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青島都廣貿易有限公司(求青島的資料,急!事后重賞100!)

时间:2024-06-02 11:33:53 编辑: 来源:

調整重組、轉型升級戰略,初步構建起以紡織為主業、棉紡為核心產業、產學研相結合、工貿一體、產業鏈配套完整的專業化公司,主要產業有棉紡、印染、針織服裝、國際貿易,并涉及海內外投資和房地產開發經營等領域。國內控參股企業三十余家。現擁有棉紡26萬錠、無梭織機1600臺,年產各類印染布1億米。主要產品有各類功能性、差別化紗線,高品質的人棉、天絲、莫代爾、純棉系列高中檔服裝面料,各類花色布以及風靡非洲的“鳳凰”牌真蠟仿印花布系列等。已成功在非洲贊比亞和亞洲柬埔寨實施了戰略投資項目,海外市場網絡也已涵蓋亞洲、非洲、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并在許多國家和地區設有海外機構。年營業收入50余億元,成為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競爭力500強和全國棉紡色織業排行榜領先企業。

該公司致力于新材料應用,產品大量采用天絲、莫代爾、有機棉、竹纖維、絹絲、羊毛、維勞夫特、圣麻纖維、吸濕排汗纖維、牛奶纖維、腈綸纖維、甲殼素纖維、大豆纖維、珍珠纖維等綠色環保系列纖維和抗靜電、導電及阻燃等特色纖維,成為諸多世界著名材料開發商、生產商的戰略伙伴。致力于新工藝創新,通過對紡織品功能優化和趨勢研究,綜合利用各種新型材料和纖維特性并與棉紡技術融合,在產業鏈紡、織、染各環節進行工藝創新,不斷挖掘和優化提升新型材料和纖維多組份的復合功能,總結掌握了多組份纖維的配比與結構規律、新型成紗方法和織造、染整工藝等關鍵技術,形成了獨有的核心技術能力和系列化的產品能力。致力于新產品開發,原創開發的面料和家紡產品在近幾年的全國性設計大賽上屢獲大獎,并入選中國家用紡織品流行趨勢企業,推出了“青紡聯”面料、“韻”新中式家紡和“海諾爾”服裝等自主品牌產品,與海爾集團實現跨行業強強合作,共同打造“海爾兄弟”兒童家紡服裝品牌。集團公司獨具風格和特色的多組份、差別化、功能性紡織品在業內享有盛譽。

該公司有裝備精良的產業基礎。通過“十一五”以來的持續調整提升,形成了專業的特色紗線和家紡面料、服裝面料生產工廠,擁有國際一流的緊密紡設備,帶大、小提花和鎖邊裝置、190㎝-390㎝幅寬的進口噴氣和片梭織機,以及精密的紡織測試儀器等。精梳能力達到100%,無接頭能力達到100%,合股線100%采用倍捻機,實現了100%“無梭化”生產,可通過ERP實時管理具備數字化接口的高檔設備,為生產高品質產品提供了技術保障。集團公司專注于主業的同時,投資印染、家紡、針織服裝等相關產業,形成了棉紡織、針織服裝和印染工業園區,控參股企業門類齊全、配套完善,可根據客戶需求提供一體化的訂單解決方案。

目前,該集團依托國內紡織行業唯一的“國家多組份差別化紗線坯布開發基地”“中國多組份紗布精品基地”以及在行業內技術、人才、市場等優勢,整合政府、大學、科研院所以及知名紡織企業等多方資源,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正在四方產業園加緊建設“青島現代紡織產業園”,著力打造集研發、設計、創意、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體的特色園區,最終目標是實現“兩個聚集、兩個提升”。即聚集全球紡織行業產品、技術、信息、市場和人才,聚集紡織業研發、生產、貿易及品牌傳播等產業。提升青島紡織業國際地位和山東乃至全國紡織產業發展水平。該園區規劃分期開發建設,目前一期項目已全部竣工,形成13萬紗錠、年產高檔差別化紗線12000余噸的產業規模。廣泛應用綠色、環保新型原料,研發生產出防輻射、防靜電、阻燃等功能性新產品,蘭精天絲、莫代爾新型纖維紗線系列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1/3以上。園區二期項目將主打“科技+文化”牌,通過對工業遺存保護,著力建設反映青島紡織文明的科技文化館、精品展示區、BLOCK街區等文化魅力與科技元素交相輝映的行業生態圈。不斷整合技術資源,創建國家級技術中心和差別化功能性纖維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聚焦纖維科技,致力于紡織新材料應用、新工藝創新和功能性新產品開發,積極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吸引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入駐,把園區打造成紡織科技研發基地、精品生產基地、企業總部基地、工業文化旅游基地、現代服務業聚集中心、紡織產品(全球)交易

求青島的資料,急!事后重賞100!

