運效率,而且對優化資源配置和合理產業布局有重要影響。將這種優化配置的過程逐步深化到整個產業活動范圍,可以使全國農業區域布局更加合理、有效。中國長期以來的“南糧北調”格局在20世紀90年代轉變成“北糧南運”,再逐步發展為“北出南進”,這種供求的地區結構變動實際上是區域分工的深化,有利于比較優勢的發揮。然而,某些政策卻強調地區的自足,忽視了比較利益的原則;各種互設障礙的地方策略阻礙了市場優勢的發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