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甘肅河湖長制買粉絲(河長制工作工作計劃5篇)

时间:2024-06-01 21:54:43 编辑: 来源:

著東崖,你也可以從廣場朝著石窟的反方向走去,沿著通往植物園的路徑走5分鐘到達一處觀景臺,這里可遠觀石窟東崖,若是陰雨綿綿的天氣,將有很大概率欣賞位列天水八景之首的“麥積煙雨”,此景遠觀才具足意境。

需要提醒的是,在電瓶車下車點,會有一大波“導游”蜂擁而上,你面前還有一塊關于導游服務收費的公示牌(50元),看上去特別正規,但其實這些導游只能帶你走到石窟檢票口。他們背得滾瓜爛熟的導游詞大多是些關于麥積山石窟的背景知識。石窟腳下的游客中心可以請到景區里的正規導游,如果能湊滿5人,非常劃算(10元/人),特窟門票也在這里購買。

武山水簾洞石窟群

和西游記里的水簾洞無關,這是一處曾有“七寺五臺”宏大規模的石窟群,始建于十六國的后秦,之后的增建和重修一直持續到清朝。景區入口距核心景點還有2.4公里,可乘坐電瓶車代步,沿途所經的顯圣池是一處四季有泉水的天然巖洞。電瓶車下車點有左、中、右三條路分別通往水簾洞、千佛寺、拉梢寺三大景點。

水簾洞是一處道觀,位于形似蓮花的山峰下,背后有一個天然拱形洞穴。整個建筑分上、中、下三臺而建,多為晚清建筑,磚雕精美的屋脊、彩繪精美的屋梁和斗拱、高高翹起的飛檐都很值得一看。千佛洞是這里最早開龕造像之處,因北周時崖壁有彩繪千佛而得名,唐代又塑七尊大佛,因此又名七佛溝,七尊大佛早就沒有了,現在所存多為宋代作品。窟龕從上至下分3層,上層為懸塑,彩繪千佛在懸塑下;中層有一懸空佛頭;下層以淺龕和壁畫為主。

拉梢寺是整個水簾洞景區的精華,它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露天摩崖浮雕大佛。拉梢寺意為“在崖壁堆積樹木開鑿出的窟寺”,始鑿于北周(559年),由秦州刺史尉遲迥主持開鑿。爬上摩崖浮雕對面的觀景平臺,滿滿一整面墻的繪塑結合壁畫撲面而來。浮雕泥塑的主角是一佛二菩薩,體態端莊、敦實。中間的釋迦牟尼佛高42.3米,為結跏跌坐,左腳掌心向外,佛面部豐圓,脖頸粗短,身著圓領通肩袈裟。佛座由上下七層浮雕組成,自上而下為臥獅、臥鹿、立象三層動物圖案,彼此之間又以仰蓮相隔,最下為雙瓣覆蓮。大佛兩側的脅侍菩薩頭戴三瓣蓮式寶冠,兩耳垂肩,手托蓮枝,雙腳戴環,立于覆蓮上,右側的脅侍菩薩面含微笑。佛座部位還有一個小型、殘缺不全的一佛二菩薩懸塑,為宋代作品,據推測為西方三圣。

涇川南石窟寺

南石窟寺與相隔幾十公里的慶陽北石窟寺都是由北魏涇州刺史奚康生主持開鑿,它們并稱“隴東石窟雙明珠”。南石窟寺名氣很大,規模不大,公交到站停留的15分鐘對大多數人來說已經夠時間參觀了。南石窟寺開放參觀的只有兩個窟。1號東大窟開鑿于北魏年間(公元510年),其“七佛同窟”的形制與北石窟寺的主窟如出一轍,但規模比后者小一些。窟內造像為七佛—北壁三佛、東西二壁各二佛,佛高6米,七佛兩側各有一尊脅侍菩薩。窟頂尚存一小片浮雕。佛像身上紅砂巖的紋路與石窟渾然一體,據說開鑿時是從前壁頂部的明窗開始,一點點向下挖掘修建的。窟內光線很暗,晴天時陽光透過窟頂的明窗和大門照亮佛像,若是陰雨天,很難看清佛像細節,借助手機里的手電吧。

另一個開放參觀的4號窟,開鑿于唐宋,均為小型的石胎泥塑,事實上這些佛像的真跡本為石刻,可惜在20世紀被盜走了,如今窟里所存均為1925年后復制的。兩個石窟在無人參觀時都是大門緊閉,購買門票后,管理人員會拿上鑰匙陪同你參觀。不過近期南石窟寺正在關閉修繕,如果想去最好先打探一下。前往南石窟寺,可在涇川西王母廣場乘坐4路公交(2元,25分鐘),打車往返約30元。

