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網紅經濟申論范文(2020年內蒙古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賞析)

时间:2024-06-01 12:53:06 编辑: 来源:

發掘從來不是“膚淺”地走一走、看一看、聊一聊,而是深耕在民族骨血的精神脊梁,新時代產生新矛盾,迎來新機遇、面臨新挑戰,我們更應該用新文化在危機中育新機,謀求新發展。

保持傳統文化底色。回眸中華民族千年文化激蕩發展,形成了獨樹一幟、底蘊深厚的傳統文化遺產,中華文化歷經時間更迭、歲月洗禮仍舊閃耀光輝。20xx年的春節舞蹈《唐宮夜宴》為我們還原了盛唐的繁華、《水下洛神》向我們展示了柔美的力量、《龍門金剛》給我們打開了神秘的文化之門......這是傳統文化發展的歷史鏡頭,而我們將鏡頭拉伸、讓我們將目光遷移,在文化覺醒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將文化傳承,在新時代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故事,讓其迎風復蘇。

厚植文化產業融合。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改革的步伐不斷邁進,當改革紅利充分釋放后,則步入改革深水期和攻堅期,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如何讓經濟煥發活力則成為不可回避的話題,而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新路似乎給發展提供了新的借鑒和遵循。文化消費模式的創新應用,改造和提升了傳統的文化業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帶來的新的機遇,因此我們更應該發展新型文化企業,豐富文化體驗形式,打造數字化發展戰略,擴大優勢文化產品供給。

深耕文化創新發展。文化創新是發展的主攻方向和偉大工程。北京市密云區打造“紅色文藝輕騎兵”,讓文化惠民進家門,實現精品下鄉、門前看戲,疏通藝術服務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了讓文化能夠貼近群眾,更好的惠及民生;黑龍江省通河縣以“仁孝”為主題,推廣《弟子規》、二十四孝等傳統文化,加強鄉風文明建設,開展多種形式的群眾性文化活動,構建鄉風文明長效機制,提升全村精神文明素質。由此可知,文化創新方能歷久彌堅、發揮出更沉穩、更持久的力量。

風雨多經志彌堅,關山初度路尤長。孕育文化、發展文化是一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過程,不是一日之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唯有做好傳統文化的“繼承人”,善做弘揚文化的“發展人”,勇做文化創新的“開拓人”,方能再新時代孕育新文化、以新文化提振新發展。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