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有了追隨者之后怎么登ins(哥特式搖滾的概念是什么?)

时间:2024-05-29 01:36:13 编辑: 来源:

受爭議,他們甚至被指控為極端的右翼傾向。但DIJ給我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異教的祭典式的音樂。如果想聽這類音樂推薦給大家去找WorldSerpent,一個卓越的音樂廠牌,上面的提到的幾支樂隊均在其旗下推出過作品。對了,還有一支意大利的組合OrdoEquitumSolis也應該值得我們的關注。許多歌特樂隊都有著某種中世紀的情節,他們將中世紀時期音樂和現代的創作手法相結合。德國有著許多這樣的中世紀組合,音樂的創作者一般有著良好的古典音樂教育背景,知名的樂團包括Qntal,Estampie,FreiburgerSpielleyt等。在意大利這種音樂更有影響,象Ataraxia,CamerataMediolanense都做出了許多出色的音樂作品。這類組合不僅僅有歌特的聽眾群還吸引著部分古典音樂的欣賞者。而TheMoonlayHiddenBeneathaCloud和RosaCrux的音樂中吸收了祭典音樂的成分。

當然許多樂隊的風格是非常難以界定的,象意大利的TakeKirlianCamera,20年來樂隊風格年年都有變化。而法國的情欲主義陰暗電子樂隊DieFORM的音樂主題多涉及S/M(性虐待),他們每一部作品多給我們帶來新的驚奇。另一支來自法國的樂隊Collectiond'ArnellAndrea的鋼琴聲非常有特點,成為自己的獨特的標志。善于創作管弦樂的IntheNursery樂隊的作品非常適合作為電影中的陪樂。在北歐的瑞典,ColdMeatInstry這個廠牌通過多年的努力推出了很多獨一無二的音樂作品。旗下的樂隊風格多樣,如血腥派實驗樂隊BrighterDeathNow和DeutschNepal,氛圍音樂組合Raisond'Etre,新古典主義的TheProtagonist,天音組合Arcana等。說到天音如果想更好的了解建議去聽一聽likeLoveisColderthanDeath,BlackTapeforaBlueGirl,Stoa這些代表樂隊。

而在哥特音樂的文本中,我們可以細味到一些涉及宗教、性愛、死亡、絕望、基督以至匪夷所思的虛無論語句,這些都是哥特音樂不可或缺的一環,GothicRock,這覆蓋在影像模糊、虛無飄渺的外在軀殼之下的音樂,一切都是那么神秘。哥特搖滾的風格,可說是繼承自JoyDivision的遺傳,尤其是那種把貝司提升至主奏位置的癖好,直至今日的后哥特朝代仍無法完全擺脫。那些抑壓著低沉聲線或扭曲的人聲,沉重如郁結般的貝司,迷幻的吉它聲,充滿控訴力的鼓擊,偶爾發出鬼哭神號般的嘶叫,如同石磨般沉重或是狂野得分崩離析的曲式,還有一張張RockMusic蒼白的面孔∶當你對生命感到茫然無助時,你會想到在它背后究竟隱藏著什么嗎?是心靈的孤立無援?是死亡陰影的籠罩?還是人世間的悲劇?GothicRock,是建筑于無意識的抽象表達而多于刻意性的音樂顛覆行為。如同面臨一季暗晦的寒冬氣候,我們被哥特文化侵占,在非人化的后工業現代社會里面,追逐著一種活著死亡的體驗。同樣存在著Barry的音樂先覺,除一貫本色的RockMusic在那個悲觀的八十年代里,Gothic這種棲身于主流文化的陰影里的次文化,其影響力早已越過音樂的界限,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生活的態度,一個哥特信徒所追求的黑色國度。度過模糊的九十年代,下個世紀今天的哥特搖滾已被解構得支離破碎、殘缺不全,TheSistersOfMercy,TheMission這些昔日的哥特守護神也早已離棄了他們的信徒。但是在今日的陰暗樂派(Dark-Wave)運動中,在死亡民謠(DeathFolk)、后工業噪音(Post-Instrial)、陰暗氛圍音樂(DarkAmbient)以至新古典(Neo-Classical)這些形式主義的風格外殼之下,我們仍然欣喜地發現Gothic依然是這些地下文化中最具生命力和影響力的遺傳基因。在這場突破和沖決了情欲與性別的革命中,歌德次文化追求所謂的理想典范“陰陽同體”(hermaphrodite)成為了砸碎禁錮的美麗武器。看吧,以往被視為妖魔的異類勇敢地擺脫了蒼白的天堂,絞碎天使的面孔,抵達永遠無情的欲望。

