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虛假貿易的定義和特征(熱錢是什么?為什么06年說國際熱錢流入中國,現在又說國際熱錢流出中國?怎么看出來的?)

时间:2024-06-02 11:28:14 编辑: 来源:

, 而且也吸引了包括內地企業、個人和香港居民資金導向。

(三)資本市場因素

第二、房地產市場。出于風險控制考慮, 熱錢直接流入樓市往往視政策導向而定。房地產政策處于緊縮周期,房屋銷售價格指數收益率下降,熱錢往往先于政策緊縮就抽退;而政策處于寬松期時,房屋銷售價格指數收益率將迅速升高,引發熱錢迅速流入。

第四、大宗商品市場。熱錢流入與大宗商品的關系是國際資本流動的縮影。從CRB指數曲線與熱錢流向趨勢走勢來看,除了拐點和幅度略有差別之外,二者走勢如出一轍 。事實上,美元指數、人民幣和大宗商品三者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當人民幣盯住美元時,三者之間存在穩定的平衡關系,國際資金在三者之間的流動保持相對平衡;而當人民幣不再單一盯住美元時,三者之間的平衡關系被打破,資金開始離開美元資產,流向被低估的人民幣資產和大宗商品。

(四)人民幣升值預期影響熱錢流向

匯率政策的變化引起市場對于貨幣價值預期的變動,促使熱錢向具有較高升值預期的國家流動。2005年7月,我國對人民幣匯率制度進行了改革,施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在此之前,市場預計人民幣與美元脫鉤之后將會大幅升值,加速熱錢流入;而人民幣脫鉤之后,升值預期兌現,熱錢流入放緩。金融危機后,當前一些主要發達國家采取的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使資金流動性泛濫,而我國經濟率先復蘇,導致國際市場對我國產生人民幣升值預期,資金凈流入壓力加大。2010年6月匯改重啟后,人民幣快速大幅升值預期弱化,再加上樓市、股市不景氣, 熱錢又產生流出的傾向。但從全球范圍看,美國施行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美元貶值帶來人民幣被動升值,而國際社會繼續對人民幣施壓,人民幣還會維持一段時間的單邊走勢,熱錢可能會進一步流入。

三、熱錢流入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一)國際熱錢流入對中國貨幣政策的影響

熱錢的流入加速了我國外匯儲備的增長,而外匯儲備的增加必然帶來外匯占款的增加,不斷增加的外匯占款形成了基礎貨幣的內生性增長,央行被迫投放基礎貨幣。如果此時央行不采取沖銷的政策,并且在國內信貸不變的情況下,基礎貨幣的增加,通過貨幣乘數效應的作用,使得國內貨幣供應量增加。

2004年以來, 中國實施的包括緊縮性貨幣政策在內的宏觀調控都是為抑制國內通貨膨脹的潛在壓力, 貨幣供應量的增長也一直保持在14%左右。但是國際熱錢對中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因為國際熱錢大量涌入,迫使央行被動地增加貨幣投放,從而減少相關貨幣政策的效果。央行的這種被動性是由于中國銀行匯率政策造成的。根據銀行的匯率政策,中國對進來的外匯只能被動地兌換,而且進來多少就必須兌換多少,如果國際熱錢不斷涌入,人民幣的需求就會不斷上升,最終加大人民幣的升值壓力。由于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增加,會促進熱錢進入,又會加大中國貨幣的投放,從而造成人民幣的升值壓力進一步上升,最終有可能進入一個惡性循環,大大降低宏觀政策的效果。

雖然央行可以通過減少對金融機構、政府及非金融機構的債權來抵消外匯占款對貨幣投放的壓力,通過發行中央銀行票據等方式回籠貨幣,或者通過調整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影響貨幣乘數進而影響貨幣供給,但是在熱錢加速涌入,外匯儲備急劇增加的情況下,央行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受到嚴重影響。

