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青年教師素養大賽買粉絲(青年班主任的成長)

时间:2024-06-02 02:44:20 编辑: 来源:

>

第12周

專業課程項目教學設計評比

第14周

專業課程項目教學設計沙龍

第15周

德育課改研討

第16周

電化教學資料的征訂

第18周

校本培訓的理論與實踐的課題小結

第20周

學期工作總結

2022學校學年工作計劃優秀精選篇3

今年我會在我學院內的活動計劃安排如下:

一、廣泛實施紅十字重點工程,發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

1、“博愛工程”:積極響應市紅十字會的號召,組織發起募捐活動,捐助校內貧困學生和弱勢群體。

2、“生命工程”:積極開展常見性傳染性疾病防治知識的宣傳、開展預防“艾滋病”宣傳等。

3、“救助工程”:廣泛開展社區“紅十字”志愿者活動,組織紅十字志愿者深入社區,幫助孤、老、殘、病和有特殊困難的弱勢群體,堅持實實在在的救助服務。舉辦緊急救護員的心肺復蘇救護培訓,幫助會員掌握紅十字知識和基本的衛生救護技術,培養他們的人道主義精神。

二、積極開展“5、8”紅十字宣傳周系列活動,掀起紅十字會工作的高潮

擬于五月上中旬借陜西省紅十字會成立97年的契機,廣泛開展“紅十字宣傳周”系列活動,掀起我校紅十字會工作的高潮。充分利用櫥窗宣傳紅十字精神,傳播國際人道主義法和紅十字運動基本知識,宣傳紅十字事業和紅十字工作。組織對新會員和骨干會員進行基本知識和技能培訓,提高他們對紅十字會的認識。舉行紅十字志愿小分隊授旗儀式,開展“社區援助工程”。

三、建立健全紅十字宣傳載體,加強交流,擴大影響

創辦《西譯健康報》、紅十字網站,紅十字qq群,在新校區建立紅十字宣傳櫥窗,建立一支通訊員隊伍,向校、市及各類宣傳媒體和紅十字刊物積極投稿,報道特色活動,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宣傳紅十字精神。同時加強和兄弟紅會的交流以及和國際紅會組織的交流,把我校紅會的特色活動向省內、國內乃至國際組織進行推廣宣傳,擴大我校紅會工作的影響。

四、關于《西譯健康報》

《西譯健康報》以傳播營養健康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及生理健康意識為辦報宗旨,融新聞性,知識性,科學性,實用性,服務性,趣味性于一體。是一份指導西譯學生身心健康的生活服務類報紙,關注現今大學生身心健康,學習生活,工作就業,等人生健康為發展方向,穿插宣傳紅十字精神,傳播紅十字理念,動員我院學生參與紅十字事業。

2022學校學年工作計劃優秀精選篇4

指導思想

本學期,學校繼續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晉江市教育發展“十二五”規劃》精神,實踐“為學生明天幸福奠定基礎”的辦學宗旨,促進學生全面持續發展、教師專業素養發展、學校品牌內涵發展,提升辦人民滿意教育的綜合水平。

工作重點

1、啟動校園(二期)擴建工程

校園(二期)擴建工程列為晉江市20__年度重點項目。根據工程前期籌備工作進度,力爭在本學期奠基開工建設。

2、啟動學校新一輪創建達標工作

學校在“晉江市德育先進校”的基礎上,開展“晉江市文明學校”、“福建省中小學素質教育示范校(晉江市教育督導)”、“泉州市交通安全示范學校”、“泉州市安全發展學校”等達標創建工作。

3、啟動“為孩子明天幸福奠定基礎”發展共同體平臺

啟動“為孩子明天幸福奠定基礎”發展共同體平臺,攜手晉江市第四實驗小學、晉江市池店溜濱中心小學、永春一都中心小學等單位,加強校際辦學交流,彰顯學校輻射、示范、帶動的辦學定位。

4、啟動“學校少年宮”建設工作

學校以“一面六類”課程格局從三個階段(啟動階段、實施階段、評估驗收階段),六個方面(組織管理、基礎建設、經費使用、師資保障、活動開展、經驗交流)推進學校少年宮建設。

5、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內涵建設

學校繼續踐行“為學生明天奠定基礎”的辦學宗旨,并逐步形成“鮮明的育人文化、優美的環境文化、科學的制度文化、多彩的課程文化、豐富的科研文化、卓越的特色文化”校園文化內涵。

工作措施

一、以德立校

2022學校學年工作計劃優秀精選篇5

一、指導思想

在__市教科室工作計劃和學校學期工作安排的基礎上,以“生活化教育”指導思想,以情境教育為抓手,以課題研究為中心,以科研活動為載體,引領教師在培訓中提升,在研究中成長,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力爭使教科研工作成為學校發展的助推器。

二、工作目標

1.結合績效考核完善科研制度,激發教師科研意識,營造科研氛圍。

2.扎實開展常規性科研活動,努力創新活動模式,提高活動效果。

3.加強各級各類課題研究,規范過程管理。做好蘇州市級課題的實施工作,做好__微型課題的結題工作。

4.做好20__年校本培訓工作。

三、具體措施

(一)完善科研制度,規范管理

為促進學校科研工作進一步發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激發教師科研意識,激勵科研熱情,促進專業成長,根據__市教師發展中心《__市教育科研項目經費管理辦法》制定的《__市特殊教育科研課題管理辦法》,定期開展科研活動,完善過程性資料。

