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河北澤群醫藥貿易有限公司電話(廣東省中山市石岐區街道位于哪里)

时间:2024-06-03 06:50:37 编辑: 来源:

,廣東省科技實力強縣(市)之一。目前,全市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9萬人,有省、市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10家、民營科技企業19家,高新技術產品涉及光電一體化、生物工程、新材料、電子信息、微電子、家電、機械等技術領域共43個品種。“九五”期間,全市獲縣(市)以上科技進步獎的科技成果102項;推廣科技成果27項;組織實施國家、省級的科技計劃項目23項,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公告的專利申請142項。工業、農業、海洋經濟實現了從資源型、粗放型到科技型、集約型轉變,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5%,開創了臺山科技與人口、資源、環境相互促進的可持續發展局面。

在“外向帶動”戰略的推動下,臺山市外貿企業已逐步走向集團化、規模化、多元化、科技化,不斷發展壯大,初步形成了具有僑鄉特色的外經貿新格局。現已和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濟貿易往來,出口商品50多類300多個品種。2000年,外貿出口總額達3.71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11億美元。

臺山全市擁有集貿市場58個,面積26萬多平方米,形成了以市區為中心,鄉鎮為依托,城鄉結合,各種經濟成分并舉的集市市場格局。現有商業、糧食、供銷、食品、煙草等集團公司,經營網點1382個,遍布城鄉。企業已逐步向租賃、承包、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多種形式經營體制轉變,逐步采用連鎖、代理制等方法經營,商品流通體系不斷完善。臺山城鄉貿易活躍,市場繁榮,購銷兩旺。

自然地理

臺山多山。東北面有北峰山,東南面有南峰山,西南面有大隆山和紫蘿山,南海中有上川山和下川山;西北面大山較少,丘陵卻特別多。山地和丘陵,約占全縣總面積的三分之二。

臺山西北面丘陵四布,高度一般由一二十米至一百幾十米,但其間也不乏二百米以上高地。作為潭江與矬峒河分水嶺的橫塘丘陵,把東面的北峰山脈與西面的大隆山脈連絡起來。橫塘圩東的秦皇點兵山,有280米高;再東的黃蛇型、大灶山,都有220多米高。大灶山以東的三娘逕,是名勝“文逕吊古”的所在。在橫塘圩西,有232米高的高掌嶺;再西,又有243米高的那旺山;再西,多是百米以下的丘陵,到臺、開邊上,才又有二百幾米高的馬山。

臺山山海之間,河流兩岸,有廣闊的平原。概算全縣平原——包括濱海平原、盆地中和丘陵間的平原,約占全縣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全縣最大的平原是廣海平原。在這平原上的,有沖蔞、斗山、都斛、端芬、廣海六個公社和赤溪公社的西北角,擁有肥沃的土地三四十萬畝。平原南邊的古城廣海,歷來是祖國的海防要地。至今,廣海城郊南灣的山崗上,還保留著明代平定倭寇的紀功石刻——“海永無波”。第二個較大的平原是海晏平原——一個半島狀的平原。在這平原上的海晏、汶村、沙欄三個公社,盛產魚、鹽、米。這平原西面的汶村城,是明末抗清民族英雄王興的根據地和殉難處,至今人們還傳說著他們英勇斗爭的故事。位于臺山北邊的大江、三八、白沙三個公社,分別為一些丘陵所間隔,但它們的北部均為潭江平原的一部分。

還有一部分平原處在盆地中。由于縣境高山和丘陵多,往往把一些平原環抱住,形成了盆地。在北部,有水步盆地、四九盆地、三合盆地、聯安盆地;在西南部,有那扶盆地、深井盆地和墩寨盆地等。此外,許多低丘之間和河谷中,也有小塊的沖積平原。

在南部濱海,也有好些局部小平原,如溪城平原、小江平原、陡門平原、那琴平原等。就是在上川、下川兩島的山地中,也各有一個小平原。

濱海平原的臨海一邊往往特別低,成為低原。廣海平原的南部和東部,海晏平原的南部,那扶盆地、深井盆地的南部,和其他濱海小平原的部分地方,都是低原。這些低原,多數有圍堤保護,成為圍田——其中大部分是單造田。全縣現有的25萬畝單造田,絕大部分集中在這些低原上。而且還有許多海灘,可以筑堤截取為田。

