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廣西潤小壯貿易有限公司電話(韌性成長的金融壹賬通,被低估了)

时间:2024-05-19 19:44:59 编辑: 来源:

的鄉土文化和民族文化,幾千年來一直是漢族和嶺南土著民族經濟和文化交流、融合的匯聚點,具有深厚的民族傳統文化沉積。

柳州市總人口360萬人,市區人口110 萬人,是一個多民族相聚而居的地區,居民的民族構成達30余種。除漢族外,壯族、苗族、侗族、瑤族、回族、仫佬族等48個少數民族的人口達180余萬人,占全市總人口數的52%以上。有2個少數民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和融水苗族自治縣。另有少數民族鄉5個:三江侗族自治縣的同樂苗族鄉、高基瑤族鄉;融水苗族自治縣同練瑤族鄉、滾貝侗族鄉;柳城縣古砦仫佬族鄉。壯族主要分布在柳江、柳城、融安、鹿寨等縣和城區;苗族、侗族和瑤族主要分布在融水、三江兩縣;仫佬族主要分布在城區和柳江、柳城縣;回族主要分布在城區和鹿寨縣。 地理編輯本段 柳州市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中北部,地處北緯23°54′—26°03′,東經108°32′—110°28′。東與桂林市的龍勝、永福和荔浦為鄰,西接河池市的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和宜州市,南界新設立的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象州縣、興賓區和忻城縣,北部和西北部分別與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貴州省黎平縣、從江縣相毗鄰。

柳州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拔地奇峰畫卷開”的山水特點。這里石山奇特秀美,巖洞瑰麗神奇,泉水幽深碧綠,江流彎曲明凈。清澈的柳江穿越而過,像一條綠色的玉帶,把市區環繞成一個“U”字形半島。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時,曾用“越絕孤城千萬峰”、“江流曲似九回腸”的詩句,來描繪這個美麗的城市。

〖郵政編碼〗

545000是廣西柳州市的通用郵編號,如果具體位置還可以分為545001、545002、545003……只要寫明“廣西柳州512信箱”,直接用545000就可以了。

全部具體的地址:

545001

西柴街 西城巷 彎塘路(及各巷) 小南路 小南后街 長風路 長青路

躍進村 蓮塘路(及各巷)� 曙光東路 曙光西路 … 公園路(及各巷)友誼路� 斜陽路(及各巷)

五一路(及北一巷) 羅池路(及各巷) 躍進路 東一~三巷 … 金魚巷

曙光中路(及各巷)文惠路(及各巷) 細柳巷 洛埠巷 三中路(及各巷)

中山東路(及各巷)躍進路 單1~69 雙2~110� 青云路(及各巷)雅儒路(及各巷)

映山街(及各巷)中山中路 中山西路… 柳江路(及各巷) 八一路(及各巷)

東臺路(及各巷) 北站路(及各巷、區) … 解放南路 解放北路 … 黃村鄉

江一村 江二村 江三村� 錦秀路 樵家巷 黃公巷 黃竹巷 柳新街(及各巷)

北鵲路� 單1~41� 雙2~56 柳蔭路(及西一巷) 黃村路(及北一巷) 白沙路 立新路

廣場路 廣雅路 景行路(及各巷) 芙蓉巷 汪家巷 連塘路� 紅星路 慶豐路

龍城路(及各巷) 河北新村一~四區

545002

鵲兒山路 鷓鴣江路 … 勝利路 躍進路 西三巷 十一、十二組

前鋒路(及各區)躍進路 單71~81 雙114~138� 白露鄉 紅碑路

白沙村六~十組 北鵲路� 雙58~164 長塘鄉 黃村二、四、五組

545003

沙塘鎮

545004

基隆開發區 柳邕路� 雙350-1以上

545005

水南路(及各巷) 天山路(及各巷、區)… 太平西街(及各巷)龍泉路 龍家巷 龍潭路�

文筆路(及各巷) 柳邕路� 雙2~350號 太平中街 太平東街 … 西鵝鄉 竹鵝村

沿江路 門頭村 羊角山鄉 依山村

巖村路(及各巷) 魚峰路(及各巷) 西閘巷 竹蔑巷 老龍巷� 都樂巖風景區

紅陽路(及各巷) 樂群路(及各巷) 華豐灣 屏山大道� 雙2~304號

飛鵝二路 城站路 二十四巷 頗家巷 維新巷 菜園屯� 谷埠路(及各巷)

紅峰路 羊角山路 東站一、二、三、五區 … 城站菜園屯 28~93 飛鵝路� 單1~55號 雙2~256號�

城站路 雙2~96號 大同巷 雞喇路 光明路(及各巷)

蝴蝶山路 榮軍路 榮新路 城站路 南一~七巷 駕鶴路(及各巷)

城站路 三十六巷 柳東鄉 帽合村 柳石路� 雙2~450號

545006

新官塘 燎原路 社彎路 柳東鄉 河東村 屏山大道� 雙306以上

體育路 潭中大道 犀牛路 窯埠路 西江路(及各巷)

