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明代海禁與海外貿易(明代海防與海禁是怎樣的?)

时间:2024-05-28 07:27:08 编辑: 来源:

冒著極大的風險的,他們都是明朝官軍可以逮捕法辦的重罪犯。為了繼續自己的貿易活動,他們只有鋌而走險,武力抵抗。

然而客觀貿易需求是無法遏制的,豐厚的交易利潤充滿了無限的誘惑,嚴峻的海禁更使中外貿易有利可圖。當時人形象地描述道:“片板不許入海,艨艟巨艦反蔽江而來;寸貨不許入番,子女玉帛恒滿載而去。”如嘉靖問曾任福建巡撫的譚綸指出:“海上之國,方圓千里以上者多至不知其數。無中國綾錦絲棉之物則不可以為國。海禁愈嚴,中國貨物價值愈厚,而奔趨貿易者愈眾。私通不行,則伴以攘奪。”可見,這些海盜搶掠之物也并非僅為自己享用。而是有著明確的商業目的,這恐怕是與一般強盜大不相同之處。據鄭曉所著《吾學編》的記載,當時所謂“倭寇”成分相當復雜:“兇徒、逸囚、罷吏、黠僧,及衣冠失職、書生不得志、群不逞者”等等,其中不乏落魄的文士書生,因而能即興留下采九德看到的那樣的精彩詩篇,由此可見,明代所謂“倭寇”大都為中國沿海的武裝走私集團,真正的日本人只占其中的很小一部分。

我們發現,沿海“倭患”在明朝官府的鎮壓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非但沒有偃旗息鼓,銷聲匿跡,反而風起云涌,一浪高過一浪。據謝杰所云:“向之互市,今則向導;向之交通,今則勾引,于是海濱人人皆賊,有誅之不可勝誅者,是則閩、浙及廣之所同也。”也就是說,原來從事貿易的平民,今天成為海盜的向導:原來與海商往來的百姓,今天成為接應的奸細,在全面海禁的情況下,沿海居民似乎都變為強盜了,福建、浙江、廣東等地都普遍存在著這樣的情況。明人王世貞還毫不夸張地講道:“自節帥而有司,一身之外皆寇也。”這種“全民皆寇”現象的出現,自然不能歸咎于沿海居民,我們還可以從以下兩方面看出問題的癥結所在。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反映了相當精辟的經濟思想,區域經濟的發展特點要與當地自然條件相吻合。明朝時就有這樣一種說法:“海者,閩人之田”,即福建沿海居民將大海視為衣食之源。這其實帶有相當大的代表性,“濱海一帶,田盡斥鹵,耕者無以望歲,只有視淵若陵,久成習慣。”沿海地區的土壤土質不適合農業生產,百姓只有向海洋進軍,靠海洋圖生存。海洋不僅有通往四方的航路,更擁有各種資源。明朝官府的海禁政策完全不顧沿海人民的死活,斷絕了當地居民的生路,無怪乎人們紛紛向“倭寇”靠攏。如譚綸所指出的那樣:“閩人濱海而居,非往來海中則不得食。自通番禁嚴,而附近海洋漁販,一切不通,故民貧而盜愈起。”同樣,沉重的賦役負擔與貪暴的官吏壓迫也是使沿海居民“從倭”的推動力。有識之士指出:“海濱之民。疲弊甚矣!官司之所困,征役之所窮,富豪之所侵,債負之所折,怨入骨髓。”種種因素都把大批平民推到了“下海”的這條路上。

另一方面,東南沿海地區又是當時中國商品經濟最為發達的區域之一,商品經濟的發展不僅提供了大量可供交易的商品,也極大地培養了當地人民的商品意識。王直、徐海等著名的“倭寇”頭目都是商人出身,他們都是看到海上貿易有利可圖,才轉而從事違禁交易的,從這一點上講,明代“倭寇”屬于較典型的商人型強盜。

明朝中期的沿海“倭寇”在戚繼光、俞大猷等名將的圍追堵截下,逐漸平息下來。與此同時,在一些官員的倡議下,明朝不得不放寬海禁,這種明智的措施使長期軍事行動難以壓制的局面迅速穩定下來,這甚至使一些官員也感到吃驚,從而更明確地認識到“市通則寇轉化為商”的道理。海防力量的增強以及海禁的放寬,是從根本上解決“倭患”問題的兩個必要條件,兩者不應相互抵觸,而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國家強大的海防力量是保證自身安全及發展對外貿易的保障,而暢通的對外貿易又會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遺憾的是,封建王朝的統治者往往出于狹隘的皇權意識,并沒有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