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德國對外貿易政策的發展(德國在一戰后為促進自身發展所采取的各方面措施)

时间:2024-05-03 17:36:07 编辑: 来源:

奧立場,這使俄國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被迫交出了所有勝利果實,比如放棄大保加利亞計劃

俄國將這一切歸咎于德國的支持不力,將柏林會議看作是“一次歐洲在俾斯麥領導下的反俄大聯合”

[4] p

2032 主張與英國結盟德國主張與英合作,推動英國支持奧地利

德國主張英德合作原因是:第一,俄奧在巴爾干的沖突可能導致俄國與法國結盟,使德國在歐洲腹背受敵

與英結盟可以威嚇俄國,使其認識到德國友誼的重要性,不致很快與法國結盟對抗德國,另一方面又可減少對奧地利的外交依賴,提高自身的大國地位

同時還可以牽制奧俄關系不發生急劇變化

第二,俾斯麥看到,由于在殖民地問題尤其是埃及問題上的沖突導致英法關系惡化,如果他把俄英拉到一起,法國就必將同俄疏遠;如果俄國不愿離開法國,英國就會被迫同奧匈站在一起

無論怎樣都可以減輕德國壓力

因此,1876年1月,俾斯麥在會見英國大使奧多·拉塞爾時建議英德在近東合作,指出德國“可以通過對維也納和圣彼得堡施加有益影響來支持英國在那里的利益” [4] p

40

而迪斯累利也知道,英國是一個海軍強國,與俄國作戰卻需要強大的陸軍作后盾

因此他決定乘機拉攏德國,利用德國強大的陸軍,更重要的是可以就此破壞三國同盟

1876年10月,迪士累利試圖與德國建立一個“維持現狀的同盟”,而老謀深算的俾斯麥則提出交換條件,英德結成同盟反對法國

1877年1月,法德邊界局勢緊張,俾斯麥又尋求對德國行動的“中立”

2月,俾斯麥進一步提出和英國結成反法秘密同盟的建議,但遭到英國拒絕,因為英國認為所謂的法國侵略和反德聯盟并不存在

俾斯麥的危言聳聽,目的在利用君士坦丁堡會議破裂后的混亂形勢制造英俄不和,引誘俄國進行對土戰爭,給德國徹底擊垮法國以行動自由

[4] p

91英國人不希望德國因再次打敗法國而更加強大,拒絕了俾斯麥的建議

雙方的同盟試探不歡而散

此外,俾斯麥還試圖推動英奧在巴爾干的協調來增強他們與俄國的對抗地位

在英奧諒解談判中安德拉西堅持既合作又保持獨立的策略,并對德國透露了談判的內容,俾斯麥表示“奧國可以信賴德國的支持”[4] p

110

經過3個月的談判,雙方以互換聲明的方式達成了有限諒解

直到柏林會議前一周英奧才簽訂一份內容有限的“君子協定”, 雙方相約在解決東方未來體制上采取共同路線

但在有《萊希斯塔特協議》和《布達佩斯專約》存在的條件下, 它只能是英奧互贈的一張空頭支票

1878年4月3日,英奧談判重新開始,俾斯麥應安德拉西之請對倫敦施加支持奧國利益的影響,英奧兩國很快達成默契,于1978年6月締結新的英奧協定, 把俄國占領保加利亞的期限為6個月

這項協定成為《柏林條約》的藍本

總之,近東危機期間,俾斯麥有意與英合作,但由于不符合英國的均勢外交政策,英國無意與德國結盟

對英國來說,合作是一回事,結盟又是一回事

結盟只會束縛住自己的手腳

而英奧協定的簽訂也只不過是英國瓦解三皇聯盟的一步棋而已

三、德國近東政策的評價 在近東危機期間,俾斯麥以“誠實的掮客”自居,其貌似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場,實質上是聯合英奧抑制俄國,這給俄德關系蒙上了一層陰影

柏林會議后,德俄關系惡化,“俄國的仇恨不是轉移到它的勁敵英國身上,而是轉移到原先當做朋友和盟國的一個德意志大國身上了

”[8]p

161正是由于柏林這個“誠實掮客”的欺騙與背叛,才使俄國在進行了一場勝利的對土戰爭后功敗垂成而被英奧贏得“體面的和平”[9] p

51

之后,兩國展開了兩宰相之戰和輿論戰

在德奧關系方面,近東危機使德國認識到“它必須在俄國和奧地利之間擇其一,而不是與兩者都結盟”[1] p

30,而與奧地利結盟對德國更有利,因此,德國加緊同奧匈的外交接觸,試圖以德奧的緊密關系來彌補三皇同盟分裂,開始構建俾斯麥的大陸聯盟體系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如果說吞并阿爾薩斯一一洛林使法國投入了俄國的懷抱,那么向君士坦丁堡進軍和柏林和約則使奧地利投入俾斯麥的懷抱

”[10]自普法戰爭以來,德國的力量不斷上升

近東危機給德國一個表現機會,使其它大國都認識到一個崛起的德國已經屹立于歐洲中部

柏林會議所確立的英奧俄三大國在近東長期相持的態勢給德國主宰歐陸事務創造了有利條件,無一大國能夠單獨問津柏林所占據的歐洲政治中心地位,以德國為中心的新勢力均衡已經存在,德國作為歐洲強國的形象和責任被正式確立

參考文獻[1] 【英】Charles Seymour, PH

D

“Diplomatic background of the war (1870-1914)”, Yale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1916[2] 【聯邦德國】卡爾·艾利希·博恩:《德意志史》,第三卷,商務印書館,1991年版[3] 【英】Paul M

Kennedy, The Rise of the Anglo-German Antagonism 1860-1914”,George Allen&Unwin,London

1980

[4] 朱瀛泉:《近東危機與柏林會議》,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5] Richard Shannon:“The Crisis of Imperialism 1865-1915”,Collins Publishing Group

London

1974

[6] 轉引自 蕭漢森、黃正柏:《德國的分裂、統一與國際關系》,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7] 【蘇】赫沃斯托夫:《外交史》, 第2卷, 上冊,三聯書店,1979年版[8] 【美】巴巴拉·杰拉維奇:《俄國外交政策的一世紀(1814—1914)》,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9] 王繩祖:《國際關系史》,第三卷,世界知識出版社,1995年版[10] 轉引自 江捷,唐志明:《略論19世紀70年代英國的近東政策及其影響》,貴州民族學院學報,1995年第2期

德國在一戰后為促進自身發展所采取的各方面措施

首先,德國擁有大量的人才,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德國都是展現了自己強大的一面.