中國青島

目錄

1、地理與歷史

2、經濟與發展

3、城建與規劃

4、交通與通信

5、科技與教育

6、文化與衛生

7、旅游與觀光

8、生活與環境

9、青島與奧運

10、青島與世界

11、重要節會活動

12、重要買粉絲電話及主要網站

13、衛星城市概覽

地理與歷史

中國東部重要的海濱城市

青島是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游勝地。

青島是中國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和中國十佳商務城市,獲得“企業家滿意獎”。

青島是首批全國文明城市。

青島是全國兩個“中國品牌之都”之一。

青島是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獎”。

青島榮獲2005年“公眾最向往的中國城市”第一名。

青島是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帆船比賽舉辦城市,是中國的“帆船之都”。

青島是中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和8個國際會議城市之一。

青島是中國重要的外貿口岸之一。

青島是中國重要的海洋科研基地。

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

青島位于山東半島南端(北緯35°35'-37°09',東經119°30'-121°00')、黃海之濱。青島依山傍海,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是一座獨具特色的海濱城市。全市海岸線(含所屬海島岸線)總長為870公里,其中大陸岸線730公里,占山東省岸線的1/4。海岸曲折,岬灣相間。

青島現轄七區五市,總面積10654平方公里,總人口 740.9 萬,其中市區 1159 平方公里,人口265.43 萬人。

青島地處北溫帶季風區域,屬溫帶季風氣候。市區由于海洋環境的直接調節,受來自洋面上的東南季風及海流、水團的影響,故又具有顯著的海洋性氣候特點。空氣濕潤,溫度適中,四季分明。春季氣溫回升緩慢,較內陸遲1個月;夏季濕熱多雨,但無酷暑;秋季天高氣爽,降水少;冬季風大溫低,持續時間較長,但無嚴寒。

歷史沿革

青島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道教的發祥地之一。6000年以前這里已有了人類的生存和繁衍。東周時期建立了當時山東地區第二大市鎮--即墨。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曾三次登臨現位于青島膠南市的瑯琊臺。秦代徐福曾率船隊由瑯琊山起航東渡朝鮮、日本。漢武帝曾在現位于青島市城陽區的不其山“祀神人于交門宮”,并在膠州灣畔女姑山祭天拜祖設立明堂9所。清朝末年,青島已發展成為一個繁華市鎮,昔稱膠澳。

1891年6月14日(清光緒十七年),清政府在膠澳設防,是為青島建置的開始。1897年11月,德國以“巨野教案”為借口派兵強占青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1月,日本侵占青島,取代德國對青島進行軍事殖民統治。1919年,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運動”便是以“收回青島”為起因。1922年12月10日,中國收回青島,設立膠澳商埠督辦公署,直屬北洋政府。1929年7月,設青島特別市。1930年,改稱青島市。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島。1945年9月,國民黨政府接收青島,仍為特別市。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1986年青島市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賦予相當省一級經濟管理權限。1994年被列為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

經濟與發展

青島經過20余年的改革開放和不斷進行的工業產業結構調整,現已形成了電子通訊、信息家電、化工橡膠、飲料食品、汽車船舶、服裝服飾六大支柱產業。初步核算,2005年實現全市生產總值(GDP)2695.5 億元,增長 16.9 %,為1994年以來的最高增幅。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 174.64 億元,增長 0.4 %;第二產業增加值 1399.75 億元,增長 20 %;第三產業增加值 1121.11 億元,增長 16 %。三次產業的比例關系為 6.5 :51.9 :41.6 。綜合經濟實力在全國城市中居第 10 位,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居第 4位。

2005年全市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76.34 億元,增長 35.1 %,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 203.06 億元,增長 23.4 %。

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加,城鄉消費品市場態勢活躍。2005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突破 800 億大關,達 865.91 億元,增長 15.8 %。

2005年,青島地區(含中央、省公司)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 330.22 億美元,增長 22.4 %,其中,出口額 194.22 億美元,增長 23.1 %,進口額 136 億美元,增長 21.4 %。

2005年共批準利用外資項目 2530 項,增長 4.4 %,合同外資 95.45 億美元,增長 42.1 %。外商直接投資 36.56 億美元,增長 13.1 %。

青島與192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截至2005年末,共有 77 家世界500強企業在青島投資 142個項目。

青島農業資源豐富,盛產糧油、林果、畜牧、水產品,平度大澤山葡萄飲譽海內外。青島海區港灣眾多,灘涂廣闊,土質肥沃,餌料豐富,有多種水生物棲息繁衍,如鯛魚、黃魚、鱸魚、鮑魚、牡蠣、寨魚及對蝦、干貝、海參、螃蟹、海螺等。

2005年主要農畜產品產量(萬噸)

糧食 315.02

其中:小麥 153.55

玉米 147.86

花生 50.39

蔬菜 579.21

水果 73.73

肉類 81.94

其中:豬肉 28.07

禽肉 45.55

牛、羊奶 50.82

禽蛋 38.63

青島作為中國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憑借其公平的市場秩序、良好的社會治安、舒適的生活條件、高效的政府工作、完備的基礎設施和有保障的人身及財產安全等良好的投資生活環境,榮獲“企業家滿意獎”。

青島擁有一批中國知名企業,如海爾集團、海信集團、青島鋼鐵控股集團、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澳柯瑪集團、頤中煙草(集團)、雙星集團、青島廣源發集團、利群集團、青島港(集團)、青島建設集團、山東綺麗集團等。青島啤酒已經擁有百年的生產歷史;海爾集團是改革開放后迅速崛起的企業,2005年實現全球營業額達1039億元人民幣;海信集團、雙星集團、澳柯瑪集團等均已成為中國的名牌企業。

青島,榮獲“中國品牌之都”的稱號,擁有中國大陸唯一的世界最具影響力百強品牌——海爾,另擁有中國名牌產品44種,中國馳名商標15個,有 5 家企業獲得國家質量管理獎。

青島市擁有正在快速成長的金融保險業。至2005年末,全市金融從業人員 3.5 萬多人。全市共有銀行類中資金融機構 20 家,營業性機構及儲蓄網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