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廣西桂糧貿易有限公司(平南的經濟近年有 什么成就 經濟方面在廣西排名是第就)

时间:2024-05-29 10:14:45 编辑: 来源:

有春旱、秋旱、洪澇、春寒等。

二、土壤資源

三江縣地處北緯23.5度,以北屬紅壤地帶性土壤,隨著山地海拔高度的變化分為紅壤地帶和黃壤地帶。全縣垂直分布規律大體是:海拔在500米以下的丘陵為紅壤性土壤,500—850米為黃紅壤地帶性土壤,850米以上為黃壤地帶性土壤。據統計,紅壤占總面積75.66%,黃紅壤占19.97%,黃壤占 4.37%,在各種土壤類中,厚層砂頁巖紅壤為最多。三江縣土壤土層深厚,土壤肥沃,非常適宜林木特別是經濟林木、果樹、茶葉的生長。

三、農用地資源

全縣土地總面積2454平方公里,其中農用地21.08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85.9 %。在農用地中:耕地1.304萬公頃,占農用地的 6.2%;園地0.7698萬公頃,占農用地的3.63%;林地17.68萬公頃,占農用地的83.87%;牧草地1.327萬公頃,占農用地的 6.3%。

四、水資源

三江縣地處桂北山區,屬中亞熱帶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全縣年均降水量為1730.2毫米,水資源總量24.7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 7005立方米。降水量在空間和時間上分布有差異:東南部多于西北部,如東南部的和平、丹洲等鄉鎮年降水達2200多毫米,西北部的林溪、獨峒、同樂、洋溪、富祿等鄉年降水只有1400毫米。春夏降水量較多,秋冬降水量較少。雖然雨量充沛,但由于降水在空間和時間上分布不均勻,經常有洪災和旱災發生。

五、主要糧食作物品種資源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積極引進推廣高產、優質的糧食作物品種,不斷優化品種結構,目前全縣主栽的糧食作物品種:(1)水稻有汕優63、汕優36輻、金優 77、金優金優191、金優253、金優298、金優207、金優253、金優527、中優838、中優82、中優253、中優781、崗優527、崗優 827、崗優725、崗優22、Ⅱ優58、Ⅱ優63、Ⅱ優838、Ⅱ優46、Ⅱ優多系一號、勾肚糯、牛尾糯、蛙卵糯;(2)玉米有華玉4號、桂單30、正成8號、東單60;(3)木薯有南植188、桂經引983等。

六、主要農作物生產情況

⑴糧食作物生產情況

全縣2004年耕地面積19.57萬畝,其中水田12.84萬畝,旱地6.72萬畝。當年農作物播種面積36.87,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1萬畝,占農作物播種面積的57%。其中水稻播種面積16.43萬畝,復種指數只有128。全縣能夠種植雙季稻的水田面積約有6萬畝,能蓄留再生稻的中稻面積有3 萬畝。如全部種植雙季稻,水稻種植面積可達21.84萬畝,復種指數可達170,可增加糧食1.44萬噸。

三江境內山高坡陡,潛育性、淹育性水稻田多、面積大。全縣有水田面積12.84萬畝,其中潛育性和淹育性水稻田面積分別為3.1萬畝和5.6萬畝,分別占水田面積的24%和43.6%。潛育性水稻田多分布在山沖和低洼處,由于地下水位高或地表長期積水,土壤寒冷,亞鐵含量高,水稻生長差產量低。淹育性水稻田多分布在山坡、階地和位置較高的梯田,水耕條件差,土壤熟化程度低,土壤肥力低。這些低產田一般畝產只有250-300公斤。

