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翠特蜜國際貿易(猛犸象牙已經滅絕了,為什么還有賣猛犸象牙呢?)

时间:2024-06-03 06:06:59 编辑: 来源:

/p>

D.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24.從圖8中可看出

A.1990年兩省城市人口總數量相同

B.2000年城市化水平江蘇省比貴州省高

C.江蘇省城市化發展速度均慢于貴州省

D. 江蘇省2000年后城市化發展速度加快

25.關于兩省城市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城市化過程僅是指農村人口向城市不斷集聚過程

B.城市化是社會經濟水平發展不斷提高的必然結果

C.城市化的發展必將會擴大城市與鄉村之間的差距

D.城市化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

26.隨著兩省城市化不斷發展,可能會對周邊鄉村產生的社會環境問題

A.農業良田不斷減少 B.交通設施更加落后

C.居民住房條件擁擠 D.大氣環境得到治理

27.哈密瓜味甘如蜜,奇香襲人,享譽國內外。哈密地區盛產哈密瓜的突出氣候條件是

①光照充足 ②熱量充足 ③晝夜溫差大 ④降水豐沛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8.目前,新疆在發展特色農業同時不斷研究核桃、石榴、葡萄等果蔬精深加工新工藝,開發新型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等特色農產品產業鏈,其主導因素是

A.市場 B.科技 C.政策 D.交通運輸

29.北京的網友感慨“動動手指”就能吃到新疆和田大棗和吐魯番的葡萄干,這得益于地域聯系的不斷發展,下列地域聯系類型中沒有參與此過程的是

A.郵政通信 B.電信通信 C.交通運輸 D.國際貿易

30.圖中我國主要鋼鐵工業的分布

A.在行政中心 B.東部沿海

C.集中在東南部 D.向西部轉移

31.這種分布特點的主要影響因素有

①工業基礎雄厚 ②煤炭資源豐富

③市場需求量大 ④水陸交通便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圖10

32.我國2010年文化創意產業分布的特點

A.東部沿海地區中各省區文化創意產業的產值分布較均勻

B.西部經濟地帶中青、藏、新、云省區尚無文化創意產業

C.文化創意產業的產值較高的省區有粵、京、滬、贛、魯

D.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為我國文化創意產業重點區域

33.北京是中國文化創意產業中心,海淀區將在“十二五”期間建成全長7.2千米的“西山文化創意大道”。該“大道”從城市功能區上講屬于

A.居住區 B.工業區 C.商業區 D.文化區

34.“2014國際學生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大會”于6月5日世界環境日當天在同濟大學拉開帷幕,有50多個國家的近300多名學生應邀參加了此次大會。這樣的會議有利于

①轉變觀念 ②調整行為 ③加強國際合作 ④貿易往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5.有關區域的正確敘述是

A.區域間是存在明顯差異的 B.區域界線是自然存在的

C.區域劃分的指標是單一的 D.區域內部特征是相同的

36.決定三大自然區域差異的基本因素是

A.地形和氣候 B.土壤和植被

C.氣候和植被 D.地形和水文

37.甲區域從東往西,植被依次是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

B.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草原-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森林-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8.丙區域

A.地形以平原為主 B.季風氣候顯著

C.均位于濕潤地區 D.多河流的發源地

39.南水北調中線給北京市帶來的影響有

①緩解用水緊張 ②消除水污染 ③補償河湖水量 ④促進經濟發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0.下列關于西氣東輸對區域發展影響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將西部的資源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 B.徹底解決東部地區能源短缺的狀況

C.促進東西部地區協調發展 D.改善東部地區大氣質量

41.海河水系下游地區受洪澇威脅大,合理的治理措施有

①對下游地區疏浚河道,開挖新的入海河道

②跨流域調水,把該地區多余的水調入其他地區

③保護上游地區的植被,提高植被覆蓋率

④對中游地區河道裁彎取直,興修水庫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2.該水系下游地區在經濟發展中面臨的最大制約因素

