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糧食貿易行業毛利率(茶葉的暴利到底有多大?)

时间:2024-05-24 07:04:29 编辑: 来源:

02007)、萊茵生物(002166)、錢江生化(600796)等。

[5]、電子行業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在8月1日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7月份和電子行業最相關的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的PMI指數為57.9%,其中進口 PMI為54%,出口訂單PMI為58.1%。這意味著,電子行業外部需求出現了明顯的好轉趨勢,而產成品庫存指數(47.9%)和原材料庫存指數 (49.9%)則表明該行業產品銷售狀況良好的同時,持續了幾個月的去庫存化已經基本結束,企業開始謹慎回補部分庫存。

國內電子公司近期普遍出現開工的明顯變化,多數領域開工超過九成;產業開工還將繼續上升,8月中下旬有望達到滿產。可以預計開工率的上升可能在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從前到后依次傳遞,景氣大幅度上升已經體現在PCB領域,預計很快將到達分立元器件、連接器和設備領域,建議關注未被市場充分預期的領域,如超聲電子(000823)(PCB)、順絡電子(002138)(片式電感)、得潤電子(002055)(連接器)和大族激光(002008)(設備領域)等。其它的還有生益科技(600183)、歌爾聲學(002241)、東晶電子(002199)、東軟集團(600718)和中興通訊(000063)等。

[6]、機械電氣

從外貿數據看,進出口已步入復蘇之路,出口已有觸底回升的跡象,不過強勁復蘇尚需時日。7月份工程機械產品出口降幅收窄。由于出口產品的毛利率通常好于國內銷售,因此出口回升也是判斷下半年盈利水平復蘇的重要假設。在機械工業領域,我國已有部分行業跨入國際先進行列,這些行業的出口較少受到影響。如電力設備制造是我國機械工業的強項,今年上半年發電設備出口達900萬千瓦,同比依然實現了正增長。

可以關注上海電氣(601727)、天威保變(600550)、臥龍電氣(600580)、山推股份(000680)、徐工科技(000425)、利歐股份(002131)、美的電器(000527 )和中國重汽(000951)等。

[7]、船舶行業

中國船舶(600150)工業協會在前7月份最新行業運行報告中稱,上半年,我國新承接船舶訂單數累計同比下降近8成,手持船舶訂單出現連續10個月下降。去年9月份到今年5月份,我國造船市場幾乎沒有新船訂單成交,從6月份開始,新成交量開始放大,7月新承接訂單199.9萬載重噸。

雖然上半年表現欠佳,但是可以看到6-7月份新船成交量的顯著放大,新船價格的逐步企穩,充分表明行業的最壞時期已過去,造船行業有望溫和復蘇。可以關注廣船國際(600685)和中國船舶(600150)等造船個股。

[8]、造紙行業

造紙行業受益于出口好轉,同時體現在直接間接影響。直接受益表現為出口擴大緩解產能過剩壓力;間接受益則因包裝紙與出口具有很高的關聯性,有望依托出口復蘇而受益。

直接出口受益的紙種主要體現為銅版紙、間接出口受益的紙種主要體現為箱板紙、瓦楞紙、白板紙和白卡紙。根據紙種占比對應的受益較大的公司為景興紙業(002067)、太陽紙業(002078)、博匯紙業(600966)和晨鳴紙業(000488)。

[9]、遠洋運輸

1-9月我國仍然有部分產品的進口量呈現正增長,1-8月進口原油12886.3萬噸,同比增長7.4%,鐵礦石進口數量1-8月達4億噸,同比增長 32%,煤炭、塑料、糧食和廢銅的進口也呈現較大的正增長。這些對于非集裝箱運輸公司,目前已經成為安全資產。如:(600428)中遠航運、(601872)招商輪船、(600896)中海海盛、(600798)寧波海運、(600026)中海發展等。對于集裝箱業務,目前也開始進入行業復蘇期。如:(601866)中海集運、(601919)中國遠洋等。

茶葉的暴利到底有多大?