(二)加劇人民幣升值壓力

熱錢流入與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聯系密切,只要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依舊,熱錢涌入中國的沖動就將保持。為了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我國采取了小幅、漸進升值的政策。然而,人民幣升值速度慢導致大量游資涌入,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近幾年中國進出口貿易勢頭強勁, 國際收支出現持續較大順差, 而美國等西方國家與中國貿易出現逆差,加上其國內經濟長期疲軟,美日等國為轉嫁本國經濟困境,借口近年中國外匯儲備迅速增長,極力助推、鼓噪人民幣升值,對國際熱錢涌入中國產生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使中國外匯儲備規模激增,加劇了人民幣匯率升值壓力,擴大了國際社會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因此,只要人民幣升值預期不變,流入的國際熱錢會繼續增多,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會更大。

央行為穩定人民幣匯率,只能被動地吸收外匯,外匯買入量越大,貨幣供應越多;為減少貨幣供應對通脹的壓力,央行只能采取收回對商業銀行的再貸款對國內信貸進行沖銷等措施,在當前我國利用回收再貸款控制貨幣供給量的余地越來越小的情況下,中央銀行陷入維持匯率穩定和控制貨幣供應量的兩難境地,央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受到嚴重制約。

(三)國際熱錢流入對房地產市場的沖擊

熱錢流入將增加房地產開發商和炒樓者的資金供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國家緊縮房地產信貸、直接融資和信托渠道給他們帶來的資金壓力,客觀上幫助他們維持當前過高的房價。因此熱錢的流入和當前房地產調控的政策意圖是相違背的,政府需要對熱錢流入問題給予重視,并制定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

最近幾年來,我國房地產價格直線上升,全國房地產價格漲幅遠遠超過消費物價指數,房地產業仍是目前稅后利潤增長最快的行業。因此,不能排除一些套利資本進入了我國的房地產市場。如果大量的熱錢涌入,會過度抬高房地產價格、造成房地產市場的虛假繁榮、掩蓋房地產市場的真實需求、引起房地產市場的過度開發。從而可能造成樓市泡沫的產生,對整個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造成阻礙。

(四)金融宏觀調控難度大

熱錢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匯率的沖擊上,央行為了保持匯率穩定,在熱錢不斷涌入的情況下,不得不大量買入外匯資金,貨幣供給大大增加;另一方面,為了抑制熱錢的流入,加大其成本,需要壓低人民幣利率,兩者的結果使得市場上的流動性大大增強這又有可能造成通貨膨脹和經濟過熱。為保持匯率穩定,國家必須購買交易市場上溢出的外匯,在外匯管理局賬目上的對應反映就是外匯占款。作為一種金融資產,外匯儲備的增加無異于投放基礎貨幣,外匯占款的增加直接增加了基礎貨幣供應量,熱錢進入國家外匯儲備越多,人民幣的發放增長就越快,再通過貨幣乘數效應造成貨幣供應量的大幅度增長,使得流通中的人民幣迅速增多,這不僅增大了國內通貨膨脹的壓力,而且弱化了央行對貨幣供應量調控的能力及效應,不利于央行宏觀調控目標的順利實現。

(五)擾亂了正常金融秩序

熱錢的大量涌入,危及我國經濟安全,沖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削弱我國宏觀調控力度,乃至誤導經濟畸形發展,促使內外投機資本勢力勾結,助推兩極分化。從根本上說,熱錢作為外國私人資本侵入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的一種渠道,也是和平演變的一種手段,沖擊我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實現共同富裕的宗旨,它助長的是國外,特別是西方資本強勢集團和國內非法膨脹的少數投機暴富群體相互配合。對此,我們應當有清醒的認識,不可僅僅停留在技術操作層面評判,更不能為那些西方金融資本壟斷勢力和中國內外勾結的暴富階層說話。

熱錢是什么?為什么06年說國際熱錢流入中國,現在又說國際熱錢流出中國?怎么看出來的?

熱錢(Hot Money),又稱游資(Refugee Capital)或叫投機性短期資本,只為追求最高報酬以最低風險而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迅速流動的短期投機性資金。國際間短期資金的投機性移動主要是逃避政治風險,追求匯率變動,重要商品價格變動或國際有價證券價格變動的利益,而熱錢即為追求匯率變動利益的投機性行為。當投機者預期某種通貨的價格將下跌時,便出售該通貨的遠期外匯,以期在將來期滿之后,可以較低的即期外匯買進而賺取此一匯兌差價的利益。由于此純屬買空賣空的投機行為,故與套匯不同。在外匯市場上,由于此種投機性資金常自有貶值傾向貨幣轉換成有升值貨幣傾向的貨幣,增加了外匯市場的不穩定性,因此,只要預期的心理存在,唯有讓升值的貨幣大幅波動或實行外匯管制,才能阻止這種投機性資金的流動。

