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美國二戰軍火貿易史(二戰后美國成為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以什么促進美國戰后經濟的迅猛發展)

时间:2024-06-01 17:36:20 编辑: 来源:

美國不采取任何足以制止日本侵略政策的實際措施。鑒于日軍于1939年2月占領海南島(這將成為日本向印度支那和東南亞其它地方推進的基地),5月日本政府要求英美承認日本有權管理各帝國主義國家在上海的租界,嚴重侵犯了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利益,美國在1939年6日曾宣布1911年的美日商約從1940年1月26停止生效。但“直到1940年7月……羅斯福才對供應日本的石油和廢鐵實行許可證制度……事實證明,許可證制并沒有起重大的影響。1940年8月間發給的對日出口的石油產品許可證要比1940年的前6個月所發的總和還要多。在生鐵和鋼的供應方面情況也與此相似。1940年8月間,有30多萬噸的生鐵、廢鐵等物輸往日本,這個數目約與1940年前半年所供應的數目相等。1941年頭3個月,美國賣給日本的飛機汽油比1940年同一時期要多131%。”(《現代國際關系史》第661、662頁)不僅如此,“美國壟斷組織仍然繼續大力幫肋日本的康采恩建立新的軍事工業部門。例如它們供給‘鲇川’康采恩控制下的日滿鋼鐵株式會社以設備,幫助這家康采恩在庫頁島上使用電力新法開采石油,進行‘中島’康采恩的飛機制造廠的改建工程,協助‘三菱’康采恩制鋁和造船,等等。”(《世界通史》第九卷1975年版第686、687頁)

二戰期間美國在歐洲戰場投入多少兵力?

1、歐洲戰爭結束時,美軍在在歐洲戰場兵力如下:

歐洲戰區總共投入61個師:15個裝甲師、42個步兵師和4個空降師(13空降師沒有投入戰斗)。

意大利地中海戰區投入7個師:1個裝甲師、5個步兵師和第10山地師。

2、太平洋戰區投入21個師:1個騎兵師(第1騎兵師)、19個步兵師(其中第98步兵師沒有投入戰斗)和1個空降師。

3、到1945年時,美軍總兵力達到1050萬人,美國軍事工業已經可以年產飛機4萬架、坦克2萬余輛,二戰期間美國共生產8萬多輛坦克,其中近半數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萊斯特工廠生產的M4謝爾曼坦克。軍用汽車的年生產能力更是達到百萬輛的規模。海軍裝備方面,1941-1945年,美國共建造了航空母艦(包括護航航母在內)131艘、戰列艦10艘、巡洋艦48艘、驅逐艦355艘、護衛艦498艘、潛艇203艘;而同期的日本在海軍裝備上拼盡全力也只建造出航母15艘(也有17艘一說)、戰列艦2艘、巡洋艦6艘、驅逐艦63艘、潛艇126艘。

一戰和二戰的時候,美國是如何參戰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

美國參戰。1914年大戰爆發后,美國宣布中立,向交戰雙方出售軍火物資,大發橫財。1917年3月,美國政府借口德國宣布恢復“無限制潛艇戰”和德國密電墨西哥企圖結成德墨聯盟反美,在國內掀起反德浪潮。同年4月6日美國對德宣戰。1917年隨美國之后對德宣戰的有巴西、古巴、巴拿馬、危地馬拉、尼加拉瓜、海地、洪都拉斯、哥斯達黎加、利比里亞、暹羅(泰國)、漢志(今沙特阿拉伯西部)等國家。到大戰結束時,陸續派往前線的美國軍隊達200萬人。在財政和軍需方面,美國成了協約國的支柱和主要基地。大戰期間,美國供給協約國集團的軍火和各種物資及直接貸款總額將近100億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的“中立”與參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參戰是隨著戰爭發展到一定階段才出現的偶然性,但從本質上講,從后起的帝國主義大國的地位看,美國卷入這場重新分割世界的帝國主義大戰是必然的。

那么,美國為什么在大戰初期宣布“中立”,而遲遲至1917年春天才參戰呢?美國決定其“中立”和參戰的“利益線”是什么?什么原因促成美國正式參戰、軍事卷入?美國為什么參加協約國一方?

