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行業內貿易指數公式(凈貿易條件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时间:2024-06-02 06:59:19 编辑: 来源:

特征相去甚遠。要改善我國現有出口商品結構,就必須在某些戰略性領域趕超,形成有中國獨特優勢的高新技術產業,同時要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提高生產技術,改進工藝流程,實現注重產品質量和技術的內涵型擴張,逐步實現產業結構符合水平型產業內貿易的要求,最終提高我國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國際貿易指數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對外貿易量計算公式:貿易量=進出口額/進出口價格指數,價格指數=報告期價格/基期價格X100。

一,對外貿易量是剔除了價格變動因素后的對外貿易值。以貨幣所表示的對外貿易值常受價格變動的影響,為準確地反映一國進、出貿易的實際規模,通常以一定年份為基期,用進、出口值除進、出口價格指數,便剔除了價格變動因素,得出按不變價格計算的貿易值,即對外貿易量。

二,以貨幣所表示的對外貿易值經常受到價格變動的影響,因而不能準確地反映一國對外貿易的實際規模,更不能使不同時期的對外貿易值直接比較。而以一定時期為基期的貿易量指數同各個時期的貿易量指數相比較,就可以得出比較準確反映貿易實際規模變動的貿易量指數

三,由于國際市場上的物價經常發生變動,用價值表示的國際貿易額并不能真實地反映該國外貿的實際規模。如果用貿易量,即用進出口商品的數量、重量等來表示,則可以避免這種缺陷。四,就某一種商品來說,用計量單位表示十分容易,但就一個國家的全部進出口商品來說,就無法直接用計量單位表示,因商品不同,計量單位也不同,難以直接相加

五,例如,以2004年為基期,某國該年的進出口價格指數均定為100。2005年該國進口貿易額為1170億美元,出口貿易額為1200億美元。2005年該國出口產品價格平均下跌5%,出口價格指數為95;2005年該國進口產品價格平均上漲3%,進口價格指數為103。

六,可見,該國2005年的進口貿易額雖然達到1170億美元,但剔除價格變動因素后的實際進口貿易量只有1135.9億美元;而該國2005年的出口貿易額雖然只有1200億美元,但剔除價格變動因素后的實際出口貿易量卻高達1263.15億美元

凈貿易條件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凈貿易條件的計算公式是:貿易條件指數(N)=出口價格指數(Px)/進口價格指數(Pm)×100。式中:N代表凈貿易條件;P N代表出口價格指數;PM代表進口價格指數。

相反,如果貿易條件指數小于100(比基期為低),表明出口價格相對地低于進口價格,意味著出口同樣數量的商品,只能換回比原來更少的進口商品。這對該國來說,就是交換比價下降,或者說貿易條件不利(或者說貿易條件惡化,較基期不利于出口)。

貿易條件簡介:

貿易條件(Terms of Trade)又稱交換比價或貿易比價,即出口價格與進口價格之間的比率,也就是說一個單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換回多少進口商品。它是用出口價格指數與進口價格指數來計算的。計算的公式為:出口價格指數/進口價格指數X100。

以一定時期為基期,先計算出基期的進出口價格比率并作為100,再計算出比較期的進出口價格比率,然后以之與基期相比,如大于100,表明貿易條件比基期有利;如小于100,則表明貿易條件比基期不利,交換效益劣于基期。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凈貿易條件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