慶陽北石窟寺

與平涼南石窟相對應的慶陽北石窟,規模要比南石窟大些,20米高、120米長的崖壁上密集分布著近300個蜂房般的窟龕,不過開放參觀的僅3個洞窟。最著名的165窟是中國最大的七佛窟,高14.5米、深15.7米、寬21.7米,開鑿時間比南石窟寺的1號東大窟早1年(同樣都是北魏涇州刺史奚康生主持開鑿),兩者非常相似。同樣的平面長方形覆斗頂的形制,七尊8米高的大佛也是一樣的排列方式—正壁三佛、南北二壁各二佛,皆作“施無畏”手勢(右手舉于胸前,掌心朝前)。

大佛旁共有10尊4米高的脅侍菩薩,南壁有兩尊交腳彌勒,門內南側有一尊乘象菩薩、北側有一尊阿修羅天造像。四壁還有一些千佛浮雕、飛天和摩訶薩_太子“舍身飼虎”的佛教故事壁畫等,但損壞嚴重。鑿于盛唐的222窟規模較小,也很有看頭。正壁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主佛面相方圓,細眉大眼。南北兩壁上下四層開64個小佛龕,龕內多為一佛二菩薩或一佛二菩薩二弟子的組合,是唐代造像的上乘之作。開鑿于北周的240窟更小一些,窟內東、南、北三壁各塑一佛二菩薩,造像體態健壯厚實古樸。

固原須彌山石窟

和佛教術語里“世界中心之山“同名的這座石窟,以高大、雍容的唐朝彌勒佛作為象征,處在一片茫茫的黃土溝壑中。這里古稱“石門”,中間有溪水稱“石門水“。隋唐時期,這里曾是重要的關隘,也是佛陀東來和中國絲綢西去的重要關口,最終被傳教者和信徒相中,便有了“須彌”這個名字。北魏時期這里開始建造佛像,造像工程一直持續到唐末。在此之前,佛像多用泥彩塑,須彌山算是石雕的發端,為后來的龍門和云岡石窟提供了最初的技藝。

景區內由一個水庫分隔為博物館和石窟兩部分,兩邊相隔較遠,步行會花些時間,你也可以乘坐收費的游覽車(20元往返)直達石窟。步行的話,進入景區后先順著水庫左邊的棧道前行,攀上一段石階便到達博物館。博物館以絲綢之路上的石窟和佛教藝術為主題,陳列和介紹了絲綢之路上各國的佛窟、藏品,以及其他佛教相關的事跡。展品雖多為復制品,但場景、和多媒體的運用,使得這些展示頗具看點。不過為了節約能源,博物館僅在旺季開放。博物館這一側也是拍攝須彌山全景的好地方。

結束博物館參觀后,沿路標下山穿過河谷后到達對岸的須彌山。這一側有石窟162個,因自然和人為破壞嚴重,現存有完整造像的石窟僅剩20多個,集中在從東南到西北的大佛樓、子孫宮、圓光寺、相國寺和桃花洞五區。

炳靈寺石窟

位于劉家峽水庫上游小積山大寺溝中的炳靈寺石窟,是中國現存最早有明確紀年題記的石窟。它始鑿于十六國西秦時期,北魏前被稱為“唐述窟”,取羌語“鬼窟”的譯音(歷史上這一帶曾是羌族統治區),明代后期改稱“炳靈寺”,藏語意為“十萬佛”。清末,由于河州政局動蕩,炳靈寺內的部分石窟、棧道和廟宇等遭受了嚴重損毀,炳靈寺石窟從此隱匿江湖。直到1951年10月被隴上學人、西北圖書館館長馮國瑞重新發現,并由此揭開了國家對炳靈寺科考工作的序幕。

炳靈寺石窟現存216個窟龕、800余尊造像,分下寺、上寺、洞溝3部分,下寺是主要參觀區域,為一個環線峽谷棧道,石窟集中在北壁,南壁僅有一個臥佛寺。上寺是一座藏傳佛教寺廟,距下寺2.5公里。

游客中心位于劉家峽水庫碼頭,你需要先在這里購買一張往返船票。船必須坐滿才發(小游艇13人、大游艇和大型游船30人)。

小游艇單程1小時,船程前半段水庫風光平淡無奇,接近炳靈寺時兩邊出現了規模龐大的丹霞石林,非常漂亮,但目前還在開發中,你只能坐在船上過一下眼癮。抵達石窟碼頭后再購買炳靈寺石窟的門票,注意購買門票可參觀的是普窟,5個特窟需要另付費(126窟80元,128窟60元,132窟90元,169窟和172窟300元),特窟費用中包含了講解費。船將在石窟停留1個半小時,你需要坐同一班船返程。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