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海外路由器境內使用(去加拿大旅游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时间:2024-06-07 19:11:34 编辑: 来源:

由引擎Opal,每秒可處理250萬個封包。該公司的路由作業系統(Routing Operating System),能達到Layer 3的系統性能,并執行許多復雜的工作。Mr. Kahn表示,該公司客戶均對Layer 3表示高度興趣,Radlan的解決方案則適用於尚未有Layer 3經驗的OEM廠商。許多客戶希望具備Layer 3的能力,但并不想介入復雜的軟體問題。

Galileo計劃不久后推出用於10/100/1,000Mbps網路上發展成熟的Layer 3交換器晶片GalNet-Ⅲ,每秒將可處理4,000萬個封包。GalNet-Ⅲ亦將搭配Radlan Layer 3套裝軟體。目前在全球交換器晶片市場上,主要競爭者包括Allayer、Broad買粉絲、MMC Network、PMC-Sierra與Vertex等業者在內,均已推出用於10/100/1,000Mbps網路的Layer 3交換器晶片。

Layer 2交換器能透過LAN傳送資料,Layer 3交換器則能支援許多特定應用與服務,如數據封包IP路由、分類(classification)、優先次序處理(prioritization)以及策略性網路管理(policy-based 買粉絲work)等。

2. 晶圓代工業現況

以色列專業晶圓代工廠Tower半導體多年來與美商與摩托羅拉維系良好合作關系,1999年雙方續簽3年晶圓代工協議,Tower公司將持續供應摩托羅拉高品質的晶圓制造服務。據該協議內容,摩托羅拉除可采用Tower提供的數種制程外,亦會轉移制程技術予Tower公司,或針對摩托羅拉IC的特殊需求訂制制程。摩托羅拉的策略乃是藉由晶圓代工廠,提供該公司50%的IC產能,此乃繼摩托羅拉與我國臺積電公司及新加坡特許半導體合作后的另一樁合作案。

由於Tower半導體,遭到我國晶圓代工業者如臺灣積體電路公司與聯華電子公司的強力競爭,未來將逐漸淡出邏輯晶片市場,轉攻內嵌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晶片、CMOS影像感應器(CMOS Image Sensor;CIS)及混合信號IC等產品。除以此方式避開沖突,創造企業價值外,Tower公司亦積極尋求其他半導體廠商的合作,以該公司高密度快閃記憶體技術microflash,交換0.18微米制程技術,并將所募集資金導至籌畫中的第二座晶圓廠,因應制程技術的更新。

Tower公司表示,原在1997年第四季CMOS邏輯晶片占該公司總產出的90%,預計至2000年第四季將滑落10%,而全球快閃記憶體市場急劇擴大情勢下,未來嵌入Microflash記憶體產品將占總產出40%,至於CMOS影像感應器與混合信號IC則各占20%。

為朝前述方向邁進,經過不斷溝通與努力,日本東芝公司於1999年年終,決定授權Tower公司半導體加工技術,提供線寬0.18~0.15微米最先進半導體微細加工技術,同時亦將對Tower計劃於2001年下半年投產的新制程工廠,投資大約10億日圓。該廠不但可以運用東芝授權的加工技術,亦可為東芝代工生產數位家電和網路設備使用的系統整合晶片。

據了解,日本東芝目前雖委托我國華邦電子代工生產DRAM、邏輯IC等產品,惟因該公司計劃在2002年度時,將半導體營收的20%以上委托外部廠商生產,為分散代工來源,故積極和以色列知名晶圓代工大廠Tower合作。

再者, Tower半導體也與美國國家半導體(NS)多年來簽有合作協議,由Tower 公司為NS半導體公司代工制造晶圓,最近且續簽2年晶圓代工協議,將提供國家半導體核心CMOS與非揮發性記憶體技術,由此可證明以國晶圓代工產業前景,在全球資訊與通訊事業持續成長形勢下,將續有發揮空間。

