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日本對外貿易政策概述(80年代日本對外貿易政策有哪些? 舉例說明一下 最好是 2000年后的 實例)

时间:2024-05-18 02:49:20 编辑: 来源:

代則是導致經濟發展失敗的罪魁禍首,似乎已經成了定論

而在實際上,這樣的一般化結論沒有任何靠得住的根據

出口導向戰略不是在任何時代、任何地方都能帶來比進口替代戰略更高的經濟增長,對于大國來說,出口導向的經濟發展更不一定優于進口替代的經濟發展

實際上,最近150年來經濟發展失敗的外向型經濟體有許許多多,實行出口導向而又真正成功地高速發展了經濟的只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東亞幾個國家和地區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日本和亞洲“四小龍”以增加出口帶動經濟增長,一度取得了高速的經濟增長和成功的經濟發展

它們的成功經驗確實值得其它國家和地區考慮和借鑒,但是正如國際貿易理論的權威克魯格曼所指出的,把東亞經濟增長的奇跡歸因于出口導向的經濟增長戰略并沒有充分的依據

東亞國家的高速經濟增長可能另有其根本原因,而出口的高速增長很可能是反過來由整個經濟的高速增長推動的

把進口替代說成是造成經濟停滯和落后的禍害,將外向型經濟看成是對外關系上唯一成功的經濟發展戰略,這是當代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編造出來的謊言

在編造這種謊言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現任的副總裁克呂格爾是最細心的一個

她主持了一系列的研究項目來論證進口替代的經濟發展戰略是如何無效率

可是這些項目無論作得如何仔細,也不過是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20幾年間十多個國家的經驗資料來立論,而且使用的是不合乎實際的新古典生產函數

就以這樣涉及范圍極為有限的材料來否定進口替代的經濟發展戰略,這本身就是在學術上極不嚴肅的草率作法

進口替代的經濟效益真正的歷史事實充分肯定了進口替代的經濟發展

工業化時代以來的經濟強國多多少少都實行過進口替代,進口替代甚至是產業革命的促成者

在19世紀初,英國的棉紡織工業遠遠落后于印度和中國,但是英國卻禁止東方的棉紡織品進口,從而鼓勵了本國生產棉紡織品以替代進口

正是在這樣繁榮起來的棉紡織業生產中發生了“產業革命”,從而使整個人類進入了工業化時代,也使英國成了很長時期中的世界第一經濟強國

當今世界的3個經濟上最強的國家 美國、德國和日本,也無一不靠進口替代而致富

美國和德國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分別趕上和超過了英國,從此就成了兩個經濟上最強的國家

而在它們趕超英國的最關鍵時期19世紀下半期,它們是兩個典型的以進口替代來發展經濟的國家

按照劉易斯的估算,在1883年以后的30年間,德國制成品進口的增長慢于制造業的增長,從而在整個時期中都在搞進口替代;而美國19世紀80年代的經濟繁榮也靠的是國內需求而非出口的拉動

美國在1873年到1899年間的進口增長率一直遠遠低于其實際GDP的增長率,原因之一是那些年的美國是一個以高關稅保護國內產業的國家,其總體關稅率往往在30-40%左右,到1912年還平均為18%

可以說,沒有那一時期的進口替代型經濟增長,就不會有今日美國和德國在世界經濟中的領導地位

今日世界中的另一個經濟大國,日本,是在第2次世界大戰后的高速經濟增長中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

通常人們強調日本靠出口導向取得了高速經濟成長,卻忽略了日本的經濟增長中一直有很強的進口替代因素

日本經濟的這種不開放必然導致在很多產業中實行進口替代

也正是由于日本一方面致力于以出口拉動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又不斷在國內實行進口替代,才造成了日本在許多年中出口一直遠遠大于進口的對外貿易格局

