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廣州市第十一人民醫院買粉絲(2023年廣州市白云區聯合六中教育集團招聘白云區六中實驗中學等學校事業編制教師公告?)

时间:2024-06-07 15:55:26 编辑: 来源:

有29家老字號從中山路上消失了,老字號式微從拆遷開始。商鋪類老字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相對固定的地緣人緣優勢,長期積淀而成的特定的人文環境,是它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遭遇拆遷,老字號大多被安置到內街小巷和城郊,百年辛苦創業得來的環境、文化優勢蕩然無存,經營效益大受影響并日趨式微。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個重要元素,如果老字號沒落,城市就像一種斷了根的沒落。于是有政協委員提案呼吁,希望以后能有機會給這些老字號重回中山路。黎顯衡還說,廣州是歷史文化名城,老字號是廣州的名片,一個城市沒有名片是有缺陷的。保護老字號是名城保護規劃的一部分,政府應有規劃保護廣州老字號。

為了更好地恢復中山路沿線昔日的輝煌,廣州市政府決定興建中山路商業街,在中山路地鐵上蓋空置的地塊統一建設一批兩層高檔臨時商鋪,力求使其原有商業網點的城市功能得以恢復。據當時越秀區商業局負責人介紹,越秀區為貫徹“興商富區,優二強三”的經濟發展戰略,把建設中山五、中山六路繁華商業帶作為該區發展“一區一路四帶十街”的其中一個商業帶。同時作為中山路形象工程試驗段的樣板工程:中山五路——大小馬站——新民路——北京路口和中山六路—— 連新路的高檔商鋪已經建成,出現了一排漂亮的以鋁合金和玻璃為材料建成的威利斯廣場等商場,主要經營服裝、皮鞋、手袋、化妝品、珠寶首飾、鐘表、日用百貨、文化用品、電信器材等,區域內利用中山路段空置地鐵建設高檔臨時商鋪近1000多間,面積達13500多平方米。這些整齊的高檔臨時商鋪造型簡潔,裝修華麗、色調明亮,一座比一座漂亮,深受群眾的歡迎。一位阿婆說:“中山四、中山五、中山六路又旺起來了,我們真高興。前段時間看到這個往日那么繁華的地方變成僻靜的工地,感到很不好受,買什么都不方便,現在就好了,臨時商鋪也有很多東西賣,也變得熱鬧繁華。”

但高檔臨時商鋪只是一種過渡。后來,在中山五路與解放路交匯處,一棟數十層的中旅商業城已經拔地而起,以獨一無二的建筑見長,外部采用三段式結構,古典純石裙樓,現代玻璃幕墻,古巴比倫空中城堡;內部則呈現瑪雅時期的巖洞壁畫,古羅馬廊柱,中世紀歐洲城邦,濃縮各國風情的小街……體現嶺南文化的包容性,不同文化背景的建筑風格,共同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建筑精品,里面有百佳、華聯等大型超市。中旅商業城與雙線地鐵交匯站同層、同位經營,每天有百萬人流。隨后建起中山四路與德政中路交匯點建起外觀統一的商業走廊——東興順購物中心,由中山四路沿街旺鋪、大塘城工業品市場、德政街市和東興順停車場四大物業組成,面積達18000平方米。那時,沿著中山四路、中山五路、中山六路往西面走,接二連三的是東興順購物中心、威利斯廣場、浚泰商業城等。

位于中山三路33號廣州中華廣場,雄踞于中山三路與較場西路交界處,處于地鐵烈士陵園站上蓋,廣場北與廣州著名的公園“烈士陵園”相對、東與廣州最大的休閑廣場英雄廣場為鄰。地下負一層與地鐵烈士陵園站A出口相接,多路公交車路經此地,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出行暢然無阻。中華廣場由中國著名設計大師精心設計,地擁3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達17萬平方米,是集購物、飲食、娛樂于一體的大型綜合購物廣場,其東面設有全國最長的戶外觀光電梯直達七樓,顧客置身其中,便可盡覽越秀區美景,廣場內部的裝飾設計融合中西建筑的藝術精華,外觀華麗堂皇,內里典雅明朗,陽光透過呈菱形的中庭上方的鋁合金光棚,滲透庭內各層,使之通透明亮,視野開闊,賞心悅目。內樓層功能明晰,商品結構齊全,名牌產品云集,進駐的商戶已達千多戶。