請介紹一下歌特音樂和文化

歌特音樂的主流定義范疇之內:

從后朋克衍生出來的歌特和繼承了中世紀精神的黑浪潮。許多人稱這是歌特音樂的兩個分支或流派,這顯然是不恰當的認識,它們的源頭,不論在時間和空間上都相去甚遠,我寧愿將它們看成毫無關聯的音樂。如BAUHAUS 、SISTER OF MERCY、MISSION這樣的歌特巨擘,實際上和JOY DIVISION開啟的后朋克音樂一脈相承:傳統的四件套、簡約有力的配器、空前突出的貝司和鼓,追求音樂的猙獰和機械,以及沉重壓抑的IAN CURTIS式嗓音。他們的音樂仍然傳達一貫的朋克主題:城市青年的恐懼、工業文明的壓抑、人與人之間疏離的痛苦以及青春的躁動和不安。這些樂隊是朋克歌特風格的先行者也是保持者,除了THE CURE樂隊外,我們很少見到哪支樂隊對自己的音樂風格嘗試過重大的突破。

雖然后朋克的黑暗樂隊們在先以歌特被命名,但黑浪潮樂隊冠以歌特一詞似乎更為合適。后朋克的“歌特”是評論的結果,他們的音樂動機與此無關,歌特在這里不過作為一個簡單的形容詞存在,如SISTERS OF MERCY,雖然被尊奉為歌特三巨頭之一,卻從來不曾承認自己是歌特樂隊。而對黑浪潮音樂而言:歌特時代是他們直接的出發點,他們的音樂靈魂就寄托在那些尖頂大教堂、神跡圣歌和古堡幽冥之上。所以當美國校園槍殺案發生后,歌特音樂因對少年精神的負面影響遭受輿論指責時,雖然矛頭指向不相干的MASON,PROJEKT的發起人兼BLACK TAPE FOR A BLUE GIRL的核心人物SAM還是站出來為歌特辯護了。

我總以為許多中國樂迷對兩種音樂風格同時付出同等程度的熱愛是毫無理由的,是“歌特”這個曖昧的概念將兩者混為一談了,實際上二者的源頭、器材、表現手法、構造方式乃至精神內核都是大相徑庭,甚至可以說是毫無關聯。黑浪潮發端時,原始意義的歌特運動已經走向沒落,也很少見兩派音樂的創造者彼此間相互欣賞。也許喜歡音樂的確不需要理由,只有感覺是最真實的。但是如此多的人不約而同地選擇迥異的兩種音樂風格,并如此集中、心無旁騖地將熱情投注其上,不能讓人不懷疑:這感覺是一種偽飾,是分類學以及模糊定義的惡果,而根源是盲目的歌特崇拜和狹隘的另類欲望。

歌特=黑暗?

也許許多樂迷對我上面的問題還有以下的答案:黑暗是他們同時喜歡這兩種音樂的唯一理由。而且黑暗,也的確成為我所見到的大多數歌特樂迷的選擇標準。然而,當將一種音樂用一個視覺概念來限定時,我們已經先失一著了。我們在討論音樂時的一個巨大問題就是不用音樂本身來解釋音樂,而必須歸結到文字或形象上,所以有人說中國人對音樂的理解大多數還處在卡拉OK的水平上,仿佛它不是獨立自足的藝術,而是必須依賴其它形式才能被表達的寄生物。

在網上看到了一個初聽歌特者的困惑:在聽過朋友熱情推薦的“黑暗音樂”之后,本來打算迎接黑暗吞噬的他卻為音樂搖籃曲般的甜美和安詳而大感意外。是他沒有領略到黑暗的精髓還是歌特迷們在先入為主的黑暗觀念之中欺騙了聽覺呢?我寧愿相信那雙沒有受到任何資訊污染的純潔的耳朵。“黑”浪潮中實際不乏靜謐的謠曲、仿古典或氛圍音樂,與黑暗并無瓜葛。然而資訊力量的強大竟然壓垮了音樂本身,“黑暗”們一詞被嚴重地泛化和曲解了,那些泛濫成災直至腐朽的普通悅耳旋律一概被封為黑暗,冠以仙音。實際上廠牌成為衡量黑暗的標準,而黑暗又成為衡量音樂的標準,樂迷對廠牌前所未有的倚重和偏執使歌特成為一個狹隘和孤僻的黑暗領地,雖然這黑暗的感覺經常源于自我的偽造。