(二)優化常規活動,扎實開展

常規科研活動,作為教科室常態性的工作,需要規避零散、隨意的活動方式,使各項活動統籌有序地服務于學期科研的工作中,以提升教研科研工作的實效。

1.做好常規工作

繼續做好《燃荻》文章推薦和《__教育》征稿工作。《燃荻》按照發展中心科研處要求,每月5日前推薦一篇主題一篇非主題,撰寫推薦理由,按照要求進行排版。《__教育》每學期兩次征稿,一次是開學以后兩周,一次是期中考試后一周,請老師積極投稿。

2.強化理論學習

理論學習應成為教師提升素養的重要方式。本學期將繼續引導全體教師開展理論學習,潛心讀書。

本學期重點閱讀教師發展中心組編的《燃荻》和教科室推薦的一本教育理論書籍劉全禮編寫的《個別教育計劃的理論與實踐》,并撰寫讀后感。同時教科室制定讀書活動計劃,結合學校主課題,依據需求編寫校刊,引導教師讀好書,激發教師好讀書。

3.加快隊伍建設

一是教科室主任建設。以發展中心科教融合“七個一”工程的要求為依據,扎實開展相關工作,即:訂好一份計劃、參與一個課題、開展一次活動、讀好一本書、做好一次講座、帶好一個團隊、推薦一批成果。

(三)著力課題研究,推進實效

開展課題研究,是學校教育科研最重要的內容。本學期,教科室將對學校、個人多個層級的課題齊抓共管,注重過程,關注實效。

1.做好學校主課題的過程性管理

學校主課題《走向回歸:創新培智學校多向融合“走學”方式的實踐研究》是蘇州市前瞻性項目,是蘇州市“十三五”教育科研課題,同時也是__市教育科研項目。本學期主要根據不同項目的不同要求做好過程性管理工作。學期初,各自課題組長制定學期階段計劃,以課堂觀察為途徑,以融入引導課程為抓手,開展課題課的課堂研究,扎實開展課題研究工作。同時,教科室牽頭,組織教師圍繞課題撰寫論文,舉行校級論文評比活動,頒發證書并擇優做好推薦工作。

每周五上午學前學生與陸渡幼兒園融合,和中班的孩子一起上課、活動,融合活動從開學后開始進行。每周與陸渡小學學生融合,本學期課務調整。融合教師制作好微課,對學生進行融入引導。每周四上午開設陶藝課,由功夫小瓷的老師來校上課,調整上課學生,楊星童老師全程聽課學習,協助老師管理好學生,配合老師制作陶藝作品。職高班開設汽車美容、烹飪、酒店服務、咖周一次,一次半天三課時,本校一名教師第一節課的時候隨班上課,認真聽課,做好記錄,配合上課老師管理好職高班的學生,并在上課老師不能來校上課的時候代替老師給學生上課。

期初與陸渡小學、陸渡幼兒園和省太中專老師召開座談會,商討一學期的教學計劃,期中進行階段小結,期末進行學期總結,平時注意多溝通多聯系,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每次融合拍好照片做好記錄,對學生做好跟蹤記錄。

2.做好課題網絡化管理

本學期繼續做好課題網絡化管理,及時更新計劃總結、科研制度、科研信息、理論學習、研究活動、科研成果等欄目內容。迎接教科研網絡管理年度檢查。

3. 做好課題的結題工作

(1)為確保課題研究工作的順利進行,每周三各課題組舉辦課題研究活動。

(2)如時間不夠,在與校本培訓活動不沖突的前提下,可繼續申請周五繼續舉行課題研究活動。

4.繼續推進課堂觀察工作

(1)已經申報成功的課題,需由課題組領題人組織每學期不低于兩次的課題研究課活動。

(2)課題研究課活動時間不得與校公開課和評優課時間一致;

(3)課題研究課要求針對課題研究過程當中存在的真問題,設定基于該問題思考解決策略的課題研究課。

(4)課題研究課不等于校級公開課和評優課,但可申報為校級公開課和評優課,即抵消該學期參與校公開課活動,并納入到校級評優課活動中。

(5)課題研究課要求具有課題研究課課例,課堂觀察表,不低于20__字的課堂觀察匯總,課堂觀察匯報活動及課題研究進展情況介紹。

(四)匯集科研成果,加強成果推廣

教科研陣地建設是學校外塑形象的重要途徑之一。學校憑借這一途徑,把自己的教育理念、改革措施傳遞給社會、同行、家長,從而得到他們的理解和幫助,更好地推動學校的工作。

1.豐富科研窗口

借助學校科研網站和買粉絲及時介紹學校的教育科研動態和教科研信息,為教師提供最新的科研信息,同時每月向老師們推送給好文、好書,供老師們選擇學習。

2.推廣教師成果

教科室積極發揮中介橋梁作用,及時做好上級論文賽事的改、送、薦,為提升教師科研論文的質量做好服務工作。主要做好江蘇省和蘇州市教育學會、陶研會等的參賽工作。

(五)開展校本培訓,驗證繼續教育

按照20__年校本培訓方案開展校本培訓,繼續開展備課組活動,開展行政展示課、教師公開課、青年教師匯報課,開展讀書活動、金屬畫培訓,做好教師學時統計,收集整理好材料,保證每位老師學時滿。縣市級滿50學時,校本培訓滿50學時。

四、月工作計劃三月份:

1.制定教科室工作計劃。

3.做好《燃荻》文章推薦工作。

3.做好課題網站建設。

4.按計劃通過網絡開展校本培訓。

7.子課題組長會議。

8.做好各類評比競賽組織工作。

<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