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英國1846年廢除什么標志著自由貿易的開始(19世紀40年代英國廢除《谷物法》和《航海條例》的主要原因。他們的被廢除說明了什么)

时间:2024-05-17 05:02:13 编辑: 来源:

p>(六)無產階級政權

1.巴黎公社——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2.蘇維埃俄國——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國家。

3.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德國十一月革命中,1919年在德國南部建立,很快被新成立的德國右翼社會民主黨人為首的臨時政府鎮壓。

4.中華蘇維埃共和國——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制定了憲法大綱,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府主席,朱德為中國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

5.二戰后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東歐建立的八個人民民主國家: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亞洲包括蒙古、朝鮮、越南、中國等。

(七)各國無產階級奪取政權,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不同特點

1.俄國:走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2.中國:走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政權的道路。

3.匈牙利:無產階級在暴力基礎上的和平奪權。

4.二戰后東歐國家

(1)獲得解放的方式不同:①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主要靠本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反法西斯武裝力量。②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共產黨領導人民舉行武裝起義,推翻投靠法西斯的本國政府,轉向同盟國,在蘇軍的協助下獲得解放。③波蘭、捷克、匈牙利:主要依靠蘇軍的力量把法西斯勢力鏟除。④民主德國:戰敗后,由于蘇聯的占領,建立人民政權。

(2)這些國家的共同特點:照搬蘇聯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進行民主革命的補課:如進行土地改革。它們學習蘇聯社會主義模式具體表現在:①廣泛實行銀行和工業國有化,以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②在中央的集中領導下,制定統一的經濟發展計劃,開展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運動。認識:①這種體制在一段時間內,為恢復和發展東歐各國的經濟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初步改變了這一地區的落后面貌。②隨著東歐各國經濟和政治的發展,這種體制的弊端日趨暴露,為日后國民經濟的全面提高埋下了隱患。

5.二戰后的亞洲國家:朝鮮、越南、蒙古、中國(略)。

(八)關于社會主義模式的探索

1.蘇俄——蘇聯

(1)列寧:戰時共產主義政策:①內容:A.大中小企業全部收歸國有;B.無代價征收農民多余糧食;C.取消一切商品貿易;d.一切生活必須品由國家集中分配;e.強制勞動,“不勞動者不得食”。②評價:A.最大限度集中全國人力物力保障軍事勝利。B.對國家經濟造成不利影響。不是向共產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

(2)列寧:新經濟政策:①背景:蘇聯面臨戰爭(四年大戰和三年國內戰爭)和天災,經濟瀕臨崩潰,人民生活困苦。工人改行而大量減少,農民開始對余糧收集制不滿,許多地區發生農民暴動。②實施:1921年,俄共“十大”據列寧建議通過實行新經濟政策。③內容:▲農業:用固定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納稅后剩下的糧食歸農民支配。▲工業:一切涉及國家經濟命脈的重要工礦企業仍歸國家所有,由國家經營;中小企業和國家暫時無力興辦的企業,允許本國和外國資本家經營。▲流通:起初實行產品交換,后來允許自由貿易。▲分配:廢除平均主義的配給制,實行工資級別制。④結果:受到工農歡迎,俄國工農業生產逐漸恢復到戰前水平。⑤評價:列寧和布黨放棄了用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設想和實踐,從國情出發,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來擴大生產,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這是列寧對小農占優勢的俄國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進一步探索的結果。列寧找到了一條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這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大貢獻。

(3)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的形成:1925年召開的聯共(布)“十四大”,通過社會主義工業化方針,決定把蘇聯由農業國變成工業國;1927年召開的聯共(布)“十五大”,通過逐步開展農業集體化方針,此后蘇聯新經濟政策被取消。1936年蘇維埃八大通過蘇聯新憲法,標志著斯大林時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的形成。這個體制的特點是:①政治方面:權力高度集中,黨政不分,缺少群眾監督。②經濟方面: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否定價值規律和市場機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貨幣關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經濟。認識:①與當時蘇聯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在二三十年代使蘇聯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②有嚴重缺點和弊端,阻礙蘇聯國民經濟發展和政體改革。

2.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自治制度

(1)背景:自1948年被開除出共產黨中央情報局后,中斷了同蘇聯及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聯系。南斯拉夫處境雖然艱難,但卻擺脫了蘇聯模式的束縛,逐漸探索出一條適合本國情況的社會主義自治制度。

(2)內容:A.由國家所有制改為社會所有制,就是由工人集體代替整個社會管理生產資料。B.工礦企業由選舉產生的工人委員會、管理委員會和國家任命的經理來管理。C.減少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3)作用:調動了勞動者的積極性,即解放了生產力,促進了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

(4)問題:削弱了國家宏觀調控的作用,分散主義、自由主義、民族主義等問題尖銳起來。

3.中國——建設有自己特色的社會主義�1978年底,中共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正確總結了建國以來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決定把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軌道上來,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從此,中國逐漸走上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

(九)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

1.蘇聯——赫魯曉夫改革(時間、內容、失敗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時間、概況)、戈爾巴喬夫改革(戈氏上臺、政治改革的目標、改革的手法、改革的后果)。