位于中山五路68號的五月花廣場定位為針對年輕人消費,集吃、喝、玩于一身的“一站式銀座商場”,由廣州麗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總占地面積為5782平方米,地上十三層,地下四層。其中地下三、四層為136個車位的停車場,地下二層至四層為商場,五層為美食廣場,六、七層為電影院,八層為酒樓,九、十層為商場,從十一層至十三層為會議展覽中心和辦公樓。五月花商業廣場六樓,是全城最新的五星級現代化星級影城,這新型影城就這樣代替了已經消失的新華電影院、新星電影院;里面可照各種藝術照的影樓也彌補了艷芳照相館、凌煙閣照相館的搬遷,新興發型屋替代了原來的一樂也理發店,大小超市也替代了原來中山路的功能單一的商鋪。 相對這些新崛起的大型商廈,中山路遺留下來的老字號在改革開放后變化也很大。1989年,由廣州市房地產公司重建了一個18層嶄新的新大新商廈,新大廈落成時有人提議改名字,大家一致認為應該在老字號大新百貨公司前加上個“新”字,含義是:“新大新”要不斷引領時尚,推陳出新!新大新公司本部地處市中心繁華的商業地段——北京路與中山五路交界處,商圈輻射力強,南來北往的顧客絡繹不絕。公司年營業額從1990年開業初的117億元,發展到后來的年銷售額超10億元,實現了一年一級跳的奮斗目標。

1993年4月,市飲食集團與港商合作,由港方投資港幣700萬元,對回民飯店進行全面裝修改造。1994年1月28日開業,同時改名為“廣州市五羊回民飯店”,成為廣州市第一家穗港合作經營的少數民族飯店,座位700個。2000年7月,經過裝修改造,回民飯店的門面具有鮮明的伊斯蘭教風格、寬闊氣派,設有9個包間和一個回民大廳,座位350個,經營三茶兩飯市。回民飯店除了把傳統的招牌、名牌菜點發揚光大外,也根據回族群眾的口味,不斷創新出特色菜,最著名的有:涮羊肉、鍋燒羊肉、鳳肝拼羊片、茄汁羊脯、焦羊脯、鳳巢綿羊絲、脆皮牛丸、茄汁牛柳、脆皮火鵝、掛爐鴨等等,風味跳出傳統制法,吸收了粵菜的調味與烹飪技術,使回族同胞能品嘗到更豐富的清真菜式。

中山路還散發著書香。位于中山四路42號的廣州圖書館,于1982年1月2日開館。1969年在中山四路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旁建成的“星火燎原館”是農講所的附館,后由廣州市委決定籌建廣州圖書館,并于1982年1月2日開館,是廣州市政府主辦的公益性文化設施,是一座集學習閱讀、信息交流、展覽講座等綜合文化功能和數字化網絡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綜合性公共圖書館。館舍建筑面積17700平方米,閱覽座位1400多個,設13個閱覽室、 6個外借處和聯合圖書館、分館、流通站、汽車圖書館等57個館外社區服務點,在全國較早建立了盲人電子閱覽室。現有藏書50多萬種230多萬冊(件),其中四分之三對外開放。形成了廣州地方文獻、港臺文獻、藝術設計資料、音像資料等資源特色。廣州圖書館網站于2000年開通。館內局域網集成了電子圖書、期刊論文、報紙文章、標準、專利、法律法規、商貿等電子資源和數據庫一批,自建了廣州人物、地方法規規章等特色資源庫。建設和維護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廣州市分中心“廣州數字文化網”。自行研發了小型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和新型圖書監測儀,在本地區擁有眾多用戶。截至2006年底,館藏圖書80多萬種 361多萬冊,其中四分之三對外開放,形成了廣州地方文獻、港臺版近代歷史文獻、藝術設計資料、音像資料等資源特色。引進電子圖書、報紙、期刊、標準、專利、法律法規、商貿等豐富的數字資源,自建廣州人物、地方法規規章等特色資源庫。萬木草堂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維新派創辦的著名學堂,位于廣州中山四路文德路交界的長興里3號。原為邱氏書院,建于1804年,為三間三進、兩天井、硬山頂的青磚祠堂式建筑,并有一后樓,面積663平方米,是廣東省邱氏子弟到省城應試的居住處。中法戰爭后,康有為為了宣傳其維新變法思想和培養變法人才,于1891年(光緒十七年)租借“邱氏書院”作為講學堂,創辦了萬木草堂,聚徒講學,宣傳改良主義思想,開展政治活動,成為戊戌變法策源地。1983年,萬木草堂被列為廣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廣州市投入1300萬元遷出40多戶居民,對草堂進行全面修繕。2006年,廣州市城市復建公司結合中山四路復建工程,根據“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又投入230多萬元對萬木草堂舊址建筑進行了全面的修繕,舊址主體建筑基本恢復原貌。2007年9月修繕完工后,但一直被周邊臨建和違建圍蔽。有關部門清遷了有礙觀瞻的周邊建筑,百年草堂得以“重見天日”。2008年6月14日,在中國第三個文化遺產日來臨之際,修繕一新的萬木草堂免費重新向公眾開放。