這就是本文試圖探討的一些問題。

大戰初期美國為何“中立”

美國是“中立”還是參戰,何時參戰,以何種形式參戰,取決于它本身的利益。

1914年8月4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威爾遜總統當天就聲明中立。8月19日他又號召美國人民“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同樣做到不偏不倚”。其實威爾遜的真正目的是在等待時機,撈取實利。美國駐英大使佩奇在同年10月11日致總統顧問豪斯的信中即預見到,戰后“差不多所有歐洲國家都快要破產了。海上將不再有德國。而十年以后,……整個世界前途就將會落在我們手中,這是非常難得的機會。”

“中立”給美國帶來經濟上和政治上的實利。

兩年半的“中立”使美國在國際貿易中獨占鰲頭,成為協約國的軍需和消費品主要供應國,從下表可以看出美國主要商品出口增長的情況:

買粉絲://買粉絲.jshlzx.買粉絲/klh/5/51046/text/Image11126.gif

美國不僅輸出額逐年增加,而且工業品的出口比重大量增加。外貿的增長,刺激了國內工農業的發展。美國工業總產值1914年為二百四十九億二千萬美元,1919年為六百三十九億七千一百萬美元,增長156.7%。在大戰期間,美國百萬富翁增加了一萬七千人。

英法等國由于巨額逆差,不得不付給美國大量黃金。美國借機還收回了外國握有的證券二十億美元以上。美國從債務國變成了債權國。迄1919年,美國借給協約國的戰債約一百億美元,成了二十個國家的債主。它還把世界黃金儲備的40%掌握到了手里。

美國趁大戰之機鞏固了自己在拉美和遠東的市場,攫取了新的市場。美國對拉美的進出口總值從1914年的七億九千八百萬美元增長為1920年的三十三億九千三百萬美元。到1917年,美國已控制了墨西哥的石油、橡膠、玻利維亞的錫礦、智利的硝石、巴西的咖啡。美國還加強了在中國和中近東市場的地位。美國的私人資本輸出從1914年的三十五億美元增長為1919年的七十億美元。在政治上,它占領了海地和多米尼加,兩次武裝干涉墨西哥,控制了古巴、尼加拉瓜和加勒比海地區的其他國家。

美國統治集團對“中立”,帶來的好處頗為得意。豪斯顧問曾說,同一個時期里,美國越來越強,交戰國越來越弱,就等于美國力量在成倍增長。1916年7月10日,威爾遜總統在底特律工商實業家大會的演說中說:“我們必須在財政上大量支援世界,但誰支援它,就應該認識它,了解它,并應善于依照自己的知識和見解來管理它。”

當時美國國內孤立主義、和平主義很強烈,人民反戰。孤立主義是美國傳統的歐洲政策。華盛頓總統早在1783年的“告別演說”中就提出卷入歐洲沖突是“不明智的”。告誡美國人。“避免同外部世界的任何部分永久結盟”。雖然真正的孤立主義是不可能的,但歐洲每有戰事,美國總要宣布中立。

一次大戰剛爆發,美國國內就展開了反戰運動。在各種色彩的和平組織中,有限制軍備同盟、反對軍國主義同盟、和平協會、中立同盟、婦女和平會等等。在送到國會的請愿書中,有一份“長達半哩,并附有百萬以上的婦女和男子的簽名”。參加和平團體的有知識分子、工農和教會人士等各階層代表人物。中西部各州主要利益在拉美和亞太地區,竭力反對卷入歐戰。同外貿有關的制造商和出口商要在中立貿易中獲利,普遍反對參戰。不少大資本家資助了和平團體。德國擔心美國參加協約國,也在幕后資助了美國一些和平組織及其報紙。種種復雜因素造成了美國和平主義、反戰思想占上風。

威爾遜要在1916年的選舉中爭取連任總統,也是取“中立”政策的一個原因。大戰爆發后,威爾遜即考慮了美國“中立”和參戰的各種可能性。“投一石以試水之深淺”,威爾遜在1916年春同國會領袖舉行了試探性的“黎明會談”(Sunrise Conference),研究參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了解他們是否會支持美國參戰和加入協約國一方……這些人士尖銳地拒絕支持任何這種政策。”考慮到年內將進行的大選,威爾遜也“不敢冒在大選勝利結束以前即由子參戰問題在民主黨內產生分裂的危險”。“在黎明會談失敗以后,威爾遜確信,在大選結束以前沒有希望使美國參戰”。“威爾遜把共和黨稱作‘戰爭黨’,這樣,他又贏得了扣人心弦的勝利,于是他得以進行了第二次就職宣誓”民主黨以“他使我們免于戰爭”的口號取勝,這也是美國國內和平主義思潮占優勢的又一明證。

