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福建泉心拾億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介紹世界名城)

时间:2024-06-01 08:34:30 编辑: 来源:

,以前樹木很少,曾被稱為"沙漠城市"。自1928年

開始進行大規模綠化,建立了從市中心向郊外輻射的八條綠色林帶。市內

有很多大小公園和街心花園,還在市郊建立了11個自然森林區,過去曾一

度絕跡的野鹿已繁殖到幾萬頭。如今市區綠地面積已占總面積的40%,平均

每個莫斯科人擁有綠地44平方米。生態環境的改善,美化了市容,調節了

氣候,使莫斯科摘掉了"沙漠城市"的帽子,成為全世界羨慕的綠色首都。

沙漠古都--開羅

非洲最大的城市開羅,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的首都,也是著名的旅游

城市。

開羅位于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三角洲的頂部附近,東、南、西三

面都被撒哈拉沙漠所包圍,氣候炎熱干燥,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城市。公元

969年,美洲大陸還沒有被發現之前,開羅已是阿拉伯帝國法蒂瑪王朝的國

都了。"開羅"在阿拉伯文字中也就是"勝利"的意思。13世紀城市規模

進一步擴大,成為遠近的貿易、文化中心。

開羅既有反映阿拉伯民俗傳統風格的老城,也有按西方現代建筑風格

建設起來的新城;現代文明與古老傳統相互融合,彼此并存,是開羅的一

大特色。

與尼羅河平行的科尼奇大街是開羅的主要交通線,開羅的市區分布在

尼羅河兩岸。東岸,有著建于11-16世紀的老城,開羅的名勝古跡大都集

中在這里,僅古跡就有400多處。其中有建于12世紀的薩拉丁城堡和許多著

名的清真寺,還有具有阿拉伯古代風貌的大市場,市場上陳列著銅器、紡

織品、地毯、琥珀、香料等物品,任人挑選、購買。老城區的房屋比較低

矮,街巷狹窄,保持著古代風貌。

尼羅河西岸,是19世紀以來迅速發展起來的新市區。新市區內高樓林

立,187米的開羅塔高高地俯瞰著全城。在寬闊的新區馬路上,到處奔馳著

電車和汽車;而在老城的街道中,卻不時可以看到古老的馬車和沙漠特有

的駱駝在往來。

伊斯蘭教是埃及的國教。開羅的500多萬埃及居民中,穆斯林占80%以

上。開羅全城分布著一千多座清真寺,寺頂的塔尖,好似滿天星斗,點綴

在城市上空。開羅這個沙漠古都因而又獲得了"千塔之城"的稱號。

開羅西南郊的大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更使開羅成為令全世界游人非

常神往的歷史名城。

七丘之城--羅馬

意大利首都羅馬,位于國境中部的臺伯河兩岸。關于它的起源,有一

段有趣的傳說。相傳羅慕洛斯和列慕斯是希臘戰神馬爾斯的一對雙胞胎,

出生后母親被仇人殺死了,他倆被放在筐子里投入臺伯河中。可是筐子并

沒有下沉,他倆被漂流到了岸邊。一只母狼將他倆叼回去用狼奶喂養。后

來給獵人拾去撫養,練就一身本領。他們長大后殺死了仇人,報了殺母之

仇 。哥哥做了國王,在臺伯河河邊7座山丘之上建立起一座城堡,用自己

的名字命名。"羅慕洛"念快了就變成"羅馬"。所以羅馬又稱"七丘之

城",現在的羅馬城徽上還是用母狼喂孩子作圖案。

現在的羅馬包括古羅馬城和20世紀以來擴建的新市區。建于"七丘"