行政區劃

臺山市轄1個街道(臺城)、16個鎮(大江、水步、四九、都斛、赤溪、沖蔞、斗山、廣海、川島、端芬、海宴、汶村、三合、北陡、深井、白沙)。

臺城街道

位于臺山市的北部,是臺山市委市0所在地,臺山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和交通的樞紐。東與四九鎮毗鄰,西與三八、白沙鎮接壤,南與三合、沖萎鎮相連,北與水步鎮相接。總面積159.7平方千米(一說142.4平方千米),總人口17.6萬人,其中城鎮居民人口13.2萬人。轄10個社區、26個村委會:富城社區、東云社區、環南社區、南塘社區、園田社區、上朗社區、合新社區、新橋社區、橋湖社區、倉下社區、石花村、沙坑村、北坑村、東坑村、板崗村、河北村、南坑村、安步村、大亨村、長嶺村、香雁湖村、廛溪村、禮邊村、橫湖村、泡步村、筋坑村、朱洞村、水南村、嶺背村、平崗村、淡村村、羅洞村、桂水村、元山村、白水村、三社村,下設43個居民小組,514條自然村。

舊稱“新寧城”,建于1499年(明弘治十三年)。1938年新寧城改稱為縣城鎮。建國后改名為臺城鎮。2001年9月,臺城鎮與原附城鎮合并,組建成新臺城鎮,鎮0駐地設在富城大道3號。2006年,撤銷臺城鎮,設立臺城街道辦事處,8月11日掛牌成立。

大江鎮

位于臺山市北部,距離市區只有13千米。全鎮總面積69.8平方千米,總人口5.3萬多人,轄27個村(居)委會:第一居委會、第二居委會、大江圩居委會、山前村、沙沖村、大巷村、五星村、麥巷村、石橋村、河木村、里坳村、岐嶺村、陳邊村、水樓村、沙浦村、來安村、新大江村、新大塘村、張良邊村、鐵_村、東頭村等。

水步鎮

位于臺山市北部,面積103平方千米,人口4.7萬人,外來人口1萬多人,轄19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

白沙鎮

位于廣東省臺山市西北部,與開平市一河之隔,全鎮總面積12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近5萬人,轄24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

原三八鎮位于臺山市西北部,東鄰水步鎮、南連白沙鎮、臺城鎮,西和開平市赤坎鎮接壤,北與開平市三埠區毗鄰。全鎮總面積72平方千米,鎮府設在三八圩,距臺城11千米,全鎮轄11個村(居)委會,356條自然村,總人口36000多人(2004年)。2006年,撤并三八鎮,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并入白沙鎮、臺城鎮和水步鎮,其中原三八鎮的三八墟居委會和新三八、鄒村、沖泮、里邊、五圍、崗美、沖云、塘洞等8個村委會并入白沙鎮,白沙鎮人民0駐地不變;將原三八鎮的三社村委會并入臺城鎮;將原三八鎮的密沖村委會并入水步鎮。

四九鎮

位于臺山市東南面,距臺城8千米,東與新會市接壤,南與沖蔞相鄰,西與附城相接,北與水步交接,總面積26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1萬人,外來人口8000多人。轄22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

三合鎮

位于臺山市的西北部,距臺城只有7千米,全鎮總面積250平方千米,總人口4.8萬多人,轄10個村(居)委會。

沖蔞鎮

位于臺山市東南部,全鎮總面積125平方千米,總人口3.78萬人。轄17個村委會,171條自然村。

斗山鎮

位于臺山市東南部,在廣海灣華僑開發試驗區內,距市區24千米。總面積121.25平方千米,總人口57000多人。轄19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156條自然村。

都斛鎮

位于臺山市東南部,毗鄰新會區。全鎮總面積164.23平方千米,總人口5.04萬,海岸線12.7千米。轄18個村(居)委會:坦塘村、元美村、古邏村、莘村村、下莘村、銀塘村、都陽村、競豐村、大綱村、沙岡村、西墩村、龍和村、南村村、東坑村、豐江村、白石村、金星村、都斛居委會。

