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數字經濟與國際貿易的關系論文(廣西大學2020年中美校際交流項目招生簡章)

时间:2024-06-01 05:43:11 编辑: 来源:

己的核心競爭力,把京東帶到新高度。而阿里后來也積極推動了菜鳥網絡的物流項目,以另一種方式進入了物流服務市場。

不過整體而言,電商企業采取第三方物流的比例還是更高。

原因也很簡單:一方面自建倉儲、物流前期投入很高,回報期又非常長,動輒上億、十數億甚至上百億的投資,不是一般企業能夠承擔得起。去年多家生鮮電商的倒閉,其中不少就是倒在大量資金投在自有物流之上而導致資金鏈斷裂。另一方面,雖然長遠看可以降低成本,但前提是需要達到一定的規模,即建成之后也未必就一定能達到降低成本的預期。

舉個自建物流的失敗案例。生鮮電商美味七七在滬上投資了上萬平方米的中央倉庫,還自建全程冷鏈物流,同時在冷鏈車和零單配送之間建立了40個商鋪站點作為中轉站。大把的銀子砸上去,但業務體量卻遲遲跟不上,自建物流非但沒有成為提高競爭力的利器,反而成為壓垮自己的沉重包袱。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認為,社會分工推動了市場經濟的發展,而且市場規模越大,分工程度越深。事實上,近年來電商市場的發展,也說明了這一點。以往,電商賣家通常以倉庫自建為主,只是把快遞配送分包給快遞公司。如今,隨著第三方倉儲物流服務商的產品和服務日益完善,越來越多的電商企業放棄了自建倉儲的重資產模式,轉而選擇第三方的整體解決方案。比如云集就是充分利用了第三方服務商的現有設施和資源,得以較低成本迅速在全國布局物流網絡,其現在全國擁有7個大倉,并將在今年拓展到10個,以更好地為用戶服務。這種輕資產模式的做法與美味七七的相反,而兩者的發展命運也正好截然不同,美味七七在去年關停,而云集微店則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現月營收突破了3億元。

即便是亞馬遜和京東等自營電商平臺,也開始逐步推動自有物流服務向社會開放。從短期來說是盤活閑置生產力,從長期來說是瞄準物流服務甚至是全供應鏈的龐大市場。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