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快手海外業務數據分析師是真的嗎(電子商務的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时间:2024-06-03 13:59:49 编辑: 来源:

盈利之路。雖然Netflix也會通過發行融資債券的方式來籌集資金用于內容制作,但憑借成熟的付費會員制度,Netflix在Q3達到39.99億美元總營收,凈利潤4.0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10%。而這也得益于Netflix在全球范圍內精耕的1.3億會員用戶,以及持續精品內容的產出。

除去視頻類APP的高占有率,以Tinder和QQ為代表的社交類APP在此份榜單中亦占據兩席。其中被稱作“美國陌陌”的Tinder表現更是尤為亮眼,僅次于兩大視頻類APP。

11月初,Tinder的母公司Match Group發布Q3財報,結果顯示,公司第三季度營收達到4.44億美元,同比增長29%,超出分析師預計的4.37億美元營收。

2013年初,Tinder上線,憑借“不喜歡的向左滑,喜歡的向右滑”創新型的社交模式,徹底改變了年輕人網上交友的邏輯,具備相似交互模式的社交APP陌陌也是一度成為了國內年輕人的社交新寵。

但與Tinder在國外混的風生水起似乎有些不同,國內的陌陌卻站在了命運的十字路口。

12月6日,陌陌Q3財報公布,其中凈收入達到5.36億美元,同比增長51%。但在收入增長的背后,隱藏著陌陌成本高速支出的危機。財報中還顯示:Q3陌陌的成本和費用達4.42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66%。而在此輪財報公布之前,陌陌卻深陷負面新聞之中。

12月4日,僅在Q3公布兩天前,有媒體報道,通過“暗網”出售陌陌賬號信息,3000萬條僅50美元。消息一出,輿論嘩然,連續兩天霸占微博熱搜榜。屋漏偏逢連夜雨,隨后美國投資買粉絲公司J Capital通報陌陌存在“循環營收”,即通過給用戶打賞返現為直播營收“注水”。而此消息直接影響陌陌股價暴跌,截止發稿日陌陌股價已經跌到三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而最讓陌陌頭疼的,還是其成本支出增速遠高于營收增速的本質問題。

通過梳理Q3財報,互聯網視閾發現直播業務已經成為陌陌現階段占比最高的收入來源,直播服務營收27.69億元(約4.06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20.18億元(約3.026億美元)相比增長了34%。但從行業大環境來看,直播領域的風口已經接近天花板,未來再有突破性增長已是難事。

而隨著抖音、快手等短視頻APP的崛起,陌陌已經不再具備新寵的吸引力。再加上屢屢爆出的負面消息,以及國家政府監督的持續收緊,陌陌已經站在了做出抉擇的十字路口。

反觀國外的Tinder,沒有如陌陌一樣跟風引入直播等互動功能,而是專注做一款滿足快餐化 情感 需求的應用。2017年下半年,Tinder近日率先在iOS端推出了黃金會員功能,為付費用戶提供最高級別的用戶體驗。在Tinder Plus會員的基礎之上,用戶需要每月再支付5美元成為Tinder Gold黃金會員,其中包括國內陌陌沒有的無限制點贊、每月置頂功能等。

截至2018年Q3季度,Tinder的總付費用戶人數已經達到410萬人,相比第二季度的380萬人有所增長,訂閱的會員費制度讓Tinder的財務狀況保持 健康 發展的狀態。

值得一提的,Tinder的會員收費模式是根據用戶的年齡來判斷的,年齡越大的需要支付更高的費用。官方的解釋是年輕用戶的收入較低,但真正的意圖恐怕是盡可能剔除“低吸引力用戶”。而這也映射出社交APP若想真正發揮用戶的商業價值,必須針對其本質屬性下手,這一點值得國內其他社交APP學習。

Pandora作為TOP 10榜單中唯一出現的音樂類APP,雖已經沒有剛出道時的風光無限,但在2018年Q3財報中還是掙回了一些當初的榮光。

11月6日,據美國 娛樂 媒體Variety報道,流媒體音樂提供商Pandora發布的Q3財報中顯示:Pandora當季營收約為4.176億美元,未調整凈虧損1550萬美元,對比該公司去年同期營收為3.7864億美元,營收情況有所好轉。在Pandora此份Q3財報中的重點在于訂閱業務的大幅增長:雖然Pandora的付費產品規模仍然遠小于Spotify和Apple Music,付費訂戶僅為680萬。但訂閱收入卻同比大幅增長49%,當季總金額為1.2577億美元,財報中也顯示當季營收中的30%來自付費訂閱服務。

曾幾何時,在2000年Pandora正式上線之時,憑借其精準的個性化推薦和簡潔易用的用戶體驗迅速吸引了大批用戶,被認為“重塑了傳統電臺”,并最終在2012年11月成功上市。但好景不長,上市后的Pandora卻頻頻遭遇水逆,股價一路狂跌。

截止2017年年底,Pandora累計虧損將逼近10億美元。對比營收方面,Pandora增速尤為緩慢,在2017年Q4季度,Pandora的廣告營收在該季度只有2.977億美元,同比去年的3.133億美元有所下降。花的比賺的多,成為了困擾Pandora的一大魔咒。

隨后在2017年4月,推出9.99美元/月的付費訂閱服務Pandora Premium,同樣走起了會員付費制度,直接對標自己的老對頭——流媒體音樂平臺Spotify。但在早期的會員付費制度并沒有收到用戶們的正面反響,2017年第一季度Pandora只轉化出了471萬的付費用戶,而對比去年同期393萬付費用戶,一年的付費會員推廣制度下只爭取到78萬的付費用戶。

