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絲綢產品貿易談判買方(易的組詞大全(約50個) 易的詞語解釋_易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5-18 03:35:41 编辑: 来源:

7、CFR術語的全文是Cost and Freight(…named port destination),即成本加運費(…指定目的港)。

8、電子商務是指在互聯網的環境下,基于瀏覽器/服務器應用方式,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客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外貿企業電子商務的核心是運用EDI技術使單證標準化、電子化。

9、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電子數交換)技術是指企業之間通過計算機網絡所進行的統一結構和標準信息的交換。

10、溝通是指信息從發送者到接受者的傳遞過程,溝通在管理的各個方面得到了廣泛的運用。

11、禮節則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及交際場合中,相互問候、致意、祝愿、慰問以及給予必要的協助與照料的慣用作法。禮節是禮貌的具體表現。

12、詢盤(Inquiry)又稱詢價或洽商邀請,是指買方或賣方為了購買或銷售貨物而向對方提出關于交易條件的詢問。

13、還盤(CounterOffer),又稱還價,是受盤人對發盤條件不完全同意而提出變更的表示。

14、接受(Acceptance)是買方或賣方同意對方在發盤中提出的各項交易條件,并愿按這些條件達成交易、訂立合同的一種確定的表示。

15、產品包裝是為在流通過程中保護產品,方便貯運,促進銷售,按一定技術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輔助物等的總體名稱。

16、外包是指企業根據圖紙或規格,將所需求的物品委托其他的企業承制。

17、項目就是以一套獨特而相互聯系的任務為前提,有效地利用資源,為實現一個特定的目標所做的努力。

18、所謂項目管理,是指為了在一定的期限內,充分利用既定有限資源實現一次性特定目標,通過特殊形式的臨時性組織運行機制,對項目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和控制的一種系統管理方法。

19、所謂托運是指貨物托運人或發貨人向承運人提出要求運輸貨物的行為。

20、所謂承運是指承運人在接受貨物托運人提出的托運申請后并能接受其貨物運輸的行為。

21、裝箱單(Container Load Plan,縮寫為CLP)既是詳細記載每箱貨物的具體資料,又是向海關申報的必要單證,還是貨、港、船三方交接貨箱、船方編制船舶積載計劃、制作艙單、裝卸港(地)安排運輸和拆箱作業不可短缺的資料。

22、報關是指在貨物進出口前自行或由其代理人向海關如實申報貨物的情況,交驗規定的單據文件,請求辦理查驗放行手續的過程。

23、進出口申報是指報關單位在規定的期限按照海關規定的形式和要求向海關報告進出口貨物的情況,申請海關按其申報的內容放行進出口貨物的行為。

24、報關單是向海關報告其進出口貨物情況,申報海關審查、放行貨物的必要法律文書,是對進出口貨物進行全面監控處理的主要依據,是海關統計的原始資料。

25、產地證明書。它是出口商品在進口國輸入和享受減免關稅優惠待遇和證明商品產地的憑證。

為什么說一帶一路給中國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一帶一路”作為中國新的國際戰略框架,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多重發展機遇。其戰略愿景可分為遠近兩大層次:近期著眼于“基建互通、金融互通、產業對接、資源引入”,遠期則致力于“商貿文化互通、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共同繁榮”。基于以上分析框架梳理,“一帶一路”戰略給國內產業發展將帶來五大主題機遇:

一、“通路通航”主題:包括交通運輸業(港口、公路、鐵路、物流),鐵路建設與相關設備,航空服務、設備、整機生產等。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交通運輸是優先發展領域,以加快提升我國與周邊國家交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水平,并形成區域交通運輸一體化。