進口替代-發展導向中國的進口替代加工基地一個最明顯的事實時:在同樣的人均生產水平上,一個國家越小,其對外貿易依存度勢必越高

象德國那樣大小的國家,其整個對外貿易占GDP的比例在50%以上,但是對歐盟國家的貿易卻占了整個對外貿易額的50%多

這樣,如果以歐盟為單位計算歐盟對非歐盟的貿易占整個歐盟的GDP的比例時,對外貿易的依存度就會降到只有20%多

這個事實說明,一個國家越小,經濟上的對外依存度就越高,其經濟就越是外向型,出口導向的經濟發展就越是有效率

但是這個事實也反過來說明,“東亞四小龍”這樣小的國家和地區可以通過出口帶動完成經濟發展,整個中國卻不一定能靠同樣的作法實現高速經濟發展

實際上,一個國家越大,其完成工業化時的內向性程度就越大

英國進行產業革命時經濟的外向型程度,比美國19世紀末超過英國時經濟的外向型程度要高,其原因首先在于美國比英國大得多

美國至今仍是發達國家中對外貿易依存度最低的國家之一,近20年來美國對外貿易額占GDP的比率大大提高,但是現在這個比率也只在25%左右

更重要的是,日本和亞洲“四小龍”能成功地以出口帶動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靠了戰后最初幾十年特殊的國際經濟環境

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時西方國家達成了使國際貿易自由化的共識,各國彼此大大降低貿易壁壘

這種貿易自由化的政策沖擊使國際貿易急劇增長,其增長速度在25年中大大快于世界經濟增長率

80年代以前西方國家又普遍實行凱恩斯主義的宏觀經濟政策,整個世界經濟的總需求是相對充足的

在這種國際環境下,落后國家增加出口比較容易,出口導向的經濟增長相對于進口替代戰略就有了相當大的優勢

時過境遷,國際經濟環境已經與那時大為不同了

現在發達國家的貿易壁壘已經相當低,更沒有多少削減的余地,削減貿易壁壘的鋒芒指向的是發展中國家

西方各經濟大國都被嚴重的財政和社會開支赤字所困,又害怕引起通貨膨脹,從而不敢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來擴大總需求

這兩點都使發展中國家不再有很容易地急劇增加出口的國際環境

出口導向的經濟增長戰略已經陷入危機,這其實是東亞金融危機發生的最深層原因

二戰后美國與日本對外貿易政策的比較和分析

美國的對外貿易政策在二戰前有著強烈的保護主義傳統,即運用關稅或限額來限制進口以保護本國新興工業的發展,這是由當時美國發展規模經濟以及地理位置的隔離狀態決定的。二戰后,美國為了對外擴張,確定了“自由貿易”為基調的對外經濟政策,積極倡導和奉行貿易自由化。70年代,美國國內外市場受到嚴峻挑戰,美國政府在政策指導思想上仍主張貿易自由化政策,但實際上對國內部分產業給予了一定保護措施;

日本。日本對外貿易政策措施是隨著日本經濟形勢和日本在世界市場上的地位的變化而變化的。由嚴格的對外貿易管制向貿易自由化轉變。

有關美國、日本、歐洲的投資環境

美 國

一、雙邊貿易投資概況

2004年美國是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據中國海關統計,2004年中美雙邊貿易總額為1696.3億美元,同比增長34.3%。其中,中國對美國出口1249.5億美元,同比增長35.1%;自美國進口446.8億美元,同比增長31.9%。中方順差802.7億美元。中國對美國出口的主要產品為機電產品、家具及燈具、玩具、鞋、鋼鐵制品、塑料及其制品、車輛及其零配件、服裝、皮革制品及箱包、其他紡織制品、光學照相設備等,自美國進口的主要產品為機電、光學醫療設備、油籽飼料、航空器、塑料及其制品、有機化學品、棉花、木漿、雜項化學品、鋼鐵、皮革等。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04年,中國公司在美國完成承包工程營業額2.4億美元,新簽合同金額3.8億美元;完成勞務合作合同金額1.2億美元,新簽合同金額0.5億美元。截至2004年底,中國公司在美國累計完成承包工程營業額20.2億美元,簽訂合同金額28億美元;完成勞務合作合同金額19億美元,簽訂合同金額18.8億美元。