雖然大概的定義可以這樣說,但是如何甄別熱錢以及確定熱錢的數目大小,卻非易事。因為熱錢并非一成不變,一些長期資本在一定情況下也可以轉化為短期資本,短期資本可以轉化為熱錢,關鍵在于經濟和金融環境是否會導致資金從投資走向投機,從投機走向逃離。而我國現行實際上的固定匯率制度和美元持續貶值的外部金融環境,造就了熱錢進出的套利機會。

首先是熱錢進來對經濟造成推波助瀾的虛假繁榮。從我國目前的情況看,熱錢在賭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同時,乘機在其他市場如房地產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以及其他市場不斷尋找套利機會。如最明顯的莫過于房地產市場。最近兩年多來,我國房地產價格直線上升,全國房地產價格漲幅在12%以上,遠遠超過消費物價指數,尤其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一些大城市,房地產價格上漲20%以上,甚至達到50%。即使2004年嚴厲的宏觀調控也沒有抑制房價的急劇上漲。因此,不能排除一些套利資本進入了我國的房地產市場。 很多房地產開發商之所以不愿意降價樓價房價,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對國際熱錢心存幻想,而能夠吸引國際熱錢進入中國樓市的一個很重要的理由,就是人民幣的大幅升值。

其次熱錢大量進入,加大外匯占款規模,影響貨幣政策正常操作,擾亂金融體系的正常運行,加劇國內通貨膨脹的壓力。2004年全年基礎貨幣投放達到6600多億元人民幣,按照測算大約1000億美元的熱錢流入,就有8000多億元人民幣,因此,僅僅熱錢流入就超過了全年的基礎貨幣投放額。這迫使央行在公開市場大量運用央行票據強行沖銷,僅2004年央行就發行了近1.5萬億元票據對沖,這大大增加了央行的操作成本,同時也使得我國貨幣政策主動性不斷下降,貨幣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增加了通貨膨脹的壓力。

據有關專家計算,截至2005年底,在我國境內的“熱錢”超過3200億美元,2006年底和2007年底分別為4000億美元和5000億美元。2008年6月24日,社科院世界政治與經濟研究所專家在社科院網站上發表報告指出,在一定的經濟學模型假設下,中國資本市場上的熱錢數額驚人,已高達1.75萬億美元,這一數字大約相當于截至2008年3月底的中國外匯儲備存量的104%。“熱錢”向中國流入是受多種因素驅動的:既可以實現規避國際金融動蕩風險,也可以對人民幣套匯套利,還可以對國內股市、樓市進行投機”。

再次,熱錢流入,人為加大了人民幣對外升值的壓力。我國現行的匯率體系,以及美元持續貶值,才能吸引熱錢進來。因此,只要人民幣升值預期不變,隨著流入熱錢的增多,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就會越大。最后,熱錢的流出,也同樣會使經濟劇烈波動。隨著美聯儲7次升息,美元利率提高增強美元吸引力,加上對人民幣升值預期不確定性增加,如果熱錢大規模迅速流出,就會使一些投機氣氛較大的市場價格會大幅波動,如房地產價格迅速回落、債券價格以及股票市場大幅震蕩等。

長期以來,發展中國家由于國內資金短缺,往往比較在意外匯流出,希望外匯流入。泰國在1997年前奉行高利率政策,大量“熱錢”涌入;泰銖貶值后,“熱錢”迅速逃逸,使泰國的經濟大廈轟然倒塌。

一般國際熱錢,流向兩個熱源:

1.短期利率正處在波段高點,或還在走高。

2.短期間內匯率蓄勢待發,正要升值。

只要中國符合以上兩個條件熱錢就源源流入。

一般以發展中國家,經濟正在起飛,國民所得正在成長,股市正待上揚的市場,只要相較於他國符合以上要件,都能吸引八方熱錢進來。

可熱錢也最無忠誠度可言,它們會一直待到本國相對于他國:

1.短期利率已然回檔下跌

2.短期間內匯率正待走貶

熱錢就會再度流出。

所謂熱錢流出,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