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衡量一國貿易開放度的標準是(衡量一國開放程度高低的標準是)

时间:2024-06-03 03:56:15 编辑: 来源:

式表現出來。世界各國無不以維護國家主權和經濟利益為前提,制定本國利用外資的有關法律。由于政治制度、經濟制度以及社會文化等各方面也存在較大的差異。一般來講,發達國家國力強,資金充裕,技術先進,國際競爭能力強,因而對外資采取比較開放的立法態度,限制性措施比較少,但鼓勵性措施也比較少;發展中國家國力弱,資金匱乏,技術落后,國際競爭能力弱,因而對外資的態度往往自相矛盾,一方面鼓勵性措施較多,另一方面限制性措施也較多,其目的是大力引進外資的同時,還要保護本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四)社會文化。由于地理和歷史的原因,各國的社會文化背景是不同的,在有些國家里甚至還存在地區間的差別。這方面的差別使國外投資者在東道國投資時會遇到一些不便,這種不方便的程度對國際投資是有影響的。社會文化方面的因素主要有:

1.語言和文化傳統。

語言和文化傳統的差異,往往是影響國際投資活動的直接因素。不同的文化傳統所造成的不同社會觀念、消費習慣、生活準則、思維方式等,會對國際投資活動產生程度不同的影響。一般說來,語言和文化傳統方面的差異越小,投資者與東道國越容易溝通,從而越有利于國際投資活動的開展;反之,則會阻礙國外投資者進入某一國家進行投資。

2.教育狀況。

一國的教育水平高低,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察:一是該國的教育制度和結構是否合理;二是教育的普及程度;三是教育與社會需要的結合;四是一般認字狀況;五是基礎教育、職業幾和專門教育的狀況;六是國民對教育的基本態度。教育水平高,勞動力素質必然高,生產的效率和經濟效益就高,投資的收益就好,對國外投資者就有吸引力。反之,則會影響國外投資者的進入。

3.社會心理。

社會心理包括民眾的一般價值觀念、對物質分配的態度、對工商業的一般看法、對經營和風險的態度、尤其是對國外投資者經營活動的態度以及現存的上下級關系和部門間的關系、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識等。這些因素對外來投資的影響往往是比較微妙的。一般說來,它們影響一國對外資的接納程度、外資與當地資本合作以及與當地官方和非官方機構合作的狀況、外資投資效益和經營成果的分配等。

4.宗教信仰。

國際投資環境的分析方法

(一)投資環境多因素分析法

對國際直接投資的具體項目進行分析,就是對項目投資環境的評價。具體評價投資環境的方法很多,大都是將眾多投資的環境因素分解為若干具體指標,然后綜合評價。 多因素分析法(又稱為等級尺度法或投資環境等級評分法)是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斯托伯提出的。多因素分析法的特點是,根據上述國際投資環境的八項關鍵項目所起的作用和影響程度的不同而確定其不同的等級分數,再按每一個因素中的有利或不利的程度給予不同的評分,最后把各因素的等級得分進行加總作為對投資環境的總體評價。總分越高表示其投資環境越好,越低則起投資環境越差。多因素分析法由于具有定量分析和對不同因素的詳細分析等優點,深為投資決策者和學術研究界所歡迎,是運用較普遍的一種投資環境評價方法。

(二)投資環境冷熱比較分析法

美國學者伊西阿·利特法克和彼得·班廷根據他們對60年代后半期美國、加拿大等國公商界人士進行的調查資料,通過七種因素對各國投資環境的影響進行綜合分析后提出了投資環境冷熱比較分析法。

投資環境冷熱比較分析法是以“冷”、“熱”因素來表述環境有劣的一種評價方法,既把各個因素和資料加以分析,得出“冷”、“熱”差別的評價。投資環境冷熱比較法把一國投資環境的好、壞歸結為七大因素:

1.政治穩定性

政府由階層代表所組成,代表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意愿,深得人心,而且該政府能夠鼓勵和促進企業發展,創造出良好的適宜企業長期經營的環境。一國的政治穩定性高時,這一因素為“熱”因素,反之,為“冷因素”。

2.市場機會

擁有廣大的顧客,對外國投資生產的產品或提供的勞務尚未滿足的需求,并且具有切實的購買力。當市場機會大時,為“熱”因素,反之,為“冷”因素。

3.經濟發展和成就

一國經濟發展程度,效率和穩定形式是器樂投資環境的另一因素。經濟發展快和成就大,為“熱”因素,反之,為“冷”因素。

4.文化一元化

一國國內各階層的人民,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處世哲學、人生的觀念和目標等,都要受到其傳統文化的影響。文化一元化程度高,為“熱”因素,反之,為“冷”因素。

5.法令阻礙

一國的法令繁雜,并有意或無意地限制和束縛現有企業的經營,影響今后企業的投資環境。若法令阻礙大,為“冷”因素,反之,為“熱”因素。

6.實質阻礙

一國的自然資源和地理環境往往對企業的經營產生阻礙,實質阻礙大時,為“冷”因素,反之,為“熱”因素。

7.地理及文化差距

兩國距離遠,文化迥異,社會觀念及語言文字的差別有礙思想交流。地理及文化差距大,為“冷”因素,反之,為“熱”因素。

除這兩種投資環境分析法外,還有許多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對不同的因素進行分析,以便在最好的投資環境中進行經營。比如,投資環境動態分析法,它是美國道氏化學公司為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制定的一套分析方法;投資障礙分析法是依據潛在的阻礙國際投資運行因素的多寡與程度來評價投資環境優劣的一種方法

對一國經濟的開放性進行衡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關于經濟開放度的內涵,學術界已經有比較一致的看法,認為經濟"開放度"的內涵有兩層:一是本國經濟以何種方式,何種程度,何種代價進入世界;二是允許別國經濟滲透本國經濟的方式和程度[1]

但在衡量經濟開放度的方法及指標問題上卻存在眾多不同的觀點

根據現有的研究,衡量經濟開放度的方法和指標主要有:(1)用對外貿易比率,對外融資比率和對外投資比率來衡量經濟開放度[2]

(2)采用國際收支自主性交易項目的借方余額和貸方余額占GDP的比重來反映經濟對外開放程度[3]

(3)用外貿依存度,價格差異,實際關稅率以及外匯市場扭曲度等指標測算貿易開放度 [4]

(4)開放度包括數量開放度和價格開放度,數量開放度是衡量資本流動對一國經濟總量規模的影響程度,價格開放度是指一國經濟活動與國外經濟活動在價格上的關聯程度[5]

(5)貿易開放度和金融開放度綜合起來才是一國經濟的總量開放度[6]

(6)從考察一國經濟體制的開放性來判斷經濟的開放度,關稅稅率和非關稅壁壘覆蓋率是人們使用頻率最高的指標[7]

(7)以一國國內市場價格與國際市場價格相比的扭曲,或者名義匯率與實際匯率的差異程度來評估一國經濟的開放度[8]

(8)以綜合測定指標體系來衡量經濟開放度,指標包括:一國平均關稅稅率,非關稅覆蓋面,是否計劃經濟模式,主要出口商是否為國營壟斷企業,官方匯率與黑市匯率差值等[9]

(9)建立經濟開放度測算模型,模型①:Y=α×F/GNP+β×P/F+γ×C/T+η×D/C+ξR[10];模型②:EOi=(貨物進出口貿易額十直接投資額)十i產業的產值×100%(一國的經濟開放度就可以從產業的角度進行考察)[11];模型③:通過建立對外貿易比率與人口,國內生產總值等的多元回歸方程,計算特定國家的"內生對外貿易比率",而經濟開放度則是對外貿易比率與內生對外貿易比率的差值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