交通運輸業(港口、公路、鐵路、物流)將率先直接受益于亞歐交通運輸大通道的建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創造條件,將加快推進公路、鐵路、民航、海運等多種運輸方式的互聯互通,吞吐量將明顯提升。連云港至鹿特丹港連通的新歐亞大陸橋,將強化其在國際陸路運輸中的骨干作用。中國也將全力打造與我國第三大貿易合作伙伴—東盟地區的海陸空綜合交通方式:海上—將中國和東南亞國家臨海港口城市串連起來;內河—中國出資瀾滄江-湄公河河道建設,打造黃金水道;公路—南(寧)曼(谷)、昆(明)曼(谷)公路已經開通,東南亞正在形成兩橫兩縱的公路通道;鐵路—中國計劃以昆明和南寧為起點,建設泛東南亞鐵路聯系東南亞陸路國家。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走出去”,也將帶動鐵路建設與相關設備,航空服務、設備及整機生產等產業增長。

中國的港口有著豐富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經驗,鐵路建設“走出去”給其他基礎設施類公司走出去提供了良好樣板。同時,“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東南亞及南亞國家存在強烈的建設大港口的需求,這些領域的優質企業存在建設和運營“走出去”的良好前景。

尤其是在鐵路建設方面,突破國家界限的“歐亞鐵路網計劃”,也會刺激鐵路建設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意向的鐵路工程已達到0.5萬公里,和歐亞鐵路網的8.1萬公里規劃目標相比還有巨大空間。

二、 “基礎設施產業鏈”主題:包含建筑業(建筑及基礎設施工程),裝備制造業(設備及配套類裝備制造),基建材料(鋼鐵、建材、有色等)。

從需求端來看,“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無論是從國內需求或是未來區域經濟合作的角度分析,這些國家對于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均極其旺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由于財政緊張的原因,基建投資支出不足,普遍呈現基礎設施落后的現狀—人均GDP、人均公路里程、人均鐵路里程等指標均遠低于我國,亞洲和非洲的沿線國家較中國分別有10%和20%的城鎮化提升空間,而中國在自身城鎮化過程中累積的大量經驗和產品、服務能力可以對外輸出。從國內來看,西北部各省區鐵路、公路及高速公路密度在全國均排在后面,新疆、青海、甘肅在倒數5位之中,寧夏、陜西居于中后段水平,為實現“一帶一路”各國間的基建對接,中國西北部的城市建設、交通運輸網絡等基建領域投資很有空間。

從供給端來看,伴隨著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臺階,我國建筑業及制造業產能過剩的問題日趨嚴重,“基建輸出”能夠大幅緩解我國建筑業、制造業的產品需求壓力。在“一帶一路”的戰略大背景下,我國參與設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很大程度上表明了我國加大對外開展基建投資業務的戰略構想。

根據總體基建投入約占GDP的5%估算,“一帶一路”沿線對基建的需求或達到每年1.05萬億美元,而中國對外承包完成額2013年僅為0.14萬億美元,僅占其中的13%。主觀意愿和客觀條件形成合力,未來我國建筑業和制造業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將大幅加快,海外市場廣闊的產業擴張前景將逐漸打開。

在“一帶一路”的戰略政策支持下,對外工程承包施工企業“走出去”能形成較大的出口拉動,有效對沖國內需求端的下滑,從而帶動整個“基礎設施產業鏈”。

目前全球經濟復蘇緩慢,國內經濟也面臨艱難轉型,全球貿易環境不佳,追求出口增長容易引起諸多摩擦和矛盾,而對外投資更容易被接受,用對外投資啟動外需是比出口更好的選擇。利用施工企業輸出方式,能帶動國內設計、買粉絲、制造、材料、勞務、金融、保險、服務等多行業的輸出,對沖國內需求端下滑。不同于外貿出口通常的低成本和低附加值,施工企業“走出去”方式有效帶動的是中國附加值較高的產品,如機電產品,符合國家產業升級的目標。

三、“能源建設”主題:包括中國油氣進口的管道建設相關產業,電站建設、電力設備等。

拓展穩定的油氣資源進口途徑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戰略目標。近幾年我國對油氣資源的需求在快速增加,但我國的油氣資源進口主要通過馬六甲海峽的海陸運輸,獲取途徑較為單一,能源安全較易受到威脅,拓展新的油氣資源進口途徑十分緊迫。

