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現狀與發展對策背景(高順差背景下國際貿易摩擦應對研究)

时间:2024-05-04 23:57:11 编辑: 来源:

許多誤區。指出在我國物流業發展的初期階段,為推動區域物流和物流產業約健康發展,應進一步明確區域物流概念體系,從多角度來分析和認識區域物流,深入研究區域物流的增長機理,并增加區域物流政策研究的內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苗青,白玲,曲鵬飛認為發展現代物流業,對發展區域經濟并調整產業和經濟結構,培育新一輪經濟增長點都具有重要意義。他們提出根據佩魯的“經濟空間”增長極概念,現代物流業屬于推進型經濟部門,因此要建立我們符合區域增長模式的現代物流,同時認為產業集群有利于現代物流的發展。

李群峰(2002,同濟大學)對城市物流系統概念設計及政府在其中的作用進行了研究,論文首先從特例出發,以區位理論為基礎介紹了對物流系統所依托的現實基礎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礎上進行了物流系統的初步目標定位。然后以系統工程思想為指導,從物流系統模式、物流需求分析、功能設計、結構設計、運行機制分析五個方面進行了物流系統概念設計。接下來對政府在物流系統中的作用進行了分析論證,首先論證了政府特別是地方城市政府應該在物流系統規劃中起重要作用的基本觀點;然后從管理機構協調、基礎設施建設、市場制度建立、產業政策制定和政府企業戰略五個方面明確了政府在物流系統規劃和建設中的具體作用。最后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闡述了物流系統規劃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巨大作用,總結了目前城市紛紛進行物流系統規劃的原因。

李蘭冰對現代物流業對中心城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研究,以經濟增長影響因素為切入點,將“經濟增長影響因素四層次分析法”作為理論工具,探討現代物流業對中心城市經濟增長四個層次影響因素的具體貢獻,進而明確現代物流業對中心城市經濟增長影響因素的具體貢獻模式,在此基礎上引入了模型,進而形成融入現代物流的中心城市經濟增長累積過程模型。

③環保物流、綠色物流及逆向物流研究

張念分析了綠色物流的三大理論基礎,并從政府和企業的角度提出實施綠色物流管理的諸項措施.高本河、魏際剛分析了綠色物流在國外的發展及我國的差距。陳柳欽在《環保物流的理論探討》中介紹了環保物流的產生有其現實背景和理論基礎,認為我國發展環保物流勢在必行,政府要發揮政府的引領和導向作用營造宏觀環境鼓勵環保物流,企業在企業物流的各個環節都要注重環保,形成環保物流,消費者要倡導綠色消費,支持環保物流。

武漢理工大學物流工程系王長瓊介紹了逆向物流的概念,分析了逆向物流與環境保護的關系,以及國外的發展概況;從降低原料成本、提高服務價值、提高環境業績等方面對逆向物流的經濟價值進行了分析;最后,對逆向物流管理的基本策略進行了初步探討。

綠色物流和環保物流從理論基礎和內容來看基本是一致的,主要是適應當前人們要求減少污染、保護環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而產生的。從逆向物流的內涵看,其目標之一是對最終廢棄產品或包裝廢棄物做出正確的處置,因此前兩者有密切關系,但是逆向物流不僅僅是一種環境保護策略,而且是一種節約資源、降低污染,能為企業產生明顯經濟效益的企業戰略。

④物流交易模式研究和電子商務物流

李學偉、曾建平、盧勃等從交易成本經濟學的角度出發,研究了物流的交易性質及其交易模式的選擇理論。田學軍對國外物流服務商的基本類型、物流服務的內容和方式、物流服務關系的建立與管理進行了分析。

