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生活中國際貿易的實例(當代國際貿易特點及發展趨勢(要求具體實例))

时间:2024-05-12 05:56:41 编辑: 来源:

2、 此案例涉及CIF術語,CIF術語條件成交時,買賣雙方的風險界點在于裝運港船舷,貨物在裝運港越過船舷以前的風險由賣方承擔,貨物越過船舷以后的風險由買方承擔。另外CIF合同典型象征性交貨,即賣方憑單交貨,買方憑單付款,只要賣方所提交的單據是齊全的、正確的,即使貨物在運輸途中滅失,買方仍需付款,不得拒付。

3、 結合本案例,賣方已完全履了自己的合同義務,貨物滅失是在離港4小時的事情,風險早已轉移給買方,再加上CIF術語象征性交貨的特點,所以盡管這批貨物在運輸途中已完全滅失,買方仍需用付款。所賣方有權利憑規定的單證要求買方付款。

例題八:

某公司按FCA條件出口一批鋼材,合同規定是四月份裝運,但到了四月三十日,仍舊未見買方關于承運人名稱及有關事項的通知。在此期間,備作出口的貨物因火災而焚毀。

問:此項貨損應由誰負擔?

標準版答案:

1、 此項貨損應由賣方負責。

2、 此案例涉及FCA術語,根據2000年《通則》,在FCA術語條件下,買賣雙方的風險界點在指定地點貨交承運人控制,賣方承擔貨物交給承運人控制之前的風險,買方承擔將貨物交給承運人控制之后的風險。該批貨物因買方遲遲未訂立運輸契約指定承運人,故在合同規定的裝運期滿仍未能交于承運人處置,風險尚未轉移給買方。

3、 結合本案例,在FCA條件下,2000年《通則》曾規定,如果買方未能及時通知賣方承運人及其它事項,買方應承擔由此引起的風險和損失,是合同規定的交付貨物的約定日期或期限屆滿后發生的,而非裝運期滿后發生的,因此,買方不應承擔此項貨損,此項貨理應由賣方自己承擔。

例題九:

我某公司按FCA條件進口一批化工原料,合同中規定由賣方代辦運輸事項。結果在裝運期滿時,國外賣方來函通知,無法租到船,不能按期交貨。因此我公司向國內生產廠家支付了10萬元違約金,問:對我公司的這10萬元損失,可否向國外的賣方索賠?

標準版答案:

1、 我方的10萬元延期交貨違約金,不能向國外公司索賠,應由自己承擔。

2、 這個案例涉及FCA術語問題,買方負責訂立運輸契約,指定承運人到裝運地點接貨,買方可以委托賣方代辦運輸事項,但此項活動的風險和費用均由買方承擔。

3、 結合本案例,FCA術語應由我公司負責租船訂艙,但我公司在自己承擔風險的責任下由賣方代辦運輸,所以賣方租不到船、訂不到艙的風險應由我公司承擔,由此而導致的對國內企業的違約金的損失也應由我公司承擔。

案例十:

我某公司按照FAS條件進口一批木材,在裝運完成后,車外賣方來電要求我方支付貨款,并要求支付裝船時的駁船費,對賣方的要求我方應如何處理?

標準版答案:

1、 我方對于賣方支付裝船時的駁船費的要求可以拒絕。

2、 按照2000年《通則》的解釋,采用FAS術語成交時,買賣雙方承擔的風險和費用均以船邊為界,即買方所指派的船的船邊,在買方所派船只不能靠岸的情況下,賣方應負責用駁船批貨物運至船邊,駁船費用是在風險費用轉移以前發生的,理應由賣方承擔。

3、 故此,在本案例中,國外賣方要求我方承擔駁船費用是不合理的,我方有權拒絕。

案例十一:

某公司以CFR術語進口一批面粉,國外賣方按期租船將貨物發往我方目的港。貨到目的港后,發現該批面粉嚴重霉變,經調查,原因是船舶是艘超齡服役的船,設備老化、航行速度慢,且船方又沿途招攬貨物,致使航期延長了一個多月,由于是高溫潮濕季節,長時間在船艙中面粉因此發生霉變。對此損失,我方應向誰索賠?