2000年初,廣州市政府將中山五路大小馬站這片舊城區內唯一尚存的成片古書院群納入首批歷史文化保護區,并對這批書院進行復建、改造和開發,將其建設為展示嶺南建筑、文化的旅游景點。古書院群的保護、復建、改造工程完工后,百座古書院和3條書坊街將重現羊城,成為廣州中心地帶文化、旅游景區的一大“精品”。整個保護區古書院群的保護,將建設成為類似上海“新天地”一樣檔次高又有文化品位的歷史風貌區。根據規劃,該區域綠化面積由零提高到 25%,分別在中山五路、教育路和西湖路打開三個出口,在藥洲遺址北側開辟一個城市小公園,還將開辟兩個休閑廣場。屆時將形成書院群與周邊南越國宮署遺址、北京路步行街、藥洲、南越國水閘、大佛寺等文化商業景點空間整合的最佳觀光線路。同時形成北通地鐵、南連北京路的地下空間,并在地下建大型停車場。將來,清磚建就的一棟棟三益書屋、賴氏書室、平所書院等兩進、三進的古書院成片成群,仿佛散發出一縷縷書香。

醫學界的改革也在進行。1985年,中山醫學院改名為中山醫科大學,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學與中山醫科大學合并,組成新的中山大學。教育部與廣東省人民政府簽訂協議,教育部與廣東省在3年內投資12億人民幣,把新中山大學建設成為一流的高水平大學。改革開放以后,原中山大學和原中山醫科大學在廣東省經濟飛躍發展的驅動下,進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從1993年開始,教育部、衛生部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建原中山大學和原中山醫科大學。兩校分別通過“211工程”項目驗收,各學科建設項目、公共服務系統和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圓滿完成。兩校的合并,實現了強強聯合,并順利開展,“985工程”建設,使學科設置更加齊全,辦學力量更為壯大。廣東省人民醫院的心血管病研究所從1982年開始,連續5屆擔任世界衛生組織心血管疾病研究合作中心。

中山路沿線短短距離之內有四處大型開放空間:政府斥巨資改建改善的英雄廣場、廣州圖書館前綠化廣場及農講所前綠化廣場、人民公園綠化廣場、陳家祠綠化廣場。這種空間格局在全國有名的商業街當中都是較為罕見的。其中人民公園的地鐵出口改建為綠地廣場,擴展至中山路,新廣場上地鐵口建起像鳥巢似的上蓋,里面有購物商場。據主設計人、高級建筑師袁山介紹,地鐵二號線與一號線在此交匯,這里的人流量達每日10萬人次至之多,成為廣州市人流壓力最大的地鐵出入口。為及時疏散人流,臨中山五路一側設兩個地鐵出入口,廣場還設小坡度的下沉式廣場,由北京路商業步行街來的人流可由此換乘公交車和地鐵。廣場下建設一大型地下多功能商業城,突出高檔次、多功能的經營特色,該地下商業城建設成為一個吸引游客游覽購物的標志性景點,與亞洲地鐵第一站——公園前站相互輝映。通過利用地鐵二號線和公園前站的一號線交匯所匯集的巨大人流優勢,促進了人民公園廣場地下商場及鄰近的中山路、北京路、起義路商業的繁榮發展。

市政府擴建中山路后,中山一路拓寬至50米,兩邊行車道各12米,兩邊的人行道各5米:中山三路至中山七路拓寬至38米,兩邊行車道各12米,兩邊的人行道各7米。現在,中山路的行車時速由以前的20公里提高到現在的30公里,日均車流量108萬輛。為確保中山路沿線的商業價值,方便行人來往,在20米以上寬的路口全部設置過街行人橫道線,路口中間劈為過街行人安全島,在中山路地鐵站里設置與沿街物業連接在一起的通道,為方便殘疾人來往,路口人行橫道線處還設置專門的斜坡。

今日的中山路不僅商業繁華,還變得寬闊通暢,裝扮得更加美麗,成為旅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