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社交媒體的市場營銷策略分析論文(淺談新媒體營銷優勢及方式)

时间:2024-06-09 10:13:16 编辑: 来源:

位定價都有一定的幫助,適時營銷,必然會有收獲。

2.3 用戶互動性強

新媒體最初是以社交互動為主要目的,然后以此為基礎發展成營銷。以買粉絲微博平臺為代表,營銷性質最強烈,對于發布的每一篇內容,用戶可通過點贊評論給予商家一種反饋,在獲得這種信息之后,營銷者便可對自己的營銷方式作出調整,可見,每一次互動都可看作是營銷的成果。

當然,除了商家不愿錯失新媒體的營銷機會以外,新媒體也不愿錯失給商家帶來營銷的機會,QQ近期新增的買粉絲服務功能,也是為營銷而生,起初QQ只有空間、郵件、群消息推送可稱為營銷途徑,局限性較大造成用戶對營銷的反感,如今開啟買粉絲,將營銷更加正規化。

3 新媒體營銷的方式

3.1 微博營銷

微博營銷就是利用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實現即時分享的微博這個新型的媒體,企業通過每天更新的內容跟大家交流,或者發起大家所感興趣的話題,同時發布宣傳企業新聞、產品、文化等企業相關信息,慢慢地形成的一個固定互動交流圈子,從而達到營銷的目的。

3.2 買粉絲營銷

買粉絲一對一的互動交流方式具有良好的互動性,精準推送信息的同時更能形成一種朋友關系。基于買粉絲的種種優勢,借助買粉絲平臺開展客戶服務營銷也成為繼微博之后的又一新興營銷渠道。微博的天然特性更適合品牌傳播,作為一個自媒體平臺,微博的傳播廣度和速度驚人,但是傳播深度及互動深度不及買粉絲。微博好比一個人下面有幾萬人聽眾的演講場合,更有廣度,而買粉絲好比兩個好友冬日下午在茶樓泡上一壺普洱茶席地而坐,更有深度。

3.3 APP客戶端營銷

APP營銷即應用程序營銷,是指通過定制手機軟件、SNS及社區等平臺上運行的應用程序來開展的營銷活動的總稱,其中APP亦即英文Application的簡稱,而當前的APP營銷多指第三方智能移動平臺的應用程序營銷。

隨著智能手機和iPad等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人們逐漸習慣了使用APP客戶端上網的方式,而目前國內各大電商,均擁有了自己的APP客戶端,這宣示著中國的移動營銷時代已經“燎原”。

在新媒體不斷發展并對人們的生活產生越來越重要影響的時代背景下,營銷企業必須適應新的傳播時代,更好地利用新媒體,對廣告進行精準有效的投放,從而使廣告發揮更大的傳播效果。

3 態度

互聯網與其他營銷手段之間的影響非常強烈。Brigitte Muller和Jean-Louis Chandon 在2004年6月出版的《營銷傳播期刊》(Journal of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指出,消費者在訪問某品牌網站后將更傾向于對該品牌產生正面聯想。

3.1信任度

為了更好地利用互聯網,學術界進行了不同的研究。Hong-Youl Ha在《產品及品牌管理期刊》(Journal of Proct and Brand Management)2004年版中探討了互聯網環境下的品牌信任度問題。他指出,在互聯網情況下,并不是所有的傳統信任建設策略都能發揮作用。網絡安全、個人隱私、品牌名稱、口碑、消費者上網經驗以及廣告信息質量,這些因素都對建立品牌信任度產生極大的影響,也只有當這六個因素同時具備時,才能夠建立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

3.2互動性

Wendy Macias在2003年秋季版的《當今熱點與廣告研究期刊》(Journal of Current Issues & Research in Advertising)發表文章,研究網站的互動程度對消費者理解網站內容的影響。經過研究,她指出,越高的互動程度越有利于消費者理解網站的內容。

3.3娛樂性

Arthur Raney, Laura Arpan, Kartik Pashupati 和 Dale Brill在2003年秋季版的《互動營銷期刊》(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上發表文章,考察了網站上娛樂和互動內容的效果。研究表明,娛樂元素中加入更多的品牌特征,將提高消費者對品牌的回憶度。此外,網站越有趣,消費者再次訪問的機會也就越大。

正當互聯網通過電腦不斷延伸的同時,手機也逐漸成為營銷者建立品牌資產的一項重要工具。

參考文獻

[1]熊澄宇.新媒體與移動通訊[J].廣告大觀・媒介版,2006,(5).

;

淺析微博在網絡營銷中的應用論文

淺析微博在網絡營銷中的應用論文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相信寫論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淺析微博在網絡營銷中的應用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摘要 :

隨著網絡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微博以其方便、快捷、豐富、透明等特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隨著我國新浪微博的推出,成功運營后,各大網站也相繼推出微博服務。微博正在影響著人們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新一輪的營銷狂潮。網絡技術的更新發展帶來了更加廣闊的前景,微博的出現和發展給網絡營銷帶來了全新的營銷模式和實踐。微博的出現正在迅速成為一種全新而有效的營銷方式。本文基于此,首先對微博發展的現狀進行研究分析出微博的營銷價值,之后通過總結微博在網絡營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且針對存在的問題給出針對性的建議,希望對微博營銷有所幫助。

關鍵詞 :

