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目前進出口貿易總額占世界首位的是歐盟還是美國(中國世界第一)

时间:2024-05-24 05:30:46 编辑: 来源:

險、房地產等服務業已成為外商新一輪投資的熱點。

外商投資的產業構成顯著改善,第三產業投資比例大幅度提高。2005-2007年,第三產業外商投資金額占全部外商投資總額的比重分別為24.7%、31.6%和41.4%;第二產業比重分別是74.1%、67.5%和57.3%,呈現出相反的變動趨勢。

四、“走出去”戰略實施取得初步成效

“走出去”戰略的主要內容是,推動企業以對外投資、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等多種方式走出國門,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一)對外經濟合作范圍不斷擴大,競爭力逐步增強。

對外經濟合作始于上世紀70年代末,是改革開放帶來的新生事物,經過不斷努力,迅速發展成我國對外經貿的重要組成部分。

1976年,我國的對外承包勞務隊伍第一次走向國際舞臺,到1980年共有29家企業從事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業務,主要市場集中在西亞和北非。1981年以后,我國的對外經濟合作隊伍開始逐步壯大,企業的經營水平不斷提高,在外承攬的業務規模擴大,綜合競爭力增強,市場多元化戰略初見成效。自1995年起,開展了對外設計買粉絲業務,對外經濟合作的領域進一步拓寬。

入世以來,對外經濟合作駛入良性發展的快車道。從改革開放之初僅有幾家企業,到2007年已發展成為一支由1000多家企業組成的門類比較齊全、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隊伍,業務范圍向技術性較強的領域不斷擴展,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明顯提高。2002—2007年,對外經濟合作簽訂合同累計48.6萬份,合同金額2577億美元,完成營業額1633億美元,分別是1976—2001年對應項目總和的1.9倍、2倍和1.8倍。

2007年是我國對外經濟合作取得重大進展的一年。新簽合同金額853億美元,完成營業額479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9.1%和34.2%;派出各類勞務人員75.3萬人。其中,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40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5.3%。業務遍及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資金技術密集的電力、冶金、石化、軌道交通和電子通訊等領域的項目已占到總營業額的一半;大項目數量增長迅速。2007年有49家企業入選美國《工程新聞雜志》(ENR)全球最大承包商225強,14家躋身百強。

(二)對外投資規模增勢強勁

我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起步于1979年改革開放初期。當時經國家批準,只有少數國有企業主要是貿易公司走出國門,開辦代表處或設立企業。

經過30年的探索和發展,我國對外投資的規模雖依然較小,但已取得積極進展。入世以來,我國企業對外投資步入較快發展期。2002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僅有27億美元,到2007年已經上升到265億美元,2002—2007年6年間年均增速25.1%。截止到2007年底,7000多家境內投資主體設立的境外直接投資企業已超過1萬家。

對外投資的領域不斷拓寬,對外投資的層次和水平不斷提升。目前,我國企業對外投資呈現出市場多元化發展態勢,投資國別已覆蓋17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集中在亞洲和拉丁美洲地區。2007年,亞洲地區占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的比重為62.6%,拉丁美洲占18.5%,歐洲、北美和大洋洲合計占13%。

對外投資由單一的綠地投資向跨國并購、參股、境外上市等多種方式擴展。跨國并購已成為對外投資的重要方式,主要流向資源、電訊和石油化工等行業。2007年,以收購、兼并方式實現的對外直接投資占全部投資流量的23.8%。一批境外研發中心、工業產業集聚區逐步建立,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不僅采掘業、制造業和商務服務業繼續加大對外投資,金融業也開始了境外投資試點。截至2006年底,中國工商銀行等五大國有商業銀行海外總資產達2268億美元。國有商業銀行在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巴西等29個國家和地區設有47家分行、31家附屬機構和12家代表處。到2008年4月底,我國已批準10家證券公司、6家期貨公司在香港設立分支機構,31家境內企業獲準從事以套期保值為目的的境外期貨交易。

截止2007年底,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達到1179億美元,其中,金融類企業存量167億美元,非金融類企業存量1012億美元。

五、多雙邊經貿合作成就矚目

一是把建設自由貿易區提到戰略高度。自由貿易區已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新形式、新起點,以及與其他國家實現互利共贏的新平臺。我國從2000年開始建設自由貿易區,截至2007年10月,我國跟亞洲、大洋洲、拉美、歐洲、非洲的29個國家和地區建設12個自由貿易區,對其出口占到我國出口總額的四分之一以上。與東盟簽署并實施了自貿區貨物和服務貿易協議,促進了“10+1”、“10+3”機制的深化。

二是雙多邊和區域經貿合作進一步深化。我國已與123個國家簽訂了雙邊投資保護協定,與129個國家和地區、13個國際組織建立了180多個多雙邊聯委會機制,對加強多雙邊經貿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是建立戰略經濟對話機制。2006年9月20日,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機制正式啟動,迄今為止已舉行了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雙方達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識,簽署了多項協議。與此同時,中國還相繼與日本、歐盟、東盟等建立了相應的經濟對話機制,加強了與主要經貿伙伴的協調與溝通。與俄羅斯互辦“國家年”,涉及多項經貿活動。豐富了上海合作組織經貿合作內容。創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落實了8項對非經貿合作舉措。建立了“中國-加勒比經貿合作論壇”、“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論壇”兩個機制。

