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自由貿易政策是如何演變的(自由貿易理論的演變與發展)

时间:2024-06-02 05:10:47 编辑: 来源:

不同在于一般義務(MFN)同具體承諾(市場準入、國民待遇)相分離,即具體承諾不是自動生效的,必須通過談判來達成,故我們需要在全國范圍內作好統一的戰略規劃,以便逐步開放服務貿易市場。

國家對社會經濟的干預是如何演變的?

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思潮的發展演變貫穿于整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史,引導學生弄清、掌握其發展演變過程,對于學好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史尤為重要

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思潮的發展大體經歷了重商主義、自由放任主義、凱恩斯主義和新自由主義四個階段

一、重商主義(15世紀末~17世紀中期)重商主義是一種以商業為本位,強調通過商業積累金銀貨幣,進行資本原始積累的經濟發展思想

1.時間:工場手工業時期

2.內容:金銀是國家財富的象征,國家要獲得財富必須大力促進產品出口以換取金銀,阻止產品進口防止金銀的流失

3.原因:資本原始積累的需要

重商主義經歷了早期重商主義和晚期重商主義兩個發展階段:1.早期重商主義早期重商主義思想主要存在于15世紀末~16世紀中期,以貨幣差額論為中心(即重金主義),強調少買

早期重商主義者主張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貨幣輸出,反對商品輸入,以貯藏盡量多的貨幣

2.晚期重商主義晚期重商主義思想主要存在于16世紀下半葉~17世紀中期,其中心思想是貿易差額論,強調多賣,以獲得出超地位,增加貨幣流入量

二、自由放任主義(17世紀中期~19世紀末)自由放任主義是一種主張對經濟完全自由放任,讓市場自發調節的經濟發展思想

1.代表人物:亞當·斯密

2.時間:工業革命~19世紀末

3.內容:自由貿易、自由競爭、自由經營、反對國家干預

4.原因:工業革命后資產階級力量增強,要求擺脫封建束縛

三、凱恩斯主義(20世紀30年代~70年代,又名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干預主義)19世紀末~20世紀30年代是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和發展時期,是自由放任主義向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過渡時期

凱恩斯主義是一種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經濟發展模式

1.時間: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時期2.內容:國家全面干預經濟,加強對經濟的宏觀調控

3.原因:凱恩斯主義是1929~1933年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催生的產物

壟斷資本主義發展,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激化需要政府干預,以化解矛盾,維持資本主義制度

四、新自由主義(20世紀70年代至今) 新自由主義是在國家干預下強調經濟自由的經濟發展思想

1.內容:在國家干預下強調經濟自由

2.原因:20世紀70年代,西方經濟由戰后初期的繁榮階段步入“滯脹”階段,凱恩斯主義無法解釋

在凱恩斯主義面對“滯漲”局面而束手無策的形勢下,資本主義世界又紛紛興起了新的經濟自由主義思潮

比較學習:1

比較自由放任主義和新自由主義

(1)相同點:二者都強調經濟自由

(2)不同點:自由放任主義主張完全自由放任,新自由主義則一般都主張在國家干預下強調經濟自由

2

比較自由主義(包括自由放任主義和新自由主義)和凱恩斯主義

(1)同一性:自由主義和國家干預主義都是近代西方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

這兩種思潮以表面上對立的形式,成為不同歷史時期西方社會的經濟統治思想

這兩種思潮的對立是表面的,其階級的同一性是本質的

它們都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反對工人階級,反對社會主義制度

(2)斗爭性:自由主義主張對經濟生活自由放任,國家干預主義主張國家對經濟生活進行管理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