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數字文化貿易聯合實驗室(中山大學有多少個校區?)

时间:2024-05-05 15:23:59 编辑: 来源:

發展理念等方面的原因,北京文化創意產品在增強國際影響力的過程中,借助政治壓力不太現實。較為現實的做法是:積極推動文化創意產業與其他產業的對接,吸納其他產業領域的資金、營銷網絡等資源,形成合力。這樣,一方面可以解決文化創意產品與服務走出去過程中急待解決的各種資源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發揮文化創意產業的“火車頭”作用,形成完整產業鏈條,從而實現文化創意產業與其他相關產業的雙贏。

(四)完善文化創意人才培養機制,為國際貿易人才轉軌提供便利

龍永圖先生在談到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幾個關鍵問題時指出,中國文化產業“需要有國外生活、工作背景,取得過成功經驗的,比較熟悉國外的制作方式、營銷渠道、發行放映的人才” 。相關人才缺乏,已經成為制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國際影響力提升的瓶頸之一,北京也不例外。

(五)明確目標市場定位,針對目標市場加強調研與合作

一般物質產品的消費具有人類共通性,比如,中國紡織品物美價廉,這一點對于所有國家都是如此——不管是歐美發達國家還是非洲落后國家。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將按照同一質量標準進行生產的紡織品出口到不同國家。然而,對于文化創意產品來說則并非如此。文化創意產品以其中蘊涵的文化內容為根本,文化創意產品的內容若與目標市場國的價值觀、審美趣味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馳,該文化產品就不可能在目標市場國取得成功。因此,在推動北京文化創意產品走向國際市場的過程中,應首先明確目標市場定位,并針對目標市場加強調研與合作。

早在1927年,美國商務部便發布過一份由駐華使領館人員提供的中國市場調研報告,該報告對“中國電影趣味”的把握相當細致,特別提醒制片人“三角戀愛和兩代人沖突的題材因違反傳統倫理而不受中國人歡迎”,還將“大團圓”、“善惡分明”等歸納為美國電影能夠占據中國市場的原因。對目標市場國文化習慣、文化市場的深入了解,是美國文化產品能夠風靡世界的原因之一。

在推動北京文化創意產品走出去的過程中,也必須有針對性地了解目標市場國的文化習慣和文化市場狀況,做到有的放矢,根據目標市場國的實際情況制作、發行文化產品,從而做到事半功倍,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糾紛。在具體措施方面,可組建專業性調研機構,對世界各國文化市場進行深入調研,定期發布各國市場調研報告,供業界參考;在行政審批的過程中,也可將歸國后提供演出總結報告、參展總結報告等國外市場信息作為條件,收集國外文化市場的有關情況,既方便管理部門的宏觀統籌,也能在以后的有關申請中向申請企業提供建議和指導。

中國古人云:“借勢勝于造勢,借力強于發力。”加強與目標市場國的合作,挖掘合作方的資源優勢,為我所用,將對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國際影響力的提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六)著力培育一批國際知名的大型文化創意企業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國際文化貿易的主導地位開始從一國政府轉向跨國公司。新聞集團、時代華納、迪斯尼等大型跨國文化集團在國際文化市場中的壟斷地位十分明顯。在規模經濟效應的作用下,這些大型跨國集團可以集中資本、技術和人才的優勢,形成具有知識產權的產品鏈,然后以多種形式向全球的文化市場大量推出,獲得競爭的優勢。在跨國公司成為全球文化貿易真正主體的今天,國際文化市場競爭也成為一種“巨人”之間的競爭,如果沒有自己的大型跨國文化公司,將難以真正實現“走出去”的戰略目標。

鑒于北京市文化創意企業規模普遍不大,綜合實力不強的問題,應鼓勵本地企業之間、本地企業與國外企業之間的并購、重組,形成具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企業集團。在企業整合充足的過程中,應將行政性整合與市場整合加以統一,使企業整合之后真正能夠實現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效益,改變國內文化企業整合的政府運作模式,以免形成“大而不強”的局面。

我想靠沈陽理工專科大學都有什么專業

沈陽理工大學前身是東北軍工專門學校,始建于1948年。1960年組建成立沈陽工業學院,學校數易校名,幾度分合,歷盡變革。1999年劃歸遼寧省管理,實行省部共建。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沈陽理工大學。沈陽理工大學由渾南主校區、科技園、武器裝備實習實驗基地等部分組成,總占地面積122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43.1萬平方米。主校區位于遼寧省沈陽市渾南高新區風景秀麗的渾河南岸,校園內建筑氣勢恢宏,莊重典雅,環境清新宜人。

校圖書館(一)

經過五十多年的建設和發展,沈陽理工大學已由一所學科單一的軍工院校發展成為以工為主,理、管、文、經、法相結合,服務遼寧、面向全國,具有鮮明國防特色的多科性大學。學校以“實施工程教育、突出工程實踐和社會實踐”為培養模式,大膽創新,勇于實踐,在社會上享有較高的聲譽。目前,學校設有16個學院,即機械工程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汽車與交通學院、理學院、文法學院、外國語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裝備工程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國防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及應用技術學院和研究生學院。1個教學部,即體育部。學校設有40個本科專業、16個專科專業。有2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5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有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級沈陽中俄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家863高技術發展計劃重點實驗室,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