⑵茶葉、水果生產情況

三江縣種植茶葉具有悠久的歷史,本地品種“牙已茶”二十世紀50年代就已列入我國優質茶葉種質資源。早期種植茶葉主要是自產自銷。1989年本縣八江鄉布央村在桂林茶科所和縣扶貧辦的支持下,開始引種綠茶220畝,之后縣委、縣人民政府把茶葉確立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加以開發,使茶葉迅速得到發展,到2003年,全縣茶園面積達到了5.6萬畝,2004年以后,縣委、縣人民政府進一步加大力度開發茶葉產業,成立三江縣茶葉產業化開發辦公室,并批準成立三江縣茶葉生產技術指導站,統一領導和指導茶葉全縣茶葉生產。由于是縣人民政府高度重視茶葉產業開發工作,2004年至2006年三年時間,全縣茶園面積每年以1萬畝的速度遞增,其中2004年發展1.25萬畝、2005年發展0.85萬畝,2006年發展1.5萬畝,使全縣茶園面積發展到了 9.1萬畝,成為廣西第二個種茶大縣。如今全縣有14個鄉(鎮)142個行政村種植茶葉,品種以“福云六號”、“福鼎大毫”、烏牛早為主,同時引進“臺茶 12號、梅占、福鼎大白、浙農系列、龍井系列”等品種試驗種植,其中以“福云6號”為主栽品種,占全部茶園85%以上。2006年,全縣開采茶園面積 5.3萬畝,干茶產量2560噸,產值12288萬元,突破億元大關。

全縣水果種植面積4822.1公頃,投產面積2000公頃,2004年水果產量0.8萬噸,水果業產值1482.8萬元,農民人均水果收入46.34 元。其中柑桔面積1980.2公頃,占全縣水果面積的41%,投產面積1103.1公頃,產量5072.7噸,占全縣水果總產量的64.5%,產值 848.9萬元,占全縣水果總產值的57%。柑桔收入在全縣農民人均收入中已占據相當大的比重,

⑶蔬菜生產情況

2006年蔬菜種植面積1.7萬畝,總產1.28萬噸。其中百合、羅漢果面積分別為1610畝和6865畝。

七、農業管理部門基本情況

三江縣農業局的前身是三江縣建設科,成立于1928年,幾經變革,1980年設立縣農業局,管理農業和畜牧業工作,1983年農業和畜牧分開。 2001年縣農村辦公室、縣水果局并歸縣農業局。2004年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人權、財權、物權下放鄉鎮人民政府管理。縣農業局設立直屬二級機構有: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經管站、農業技術推廣站、植保站、土肥站、種子站、水果辦、茶葉站、經作站、農業行政執法大隊、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等單位。2005年撤銷縣種子公司和縣良種場。全縣15個鄉鎮均設立農業服務中心。2007年全系統在編人數121人,其中縣農業局69人,鄉鎮農業服務中心52人。全系統有大學本科學歷9人,大專學歷78人,中專學歷36人;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40人,初級職稱78人。

八、其他

三江縣目前在桑蠶生產、羅漢果種植、百合種植、中草藥種植以及冬種馬鈴薯生產方面也取得較大進展,有望成為農民增收的新的增長點。

經濟貿易

2007年上半年工業經濟工作,得到縣委、縣人民政府的關心指導,特別是縣委、縣人民政府的領導切實轉變作風,深入企業認真了解情況,為企業解決資金、用地等實際困難;經貿局及相關部門密切配合,認真履行職責,深入企業做好各項服務工作,引導企業開展引資融資和實施項目技改,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完成過半目標,取得了十年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半年超億的好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一規模以上企業經濟指標完成創歷史新高。1—6月份,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3670.7 萬元,同比增長119.56%,完成市下達2.15億元的63.58%;完成縣下達2.45億元的55.8%。實現工業增加值1562.2萬元,同比增長 48.34%;實現稅金389.2萬元,同比增長8.2%。

二企業技改挖潛進度快,效益喜人。1—6月份完成工業技改投資3135萬元,完成市任務4000萬元的78.38%。投資較大的有7個企業:柳州神州硅業公司兩臺6300KVA電熱爐改造完成投資1200萬元;柳州林道輕型木結構制造公司歐式木屋材料生產線技改完成投資350萬元,高密機制木碳生產線完成投資110萬元;柳州隆泰竹業有限公司毛竹深加工生產線完成投資250萬元;三江云峰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熟料粉碎包裝線完成投資150萬元;三聚電力投資公司厘金灘電廠發電監控設備技改完成投資100萬元;三江縣橋牌實業有限公司牛肉熟肉制品加工線完成投資85萬元,毛竹深加工生產線完成投資100萬元,三江縣信達鐵合金有限責任公司草頭坪2500KVA電熱爐及供電設施改造投資310萬元;森雷硅業有限公司擴建一臺6300KVA熱電爐投資80萬元;十里盤加油站遷建投資500萬元。