2004年,經中國商務部批準或備案,中國在美國設立非金融類中資企業97家,中方協議投資額1.4億美元。截至2004年底,中國在美國累計投資設立非金融類中資企業883家,中方協議投資總額10.9億美元。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04年,美國對華投資項目3925個,合同金額121.7億美元,實際使用金額39.4億美元。截至2004年底,美國累計對華直接投資項目45265個,合同金額986.1億美元,實際投入480.3億美元。

二、貿易投資管理體制概述

(一)貿易投資法律體系

1、與貿易有關的主要法律

美國貿易法律體系涵蓋關稅及海關法、進出口管理法律、貿易救濟法律、基于安全考慮的貿易立法,以及為實施諸多對外貿易協定制定的國內立法等。美國是普通法系國家,其貿易法律體系既包括成文法也包括有效的法院判例,這些判

10 0 國別貿易投資環境報告 2005

例是對成文法的具體實施或有效補充。國會通過的成文法見于《法律匯編》,且大部分已收編于美國法典第19編中,而判例則載于各法律報告中。

以下幾部法律形成了美國貿易法律體系的支柱性立法。經修改后的《1930年關稅法》是關于關稅制定和征收的主要法律,并就反傾銷和反補貼問題做出了規定。經修改后的《1974年貿易法》就非關稅壁壘、對發展中國家的普惠制待遇、保障措施及301調查等問題做出了規定。經修改后的《1979年貿易協定法》批準了東京回合談判成果,將有關貿易救濟、海關估價、政府采購、產品標準等成果納入了美國的貿易法體系。《1988年綜合貿易與競爭法》增強了行政部門的貿易談判權以及對不公平貿易采取措施的權力,并全面修訂了當時存在的諸多貿易法律,包括反補貼反傾銷的法律、《1979年貿易協定法》以及《1974年貿易法》的301條款等。

另外,與貿易相關的法律還包括《2002年貿易法》、《烏拉圭回合協定法》以及《烏拉圭回合協定法的行政說明》(1994)、《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實施法》(1993)、《美國-加拿大自由貿易協定實施法》、《1984年貿易和關稅法》,以及《1962年貿易拓展法》等。

2、與投資有關的主要法律

美國的外資管理法律體系包括以下三方面的立法:

(1)投資申報審查方面的立法

該部分法律包括《國際投資與服務貿易普查法》、《外國農業投資披露法》以及《1950國防生產法》(通常被稱作《埃克森-弗羅里奧修正案》)等。

(2)國民待遇和部門限制的立法

美國對能源、礦產、漁業等方面的外國投資設有限制。如《1954年原子能法》、《1920年礦產租賃法》等。

(3)對外簽訂的與投資有關的協定

目前美國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簽署并生效的雙邊投資條約已達38個。同時,在美國簽訂的諸多雙邊及區域性的貿易協定中也涵蓋了投資管理的內容。

(二)貿易管理制度

10 1 國別貿易投資環境報告 2005

1、關稅制度

(1)平均關稅水平及其變化情況

除古巴外,美國對所有WTO成員方給予最惠國稅率待遇。美國2003年加權平均關稅水平為1.5%, 2004年為1.6%。某些產品如煙草、花生及奶制品、糖和部分鞋類產品受到高達50%~350%的關稅保護。2004 年美國工業品平均稅率約為4%。在目前正在進行的WTO新一輪談判中,美國提議在2005年前取消所有工業品的關稅,并對農產品關稅進行實質性削減。

(2)美國關稅制度

美國關稅制度采用的是根據海關合作理事會《協調商品名稱及編碼制度》制定的《美國關稅協調表》。大多數美國關稅稅率為從價稅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