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資本輸出國的海外投資法律制度的內容包括(論述中國海外投資制度的主要內容)

时间:2024-06-02 11:04:26 编辑: 来源:

地區部和32個分支機構在美國硅谷和達拉斯、印度班加羅爾、瑞典斯德哥爾摩、俄羅斯莫斯科等地建立了多家海外研發中心,并通過各種激勵政策吸引國內外優秀科技人才進行研發,從而能夠及時掌握業界最新動態。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統計,截至2002年底,華為累計申請專利2154件,發明專利申請量居國內企業之首,華為申請國際和國外專利198項,是發展中國家企業里最多的。華為作為中國馳名商標在86個國家和地區注冊600多件次。華為依托全球化技術開發網絡,利用遍布世界各地的研發機構,以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更快的響應速度和更好的性能價格,幫助全球運營商確立可持續贏利的運營模式。現在,華為的設備已經在非洲、南美、東南亞、東歐等地區40多個國家晝夜運轉,靠著掌握越來越多的核心技術,華為在世界電信市場上已經能與跨國公司比肩較量。

高科技企業參與國際競爭,開展海外投資,必須擁有強大的技術開發實力和技術創新能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而中國高科技企業的弱勢和薄弱環節正在于普遍缺乏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創新能力嚴重不足。要解決這個問題,完全可以學習華為的做法,進行海外研發投資,建立研發中心,利用海外的研發資源,推動研發國際化取得居于國際先進水平的自主知識產權,提升科技國際競爭力。

國際經濟法:保護國際投資的國際公約是哪4個??

它是由調整國際投資關系的國內法規范和國際法規范綜合形成的一個法律體系,由5個方面構成.

一是資本輸出國關于外國投資的法律規范.

二是資本輸出國關于對外投資的法律規范.

三是資本輸出國與輸入國間的雙邊投資協議.

四是國際投資的多邊條約.

五是國際慣例.

拓展資料:

國際經濟法是指調整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國家與他國私人之間;國際組織與私人之間以及不同國籍私人之間,相互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隨著各國之間貿易和經濟往來日益增長以及國家對貿易和經濟活動的干預日益加強而形成和發展的。早在中世紀末期,歐洲主要商業城市就有一些關于國際商業交易的規則。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有關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規則和制度大量出現,并具有了國家之間條約的形式。作為一門學科,國際經濟法學也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逐漸發展起來。《國際經濟法》系統深入地闡述了國際經濟法的核心問題

國際投資保護,是指為消除投資者顧慮,確保投資利益和財產安全而采取的措施。一般由資本輸出國與資本輸入國共同簽訂某種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實現。其法律形式可分為三種。

(1)在資本輸入國法律或政府政策聲明中,明確規定對外國投資的保護措施。

(2)資本輸出國對本國國民或企業的海外投資實行投資保險或保證制度。

(3)多國的共同制訂投資保證方案及其它法律,如國際投資法典、國際投資保證公約、處理國際投資爭議公約等。前兩種形式屬國內法范疇,已為大多數國家實行。第三種多邊投資保證制度,屬國際法范疇,雖然提出過不少設想和方案,但由于各國利益不一致,在國際上通過的文件并不多,主要有世界銀行起草的《關于解決國家和它國國民間投資爭端公約》(1965年),和《建立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公約》(1985年)。

投資可分為實物投資、資本投資和證券投資,其中內涵最豐富和最復雜的是證券投資。證券投資分析是指人們通過各種專業分析手段,對影響證券價值或價格的各種信息進行綜合分析以判斷證券價值或價格及其變動的行為,是證券投資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主要有如下三種:基本分析、技術分析、演化分析,它們是深入進行證券市場研究和投資實踐所必需的有效工具。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