之上的古羅馬城,本是歷史上盛極一時的羅馬帝國的首都。公元4 世紀末,

羅馬帝國崩潰后,受到教會的庇護和教皇的統治,直到1867年才成為意大

利的首都。

被城墻環繞著的古羅馬城,簡直是一座巨大的歷史博物館。在寬廣的

帝國大道兩旁,有著許多著名的廣場、教堂和宮殿。三座凱旋門和兩根凱

旋柱,分別記載著曾經地跨歐、亞、非三洲的羅馬帝國的業績。

動人心魄的科洛塞奧競技場,就建在市中心附近的一片盆地上。競技

場占地2萬平方米,周長527米,圍墻有57米高。四層高的建筑物用淡黃色

的巨石砌成,外面看去呈圓形。這座宏偉的建筑建于公元1世紀,據說它是

當年羅馬帝國征服耶路撒冷后,為了顯示盛大的武功,強迫8萬名俘虜花了

10年時間才建成的。場內有很多關鎖獅、虎的地窖,競技場、斗獸處設在

場中心,周圍能容納5萬人觀看。據記載,競技場開幕時,3 000名角斗士、

5 000頭雄獅、猛虎,在此進行生死搏斗,足足表演了100天。現在這座競

技場成了世界八大名景之一。

梵蒂岡是羅馬的城中之國,處于古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高地上。面

積只有0.44平方千米,居民2 000人。它由天主教教會首領教皇統治,是全

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中心。城國中的圣彼得大教堂,圓頂距地138米,是羅

馬最高的天主教堂,在羅馬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正像過去北京城中的建

筑都不得超過紫禁城內的宮殿的高度一樣,過去羅馬的所有建筑都不允許

超過圣彼得大教堂的圓頂高度。

關于白鷺的資料

白鷺場棲息于稻田、沼澤、池塘間,以及海岸淺灘的紅樹林里。常曲縮一腳于腹下,僅以一腳獨立。白天覓食,好食小魚、蛙、蝦及昆蟲等。繁殖期3——7月。繁殖時成群,常和其他鷺類在一起,雌雄均參加營巢,次年常到舊巢處重新修葺使用。卵藍綠色,殼面滑。

雌雄共同抱卵。卵23天出雛。 黃嘴白鷺: 黃嘴白鷺也叫白老、唐白鷺等,是一種中型涉禽,體長為46—65厘米,體重320—650克,雌鳥略小。

它的姿態十分優雅,身體纖瘦而修長,嘴、頸、腳均很長,身體輕盈,有利于飛翔。它披著一身乳白色的羽毛,一塵不染,顯得高傲而文雅。

擴展資料

白鷺的祖先出現于700萬年前的中新世,現生的種群沒有亞種分化,在國外見于俄羅斯、日本、朝鮮、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地,在我國分布于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山東、河南、廣東、香港、海南等地,其中在遼寧、吉林為夏候鳥,在西沙群島為冬候鳥,其他各地大多為旅鳥。

黃嘴白鷺棲息于沿海島嶼、海岸、海灣、河口及其沿海附近的江河、湖泊、水塘、溪流、水稻田和沼澤地帶。單獨、成對或集成小群活動的情況都能見到,偶爾也有數十只在一起的大群。白天多飛到海岸附近的溪流、江河、鹽田和水稻田中活動和覓食,晚上則飛到近岸的山林里休息。

常一腳站立于水中,另一腳曲縮于腹下,頭縮至背上呈駝背狀,長時間呆立不動,行走時步履輕盈、穩健,顯得從容不迫。

飛行時頭往回收縮至肩背處,頸向下曲成袋狀,兩腳向后伸直,遠遠突出于短短的尾羽后面,兩個寬大的翅膀緩慢地鼓動飛翔,動作顯得從容不迫,十分優美。

潮州出現過什么偉大的歷史名人?