美國尚無足夠的軍事力量,無法參戰。大戰爆發時,美國陸軍僅二十五萬人,且大多為國民警衛隊。美國主力當時還駐扎在菲律賓、關島、夏威夷地,可能迅速地調往歐洲戰場。在軍備上羽毛未豐的美國樂得先打出“中立”的漂亮旗號。

大戰初期美國同交戰國雖然有一些麻煩事拖著解決,但尚未發展到足以宣戰的尖銳程度。有利的地理位置也使美國能隔岸觀火。

美國為何走向戰爭

(1)美國要獲取戰時貿易的實惠,不可能真正中立。

美國著名史學家W·米利斯認為,“公正地說,在某種意義上美國是在1915年年中卷入歐戰的。在本質上我們是戰爭復雜機器的一部分。我們的經濟力量是整個地支持其中一方的,并且我們在思想感情上和政策上都不再是中立的了。”

1915年1月,美國壟斷資本家摩根被任命為英國駐美商務代表。同年夏天,摩根已代表協約國列強在美采購軍需品。“1915年8月12日,財政部長麥卡杜給威爾遜寫了一封長信,指出作為向協約國出售工業品的結果,一個大繁榮正在到來。但是除了向協約國公開貸款之外,這個繁榮是不能持久的。”12月8日,威爾遜批準了貸款。“向協約國的貸款總數達二十五億美元,可維持他們一年多的購買力。”下列表明美國在參戰之間同協約國貿易增長的情況,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同中歐列強貿易的下降:

買粉絲://買粉絲.jshlzx.買粉絲/klh/5/51046/text/Image11127.gif

從美國的本意來講,如能同交戰雙方保持和擴大貿易關系當然更為理想。但是由于英國海軍掌握了制海權,美國不顧德國的一再抗議,變成了協約國單方面的軍需供應國,“變成了協約國的倉庫和兵工廠”。“到1915年2月底,當英國極力加強其海上控制體系時,英國海軍布雷北海,對德國和歐洲中立國家設下很長的海軍封鎖線,并截獲美國運載某些非禁運品、特別是糧食到意大利、荷蘭和其它歐洲中立國以便轉運德國的船只。美國是承認英國的這種體系呢,還是即使要引起戰爭也要堅持與德國在所有非禁運物質方面自由貿易呢?這是戰爭初期的一個關鍵問題。”因為制海權在英國人手里,協約國的市場比中歐強大得多,同中歐列強發展貿易的美國商人不僅要冒貨物被英國軍艦借故沒收的風險,而且有被協約國開入黑名單而拒絕做生意的危險。因此,大多數美國商人轉向了協約國。威爾遜實際上也沒有選擇余地,只能接受英國的海洋政策并聽任美國逐漸成為協約國的兵工廠。“大多數美國工業家自然具有和銀行家同樣的態度。因為英國控制了海洋,我們的銷路主要是在協約國,我們愿意看到協約國繼續這場戰爭并贏得戰爭。”由于對協約國的“中立貿易”的發展和戰時貸款的不斷增加,美國當然無法“不偏不倚”了。

(2)美國擔心協約國萬一戰敗,它將收不回戰時貸款。

大戰爆發時,德國發起突然襲擊,一時占了不少地盤。但經過1914年底的馬恩河之戰,德軍速決戰略破產了。從此德軍不得不兩線作戰,陷入了長期消耗戰的泥潭。

1917年1月31日,德國宣布恢復和擴大無限制潛艇戰,對駛近英倫三島附近海域和東部地中海的商船,不論是交戰國的或中立國的,一律不加警告即予擊沉。英國海上運輸很快癱瘓。英國戰爭物資日見不足,糧食供應也成了問題。英國有些地方把花園改成了菜畦,甚至草地網球場上也種了馬鈴薯。

德國恢復無限制潛艇戰后三個月,英國被擊沉的總噸位,幾乎與1916年全年損失的總噸位相等。潛艇戰的威脅不斷擴大,協約國一時還拿不出有效的對付手段,戰場形勢急轉直下。協約國可能戰敗,威爾遜對此很擔心,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