茶葉暴利的爭論一直存在,但是誰也不愿買這個賬:種茶的說我只比種糧食強那么一點點,搞不好都老本貼進去,哪來的暴利?做茶的說可憐我就掙個辛苦錢,一年忙一季,晝夜不得眠,掙得不夠一年花。賣茶的吆喝更厲害了,我一月房租那么多,還養著一個人,一斤不賣也得花一樣多的錢,哪來那多暴利啊?

如今的錢不好賺啊!整個茶葉鏈,從種茶,到做茶,再到賣茶,都在叫屈,都沒掙錢,也都沒暴利。那么,一斤茶葉憑什么賣幾千幾萬元?成本都知道,最貴也就三五百元,了不起800元到頂。明前、雨前茶就不說了,成本高,鮮葉都得五六百。可是隨后的夏茶秋茶,還有掃地茶,大部分成本不到百元。

更有那山民茶農自產自銷的,基本都成本價賣了。但是最終到消費者手上,并沒見到價格多大變化,還是幾百上千。當然也有很多的所謂自產自銷,網上推賣,99元一斤,99元4斤,難道這些也是暴利嗎?茶葉的世界真是看不懂。很多人的疑慮就此產生:99元4斤送茶具還免快遞費,尚且有證據說是暴利,那幾百上千萬元一斤的當然更是暴利。可是暴利究竟在哪里?本文試圖揭開一角,供各位有興趣的朋友參閱。

 

(上圖是一棵茶樹,哪位知道名字)

一、茶葉鏈各環節成本分析為了便于闡述茶葉是否暴利部分,成本部分就概括性的介紹,不做細致分析。

第一,種茶成本。茶園的核心成本構成分三部分,人力費、材料費和管理費,其中材料費屬于一次投入,多年受益,主要是茶苗。管理費包括土地使用費、肥料和藥物費等,一年每畝百元左右。最大頭的是人工費,主要表現在茶葉采摘。按照每畝出產鮮葉300斤,每斤100元,今年豫南信陽毛尖采摘人工費每斤50元。30000元毛收入,現場扣除采摘人工費15000元 ,鮮葉毛利潤15000元。大致就這個樣子,全年刨干打盡,凈落個每畝10000元。如此匡算,種茶確定沒有暴利。

第二,做茶成本。一般的茶廠都有自己的茶園,成本會有所降低,利潤有所增加。不過為了方便,還是按著簡單匡算。茶廠做茶,4斤鮮葉做一斤茶,鮮葉400元,炒茶人工100元,豫南大都是小型茶廠,炒出來就賣了,行業內把這種炒好就賣的茶葉叫毛茶,初級加工的意思。

這樣的茶葉最多賣到800元,一般在600-800元之間。去掉直接成本500元,稅收、人情,一斤茶葉毛利最多200元。按10000斤年產量,毛利200萬元,全廠一年下來的投入和費用,就花的差不多了。如此算來,做茶也沒有暴利。

第三,賣茶成本。這個環節更復雜,還是要提綱挈領的敘說。賣茶成本就三個主要的內容,買茶、運輸和房租,其中的運輸、房租等構成銷售費用。按照銷售商解釋,假如買進茶葉500元每斤,一般會賣到800元,費用分攤下去會有20-30%利潤,根據銷量還有浮動。譬如實現年銷售10000斤,實現利潤200萬元。如果年銷售1000斤,就是利潤20萬元。

其實不是這樣算的,實際情況銷售1000斤不僅不賺,或許還虧本。因為他的成本有兩部分組成,動態的和固定的。動態成本里面有庫存占壓,季節性價格波動等,固定成本里有人工費,銷量少了,都會造成實際成本上升。怎么算,總體20-30%的毛利率也不是暴利。

 

(頂峰時候這個茶餅能換回一件茅臺)

二、茶葉的暴利到底在哪里算了一圈,算不出暴利在哪里,但是確實存在暴利,還不是個別現象。所有信息反映,高檔茶葉、低檔茶葉,不同品種,都有暴利。最大的可能,就在銷售環節。我們從根源上尋找線索。

第一,茶葉的暴利說法起源在哪里?我們都知道,40年前的茶葉就沒有暴利的說法,根本就沒有這回事。那時的茶葉跟煙酒糖鹽一樣,百姓生活必需品,國家對價格有管理,其實不用怎么管,很好的茶葉就幾塊錢一斤,沒人想著定價之外還能搞什么鬼。譬如茶葉,茶園是集體的、茶廠都是國營的,采茶給工分,炒茶有工資。