1.他們對英法的仇恨讓他們不斷的努力,而且他們有著強大的工業基礎和相關人才,勞動者素質高,這是最重要的一點.這個原因是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都戰敗后仍能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

2.二戰后的西歐國家大都接受了馬歇爾計劃的援助.

3.二戰后的德國推行政治改革,清除了法西斯殘余勢力,社會秩序穩定.

4.同時國內實行非軍事化,集中精力發展經濟.

5.政府采取市場經濟,國家調控,社會保障三者結合的經濟政策.

6.注意發展科學技術和教育事業. 一、面對經濟危機,希特勒上臺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恢復經濟的發展。

1.積極的財政政策,包括增加稅收、擴大國債和實行通貨膨脹

1932/1933年度至1938/1939年度,國家稅收收入由65.6億馬克驟增到177億馬克,六年中實收稅款共增加了600億馬克以上。1932-1939年9月,德國國債由115億馬克上升到371億馬克。帝國銀行和幾家最大的私人銀行是國債的主要持有者。勞動者的小額儲蓄存款也被強迫投入公債。帝國銀行以國債為擔保大量增發銀行券,1933-1939年9月,流通中的銀行券由26億馬克驟增為110億馬克。這些積極的財政政策使德國國家有能力進行有規模的投資和軍事訂貨。

2.大規模的軍事采購和訂貨

1932年,德國的軍費支出為6.7億馬克,約占當年國家總支出的十分之一或國民收入的1.5%。1933年-1939年秋的六年備戰期間,德國全部備戰支出在400億馬克以上,約占同一時期國家預算總支出的五分之二或國民收入的10.6%。巨額的軍事訂貨使德國壟斷資本集團獲得了高額利潤。以軍火工業康采恩克虜伯公司為例,1932/1933年度至1938/1939年度,公司從國家接受的軍事訂貨總值由930萬馬克猛升到1.45億馬克,即提高了近15倍。在同一時期,公司的純利潤額則由650萬馬克上升到1.22億馬克,即提高了近18倍。

3.剝奪猶太人資本

希特勒等人登臺以后,大量開展“排猶運動”,幫助“雅利安”財團剝奪猶太人的財產。由于這一“運動”,共計約60-80億馬克的德國猶太資本,通過強力沒收或被迫易主的方式,全都轉到了“雅利安”財閥和納粹黨魁手中。

4.強制卡特爾化

強制卡特爾化是希特勒政府擴大壟斷組織統治及加速生產與資本集中的重要措施,并且比歷屆德國政府實施得更徹底。1933年7月,希特勒政府頒布所謂的“卡特爾條例”,規定帝國經濟部有權建立新卡特爾,而一切卡特爾則有權限令局外企業合并起來。任何反對這種規定的局外企業,有關的卡特爾可以拒絕承認它們,從而剝奪它們得到原料和商品供應等權利。這實際上是在經濟上宣布了它們的死刑。在這種威脅下,大量中小局外被迫合并如壟斷組織,受壟斷資本的直接統治。卡特爾的數目迅速增加,1930-1936年,德國已登記的卡特爾總數,由2100個增加到2500個。

5. 淘汰中小企業,擴大壟斷組織

1937年,希特勒頒布了“股份公司改革法”,規定凡是資本不組10萬馬克的小股份公司應予淘汰;而新設立的股份公司,資本不得少于50萬馬克。結果,據德國官方統計材料,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資本不足10萬馬克的公司絕大部分遭到淘汰,資本為10-50萬馬克的公司減少一半,而資本在500萬馬克以上的大公司,在股份公司資本總額中的比重由1931年的74.5%上升到1939年的78.8%。中等資產階級被大大削弱了。此外,希特勒政府還強迫封閉大量手工企業和小型零售商號。從1937年起,由于局勢工業的勞動力供應問題日益尖銳,希特勒政府以“清理”手工企業和小商號為由,連續頒布了若干法令,勒令所謂“負擔過剩”及“經濟上不合算”的大批手工企業和小商號停業,把數十萬手工業者及小商人騙入軍事工廠服苦役。據統計,到戰爭爆發時止,被迫停業的手工企業近20萬家,小商店約10萬家。 通過這種方式,德國生產和資本的集中過程大大加速了,壟斷資本的勢力空前加強起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各部門生產的壟斷化達到驚人的程度。壟斷組織控制生產的比重在鉀鹽、煉鐵、金屬加工、人造氮、水泥、制糖、化學及藥品、電力等部門為95-100%,在機器及運輸工具制造、人造絲、麻織業、制紙業等部門為80-95%,在優等鋼生產中為60-70%資本進一步集中于各康采恩手中,到30年代末,他們已經控制了了全國股份資本總額的85%,為數眾多的小業主淪于破產。

6.政府全面干預國民經濟,推行國民經濟軍事化

希特勒政府建立了一系列的軍事化經濟調節機關,1933-1936年秋,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