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我國國際貿易發展現狀及問題研究(結合國際經濟發展形勢,談談對我國現階段國際貿易發展的看法)

时间:2024-06-09 05:56:19 编辑: 来源:

p>

1.95

2002

2952.2

3255.7

12371.84

2.45

2003

4128.4

4383.7

14099.10

1.81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國家外匯統計局、原對外經貿部統計數據,歷年美元GDP按當年人民幣平均匯率計算。

三、我國應對新貿易保護主義的對策

1.積極應對貿易摩擦,調整優化貿易結構,維護國家整體利益

針對我國面臨的日益增多的反傾銷、反補貼與保障措施,在發揮企業、行業與政府協調應訴的積極性,采取“誰應訴、誰受益”原則,鼓勵涉案企業積極應訴,挽回市場;組織行業協會,代表全行業進行反傾銷應訴;商務部專門代表國家,幫助企業與外國政府談判。不僅要鼓勵企業積極應訴國外反傾銷,還要推動企業加強自我防范意識,及時提出反傾銷調查申請,這就必須研究運用WTO規則,借鑒國外經驗,完善我國自己的反傾銷、反補貼與保障措施制度,實行有理有節的保護,避免國內某些產業受到嚴重損害。1997年我國首次對外反傾銷,對來自加拿大、韓國和美國的新聞紙申請反傾銷調查,最終征收9%-78%的反傾銷稅, 2000年12月20日,我國又對原產于英國、美國、荷蘭、法國、德國和韓國等地的二氯甲烷正式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使過去基本上處于被動挨打的局面有了扭轉。

2.充分利用多邊機制,制約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改善我國貿易環境

積極參與WTO的運行機制的完善建設,使其向更加平衡的方向發展,將著力點放在WTO允許的保護規則的優化上。不可否認,新貿易保護主義國家的政策調整主要針對的是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所以,我國應同廣大發展中國家一道,在環境保護、國民健康、競爭政策的國際協調等方面,爭取達成相對有利的WTO條款,充分利用WTO中發展中國家的差別優惠待遇,并將這一待遇延伸至我國內地,鑒于我國中部和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相比,在經濟增長水平和人均收入方面存在極大差距,無論按何種標準,仍是發展中地區,應該享有類似發展中國家的待遇,因此可以通過談判要求歐盟繼續給予我國中西部地區普惠制待遇。

3.推進“以進帶出”戰略,努力改善我國的貿易條件

誠然,目前新貿易保護主義國家是我國產品的主要出口市場,但我國經濟的迅速增長,進口規模的逐年擴大,也日益成為新貿易保護主義國家的重要市場。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融合程度越來越高,1995年進口額1320.8億美元,2003年為 4128.4億美元,預計從2003年到2005年的3年間,我國貨物進口總額將超過1萬億美元,而且我國進口的大多是發達國家的各種工業制成品,特別是各種先進的工業設備,一直占當年進口總額的70%以上,且進口增幅較大,1997年,中國進口工業制成品1137.5億美元,至2002年進口額達到2459.3億美元,是1997年的2.16倍,如此巨大的市場,必將成為新貿易保護主義國家不可忽視的利益源泉。我們完全可以打“進口牌”,爭取發達國家在貿易糾紛處理中的對等讓步,引起發達國家之間的充分競爭,以改善我國的貿易條件。

4.完善我國技術標準,以應對更為隱蔽的技術壁壘

應該承認,作為新貿易保護主義主要手段的技術標準,常常是發達國家主導下的國際標準,而目前我國的很多技術標準還大大低于國際標準,這也是我國產品屢遭技術壁壘的原因之一。發達國家基于國家安全、環境保護等方面原因而采取的技術性貿易措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能認為都是故意設置,所以,我國必須大力推行國際標準化戰略,強化企業的技術創新意識和規則意識,加快國內技術標準和措施的國際標準化進程,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修訂和協調工作,使國際標準盡量反映我國的意見和要求;企業也必須高度重視和積極開展國際認證工作,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此外,應充分利用TBT的例外條款,根據協定在產品法規、標準、認證和檢疫制度方面實施非歧視的原則和國民待遇,堅決抵制新貿易保護主義國家違反協定的貿易技術壁壘,維護我國產品在出口國家和地區應享有的平等待遇。

[參考文獻]

[1]商務部研究院:《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03年秋季)課題組。

[2]劉厚俊:《中西方貿易》,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3]張二震、馬野青、方勇:《貿易投資一體化與中國的戰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張二震、馬野青:《國際貿易學》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5]謝文捷:《新貿易保護主義論析》,《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03年第4期。

我國國際貿易現狀如何?分點概括

首先、以下不是復制的、 詳細的數據我有 你也可以自己總結分析

我國國際貿易的現狀我國自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以來,進出口總額逐年增加,2001年全年進出口總額為5090

