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幼兒園自理能力比賽買粉絲(幼兒園教學銜接工作計劃)

时间:2024-06-02 07:41:11 编辑: 来源:

講話時知道眼睛要看著對方。

2、說話自然,聲音大小適中。

3、能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恰當的禮貌用語。

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1、主動要求成人講故事,讀圖書。

2、喜歡跟讀韻律感強的兒歌童謠。

3、愛護圖書,不亂撕亂扔。

具有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

1、能聽懂短小的兒歌或故事。

2、會看畫面,能根據畫面說出圖中有什么,發生了什么事。

3、能理解書上的文字是和畫面對應的,是用來表達畫面意義的。

具有書面表達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1、喜歡用涂涂畫畫表達一定的意思。 3-4歲社會指南篇

愿意與人交往

1、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戲。

2、愿意與熟悉的長輩一起活動。

能與同伴友好相處

1、想加入同伴的游戲時,能友好地提出請求。

2、在成人的指導下不爭搶、獨霸玩具。

3、與同伴發生沖突時,能聽從成人的勸解。

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現

1、能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游戲、活動。

2、為自己的好行為或活動成果感到高興。

3、自己能做的事情愿意自己做。

4、喜歡承擔一些小任務。

關心尊重他人

1、長輩講話時能認真聽,并能聽從長輩的要求。

2、身邊的人生病或不開心時能夠表示同情。

3、在提醒下能做到不打擾別人。

喜歡并適應群體生活

1、對群體活動有興趣。

2、對幼兒園的生活充滿好奇,喜歡上幼兒園。

遵守基本的行為規范

1、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戲和公共場所的規則。

2、知道不經允許不能拿別人的東西,借別人的東西要歸還。

3、在成人提醒下愛護玩具等其他物品。

具有初步的歸屬感

1、知道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員與自己的關系,體會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員。

2、能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溫暖,愛父母,親近并信賴長輩。

3、能說出自己家所在街道、小區(鄉鎮、村)的名稱。

4、認識國旗,知道國歌。 3-4歲科學指南篇

親近自然,喜歡探究

1、喜歡接觸大自然,對周圍的很多事物和現象感興趣。

2、經常問各種問題,或好奇地擺弄物品。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1、對感興趣的事物能仔細觀察,發現其明顯特征。

2、能用多種感官或動作去探索物體,關注動作所產生的結果。

在探究中認識周圍事物和現象

1、認識常見的動植物,能注意并發現周圍的動植物是多種多樣的。

2、能感知和發現物體和材料的軟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

3、能感知和體驗天氣對自己生活和活動的影響。

4、初步了解和體會動植物和人們生活的關系。

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

1、感知和發現周圍物體的形狀是多種多樣的,對不同的形狀感興趣。

2、體驗和發現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數。

感知和理解數量級數量關系

1、能感知和區分物體的大小、多少、高矮、長短等量方面的特點,并能用相應的詞表示。

2、能通過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3、能手口一致地數五個以內的物體,并能說出總數。能按數取物。

4、能用數字描述事物或動作。比如:我有四本書。

感知形狀與空間關系

1、能注意物體較明顯的形狀特征并能描述。

2、能感知物體基本的空間位置與方位,理解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詞。 3-4歲藝術指南篇

喜歡自然界與生活中美的事物

1、喜歡觀看花草樹木,日月星空等大自然中美的事物。

2、容易被自然界中的鳥鳴、風聲、雨聲等好聽的聲音所吸引。

喜歡欣賞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和作品

1、喜歡聽音樂或觀看舞蹈、戲劇等表演。

2、樂于觀看繪畫、泥塑或其他藝術形式的作品。

喜歡進行藝術活動并大膽表現

1、經常自哼自唱或模仿有趣的動作、表情和聲調。

2、經常涂涂畫畫、粘粘貼貼,并樂在其中。

具有初步的藝術表現與創造能力

1、能模仿學唱短小歌曲。

2、能跟隨熟悉的音樂做身體動作。

3、能用聲音動作姿態模擬自然界的事物和生活情景。

4、能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彩大體畫出自己想畫的人或事物。

幼兒園3—6歲發展指南目標3

16-18月齡寶寶發展指南

運動

寶寶能做到雙臂上下以及前后運動,并且寶寶在大人的幫助下可以牽著大人的手自己邁上樓梯啦。推薦活動:

1、鼓勵寶寶自己扶著欄桿邁上樓梯開始時要注意保護,先從2-3階臺階開始練習,并給寶寶鼓勵,等到寶寶能穩定上樓梯后,在家長的幫助下慢慢教寶寶下樓梯。

2、玩小球。可以跟家長互相扔球、接球、踢球等

3推小車或箱子學會前進、后退、轉彎等

精細動作 16-18個月的寶寶逐漸可以把相同的圖形對應起來同時,寶寶能夠將多個小型物品(如豆子)放入小瓶頸(

2、5厘米)的容器里 推薦活動:

1規則形狀的拼板向不規則形狀的拼板進階。

2、擰不同的瓶蓋

3、用勺子向容器里舀豆子

問題解決

寶寶能夠辨認出主要的面部部位,如眼睛、嘴等。在看到不同的圖形時寶寶可以辨識至少4種不同的事物。寶寶開始有“我的”概念,可以辨識出自己的物品推薦活動:

1家長和寶寶一起玩一些簡單的過家家,如讓娃娃睡覺做飯等

2、在家長的幫助下一起收拾玩具,培養收納、整理的好習慣。

3、給寶寶出示7-8張不同的圖片,說出圖片中物品的名稱,鼓勵寶寶根據名稱找對應的圖片。

語言溝通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已經能聽懂許多語言了,在說話時能發出3-5個字音,還可以記憶并說出自己的名字 推薦活動:

1、多看繪本,強化語言的輸入,可以讓寶寶學會自己翻書。

2、指示寶寶幫忙。如“把媽媽的拖鞋拿來”,語言要簡單明確。

3、看認知卡,認識物體的名稱

社會交往

此時的寶寶對身邊的環境有更大的好奇心。父母可以刻意給寶寶制造一個人自由活動時間(但要在

一邊確保寶寶安全)。寶寶這時會形成對自己玩具的保護心理,其他小朋友要玩玩具時可能會被拒絕。推薦活動:

1、自己帶帽子和脫襪子,注意不要挫傷寶寶的積極性

2、戶外運動,多和其他小朋友接觸

3、向寶寶引入“朋友”的概念,如見到其他小朋友時可以跟寶寶說“這是寶寶的朋友”。

玩具選擇 以益智類開放性玩具為主,注重玩具的安全性,不推薦具體牌子了,寶爸寶媽們根據寶寶情況,選差不多的就可以了。 1。桶和鏟子。可以用來挖沙子,也可以供寶寶在水里玩。 2。手抓板(拼板) 3串珠 4。動物模型。

5磁力釣魚洗澡時也可以玩。

6、開放性的大積木。可以搭高高

7、敲擊樂器。不想買就用家里的鍋碗瓢盆也可以。8畫板

簡述學前兒童家長的教育能力

入園準備,到底準備什么?

眼看夏天就要到了,兩歲多到三歲的小朋友快上幼兒園了。可對于入園準備,許多媽媽還是一頭霧水——本來知道需要準備書包、材料什么的,可是聽說還要提早對孩子進行訓練,才能讓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可是應該訓練什么內容呢?從什么時候開始訓練呢?半年可以嗎?

入園準備,到底準備什么?

其實,入園準備什么時候開始都不算早,甚至從出生開始就可以了。因為“上幼兒園”是幼兒“社會化”非常重要的一關——寶寶開始正式長時間地與大量同齡的小朋友接觸,進行社交。而這時寶貝需要具備的能力和素質,也往往是對他一生都無比重要的。那么曦和早教來告訴你是那些吧!

1、安全感(0-1歲)

安全感是一個人個性的底色。安全感良好的人,對世界更趨向于信任,更樂于與他人合作、接納他人。而這種安全感來源于0-1歲時撫養者對寶寶的及時回應、愛撫、玩耍,以及撫養者自身的穩定情緒。同時,當寶貝沒有需求時則應讓他適當獨處,使寶貝漸漸地建立起“媽媽不在我眼前并不是消失了,她總會回來”這樣的意識。這樣做,也是在給“獨立性”奠定基礎。

2、基本的自理能力(1-2.5歲)

包括自己吃飯、自己睡覺、自己穿衣服、自己喝水、如廁習慣等。每一項內容都有相應的培養方式,在《曦和情智樂園家庭早教包》中有所體現,這里不贅言。

3、情緒控制與延遲滿足(1-2.5歲)

在幼兒園這么一個相對復雜的環境,寶寶遇見的事物要比在家中多好幾倍,要處理的事情也要多好幾倍。這就需要寶貝又一顆相對強大的內心和穩定的情緒了。尤其是幼兒園有這么多小朋友,需要按照先后次序玩玩具,也要排隊打飯……這就需要寶貝具備一定的“延遲滿足”能力了!如果寶貝能懂得“玩具輪流玩”、“打飯時要一個一個來”,那還怕你的寶貝不會人見人愛嗎?

4、語言理解與表達能力(0-2.5歲)

在幼兒園,如果寶寶語言表達能力不高,這真是一件苦惱的事情。曦和育兒老師說,因為在家庭環境中,家人往往對孩子非常了解,即使寶寶不去說話,家人也會明白他的意思。但在幼兒園并不是如此。因此家長要多和寶寶說話,鼓勵寶寶講出自己的想法。同時,盡管家長已經猜到寶寶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也要鼓勵寶寶說出來。平時也要和寶寶多說話,讓他聽得懂成人的話。

5、抗挫折能力(1-3歲)

抗挫折能力

6、社交能力(1.5-3歲)

如今的孩子周圍普遍鮮有年齡差不多的小朋友。曦和育兒老師說,當他一下子進入一個全都是陌生同齡人的環境,難免出現認生、害羞、膽小的情況。因此,在寶寶入園之前,就可以多帶他出門接觸小朋友,鼓勵他主動和他人進行語言溝通,與同伴分享食物和玩具;也可以請小伙伴們到家里來做客,讓寶寶當小主人,招待好客人們。

此外,在寶寶正式入園前,最好幫助寶寶認識一兩個同一個班級的同伴,這樣,寶寶在進入幼兒園時,班級里有熟悉的同伴,寶寶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便會減少很多。

7、專注力(0.5-3歲)

這里說的專注力并不僅僅是“看書坐得住”,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