這一窘境在今年終于有所緩解,在2018年Q2財報中顯示,Pandora Plus和Pandora Premium的訂閱用戶增加了35.1萬,截止6月底Pandora付費會員約為600萬,同比增長了23%。

雖然已經出現希望的曙光,但由于不斷高漲的版權成本以及相對有限的付費體量,Pandora選擇不再單打獨斗,今年9月末宣布以35億美元被Sirius XM收購。

收購Pandora將使SiriusXM成為全球最大的音頻 娛樂 公司,預計2018年的總收入將超過70億美元。該交易將匯集SiriusXM在北美的3600萬用戶和Pandora每月7000多萬活躍用戶。

反觀國內市場,各大在線音樂平臺也是廝殺火熱。自音樂版權意識在國內逐漸普及,國內音樂平臺的格局就進入了一種“白熱化”的競合狀態。各家在音樂版權、音樂人IP上的你爭我奪,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目標,就是為融資以及未來上市做準備。

而這在這其中率先殺出重圍的騰訊音樂,作為國內首家成功 探索 音樂付費模式的公司,營收來源較為多元化,主要分為在線音樂服務(付費訂閱、數字專輯)和社交 娛樂 付費(虛擬禮物、增值會員)兩大板塊。2018年Q2在線音樂服務的付費用戶從2017年Q2的1660萬增長至2330萬,社交 娛樂 付費用戶從710萬增長至950萬。

基于背后強大的騰訊文娛生態帝國,騰訊音樂與Pandora、Spotify等流媒體音樂網站有著較大的區別:后者是靠著強大的版權曲庫以及成熟的會員付費模式,以Spotify為例,其提供的服務分為免費和付費兩種,免費用戶在使用Spotify服務時將被插播一定數量的廣告。付費用戶則沒有廣告,且可以擁有更好的音質,在移動設備上使用時也可以擁有所有功能。

截至2018年Q2季度,Spotify的訂閱收入13.71億美元,占比高達91%,另外廣告收入占比9%。而騰訊音樂身上強大的社交基因使得其自一開始出道就存在感極強,這點在騰訊系社交與 游戲 APP中皆可體現。而在未來,這種新型音樂社交生態能否成為音樂APP新的盈利方向,就只有拭目以待了。

通過分析此份TOP 10榜單中出現的三大類APP后,互聯網視閾發現榜單中有幾款APP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賺錢”,部分甚至是剛剛從營收虧損的局面中扭轉過來,勉強剛剛及格,因此帶著存疑,我們對于榜單的來源進行了更深入的求證。

通過求證發現,此份TOP 10榜單是由Business Insider網站整理Sensor Tower研究所從2018年1月——11月底發布的原始數據,編輯匯總完成。

在Sensor Tower網站公告中,互聯網視閾發現每月例行發布的榜單往往有三個排名維度:總榜、APP Store榜以及Google Play(對接國外安卓商店)榜。

Sensor Tower網站公告中APP榜單只更新到2018年11月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國地區沒有接入Google Play,所以Google Play不會出現中國APP。而考慮到Google Play會分流一部分國外用戶,留存在APP Store上的大多數可能是中國用戶?

那是否可以說明,為何此份2018年iOS收入最高的十款APP榜單里中國系APP橫掃5席之多?

與此同時,在Sensor Tower慣例發布的APP榜單中, 游戲 類與非 游戲 類APP向來是獨立的兩個榜單。因此也可以解釋在TOP 10榜單中為何 游戲 類APP如人間蒸發,不見蹤影。而在11月發布的 游戲 營收榜單中,我們也看到了熟悉的吃雞與王者榮耀等爆款手游。

綜上,互聯網視閾認為此份TOP 10榜單,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反映出的是2018年十大APP類型的一種趨勢,但走過對于互聯網產業來說格外跌宕起伏的2018后,究竟誰賺到盆滿缽滿、誰賠得血本無虧,還待正式榜單的揭曉。(本文首發鈦媒體)

電子商務的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您好,158教育在線為您服務二十一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在全球信息化大勢所驅的影響下,信息服務業已成為21世紀的主導產業,正引領著我國的電子商務不斷的完善和發展,我國的電子商務市場將成為各個國家和各大公司爭奪的焦點

2006年,是我國電子商務繼續快速發展年,電子商務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助推器,他的廣泛應用降低了企業經營、管理和商務活動的成本,促進了資金、技術、產品、服務和人員在全球范圍的流動,推動了我國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如2006年世界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2

8萬億美元,占全球商品交易的18%

目前,電子商務的應用已經成為決定企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總量規模也不斷變化,并影響著未來商業發展模式

面對世界電子商務的發展和變化,電子商務人才的緊缺使電子商務將面臨著嚴峻挑戰

雖然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起步較晚,但勢頭較強,政府也在積極推進電子商務的發展,政府級電子商務總體框架基本確立,調查顯示,目前中國1000萬中小企業中,已有1/4的企業開始嘗試并熟練運用電子商務工具;有關人士預測,隨著國內新一代人的成長,到2006年中國將會超過美國成為擁有最多互聯網用戶的市場,這也表明進行電子商務的企業大概會在明年迎來一個快速發展的高峰

到2007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總體規模將會達到1

7萬億元,而B2B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將會達到1

69萬億元

到2009年,中小企業信息化投資將突破2300億元

據專家預測,中國電子商務這幾年的發展速度在40%,未來幾年可能會超過50%

從以上數據顯示,我國的電子商務正如火如荼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