(三)做好各項服務工作。為信達鐵合金公司協調周轉資金問題和電力問題;為三江水泥廠和森雷硅業公司協調土地問題;為三江鋁廠協調污染問題和技改問題;協助柳州林道公司做好技改項目申報工作和抓好技改工作;協助紙業公司、丹洲硅廠做好在縣信用社不良債務處置。

二、上半年工業經濟運行特點和存在問題

一運行特點。一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均大輻增長,平均增幅達45%以上。二是電力供應充足,給冶電結合企業正常生產提供有利條件,同時帶動了電力供應企業效益增長,1—6月份三聚公司產值同比增長16.37%,電力公司產值同比增長298.05%,三江信達鐵合金公司產值同比增長298.05%;三江森雷硅業公司產值同比增長64.73%。三是上半年工業技改挖潛項目產生效益,工業增長后勁加大,如神州硅業公司一、二臺6300KVA熱電爐技改后產生效益;信達鐵合金有限責任公司第一臺12500KVA熱電爐及供電設施更新后產生效益;三江森雷硅業有限公司第二臺6300KVA熱電爐技改后產生效益;四是三江鋁廠停產兩年多后供電正常恢復生產,產值達2165.4萬元;五是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培植有效果,柳州林道輕型木結構公司產值達494.8萬元,年內有望進入規模以上企業統計范疇。

二存在問題。一是目前我縣工業企業仍以國家限制類耗能冶煉企業為主,受國家產業政策制約大,其中三江信達鐵合金有限公司尚未通過環評、三江鋁業公司未達到國家產業準入要求;二是農產品加工缺乏龍頭帶動企業,整體效益增效不明顯,同時由于規模小,向上爭取政策資金支持難度大;三是由于缺乏前期資金項目整體儲備包裝不到位,嚴重影響了年度項目向上爭取扶持工作,四是沒有工業園區,工業項目落地難。

城市建設

隨著改革步伐的加快,以及該縣并入柳州市后,縣城的建設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縣城規模由原來的1.35平方公里擴寬至2.8平方公里,市政公共基礎設施初步完善,為創建文明縣城奠定了基礎。主要建設如下:

一、縣城河東建設

(一)公共建設:1、縣風雨橋大酒店已完成全部投資的80%,建筑面積8102.70平方米;2、縣國稅局辦公橋已完成投資的75%,建筑面積 3600平方米;3、東園集貿市場、三江殘疾人綜合服務樓、縣環保局監測站綜合樓、三江縣勞動力市場辦公樓、三江縣防疾中心綜合樓、三江縣新華書店文化城綜合樓、縣法院辦公大樓、縣婦聯培訓中心大樓、三江縣消防大隊綜合樓已竣工驗收交付使用,建筑面積18955.88平方米;4、檢察院辦公與專業技術用房(面積3346.72平方米)、河東商廈(面積7500.00平方米)、三江縣交通局綜合樓(面積3667.72平方米)、縣財政局綜合樓(面積 4016.00平方米)、交警隊綜合樓(面積756.26平方米)、三江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綜合樓(面積2094.00平方米)、實驗學校綜合樓(面積 1332.00平方米)、交通局航運所綜合樓(面積1487.00平方米)、三江縣人民醫院第二門診綜合樓(面積6117.70平方米)、三江縣少數民族科技培訓樓(面積1015.00平方米)正在建設中。

(二)私人商住樓建設

縣城河東的芙蓉園小區、玫瑰苑小區、風雨橋民族商品街、觀魚小區、福祿小區、庫區移民小區、江濱小區的私人住宅建設已全部啟動,建筑面積約為18.5萬平方米,其中芙蓉園小區已初具規模。

(三)園林綠化:河東以全國為最高鼓樓的縣民族廣場綠化工程已初具規模,占地面積53畝。

二、河西城市建設

金穗市場、侗鄉商貿城、電信局綜合樓、三江賓館已竣工投入使用,建筑面積合計28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