2.東歐的變革

(1)變革的背景:照搬蘇聯模式所帶來的消極后果,促使東歐各國不同程度上產生了擺脫蘇聯模式束縛的要求。

(2)改革的主持者:波蘭——哥穆爾卡;匈牙利——卡達爾;捷克斯洛伐克——杜布切克。

(3)改革的內容:▲波蘭:實行中央計劃和企業自治相結合的方針,擴大企業自主權。▲匈牙利:從1968年起,開始大規模的經濟體制改革:在生產資料社會主義所有制的基礎上,把國民經濟按計劃發展的中央管理與商品關系、市場積極作用有機聯系起來。▲捷克:捷共公布了革新社會主義《行動綱領》,提出發揚社會主義民主,改革黨的領導體制,貫徹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的經濟體制,對外奉行獨立自主的方針。

(4)改革的結果:▲波蘭:未取得明顯效果,60年代末,出現了經濟困難,長期無法擺脫困境。▲匈牙利: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別是農業生產有了較快發展,經濟發展平穩,人民生活有較大提高。▲捷克:蘇共領導指責《行動綱領》離開社會主義道路,并于8月出兵占領了捷克,捷克的改革由此中斷。

(十)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

1.相似之處:(1)時間: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都發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2)性質:都是共產黨喪失了國家主權,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性改變,社會主義遭到重大挫折。(3)原因:都根源于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弊端,都由于戈爾巴喬夫政治改革中的錯誤政策引起的,都受到西方國家“和平演變”戰略的作用和影響。

2.東歐劇變的經過

(1)第一階段:國內出現嚴重經濟困難和政治危機,黨內外出現了反對派。

(2)第二階段:執政黨對反對派妥協退讓,放棄社會主義原則,實行政治多元化和多黨制。

(3)第三階段:反對派制造動亂,使執政黨陷入困境,然后通過大選取得政權,個別國家通過武裝沖突實現政權更迭。

3.蘇聯解體的經過

戈爾巴喬夫改革→“八一九事件”(背景、實質、結果)→獨立國家聯合體成立→《阿拉木圖宣言》(獨立國家聯合體擴大到蘇聯絕大部分加盟共和國,蘇聯完全解體)。

形成認識

(一)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發展線索

1.興起:歐洲三大工人運動、共產主義同建立、《共產黨宣言》發表。

2.發展:六月起義、第一國際成立、巴黎公社革命。

3.受挫:巴黎公社失敗、機會主義滋生和泛濫。

4.高潮:十月革命的勝利、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社會主義陣營形成。

5.再次受挫:東歐劇變、蘇聯解體。

(二)國際工人運動發展的概況與階段特征

1.19世紀上半期的工人運動

主要包括1831、1834年法國里昂工人兩次起義、1836~1848年英國憲章運動、1848年巴黎工人六月起義。這一時期的工人運動一般都帶有以政治斗爭為主、以暴力斗爭為主和自發性分散性很強的特點。早期工人運動的興起,說明無產階級已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所謂獨立,是指工人階級已意識到自身作為一個階級的存在,從而在主張上和行動上都是獨立的,不追隨別的階級并按其所提出的口號去斗爭。然而這卻并不意味著工人運動已走上社會主義革命的道路。實際上,早期的工人運動提出的那些口號和基本要求,包括普選權、勞動權、增加工資等,無一超出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范疇。當時工人運動所起的作用,客觀上只是對資產階級革命與改革的促進和推動,并力爭進行得更徹底些,還沒有消滅整個資本主義制度的主張和綱領。

2.19世紀中期的工人運動

主要包括第一國際的成立、巴黎公社革命、1864年歐洲工人聲援波蘭人民反俄起義等。這一時期隨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傳播、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初步形成,工人階級的覺悟和組織程度提高,不少國家的工人建立了自己的組織,斗爭的自發性比以往減少,工人階級還加強了國際團結。其中的巴黎公社革命是自19世紀30年代以來國際工人運動的最高峰,也是這一階段工人運動的一個總結。公社是惟一一次奪取全市政權,建立起工人政府并維持了兩個月以上的工人起義。巴黎公社革命體現了這一階段工人運動的所有主要特點,即政治斗爭、暴力斗爭、一定程度的組織性、受社會主義思潮的影響和發揚國際主義精神。同時,公社還創造了打碎舊國家機器,建立工人階級政權的新經驗。

3.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工人運動

從巴黎公社以后到20世紀初期,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除俄國由于存在大量封建殘余而在1905年發生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之外,都沒有發生過革命。社會處于和平發展時期。由于大工業的發展,工人階級的人數迅速增加。同時由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資產階級更注重于剝削工人的相對剩余價值,因而對工人的文化素質也提高了要求,工資水平也明顯提高了。這一切就使得這個時期的工人運動帶有以往不同的特點。首先,隨著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運動更廣泛了。而且由于工人文化素質的提高,使運動更具有理論性,工人政黨普遍建立起來。其次,在和平環境中,不具備革命的形勢。更重要的是,隨著各國自由主義改革的實行,工人階級長期以來爭取的政治權利,大部分已經得到。因此,運動多帶有合法性,并以經濟斗爭為主。最后,隨著大企業的建立日益增多,工人的集中程度也不斷提高,因而組織性也大大增強。除工人政黨外,各種工會組織也大量出現。這一切都帶有時代的特征,是工人運動的新發展。80年代后半期,在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廣泛發展的情況下,各國工人要求加強國際聯系的愿望日益強烈,在恩格斯的大力推動下,1889年7月14日,國際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在巴黎召開,通過每年慶祝“五一節”等決議。這次大會標志著第二國際建立,它促進了國際工人運動的進一步發展。

4.一戰后到二戰爆發時期的工人運動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