“能源建設”主題之下,構建中國陸上的能源大通道戰略,將直接利好中國油氣進口的管道建設相關產業。與新疆接壤的中亞國家油氣資源極為豐富,是僅次于中東的第二個油氣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目前我國從中亞及俄羅斯進口的石油量占比仍偏低,天然氣近幾年從中亞的進口量在不斷攀升。隨著天然氣的普及,國內需求量的快速增長,通過新疆從中亞的進口量仍將持續增加。

未來,為滿足新增進口量的輸送需求,新疆將建設多條能源管道,構建中國陸上的能源大通道。配套的輸油管道、天然氣的輸送管道、電網以及道路運輸等,這些領域必然迎來進一步的利好。

需求面來看,“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的電力消費水平極低,發展空間巨大。根據2013年的電力消費統計數據來看,“一帶一路”沿線非OECD國家的人均年電力消費量僅約1655.52KWH,而同期OECD國家的人均年電力消費量約為7579.49KWH,前者僅為后者的21.84%。因此單從電力消費角度來看,“一帶一路”沿線的非OECD國家的未來電力消費水平將會有極大的增長空間,伴隨著電力消費量的增加,必然會帶動這些國家的電力投資,從而帶來巨大的電氣設備需求。

供給面來看,現階段我國電氣設備的產能明顯過剩。2013年,我國發電設備產量約1.2億千瓦,約占全球總量的60%,而我國的年均裝機水平只有5000萬~6000萬千瓦,產能嚴重過剩,因此我國的電氣設備企業有“出海”消化這些產能的迫切要求。

我國電氣設備的技術水平在諸多領域都已屬于世界先進水平,具備了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目前我國的水電項目及設備在國際上是極具競爭力的,全球的水電工程中約有80%是中國企業建設的。在光伏市場方面,我國的太陽能電池產品的轉換率在國際上處于先進水平,并且出口組件約占全球市場份額的60%。

通過“一帶一路”戰略的逐漸展開,我國電氣設備走出去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我國的電氣設備在“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非OECD國家市場上占有40%左右的市場份額應該是可期的。照此比例計算,我國電氣設備企業2014~2020年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總額將可能達到984.35億美元/年左右,這將使我國的電氣設備企業大幅受益。

四、“通商文化”主題:商貿與文化旅游產業。

長期來看,道路連通、貿易連通中同樣伴隨著文化溝通,“絲綢之路”自古是文化交會的體現,其交流合作的內容涵蓋了文化、旅游、教育等人文活動。培育具有絲綢之路特色的國際精品旅游線路和旅游產品,可以積極推進特色服務貿易,發展現代服務貿易。人員的流動還會加強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特殊旅游產品、文化產品、民俗風情、旅游線路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發展,旅游企業可以開展旅游管理協作、旅游業務合作、旅游包機航線、旅游投資貿易、旅游服務采購。

從政策支持方面來看,文化旅游產業也將伴隨著“一帶一路”整體戰略的推進而迎來新的增長空間。

五、“信息產業”主題:抓住各國經濟的數字化趨勢,加快我國信息產品和服務走出去。

“互聯互通”是加強全方位基礎設施建設,不僅是由公路、鐵路、航空、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組成,還包括互聯網、通訊網、物聯網等通信基礎設施。“一帶一路”國家之間的深度互通會對信息基建提出更高的要求,這對中國通信行業特別是像華為、中興和信威等已經成功“走出去”的通信基礎設施提供商,構成重大利好。

中國通信設備產業作為“走出去”戰略的先行者,在全球五大電信系統設備廠商中已占據兩席,華為的銷售收入已超過愛立信躍居第一。目前華為海外收入占比已超70%,中興海外收入占比達到50%,烽火通信也有10%的收入來自海外。中國電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