展望未來,推進對外開放的任務仍十分繁重。我們要按照十七大確定的對外開放的方針路線,進一步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地結合起來,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性經濟體系,努力創造并保持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新優勢。

當今世界的基本概況

當今世界經濟與政治 一、經濟全球化進程不可阻擋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盡管它在進程中會有曲折,會有人反對,但其勢頭不可阻擋

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資本、服務、技術、信息、勞務(人才)在全球范圍內流動空前加快,形成世界統一大市場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

進入新世紀以后,全球化進程加快,各國開放的程度越來越高,相互依存度越來越高,市場自由化的程度越來越高

之所以說經濟全球化的勢頭不可阻擋,這一進程不會中斷,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兩個輪子一直往前轉,這兩股力量不可阻擋

這就是市場化的力量和網絡化的力量,也稱作市場革命和技術革命

冷戰結束后,世界市場化的規模和速度大大提高

前蘇聯東歐國家走上市場化道路;中國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大步推進;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市場的控制也大為松動

整個世界的開放度、市場的自由度前所未有

信息產業的迅猛發展,突破了地域時空的限制,互聯網使世界各國之間的距離縮小,使商品、資金、技術、信息的流動空前加快,成本空前降低

例如,紐約到倫敦的長途電話費, 2001年時,每3分鐘需1美元,預計到2010年將降到3美分

網絡化極大地推動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跨國公司的擴張力量不可阻擋,成為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載體

哪里的市場條件適合,哪里的成本低廉、潛力巨大,它們就往哪里推進

有研究顯示,全世界已有6

4萬家跨國公司,它們以資金、技術、品牌和銷售網絡的優勢馳騁世界市場,它們控制著全球1/3的生產、2/3的國際貿易,70%的技術專利,90%的國際直接投資

這些龐然大物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量

WTO的成立,統一的國際經濟規則的形成,對民族國家的約束力逐步加強,又大大推動了全球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進程

但是,由于經濟全球化的負面效應的顯現,南北差距的拉大,國際經濟貿易規則的不合理(這些規則是以發達國家為主體制定的),財富越來越向少數富國集中,不發達國家有被邊緣化的危險

產業結構的全球整合,使發達國家一部分人失業;工業化的步伐使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

因此,從上世紀90年代起,世界出現了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

反全球化浪潮的興起提醒世界,全球化進程應當調整,需要反思,應當給全球化“以人情、人道色彩”(歐盟語),應使全球化成為一個共贏共享、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全球化,這就要求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

二、世界經濟形成三大主體、三大市場 與經濟全球化一道,區域經濟合作(即區域經濟集團化),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又一個重要趨勢

現在,全世界經濟合作組織大大小小多達140多個,但在世界經濟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占有最大市場份額的是三大主體: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正在籌劃并形成中的東亞自由貿易區

世界經濟的興衰起落,與這三大區域經濟板塊密切相關

經過五次擴大,歐盟今天已成為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地區組織

25國人口4

5億,GDP逾10萬億美元,占世界總GDP的30%

歐盟已建立起歐元區,統一了貨幣,這是目前惟一可以在經濟領域與美國相抗衡的力量

北美自由貿易區,包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1994年正式建立,人口近4億,GDP 11萬億美元,是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它要向南美擴張,美國認為拉美是“一個比歐盟更重要的市場”

如果拉美進入,便可形成一個包括34國、8億人口、占半個地球的大市場

南美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有一個曲折反復的過程,但這是遲早的事

一個以雙邊為基礎的東亞自由貿易區網絡正在形成

在2000年11月新加坡召開的東盟首腦會議和“10+3”(東盟10國+中日韓3國)首腦非正式會議上,首腦們就建立東亞自由貿易區達成共識并使其轉入具體實施

中國與東盟已確定在2010年建立自由貿易區,日本與東盟自由貿易區也將在2012年最終建成

在此基礎上,以“10+3”組成的東亞自由貿易區,可望2015年左右建成,并逐步走向建立“東亞經濟共同體”的更宏偉目標

而實現這一目標,占東亞地區GDP90%以上的中日韓三國的合作至關重要

一旦東亞自由貿易區建成,將成為擁有占世界1/3人口,GDP達到7萬億美元的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市場,其規模可與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世界三大經濟板塊之間,相互交叉、相互合作、相互競爭

我國的主要市場、主要貿易伙伴,都在這一范圍

美、歐、日三大家占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近一半

因此,密切關注世界三大市場的動向尤其重要

正如有專家所言:區域經濟合作發展的動機、地域分布、組織形式、影響及出現的一系列變化,將對世界經濟發展的方向與格局產生決定作用,對世界各國提出新的機遇和挑戰

三、影響世界經濟發展的四大環境 經濟的發展是要受到環境制約的

對世界經濟發展起重要影響的有四大環境,即政治環境、市場環境、資源環境、生態環境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