標準版答案:

1、 對此損失,我方應向賣方索賠。

2、 此案例涉及CFR術語,

案例十二:

某公司按EXW條件出口一批電纜,但在交貨時,買方以電纜的包裝不適宜出口運輸為由,拒絕提貨和付款,問:買方的行為是否合理?

參考答案:

1、 買方的行為是不合理的,我方應拒絕。

2、 本案例涉及EXW條件下交貨的問題,根據《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的規定:在EXW術語中,除非合同中有相反規定,賣方一般無義務提供出口包裝,如果簽約時已明確該貨物是供出口的,并對包裝的要求作出了規定,賣方則應按規定提供符合出口需要的包裝。

3、 結合本案例,賣方在交貨時以電纜的包裝不適宜出口運輸為由拒絕提貨和付款,并沒有說不符合合同規定,由此說明,在合同中并無有關貨物包裝的規定,根據慣例,故買方以此借口拒付貨款和提貨理由是不充分的。

《國際貿易實務》案例分析

我某出口公司于2月1日向美商電報出口某農產品,在發盤中除列明必要條件外,還表示“Packing in Sound—bags”。在發盤有效期內,美商復電稱:“Refer to your telex first accepted,Packing in new bags.”我方收到上述復電后,即著手備貨,數日后該農產品國際市場價格猛跌,美商來電稱:“我方對包裝條件做了變更,你方未確認,合同并未成立。”而我出口公司則堅持合同已經成立,于是雙方對此發生爭執。 此案應如何處理?

1)根據《公約》的解釋,對發盤條件的添加或變更是指“有關貨物的價格、付款、質量和數量、交貨地點和時間、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賠償責任范圍或解決爭端等的添加或不同條件,均視為實質上變更發盤的條件”。除這些內容以外的添加或變更就屬于非實質性的了。《公約》還規定“對發盤表示接受但載有添加或不同條件的答復,如所載添加或不同條件在實質上并不改變該項發盤的條件,除非發盤人在不過分遲延的期間內以口頭或書面通知反對其差異外,仍構成接受。”這就是說,非實質性的的添加或變更能否構成有效的接受,要取決于發盤人是否反對。如果發盤人用口頭或書面形式表示反對,接受無效,合同不成立;如果發盤人不表示反對,則接受有效,合同成立。

2)該案例中美商對包裝的變更屬于非實質性變更,仍構成了有效接受,而使合同得以成立,并且合同的條件以該項發盤的條件以及在接受中所載的更改為準,即該合同除包裝條款改為IN NEW BAGS外其他仍按我某出口公司在發盤中列明的條款,雙方應按此合同承擔義務與責任。

那些事例(實例越多越好)說明了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股市,商業,等)

目前,新的經濟只是在部分工業化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初露端倪,在全球范圍還屬于萌芽狀態。不過這種經濟的發展肯定對于世界政治和經濟將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日本經濟審議會1999年向日本政府提出對未來十年日本新經濟計劃的建議時說:“當前,世界文明正在發生變化,這一變化不是一般的‘進步’與“高度化”,而是要創造新的歷史發展階段的變化。……一直支撐戰后增長的現代工業社會的規范已跟不上人類文明的巨大潮流。……在今后存在多種智慧的社會中,必須通過不斷創造出新的智慧來搞活經濟與文化。為此,就必須能夠更加容易地吸收世界的信息和知識,還要有更加容易向世界傳遞信息的環境。同時,還必須擁有能夠培養富于個性和創造性的組織和人才的計劃和社會氣氛”。

如果把上面所說的世界經濟的變化加以概括,似乎可以說,未來經濟有兩大趨勢:一個是經濟知識化,表現為知識和信息成為經濟發展最活躍、最重要的因素;另一個是經濟全球化,表現為商品、勞務、資本、技術和人才在全球流動的加速。這兩大趨勢相互聯系、互相影響。也可以說,新的經濟將是以知識與技術創新為基礎,以全球為市場的時代。它將促使各國的增長模式、產業構成、經濟體制、社會結構、教育制度、文化取向等產生深刻的變化,也將對各國的對內、對外政策提出新課題。