二、國內外關于農產品物流研究的現狀

目前關于農產品物流和農業物流經常混為一談,有的專家則努力進行界定。一般認為農業物流是指從農業生產資料的采購、農業生產的組織到農產品加工、儲運、分銷等,實現從生產地到消費地、生產者到消費者過程中所形成的物質流動 ,農產品物流是指為了滿足用戶需求,實現農產品價值而進行的農產品物質實體及相關信息從生產者到消費者之間的物理性經濟活動。具體地說,它包括農產品生產、收購、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配送、流通加工、分銷、信息活動等一系列環節,并且在這一過程中實現了農產品價值增值和組織目標。 農產品物流的分類主要按產業鏈有農業物流分為供應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廢棄物流,根據農作物的品種又分為糧食作物物流、經濟作物物流、畜產品物流、水產品物流、林產品物流和其它農產品物流。因此從概念上來看農產品物流是農業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廣東智農通農業網報道,我國農資市場流通市場就有1500億元的規模。因此農業物流如何發展成為廣大學者關心的核心。Arlo Biere 認為農業貿易物流是農業貿易課程中單獨的一門課,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性使得其非常重要,他并為此設計了教學大綱。姜大立同時從農業行業物流管理的角度,提出農業行業物流管理應通過農資連鎖經營配送管理、農業產業化經營管理和農產品物流管理來開展。并提出了我國4類農業物流運作模式:農資企業的連鎖經營模式、訂單農業模式、產業化生產模式、農產品批發模式。趙黎明、徐青青對我國區域農業物流體系進行了設計,對區域現代物流信息平臺功能進行了設定,并進一步研究了大農業物流的產業鏈結構。王新利研究了農業物流和農業產業化的關系,認為我國農業產業化進程發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忽視了農村物流在農業產業化進程中的作用與我國農村物流體系的落后。付洪壘、儀秀琴認為農業產業化呼喚物流業向農村的滲透,加速了農村物流的發展。

關于農產品物流,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丁俊發認為發展農產品物流不僅能使農民生產的任何產品都實現其價值與使用價值,也可以使農產品在物流過程中增值,還能降低農產品生產與流通的成本,提高農業生產的整體效益。他同時認為中國農產品物流具有農產品物流數量大、品種多,農產品物流難度大、農產品物流要求高的特性,要充分重視農產品加工增值物流,要充分重視在農民中培育物流主體,在農村與城市建設物流載體要充分重視在農民中培育物流主體,在農村與城市建設物流載體。王靜認為發展農產品物流是實現農業現代化之路,農產品生產和流通的特殊性決定了農產品需要現代物流.

李學工、劉偉芳認為農產品營銷需要引入現代物流思想,農產品營銷不是簡單的生產、初加工、保管、倉儲、運輸的總結,而是需要借助現代物流及其供應鏈思想來解決。南京經濟學院王遐見認為中國“入世”形勢要求國內糧食市場進一步放開 ,并盡快與貿易自由化的國際糧食市場接軌;與此相適應 ,必然要調整現行的糧食產業政策, 加快糧食物流科學化建設;而實現糧食物流科學化的關鍵,就是運用宏觀調控與市場機制兩種手段,優化調整糧食經濟結構,理順糧食合理流向, 完善糧食區域產銷平衡機制。

Alan McKinnon 對英國食品供應鏈運輸效率進行了分析。俞菊生介紹了日本農產品物流和批發市場。秦代紅、劉學以成都市為例,分析了農產品物流當前的問題,并提出了加快發展農產品物流業、提高農業競爭力的對策。夏文匯對我過電子商務平臺下農產品物流運作模式進行了研究。華中農業大學孫劍、李艷軍對生產者和中間商為垂直一體化農產品物流體系進行了研究。

羅其友、陶陶在《以功能統籌觀重構農業政策》一文中,認我國中遠期要從“農業零負擔”政策逐步向“農業正支持”政策過渡,最終建成面向農業多功能統籌和農村地域全面持續發展的高效而規范的農業支持政策體系,將農產品物流支持政策與農業資源儲育支持政策、農業生產支持政策、農村社會支持政策并列為四大政策體系內容。謝培秀提出加快農業物流需要用現代企業制度改造國有糧食企業,培育多種所有制農業物流企業,培育構建現代物流企業,建立提升與之配合的區域性農協組織和農產品經銷形態,并以現代物流和市場化運作為基礎的糧食安全體系。