歌特,沒落中的神殿

從產生的那一天起,歌特一直就是意識大于技術的一種音樂形式,然而從JOY DIVSION起,歌特樂隊們一直是搖滾樂形式突破和創造的中堅力量,他們將朋克的叛逆指針從社會轉到音樂本身,以撼動和顛覆傳統為樂。后朋克引爆了全面的音樂革命,曼徹斯特撒下的種子也在歐美遍地盛開邪異的花朵。

但是,顛覆一旦成為傳統,結出的將是更無味的果實:歌特音樂的低技術成分決定了他們只適于充當偉大的破壞者——意識惟有通過突破性的創造才能開花,因此而導致其極易被復制的特性也為無數的效仿者大開了方便之門。那些在開端極富生命力的重復樂句和段落在給將要窒息在重金屬和弦中的搖滾樂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后竟迅速地被自我所禁錮,簡約成為單調,冰冷成為機械;蜂擁而起的低能投機樂隊更加劇了傳統歌特的腐朽,使之變成枯燥乏味的公式化催眠工具。

當然,歌特在形式上的腐朽決不意味著其精神的沒落,此刻我們更應該期待的是特立獨行的創作者的出現和下一場形式上的革命,將歌特音樂帶出這讓人昏昏欲睡或只限于精神亢奮的沉寂之地。

歌特,生命還是死亡?

一切音樂皆源于旺盛的生命力和激越的本能,當生命萎靡的時候,音樂也就死亡了。對歌特音樂而言,誰能說BAD SEEDS壓抑中蘊藏的暴戾和激情少于那些囂張的前朋克?真正的低調音樂同一切藝術一樣意味著天才的爆發,惟有蓬勃的精神與生命才能支持這澎湃的才情,即便這才情釋放的是無盡的痛苦。NICK CAVE說,他在JOY DIVISION的音樂中聽到的是快樂;而IAN在死前不久聽過了德國的實驗電子,他對樂隊的成員說:“這是我們以后的方向”——他的精神一直未曾停止過探索。他死了,JOY DIVISON也就不復存在,因為真正的JOY DIVISION需要的是充滿生命力,連癲癇也無法阻擋的IAN。而決不象有些自欺欺人的煽動者一樣,說IAN活著做出了死人的音樂。

我們不會回避歌特中眾多的死亡主題,但這死亡一向是用生命來支撐的,我們看到NICK CAVE在吟唱地獄和死亡時高傲的強者姿態,就能明白優秀的藝術家從來都不是感情的沉溺者。他們裁減生命的片段并予以強化和放大,但他們的音樂絕非就是他們的生命本身,而是打磨雕琢之后的產物。正如RADIOHEAD的吉他手說:他們從來不會悲喪,相反,享受工作,精力充沛,隨時愿意嘗試新的東西,沒有時間來煩惱。但他們同樣做出了抑郁沉淪、催人淚下的音樂。

音樂是藝術,不是生活,正如魯迅所言,戲臺上的關公決不會拖著青龍偃月刀一路咿咿呀呀唱到家里去。歌特音樂的創造者們絕非嗜血者,絕望者、瀕死者,那是他們對生命的詮釋方式,而音樂向來都是情感的高度放大和擴張。所有這些決不應該成為聽者萎靡和墮落的借口,但可悲的是那些懦弱無聊、顧影自憐的城市畸零青年們,幻想著自己的生活與偶像的音樂重疊,成為自欺的劇中人,竟相攀比著頹廢和墮落的速度,玩弄生命衰弱的障眼術。

歌特,從來就不是生命的真相。

以上是電腦上存有的資料,具體的出處忘了~!以下是自己的理解:

以下是我所知道的哥特金屬樂隊:

Anathema

Buckethead

Coal Chamber

Evanescence

Godhead

Lacrimosa

Lake of Tears

My Dying Bride

Nightwish

Samael

Theatre Of Tragedy

Virgin Black

我個人還是最中意Nightwish

介紹幾首他們的歌聽聽你會對歌特有更深的感受

over the hill sand far away

nemo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