赤溪鎮

位于臺山市東南部,總面積238.2平方千米,海岸線長76.6千米,總人口3.31萬人。

端芬鎮

位于臺山市中西部。全鎮總面積300平方千米,總人口6.06萬人,下轄17個村(居)委會:海陽村、西頭村、錦江村、山底村、塘頭村、西廓村、那泰村、蓮湖村、塘底村、墩寨村、上澤村、西澤村、廟邊村、隆文村、三洞村、尋皇村、××居委會。

廣海鎮

地處臺山市東南端,靠山近海。北面與端芬鎮相連,東北面與斗山鎮相接,西部與海宴毗鄰,東面與赤溪鎮接壤,南鄰南海,與上、下川島隔海相望。全鎮總面積132.58平方千米,總人口44695人。全鎮轄9個村(居)委會,122條自然村:廣海居委會、雙龍村、靖安村、環城村、奇石村、團村村、城北村、中興村、鯤鵬村、環城村。鎮0駐廣城苑新城區。

海宴鎮

位于臺山市西南部,瀕臨南海。全鎮總面積330平方千米,總人口10.8萬多人,轄40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橫崗村、橋浦村、吉浦村、興中村、三安村、三沙村、侖定村、石美村、桂南村、那陵村、澳村村、海宴街村、東場村、河南村、沙頭村、新村村、五村村、鼠山村、佑村村、春場村、望頭村、安和村、那馬村、沙灣村、東溪村,等

汶村鎮

位于臺山市西南部,南瀕南海,北靠笠峰山系。全鎮總面積175平方千米,人口6.2萬多人。轄24個村(居)委會:鳳村村、上頭村、汶村村、小擔村、高朗村、沙奇村、白沙村、沖口村、大擔村、五鄉村、九崗村、漁業村、茭一村、西聯村、橫山村等。

北陡鎮

位于臺山市西南部,面積達196平方千米,海岸線長47千米,總人口3.5萬人。

深井鎮

位于臺山市西南部,瀕臨南海。全鎮總面積171.4平方千米,人口4萬人,轄8個村(居)委會:深井圩居委會、江東村、河西村、井東村、井西村、獺山村、河東村、小江村、康華村。

原那扶鎮位于臺山市西南端,地處臺山、開平、恩平三市交界,西連恩平市橫陂鎮,東接開平市東山鎮,北出開平市金雞鎮,南鄰深井鎮。全鎮總面積143.9平方千米,總人口2.6萬人。轄9個村(居)委會,186條自然村。地圖2006年,經省人民0批準,臺山市調整部分鎮行政區劃:撤并那扶鎮,將其行政區域并入深井鎮,深井鎮人民0駐地不變。

川島鎮

2003年12月15日,經省人民0批準,將原上、下川兩鎮和原海宴鎮的山咀大海村委會、廣海鎮的甫草村委會合設立川島鎮。川島為上、下川島的簡稱,總面積254.3平方千米,人口3.46萬人。其中:

上川島面積156.7平方千米,人口1.53萬人,6個村(居)委會:三洲社區、大洲村、飛東村、高筍村、馬山村、沙堤村。

下川島面積98.6平方千米,人口1.68萬人,11個村(居)委會:略尾社區、茫洲村、塔邊村、獨灣村、川西村、聯南村、芙灣村、茅灣村、川東村、家檳村、水平村。

山咀岸面積13.1平方千米,人口0.25萬人,2個村委會。甫草村位于川島鎮大陸鎮域的東面,東面隔甫草逕雞罩山,與廣海鎮臨田村委會交界,西面與川島鎮山咀村委會毗鄰,北面靠山,南臨廣海灣,轄區總面積9平方千米,總人口1113人。山咀村位于川島鎮大陸鎮域的北面,東面與甫草村委會毗鄰,南距鎮0所在地2千米,西面與海宴鎮交界,北面靠山,轄區總面積11.2平方千米,總人口1423人。

廣東省海宴華僑農場(臺山市海僑經濟區)

位于廣東省臺山市西南沿海,南與廣東省川島試驗區隔海相望,西與臺山市西南工業區相接,北與海宴中心鎮相鄰。是我國老華僑農場之一,1963年由國務院僑辦委托廣東省僑辦為安置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度、菲律賓、新加坡、緬甸、柬埔寨、老撾、文萊等13個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歸難僑而創建的。全場(區)總面積28.6平方千米,海岸線9千米,人口6700多人,有8條自然村,轄3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全場(區)有歸僑3000多人。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