5億美元,其中出口額為2661億美元,進口額為2435

5億美元;2007年全年進出口總額為21738

3億美元,其中出口額為12180

2億美元,進口額為9558

2億美元

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增長速度連續六年保持在20%以上,進出口總額增長了4

27倍,在世界貿易總額中居于第三位

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影響我國出口的一些問題

1

貿易順差大幅度增加,并且有持續擴大的趨勢上個世紀80年代,進出口貿易1年平衡,兩年順差,其余7年逆差

合計為42

9億美元逆差

而從1990年起,情況就完全改變了,除1993年外,我國對外貿易持續順差,抵消1993年的逆差121

2億美元,1990-2005年,累計順差達3977

5億美元,其中2000-2005年累計順差額為2291

7億美元,2005年為1020億美元, 2006年全年貿易順差達到1775

17億美元,2007年貿易順差為2624

84億美元,2008年貿易順差達2958

44億美元,2009年上半年,我國國際收支總順差1955億美元

①2.技術性貿易壁壘嚴重阻礙我國商品的出口技術性貿易壁壘,是指一國或區域組織以維護其基本安全,保障人類及動植物的生命及健康和安全、保護環境、防止欺詐行為,保證產品質量等為由而采取的一些強制性或自愿性的技術性措施

(1)我國有60%以上的出口企業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每年遭遇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貨物金額已超過25%,約為450億~500億美元

(2)已經從生產流通領域擴展到生產加工領域,不僅包括貨物商品,還延伸到金融、信息等服務領域,已經成為我國外貿企業面臨的第一大非關稅壁壘

技術性貿易壁壘,嚴重地影響了我國的商品出口,提高了我國的貿易成本,引發了貿易爭端,造成地區產業發展不平衡3

貿易摩擦增多,使得外貿風險加大 近年來,中國的對外貿易實現了快速增長,在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轉變過程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

但日漸增多的貿易摩擦也阻礙了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中國已連續12年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已連續5年成為遭受337調查最多的國家

貿易摩擦給我國出口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而且導致我國產品在出口市場受到擠壓,對我國產品的出口造成不利的影響

我國服務貿易現狀及發展對策

買粉絲://買粉絲.nova.買粉絲/Browse/ShowDoc.aspx?Code=3-5&Id=2006011010052938006

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現狀與對策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轉 點擊數:161 更新時間:2006-3-28

摘要:服務貿易正逐漸成為全球經濟競爭的重點。加入WTO以后,我國服務貿易獲得了一定的發展,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只有制定有效的措施,才能推動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

關鍵詞:服務貿易;現狀;對策

上世紀末以來,全球經濟競爭的重點正從貨物貿易轉向服務貿易,服務業發達的程度成為衡量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目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階段,必須大力發展服務業,并把擴大服務業領域的對外開放作為我國更廣泛地參與國際競爭、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內容。

一、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服務業實現了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服務業的發展促進了服務貿易的增長。1989年我國的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在全世界名列第30位,2000年上升到第12位。但是,由于我國服務貿易起點低、基礎差,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

1、服務貿易整體水平差

我國服務業總量不足,在國民經濟中比重偏低。2001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32254億元,占GDP的比重為33. 6%。與中等收入國家的46%—56%、高收入國家的59%—65%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服務業落后使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受到很大的制約。2002年我國服務貿易總額為660億美元,占全球服務貿易總額的2.3%。而同期美國服務貿易總額占全球的16.5%,是我國的7倍多。從總體上看,除旅游等少數行業外,多數服務貿易領域處于逆差狀態。加入WTO后,服務貿易逆差有可能進一步擴大.

2、服務貿易內部結構不合理

1995—2002年,我國服務出口總額中,旅游服務一直居于首位,其比重由27. 6%升至36. 5%:金融服務所占比重一直在19%左右;運輸服務的比重有所下降,由27. 1%降為19%。而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新興服務業則是明顯的弱項,1995年這類產業在服務進口額中所占比重為22. 9%,2001年劇增為52. 4%,是使我國服務貿易逆差日益增大的重要因素。

3、服務貿易管理滯后

由于服務業是由許多相關行業組成的產業群,國際服務貿易涉及的行業范圍極廣,國際社會要求一國對其國內的服務業進行整體協調和管理。目前,我國對外服務貿易管理體制存在許多缺陷,如中央與地方在服務業對外貿易政策和規章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別,服務業多頭管理、政出多門甚至相互掣肘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服務業的統計也不規范,行業標準等方面有許多不符合國際慣例。

4、服務貿易立法不健全

長期以來,我國服務貿易立法嚴重滯后,雖然近年頒布了《商業銀行法》、《保險法》、《海商法》等,但與服務貿易廣泛的內涵和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要求相比還存在許多不足。目前我國尚沒有一個關于服務業的一般性法律,已有的規定主要表現為各職能部門的規章和內部文件,不僅立法層次較低,而且缺乏協調,從而影響了我國服務貿易立法的統一性和透明度。

二、加入WTO對我國服務貿易的影響

我國加入WTO后,服務業市場將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這將對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帶來深刻的影響。

1、服務貿易市場化進程進一步加快

放寬限制、開放市場是服務貿易發展的關鍵。加入WTO,部分服務行業的市場準入,將不再僅僅受國內有關部門的控制,而是要執行我國政府對世貿組織的承諾,這將有利于打破國內部分行業的壟斷局面,有利于國內行業學習國外先進的經驗,使其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進一步推動我國服務業的發展和國際競爭力的提高。

2、有利于改善我國的投資環境

3、有利于引入新的服務種類

我國服務業的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