用現在的價值觀衡量,一斤茶葉的成本就是個工分工資錢,合到塊把兩塊錢,基本可以忽略不計。然后經過當時農村財務管理的“預算”和“決算”制度,茶園和茶廠的收益保持在田農水平。那時的農村財務制度,沒有盈利的概念,講求的是收支平衡,所以始終沒有利益矛盾,社會穩定,人們安居樂業。在光山,茶葉就三幾塊錢一斤,好的雨前毛尖也不到10塊錢,擱到現在都幾千元的貨。

用那時的工資水平衡量,4塊一斤的毛尖茶,一個月工資可買到10斤,算是比較貴的了,但和現在比,卻很高性價比,當下一個月工資只買得一斤毛尖茶葉。問題的關鍵在于,此前的茶葉市場極其平靜,貨真價實,買賣公平,就沒聽說過假冒偽劣、以次充好、低進高出等等現象,當然也沒有暴利這個詞了。

這個古老的市場一直的波瀾不驚到2007年。這年讓全世界認識了原產于中國云南的一種茶葉,普洱茶的驚天亮相也讓世界牢牢的記住了它。當地百姓世世代代飲用的大碗茶,突然的一夜成佛,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價格飆升到三萬元每斤,整體漲幅超過股市。這個線索就應該是茶葉“暴利”的起源。

第二,說不盡的普洱茶。在中國茶業史上,原產地、歷史最久遠、十大名茶,多么輝煌的過去,在普洱茶面前,變得都不值一提。用最簡單的一句話表明:幾塊錢的茶葉賣到幾萬塊還一茶難求,還有什么可以比。那么就來扒扒普洱茶的歷史,看看究竟怎么了。“武侯遺種”。可能是多少年來,茶葉品種的豐富,人們居然不識普洱茶了,實在不應該。

早在東漢時期,普洱茶就是我國的名茶,后來還贏得了“武侯遺種”的美譽。要知道古時候把一個飲食物種與偉大的人物關聯齊名,說明普洱茶在人們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當今商品廣告的名人效應,就是學來古人的智慧。武侯是諸葛亮的尊稱,他死后被劉禪封為忠武候。“朝廷歲貢”。

有正史記載的是清朝時期的《普洱府志》,說的當時普洱茶山八百里,種茶制茶十萬人。僅思茅一地就年產茶葉10萬擔。為什么如此大的規模?就是因為雍正皇帝的經濟改革,“改土歸流”,激發了農民活力,振興了農業,云南地方政府充分利用普洱茶優勢,歲貢朝廷。因為路途遙遠,地方政府又故意大造聲勢,負責押送貢茶的官員,思茅通判又很會辦事,一路大張旗鼓,浩浩蕩蕩。搞得路人皆知,京城都以喝到普洱茶為榮耀。

當時有個叫做阮福的人,在他的《普洱茶記》里寫得明白:普洱茶名滿天下,茶味最是香濃,在京城最為推崇。搞得雍正皇帝高興的不得了,于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成立普洱府,提升普洱茶產地的行政級別和權力。“享譽世界”。普洱茶這么張揚造勢,逐漸引得國外茶商的關注。在本來交易興旺的基礎上,到了清末,光緒年間,已經遠銷到歐洲。至此,包括本國西藏,周邊東南亞各國,日本、西歐諸國飲茶國家,都有了正常的普洱茶貿易。

第三,普洱茶炒到天價的蹤跡。賦予了文化內涵,使其具有了資本的可炒作性質。普洱茶的名聲最早提升在清朝,直到上世紀末,依然是“飲品”本性,用來喝的一種茶葉。機會出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臺灣出了個叫石昆牧的茶癡人,祖傳嗜茶,或叫“茶癡”也不為過。

他1966年出生,7歲會品本島烏龍茶,17歲開始接觸普洱茶,20歲就對普洱茶頗有心得,融入了港臺普洱茶文化圈,一幫子大神玩起來。最終把古董文化、哲學思想和神學佛家等等都玩到茶里。賦予普洱茶以豐富的文化內涵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