微博,微博營銷,營銷現狀,提升策略

一、緒論

(一)研究背景

微博的出現不僅為廣大互聯網用戶提供了全新的休閑娛樂和人際交往方式,還成了一種在很多方面優于現有媒體的營銷平臺。由于互聯網的日益個人化、扁平化,使互聯網正在形成新的個人平臺中心,用戶獲取信息的成本得到極大降低。微博在給媒體帶來變革發展的同時,也將網絡營銷方式推向全新的變革時期。用戶人數也在持續飆升,根據我國《2017年微博用戶發展報告》統計,直到2017年12月,我國微博月活躍人數達到了4億,與2016年同比上漲了28%,其中在微博月活躍用戶中30歲以下的用戶占有80%,儼然成為微博用戶的主力軍。并且活躍用戶的規模呈現不斷上漲的趨勢,區域覆蓋范圍進一步加強,目前微博正朝著建設全民性社交媒體平臺的方向邁進。微博所產生的效應是巨大的,其在提高人們的工作、學習之余,正在逐漸的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微博營銷也成為企業營銷和公關的重要手段,并逐漸成為更加成熟的營銷手段,為網絡營銷發展提供有力的平臺。

(二)研究目的

現如今,微博成了時下一種最流行的運營手段,微博營銷推動了網絡營銷的進程。微博營銷以其受眾廣、傳播快、信息量大、自由化、公開化、及時化等特點,成為網絡營銷中重要的營銷方式,有效的對網絡營銷進行了推廣。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結合前人的研究之上,通過對微博營銷在網絡營銷中的發展現狀進行研究總結,闡述微博營銷在網絡營銷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給出合理化的建議,促進微博營銷在網絡營銷中的地,提高微博營銷的影響力。

(三)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一些網絡新興產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例如微博,隨著微博的普及和發展,目前我國學者對微博理論的研究相對完善,但是對微博營銷方面的研究還相對欠缺。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之上,通過對微博營銷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并且通過相關的問題給出合理化的建議,并對微博營銷的發展前景和展望進行闡述,為促進良好的微博營銷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2.現實意義。

隨著網絡營銷的不斷發展,各類企業爭相在各類平臺嘗試對自己的產品進行推廣營銷,微博營銷作為網絡傳播的主流平臺,更是眾多企業進行營銷、推廣的平臺。微博口口相傳的優勢,使微博在消費者心中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微博營銷主要是利用現代網絡用戶專注于一種應用工具的習慣,企業通過微博營銷提高在用戶群體中的印象和知名度,進而提高企業的影響力。微博營銷為網絡營銷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使網絡營銷更新進入大眾的視野,即微博營銷之后新型網絡營銷手段如雨后春筍一般,所以加大力度研究微博營銷的發展狀態和存的問題,對微博營銷的穩定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二、微博營銷在網絡營銷中的發展現狀

(一)呈現多元化趨勢

目前,社交網絡服務(SNS)的商業運作模式日趨成熟,微博作為一種強有力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平臺,在文化交流、時事傳播、議政諫言、引領時尚潮流等起著巨大的作用。微博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多元化形式呈現在相對開放的公眾視野里,給人們單調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亮麗的色彩。隨著多元化網絡營銷形式的出現,微博營銷也進行了不斷的改革,以其能夠在網絡營銷的大舞臺上占有一席之地。

(二)微博用戶的高速增長

目前微博已進入千家萬戶,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微革命時代"即將迎來新的高潮,不斷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互動性成為其亮點之一。廣告商的創意營銷,跑馬圈地,紛紛搭建了自己品牌的官方微博,通過蓋樓、有獎問答,發起話題討論的方式,快速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加之明星效應,由于明星的引流,話題的熱度,走進普通群眾的生活,也使得微博用戶的數量急速增長。在這樣一個人人可以評論和分享傳播信息的"自媒體"平臺上,人們通過微博熱搜,能夠及時準確地了解最新時事,成為人們酒足飯飽后談論的話題。

研究報告表明,中國的微博登記用戶從2009年的200萬增加到2018年的4億,10年來,微博用戶的數量跨越式的增長,成為人們快時代生活的必需品。

三、微博營銷在網絡營銷中存在的問題

(一)消費者缺乏對微博營銷的認識

微博營銷在我國起步相對較晚,人們對微博營銷的認識還不足。同時受到傳統消費觀念的影響,尤其是一部分上了年紀的中年消費群體,他們更愿意選擇到實體商超進行購物,認為網絡消費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人們認可到現實中買同類價格貴一些的產品,也不會在微博上買便宜的產品。同時新聞媒體市場播放一些不法網絡商家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更是增加消費者的不信任感,進而影響網絡消費行為。

(二)網絡誠信問題

電子商務的發展瞬息萬變,相關法律法規的建立和監督管理手段存在跟不上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使部分不法分子有機可乘,網上購物受騙的例子屢見不鮮,例如:一些"大V"的`微博中,有著百萬粉絲量,通過發布一些生活視頻、搞笑段子獲取粉絲量,當達到一定粉絲量時,就會轉發各類淘寶平臺鏈接,其標題都相當具有誘惑性:一折的UGG,三折的耐克鞋,100%專柜正品,假一賠十等等,但是產品的真假好壞,卻無法保證。一些粉絲處于信任和貪圖便宜的心理,會選擇進行購買,一旦出現,則很難進行維權行為,這也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