事實上我國業者旺宏電子,曾於1999年與以色列積體電路(IC)公司Saisun進行策略聯盟,交互授權共同設計高密度32M Flash產品,即將在2000年7月問世,這使旺宏成為臺灣第一家生產32M Flash的廠商。此外,旺宏由於晶圓廠產能不足,也計劃與Saisun關系企業以色列晶圓代工廠Tower簽訂代工合約,由Tower每月提撥數千片8吋晶圓產能給旺宏,以供旺宏生產高密度Flash產品,解決代工生產問題。

3. IC制造業

美商Intel公司斥資16億美元於以色列興建8吋晶圓廠Fab 18,工廠地點坐落於以色列南方小鎮Kiryat Gat, Intel已於該廠使用0.18微米制程,開始量產其個人電腦心臟的微處理器Pentium III 733 MHz晶片。

針對英特爾在以色列之投資,事實上Intel早在1974年已在以色列海法(Haifa)成立Intel海外第一個6吋晶圓廠及研發中心,目前6吋晶圓廠單月產能約2萬6,000片,主要生產邏輯IC及快閃記憶體(Flash)。目前,海法(Haifa)研發中心,亦是Intel在海外唯一的設計中心,個人電腦中央處理器Pentium MMX之架構亦是該中心研發成果之一,同時該研發中心尚負責多項網路通訊晶片的開發。

自1996年以來,Intel在以色列投資的各種高科技公司金額高達3,500萬美元,投資領域包括網際網路、通訊、寬頻與網路安全等各層面,Intel由以色列出口產品金額,累積已逾20余億美元,每年皆為以國創造可觀外匯。

再則根據路透社2000年5月2日最新報導,美商Intel公司計劃再投資25億至35億美元,擴展以色列晶片工廠規模。1999年Intel所投入16億美元在以國南邊城鎮Kiryat Gat建置晶片廠,其中6億美元由以色列政府資助,每年用以生產18億美元規模的0.18 micron微處理器。此次新投資將用以生產0.13 micron微處理器,每年生產規模20億美元,并為Intel增添2,000-3,000名人力,生產規模之大令人側目。

三、通訊廠商介紹

1. 行動裝置上網技術

以色列公司PassCall Advanced Technology為解決無線通訊之行動裝置,上網難題之解決方案,宣稱可以開發讓任何一種行動裝置(包括PDA、車上PVA或行動電話等)直接上網而不須改寫網頁的技術。該公司最近獲得微處理器大廠Intel Capital公司投資,為一家成立時間相當短的新興高科技公司。其所開發出新技術稱為GateWave,原理是在網頁之外,另外建立一個金字塔型目錄,顯示在行動通訊裝置上,供使用者選擇。藉由改變網頁傳送方式,以避免整個網頁改寫的煩瑣過程,確為一革命性新觀念。

2. 網路電話設備

韓國三星電機與以色列RAD VISION公司共同開發網路電話用設備,雙方簽訂意向書(LOI)。三星電機將使用RAD VISION所開發的VoIP(網路電話)核心規格H.323 Proto買粉絲l(通訊協定),生產網路電話設備,雙方并計劃共同研發策略產品。同時,三星電機將結合三星創投,共同投資以商RAD VISION,以加速新產品開發流程。

而中國大陸華為技術公司也與以色列VocalTec建立IP電話設備技術合作關系,根據中國Chinabyte報導,深圳華為技術將與以色列VocalTec公司建立策略合作關系,共同推動IP電話設備技術與市場發展。目前華為已生產IP電話設備、網路管理和計費認證等全套產品,并可提供全面解決方案。其商用化的IP網路電話設備QuidwayA8010IP-Phone亦已正式發表,華為希望透過以色列之技術,使其IP電話設備能順利進入中國大陸及國際市場。