箭盤村 桂柳路 高新北路 桂中路

高新一、二、三、四、五路� 箭盤路(及各區、巷) … 九頭山路及各巷 白云路

東環路(及各區、巷) … 柳東路 高新南路 柳東鄉

545007

羊角山鄉 新云村 西鵝鄉 柳太路 河南新村 和平路

石爛路 上游路(及各區) 西環路 白飯路 飛鵝菜園屯

鵝崗路(及各區) 鵝山路(及各區) 磨灘路(及各區) 南站路(及各區、巷) …

利民區 黃村鄉 渡口磨灘 基隆村 … 紅巖路(及各巷) 飛鵝路� 紅光路

東站四區 飛鵝路� 雙258以上 飛鵝路� 南一巷 紅光路(及各巷、區) …

革新路(及各區) 河西路 城站菜園屯1~27 龍屯路 永前路(及各區)�

紅橋路(及各巷) 城站路 雙96-1以上

545008

太陽村鎮

545009

太陽村鎮 新圩村 二灣村 氣候編輯本段柳州市地處桂中北部,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影響柳州市的大氣環流主要是季風環流,夏半年盛行偏南風,高溫、高濕、多雨,冬半年盛行偏北風,寒冷、干燥、少雨。夏長冬短、雨熱同季,光、溫、水氣候資源豐富,但地區差異較大,北部各縣具有較明顯的山地氣候特征。太陽輻射量年平均為95~110千卡/平方厘米,南部多于北部,一年中以7~8月最高,1~2月最低。日照時數平均1250~1570小時。氣溫自北向南漸增,年平均氣溫北部18.1~19.4℃,其余20.1~20.7℃,年際變化北部小于中、南部,最高年與最低年相差1.3~2.0℃。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7.2~10.4℃,歷史上極端最低溫度為-2.5~-5.8℃,高寒山區可達-8℃以上。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7.2~28.9℃,歷史上極端最高氣溫為38.6~39.5℃。年總積溫5700~6800℃,南北相差1100℃。年總降雨量1345~1940毫米,但地區分布和季節變化很大。雨季一般始于四月下旬,終于9月上旬初,這期間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雨量分布,北部多于南部,山區多于平原,融水縣貝江流域為柳州市的一個多雨中心,年降水量可達2000毫米以上。多年平均蒸發量1600~1700毫米,自南向北漸減,南部超過1700毫米,大于降水量,為半濕半干狀態,而北部的降水量多超過蒸發量,氣候濕潤。柳州市氣象災害主要有:春季低溫陰雨和干旱,夏季的暴雨洪澇和雷雨大風,局部地方春夏之交季節有冰雹,秋季寒露風和秋旱,以及冬季的寒潮霜凍害。 歷史編輯本段從考古發掘到的文物來看,在舊石器時代晚期,這里生活著“柳江人”。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此地始建都城,取名潭中。唐太宗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改稱柳州,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在此設龍城郡。

柳州是南中國古人類“柳江人”的發祥地。古人類文化遺址有白蓮洞遺址(舊石器晚期──新石器早中期,距今約30000─7000年)、大龍潭鯉魚嘴遺址(新石器早中期,距今約7000年)、蠻王城遺址(父系氏族公社時期,距今約4000年)以及柳江兩岸臺地、藍家村臺地、九頭山、甘前巖等古人類文化遺址,此為柳州之原始地域。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設置潭中縣,屬郁林郡,此為柳州建城的開端。

三國孫吳鳳凰三年(公元274年)以郁林郡分出桂林郡,潭中縣屬桂林郡。

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為郡治所。

南朝齊(公元479─502年),從潭中縣地分置齊熙郡。

梁大同六年(公元540年)后為潭中治馬平郡治所。

隋開皇11年(公元591年),潭中縣改為桂林縣,后又改為馬平縣。

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馬平縣屬桂林。

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屬始安郡。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馬平縣為昆州治所,后昆州又改為南昆州。

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名為龍城郡。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龍城郡復名柳州。

改革開放以來,柳州市先后被列為:

1、全國最早進行綜合改革的試點城市

2、全國“科技經濟體制綜合配套試點城市”

3、全國首批“優化資本結構”試點城市

4、國家技術創新試點城市

5、歷史文化名城

6、國務院批準的一類口岸城市。

7、2002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確定柳州為中國“二十一世紀城市規劃、管理和發展”的試點城市。 社會經濟編輯本段 工業經濟:

柳州,是西部的工業重鎮,是廣西最大的工業基地。全市工業涵蓋30多個行業,現有工業企業2500多家,其中大型企業11家,4家進入全國500強,已形成以汽車、機械、冶金為支柱產業,制藥、化工、造紙、制糖、建材、紡織等傳統產業并存的現代工業體系,擁有一批在國內外市場上具有較強競爭力和較高市場占有率的優勢企業和名牌產品。

地區經濟:

初步統計2008年柳州市地區生產總值909.85億元,同比增長13.2%,前三季度第一產業42.58億元,;第二產業402.6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15.1億元,居全區第一位;第三產業195.77億元。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430.3億元,同比增長42.5%,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388.21億元,增長39.7%,居全區第二位。全年財政收入140.13億元,同比增長20.41%。2008年前三季度柳州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達到21708元,同比增長15.5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73.56元,同比增長12.49%,人均消費支出9851.65元,增長24.70%。200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6.08億元,同比增長22.62%,居全區第二位。農民人均純收3956元,比上年增加459元,增長13.1%。2007年柳州工業化水平為50.63%,城鎮化率為47.13%。

2007年柳州市經濟密度為:406萬元/平方公里

2007年人均財政收入:3218元

2007年人均規模工業總產值:31793元

200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66元

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497元

2006年GDP為626.23億 名列全區第二

全年財政收入:95.19億 同比增長18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