A.水資源短缺 B.礦產資源短缺

C.勞動力不足 D.技術力量薄弱

43.黃土高原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

A.氣候變暖 B.旱澇災害 C.土地荒漠化 D.水土流失

44.導致該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有

①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②過度開墾、過度樵采

③地表破碎,坡度大 ④氣候干旱,蒸發強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5.黃土高原綜合治理的措施是

A.放棄全部耕地B.開發水田 C.植樹種草 D.開發水能

46.圖中表示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7.導致①②③④四地農業生產熟制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熱量 C.水分 D.土壤

48.該市各項指標變化的特點是

A.1990年以后第三產業比重超過第一產業

B.第二產業始終占主導地位

C.第一產業比重增長的速度最快

D.20世紀8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49.我國某地區城市化發展模式:“大城市擴散→鄉鎮企業發展→工業化→城市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區域依靠外來資金支持城市化

B.該區域的典型發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

C.該區域的典型發展模式在蘇南地區

D.該區域的城市化伴隨著礦產資源的開發

50.科技人員開發了一種隨身攜帶的“伴行包”,以便家人通過服務商提供的信息及時找到迷路的老人。該“伴行包”和服務商采用的技術分別對應

A.GPS和RS B.RS和GIS C.GPS和GIS D. RS和GPS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共50分)

圖15 圖16

(1)在①位置畫出晨昏線,并用陰影表示夜半球。

(2)圖中①②③④四個位置中,全球晝夜平分的是 、 。(填序號)

(3)當地球運行到①位置時,太陽直射的緯線是_______;此時圖16中四地白晝最長的是____ ;四地正午太陽高度角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 (選擇填空)。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丁丙乙甲 D.丙乙丁甲

(4)地球由①向②位置運行過程中,太陽直射點向__ ___(南、北)移動。由②向③位置運行過程中,北京地區_______(選擇填空)。

A.白晝漸長黑夜漸短 B.地球公轉的速度越來越快

C.日落時刻越來越早 D.正午時人的影長逐漸變短

(5)當地球運行到③位置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選擇填空)。

A.甲地區正值農業播種時期 B.乙地區可能出現伏旱災害

C.丙地區草木蔥綠鮮花盛開 D.丁地區頻繁受到寒潮影響

2.讀圖17、圖18完成下列問題。(10分)

(1)圖17中①是 氣壓帶,并在圖中適當位置用箭頭畫出信風帶的風向。

(2)圖17所示的季節,地中海沿岸區受 的控制,氣候特征表現為 。與此同時,同緯度大陸東岸氣候特征表現為 。

(3)圖18中A海域是世界四大著名漁場之一,其形成原因是 。

(4)圖18中溫帶海洋氣候區對應的陸地自然帶名稱為 ,同緯度大陸東岸的陸地自然帶為 帶。

(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______(選擇填空)。

A.大氣環流是影響氣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B.海陸間水循環僅聯系了大氣圈和水圈

C.洋流系統促進海洋和內陸間熱量交換 D.海洋溫度發生變化會影響全球氣候

(1)從緯度位置看,東北地區地處五帶中的 帶;地形以 、 和高原為主。

(2)從農業可持續發展角度考慮,圖中甲、乙兩區域分別適宜發展的農業部門是 和 。

(3)丙地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產區,該區 (選擇填空)。

A.農作物以冬小麥為主

B.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

C.精耕細作,水利工程量大

D.機械化水平較高

(4)請你在甲和丁兩地中任選一地,說出該地目前存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并提出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以前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秸稈是一種重要的生活能源,目前秸稈利用方式發生變化,生活能源消費結構逐步改善。

圖20為我國某地區農業科技園區循環經濟模式圖。

(1)依據圖中字母的含義,將下列選項的序號填在相應的位置上:A 、B 、C 。

①飼料 ②肥料 ③沼氣

(2)圖中秸稈利用方式產生的影響是 (選擇填空)。

A.為農業生產提供能源 B.降低資源利用率

C.加劇該地區環境污染 D.提高土壤肥力

(3)該農業科技園區循環經濟模式體現出可持續發展,其內涵包括經濟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和 可持續發展。

(4)利用圖中信息,具體說出該經濟發展模式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