至於我國方面,翔威國際在國內網路電話市場中,一直扮演開拓者角色,自1997年即與最早發展網路電話技術的以色列VocalTec公司合作,將網路電話引進國內,奠定其領導地位。現在更推出只要利用家中電話,沒有電腦也可上網打國際電話的Aplio Phone網路電話盒。操作方式如打電話一樣簡單,雙方通話者只需具備普通按鍵式電話、電話線、網路撥接帳號(如SEED NET、HINET…等)及Aplio Phone網路電話盒,透過網路自動撥接,即可以市內電話費,加上網路撥接的費用,進行國際長途電話的溝通,每分鐘僅需約新臺幣1.7元,電話費可節省95%之多。此外,該產品同時具有方便攜帶,隨時隨地可通話及具有10多國語言之特點。屆時國內使用國際長途電話的生態,將改變為「國際電話輕松打」的新時代。

四、軟體產業與廠商介紹

以色列軟體產業發達,同與印度為西方國家所依賴的軟體人才重要來源,其所研發的套裝軟體主要以出口為導向,出口實績每年皆有不錯成長,且有多達160余家以色列軟體廠商在美國華爾街與高科技的NASDAQ股市上市,創下成功籌資案例,僅次於有地利之便的加拿大。

以色列軟體產業,與我國同樣面臨國內市場不足的困境,卻仍然發展得很成功,相較我國軟體業大部份僅能在國內市場經營情況,相當不一樣。首先其95%軟體業從事B2B業務,并以國際市場(特別美國市場)為主,由於以國民眾生活習性及思維邏輯與美國人相同,故其所開發之電子商務相關軟體在美國市場相當有競爭力。

此外,由於軟體業不僅負責撰寫程式,還要注意各種規格、協定,及客戶服務工作。因此以色列軟體公司,大多將總公司設在美國,聘請美國人來擔任公司負責人,以便接近市場。即使如此,業界與投資人依然認為這是一家以色列軟體公司,因為產品研發均由以色列工程師負責。

另一方面,以色列常由政府組團,到美國市場進行游說招商活動,再配合猶太人在華府以及華爾街的勢力,往往能在美國市場掀起一陣旋風。此外,以色列軟體產業也從軍方移轉許多技術。例如以色列軍方飛機上,有一種敵我識別裝置,如果應用在金融服務上,就是一種認證技術。

茲就其軟體產業特性與重要廠商經營現況,整理分析如后:

軟體出口發展迅速

軟體產業是以色列發展相當迅速的出口工業,該國軟體外銷金額每年皆以相當大幅度增長,超越資訊硬體或通訊器材的出口成長速度,1999年出口金額超過15億美元,更較1997年的10億美元增加50%,成就非凡,令人矚目。

(二)有能力開發之軟體產品種類多

以色列軟體工業向來根據全球資訊與通訊產業的發展,針對各項最新硬體平臺,予以變化并力求創新。過去八年期間,以國軟體工業成績傲人,每年平均成長率高達30%以上,所能開發之軟體產品,領域眾多。不過以國軟體業向來在全球人工智慧、即時系統、專家系統、電子商務平臺與資料庫等領域相當活躍,專精於開發有關國防軍事、教育研究、制造行銷、金融財務、醫療與多媒體通訊等業別之套裝軟體。

以國軟體產業在不同研究范疇皆有所投入,例如多媒體、影像、語音辨識、人工智慧、電腦病毒防治、數據通訊、防火墻、電腦輔助設計與應用、保密與數據安全性與網際網路等多方面,以國皆擁有有相當杰出企業,以能在世界市場競爭為榮。

(三)國際大廠進駐者眾

根據駐臺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提供資料顯示,以國共有1萬3,000名才華洋溢的軟體專家,其中60%為工程師與技師,分布在以國全國超過350家軟體工作室。因為這些專家的專精與智慧,積極戮力開發各種軟體,為以國尖端科技與產品,發展出一些獨一無二之方法與創造出卓越的標準。

同時也為以國吸引相當多外國著名大廠,前往籌設軟體或新產品研發中心,諸如美國知名大型跨國公司MICROSOFT、IBM、INTEL、MOTOROLA、NATIONAL SEMICONDUCTOR、SILICON GRAPHICS與HP等業者,紛紛在以國設立研發中心。

實際上,美國微軟公司(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