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mds網織紅細胞怎么變(白細胞低與婦科炎癥有關系嗎)

时间:2024-05-17 08:07:09 编辑: 来源:

見,慢性或急性出血引起。

二、白細胞過多或白細胞減少

白細胞(wbc)正常值:成人(4、0~10、0)×10*9/l;新生兒(15、0~20、0)×10*9/l;6個月至2歲(11、0~12、0)×10*9/l。

低于正常值為白細胞減少,可因感染尤其病毒感染、藥物、接觸化學毒物、射線引起,也有假性白細胞減少。白細胞增多多見于感染,多表現為中性粒細胞或淋巴細胞增多(正常值:中性分葉核粒細胞50%~70%;淋巴細胞20%~40%)。如果明顯增高,需行骨穿,排除血液系統腫瘤。

三、血小板增多或減少

血小板正常值:(100~300)×10*9/l。

低于正常值,常見疾病有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結締組織病,血液系統腫瘤。明顯高于正常,見于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繼發于腫瘤等因素),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排除繼發因素,血小板高于1000×10*9/l)。

白血病的臨床表現

1、發熱

是白血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發熱和熱型。發熱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其中以咽峽炎、口腔炎、肛周感染最常見,肺炎、扁桃體炎、齒齦炎、肛周膿腫等也較常見。耳部發炎、腸炎、癰、腎盂腎炎等也可見到,嚴重者可發生敗血癥、膿毒血癥等。發熱也可以是急性白血病本身的癥狀,而不伴有任何感染跡象。

2、感染

病原體以細菌多見,疾病后期,由于長期粒細胞低于正常和廣譜抗生素的使用,真菌感染的可能性逐漸增加。病毒感染雖少見但兇險,須加以注意。

3、出血

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以皮膚、牙齦、鼻腔出血最常見,也可有視網膜、耳內出血和顱內、消化道、呼吸道等內臟大出血。女性月經過多也較常見,可以是首發癥狀。

4、貧血

5、骨和關節疼痛

骨和骨膜的白血病浸潤引起骨痛,可為肢體或背部彌漫性疼痛,亦可局限于關節痛,常導致行動困難。逾1/3患者有胸骨壓痛,此征有助于本病診斷。

6、肝脾和淋巴結腫大

以輕、中度肝脾腫大為多見。ALL比AML肝脾腫大的發生率高,慢性比急性白血病脾臟腫大更為常見,程度也更明顯。淋巴結腫大ALL也比AML多見,可累及淺表或深部如縱隔、腸系膜、腹膜后等淋巴結。

白細胞低與婦科炎癥有關系嗎3

白血球低怎么辦

首先應仔細查找引起粒細胞減少的原因,根據病因選擇相應的治療措施。如因藥物引起者,應立即停藥。促白細胞生成藥物臨床應用種類較多,但療效均難以確定。如維生素B6、利血生可用于各種粒細胞減少癥。

維生素B4、鯊肝醇、肌苷、脫氧核苷酸、康力龍等對抗癌藥、放療或氯霉素等因素所致的白細胞減少有較好療效。在病因治療同時,對上述藥物可選擇其中1-2種,服用4-6周,觀察是否有使白細胞回升效果,切勿認為藥物越多越好,而同時使用數種藥物。

腎上腺皮質激素可促進骨髓釋放細胞進入外周血循環,當粒細胞減少是因為免疫因素引起,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所致時,有較好且持久的療效。

白細胞減少的緣由

白細胞具有重要防衛功能的,如中性粒細胞,約占白細胞總數的50~70%。在身體某一部位有炎癥,尤其是化膿性感染時,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的百分率會升高。而如果白細胞計數持續低于4000/立方毫米,紅細胞和血小板計數都正常的,則稱為白細胞減少癥。

專家根據臨床經驗以及實驗研究把引起白細胞減少的原因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感染⑴細菌感染如傷寒、副傷寒、布魯氏桿菌病、粟粒性結核、嚴重的敗血癥等。⑵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風疹、病毒性肝炎等。⑶原蟲感染如瘧疾、黑熱病等。⑷立克次體感染如斑疹傷寒等。

如何預防

⒈對密切接觸放射線或苯的人群(高危人群)應作定期檢查。

⒉對服用有可能引起粒細胞減少的藥物的患者,要嚴密隨訪。

⒊慢性白細胞減少患者,若長期隨訪血象穩定,可不必服藥。對白細胞數較低而有癥狀者可選用利血生、沙肝醇、維生素B4等藥物中的1-2種。

⒋對起病急驟的粒細胞減少癥或缺乏癥,應送血液科搶救。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