四、關于目前研究的評價

1、我國物流研究正在向縱深發展,在企業經營物流理論、區域物流不斷完善同時,環保物流、綠色物流及逆向物流研究成為物流研究的熱點,物流研究從理論到實踐發展迅速。

2、農產品物流的研究正在興起,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關注。由于農產品物流的特殊性,由于農產品物流研究具有復雜性的特點,目前農產品物流的理論和實踐研究都比較貧乏,目前的研究只是分散的研究,有待于進一步系統化。目前的農產品物流研究主要集中在農產品物流的概念、性質及物流體系建設,還沒有從物流理論的角度進地深化研究,有待于深入研究。

3、農產品物流與農業產業化、糧食流通體系改革研究等重大農業發展問題關系需進一步研究。

4、農產品物流如何應用先進的物流理論來研究農業物流是熱點。如與可持續發展結合,研究農業環保物流、綠色物流等將有待研究。

5、農產品物流的實證分析研究相對較少,物流主體的培養、農產品供應物流、銷售物流、生產物流及廢棄物流和物流交易模式的實證分析都需要深入研究。

高順差背景下國際貿易摩擦應對研究

【摘 要】本文主要從貿易角度討論了中國國際貿易摩擦的問題,對我國對外貿易摩擦形成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針對我國貿易摩擦的具體現狀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來提高我國的貿易競爭力。

【關鍵詞】國際貿易摩擦 WTO 反傾銷

最近幾十年,隨著改革開放,我國的對外貿易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對外貿易摩擦的現象。伴隨著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不斷加強,世界各經濟體之間的經濟交往愈加緊密。由于經濟發展不平衡以及利益的不一致,國家、地區之間貿易摩擦日趨激烈。伴隨著中國經濟成為世界經濟的新亮點,尤其是中國加入WTO后,中國與其他國家貿易摩擦頻繁發生,并出現了一些新的特征,這已經成為我國對外開放中面臨的重大問題。為保證中國外貿出口的持續發展,必須在深入研究貿易摩擦產生的原因、特點的基礎上采取相應的對策。

1 中國國際貿易摩擦問題的概況

1.1貿易摩擦的概念

貿易摩擦是指在國際貿易中,國與國之間在進行貿易往來的過程中,在貿易平衡上所產生的,一般是一國的持續順差,另一國的逆差,或一國的貿易活動觸及或傷害另一國的產業。

1.2我國國際貿易摩擦形成的原因

1.2.1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過高

淘金者論文范文中心

我國目前對外貿易依存度過高,而對內需求發展相對較弱,二者的不平衡性導致了我國屢受貿易摩擦的困擾。自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 ,我國對外貿易有了迅猛的發展 ,對外貿易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僅2009年上半年度全國進出口總額就達到了11467.1億美元,相比1978年的206.4億美元番了五十多倍。隨之而來,我國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也相應提高。但是,我國目前的內需較弱,一旦主要依賴的市場發生我國所不能預測的各種變化,不僅會對我國對外國際貿易產生重要影響,而且將直接影響我國國內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1.2.2加入WTO后不利政策的影響

我國加入WTO后,雖然可以訴諸多邊機制來解決貿易爭端 ,但由于我國在入世時承諾了“非市場經濟”地位、“特別保障條款”等不利款項 ,使得我國出口面臨新的不確定性,發生貿易摩擦時,我國企業仍處于較弱的防護狀態。另外,這種不利地位還體現在我國的各種貿易救濟措施也不完善。

1.2.3出口領域經營秩序混亂

我國出口領域經營秩序混亂的表現主要是低價競銷。我國行業協會不健全,缺乏自律,為搶占市場份額,盲目壓價競爭,被進口國利用反傾銷調查,“特保”調查等條款,以及各種技術壁壘來限制我國擴大出口,導致貿易發展環境日趨惡化。低價競爭,以量取勝的粗放型經營不僅使我國成為貿易摩擦的重災區,也造成外貿出口額增長并沒來帶來效益的同步提高,產品價格急劇下降,利潤日益低薄,已到了出口成本的邊緣。

1.2.4我國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且主要發達國家經濟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