1、林大欽

林大欽,字敬夫,號東莆。潮州府海陽縣東莆都仙都村人(今潮州市潮安區金石鎮仙都村)。他是潮汕本土培養出來的唯一一位科舉文狀元,是明嘉靖壬辰科狀元。

林大欽幼家貧,聰穎嗜學。1532年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以母老乞歸,結講堂于桑浦華巖山,與鄉子弟講貫六經,究性命之旨。1540年母逝,哀傷過度而大病。1545年葬母于桑浦山之麓,在歸途中病卒。

林大欽的學術思想主要是當時盛行的王陽明學說。后人集其生前作品結集《東莆先生文集》,潮學學者黃挺補充整理為《林大欽集》。

2、黃錦

黃錦,字孚元,又名黃孚元,號絅庵,生于饒平縣東界大埕上黃村。明萬歷三十七(1609年)考中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登進士。

參與編修《神宗寶錄》,歷任侍講、分校、禮闈等職,任內曾修校十三經、二十一史。十二年任知制誥副總裁,諫議處治以鄧希詔、孫茂林為首的閹官,朝野稱快。曾出補南京禮部尚書。

3、黃仁勇

黃仁勇,字智齋,學名良越,潮安古蒼鎮海陽縣(今潮州市)孚中村人。清嘉慶元年(1796年)丙辰科即為慶祝嘉慶帝登基特開恩科武狀元,不日即授予福建金門鎮中軍游擊之職。

在位十五年,他整頓武備,加強沿海邊防,抵御外侮,守衛國土,盡心竭力。在保衛黎民、護疆衛國方面,傾注心血,成績卓著,屢受朝廷嘉獎賞賜。

4、林巽

林巽,北宋人,又名林巽之,潮安人。北宋慶歷年間(1041-1048年)將自己的政見投入當朝論事的箱中,為宋仁宗所見,深感驚異,以其有膽識競敢談論天下大事,授予徐州議曹的官職。他婉言辭謝,回鄉陷居,潛心研究易學,撰寫了8篇專著,名為《易范》。

5、李嘉誠

李嘉誠,潮州潮安人,去年剛從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及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主席的位置上退休,他是香港開埠后第三任首富,自從1999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華人首富以來,他已連續15年蟬聯華人首富寶座。

1939年6月,剛讀初中的李嘉誠在與家人輾轉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莊靜庵的家里。1958年開始投資地產。

1979年購入老牌英資商行“和記黃埔”,成為首位收購英資商行的華人。1981年獲選“香港風云人物”和太平紳士。1989年獲英國女王頒發的CBE勛銜、1992年被聘為港事顧問、1993年度香港風云人物、1995年至1997年任特區籌備委員會委員。

李嘉誠很重視教育,捐款超過100億港元,其中汕頭大學是全球唯一的由私人基金會持續資助的公立大學,這個基金會就是李嘉誠基金會。

南寧有多大?有多少市區?越詳細越好,謝謝!

南寧,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位于廣西西南部,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毗鄰,是紅豆的故鄉,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邊陲古城,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古稱邕州,是一個以壯族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處的現代化城市。居住著壯,苗,瑤等36個少數民族,總人口為620.12萬,其中市區人口為140.39萬。南寧別稱綠城,鳳凰城,五象城,分別因市內有鳳凰嶺,五象嶺而得名。

簡介

南寧(Nánníng)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首府,位于北回歸線以南,陽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無雪,南寧市區風景(13張)氣候溫和,夏長冬短,年平均氣溫在21.6℃。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12.8℃,夏季最熱的7、8月平均28.2℃,極端最低氣溫—2.1℃,極端最高氣溫40.4℃。年均降雨量達1304.2毫米。 南寧,環境優美適合人類居住的綠色之城。南寧市十分重視環境建設,全面啟動城市建設“136”重點工程,進一步加強完善區域綜合性核心城市的功能。到2002年底,城市空氣質量位于國內省會城市前列,南寧市建成區園林綠地總面積為3580公頃,綠化覆蓋率和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分別為38.78%和9.51平方米。 南寧位于廣西的西南部,毗鄰粵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是連接東南沿海與西南內陸的重要樞紐,也是西部重要的省會城市。同時是國家級經濟區——北部灣經濟區建設的核心城市,擁有沿海城市待遇和稅收等多項優惠待遇。南寧的“六張城市名片[1]”分別是:“全國文明城市”,“聯合國人居獎”,“中國綠城”、“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城市”、“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 鳥瞰綠城南寧

美麗的景觀天賦,獨特的區位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