學校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2049人,師資908人,研究生導師194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0人,教授副教授335人,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占師資隊伍總數的54.7%。

學校辦學條件良好,教學環境優良。現有固定資產10.07億,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04億元。校園內建有局域網及一批現代化高水平實驗室。圖書館面積3.9萬平方米,藏書164萬冊,具有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擁有國內外重要數據庫,正穩步向數字化圖書館發展。學生文化體育設施齊全,建有標準運動場,大學生文體中心。

校圖書館(二)

學校現有各類學生31257人,其中碩士生696人,本科生13855人,繼續教育學生8566人,外國留學生77人,撫順校區本專科學生8063人。建校50余年來,沈陽理工大學為國家培養各類專門人才70000余人。

學校已全面實施完全學分制管理,在保證學生共性發展的同時,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突出“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使學生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體現。學生在校期間可以在導師的指導下自主安排學習,自主進行選課,選擇理想的教師和上課時間。全新的人才培養計劃鼓勵學生實行跨專業、跨學科選課。學校為學有余力的學生開設了輔修專業,大力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學校還為優秀學生設有多種獎學金,鼓勵優秀學生奮發進取。

學校擁有一批實力較強的科研機構及技術開發基地,其中包括國家級沈陽中俄科技合作基地、遼寧省兵器科學技術中心、遼寧省先進生產力促進中心、遼寧省高速切削工程研究中心、通訊與網絡工程中心、“彈藥研究所”等20個國家、省、市、校級科研機構及1個市級大學科學園。學校以此為依托,形成了眾多學科門類、多專業聯合攻關、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開發研究同步協調發展的科研格局。學校研制開發的條形碼、飛鋸機、大型螺旋活套等國家級新產品、火炬計劃項目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學校享有進出口貿易權,是沈陽市“火炬型科研院校”。

學校重視開展國際教育與學術交流,將教育國際化作為學校實現跨越發展的重大策略之一。與俄羅斯等國家聯合培養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學校每年都選派一批中青年教師和優秀本科生、研究生前往國外大學攻讀學位、進修深造。經常邀請各國知名專家學者來校講學,與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日本、芬蘭等國家20余所大學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開展合作科研課題15項。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所屬的9個研究所共建了4個設備技術先進的合作實驗室。學校還與英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國家的大學開展聯合辦學,采用“2+2”、“3+1”、“3+2”、“4+1”形式,共同培養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

學校始終將本科教育質量視為辦學的根本,多年來堅持“實施工程教育、突出工程實踐和社會實踐”的人才培養模式,實施對外開放的發展策略和產、學、研相結合的培養過程,在人才培養上堅持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培養的高級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受到社會的極大歡迎,研究生就業率達100%,本科生畢業生就業率多年來位居遼寧省高校前列。

五十余載,風雨兼程,半個多世紀,負重前行,沈陽理工大學意氣風發,風華正茂。幾代沈理工人豪情滿懷,以“愛國奉獻、自強不息、求真務實、追求卓越”的兵工精神,秉承“弘志勵學,德才并蓄”的校訓,克服重重困難,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立足區域經濟和國防工業,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國防特色鮮明,國內知名、省內一流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1、沈陽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沈陽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是沈陽理工大學歷史最長的學院之一,在半個多世紀的建設過程中,以求實創新、開拓進取的精神追求發展,目前已擁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和工業工程兩個本科專業,其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包含機械制造工藝與設備、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制造、流體傳動與控制四個專業方向;擁有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下含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與理論、車輛工程四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擁有機械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學科為原兵器部和遼寧省重點學科。

機械工程學院在機構設置上注重教學和科研的發展,設有機制工藝教研室、機床教研室、自動化教研室、精密檢測教研室、機械設計教研室、機械基礎教研室、流體傳動與控制教研室、工程圖學教研室和工業工程九個教研室,并建立了CAD/CAM技術研究與開發中心、信息裝備與微制造技術研究中心、自動裝配技術研究所、動平衡技術研究所、數字化網絡化設計與制造研究室、新材料精密及特種加工技術研究室、CAE研究室、傳動與控制研究室等研究機構。學院建有數控加工技術實驗室(原加工中心實驗室)、切削及特種加工技術實驗室、機電控制實驗室 、流體傳動與控制實驗室、MPS集成生產系統實驗室、精密測量實驗室、測試技術實驗室、機械系統設計實驗室、機械基礎實驗室、物流綜合實驗室、人因工程實驗室、工程圖學陳列室及CAD中心等實驗室。其中數控加工技術實驗室(原加工中心實驗室)為原兵器部重點實驗室。

機械工程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學術思想活躍、教學科研能力強的教師隊伍。多年來承擔了國家九五攻關項目、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由科技部、教育部、總裝備部、國防科工委、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中國裝備工業集團、遼寧省、沈陽市等資助的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在高速切削及數控裝備技術、網絡化數字化制造技術、自動裝配及檢測控制技術、動平衡技術、數控加工技術、新材料精密及特種加工技術、信息元器件制造及其裝備技術、潤滑與密封技術等研究方向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取得了眾多研究成果,其中有些成果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有許多成果在企業得到推廣應用。在多年的教學、科研實踐中,我院在機械工程、兵器制造等領域造就了一批學術造詣深,在國內、省內有較大影響的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目前已有3名教授擔任長春理工大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