三、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及其兩重性經濟全球化的發端似可溯源到二次世界大戰后期布雷頓森林體制的創建。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關貿總協定三大機構的建立與發展,給全球金融、貿易與投資活動以極大的推動。美元與黃金掛鉤使美元成為國際流通與儲備的手段,首先便利了美國企業向全球的拓展。不過,冷戰時期兩個世界市場的劃分又使經濟全球化受到一定限制。冷戰結束后,經濟全球化得到進一步發展。主要有兩股力量推動:一股力量是信息技術革命和高新技術成長的大大促進了商品、勞務、資本、人才、技術的全球交流。另一股力量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社會主義和轉軌國家加入市場經濟行列,給世界大市場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然而,也要看到由于存在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特別是超級大國在經濟全球化中推行損人利己的貿易與金融政策,1997年爆發的東亞金融危機迅速演變為全球金融動蕩和南北兩極分化,充分顯示了經濟全球化的兩重性。

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為:第一,由跨國公司帶頭推行的生產國際化走向生產要素配置的全球化。

戰后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居于統治地位。美國的大企業抓住歐、亞的戰后重建機遇開展了海外擴張。汽車、石油、化工等行業的大公司帶頭進行跨國生產以戰領世界市場。歐、日的經濟得到恢復后,他們的大公司也紛紛進行海外投資。跨國公司成為生產國際化的主導力量。當時的生產國際化主要的發達國家之間進行,因為那里政局較穩定、市場引對廣闊、基礎設施較完善、投資軟環境較健全。七十年代,生產國際化擴展到發展中世界。到了九十年代,跨國公司又把生產國際化發展為生產要素配置的全球化。這一特點表現在三方面:一個方面是跨國公司展開大規模的企業重組與兼并,著眼于全球市場、資源、技術、人才的利用,重點是控制高新技術產業和高附加值服務業的海外市場。以1997年美國波音公司兼并麥道壟斷美航空工業開始,跨國公司重組與合并的狂潮席卷了電子、電信、航空、金融等行業。1997年美國企業兼并的協議金額是1991年的7倍。1998年德國奔馳與美國克萊斯勒公司合并成世界最大的汽車集團;1999年日本的銀行三巨頭——第一勸業銀行、富士銀行的日本興業銀行組建全球規模最大的金融集團。這些表明跨國公司在全球的重組正方興未艾。第二個方面是跨國公司的海外投資由發達國家逐步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這一方面是因為發達達國家的市場相對飽和,另一方面是因為發展中國家投資環境的日益改善,為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提供獲得豐厚利潤的機會。第三個方面是發展中國家的一批大企業開始走出國門,進行海外生產與銷售。在世紀末美國《財富》雜志公布的全球500家大企業中,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公司初露頭角,反映了發展中國家正在為成為生產全球化新星。

第二,發達國家帶動的流通國際化走向貿易自由化與區域集團化。

戰后發達國家的生產國際化推動了流通的國際化。國際市場的放大和流通國際化反過來又成為促進發達達國家經濟增長的越來越重要的因素。據統計,全球貿易增長速度高于全球經濟增長速度,1950年——1994年的四十五年間,全球GDP增長率為年均4%,全球貿易年均增長率則為6%。這說明全球生產的商品和勞務越來越依靠國際市場交換來得到價值實現。1970年美國經濟對國際市場的儲存存度為11%,1997年升為25%。其中高新技術產品對國際市場的依存度更高。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1970年為25.9%,1993年達到37.3%。就是說美國的高新技術產品有三分之一以上要依靠海外銷售。其他發達國家也是大體如此。

發達國家經濟對國際市場依存度的加大產生了兩個趨勢:一個趨勢是謀求相互削減關稅,促進貿易自由化。從1947年關貿總協定成立以來,經過四個回合的談判,發達國家關稅的平均稅率已由約40%降到降到低于5%,發展中國家的平均稅率降到12%。世界貿易組織成立后,發達國家正在發起新一輪的多邊貿易談判,為他們的高新技術產品和高附加值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