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陜西省對外貿易數據(陜西有多少個市?)

时间:2024-05-17 08:14:28 编辑: 来源:

出1174萬元,城建支出943萬元,交通運輸支出336萬元,一般公共服務業支出6044萬元。

金融業運行平穩。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06093萬元,比上年增長 10.1% 。各項貸款余額96318萬元,比上年增長16.6%,其中,工業貸款3968萬元,農業貸款32709萬元,分別較上年增長 29.9%和46%。全年累計現金收入1143668萬元,累計支出1264277萬元,累計凈投放現金120609萬元。

保險事業持續發展。全年各類財產承保金額15190萬元,人壽保險承保金額2290萬元。全年財產保險理賠金額225萬元,人壽保險理賠金額86萬元。

八、科技 教育 文化 衛生

科技事業進一步發展。全縣共申報省級科技計劃項目3項,市級科技計劃項目6項,其中“200噸/日處理金精礦冶煉”、“潼關縣黃河良種豬繁育”、“醬菜系列產品開發”、“周家城肉牛養殖示范小區”、“知識產權培訓”等項目列入市級科技計劃。共組織申報發明實用型和外觀設計型專利10項,授權10項,超額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專利申報任務。

教育事業實力不斷增強。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兩基”工作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全年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資金569.5萬元。投資1331萬元,新建校舍19180平方米,消除危房6808平方米,辦學條件極大改善。培訓下崗職工400余人,職教招生724人,投資150萬元建成全縣第一所高標準公辦幼兒園,成職幼教發展迅速。年末全縣共有各級各類中小學校76所,在校學生人數22524人,其中,普通中學在校學生數9950人,小學生在校學生數12574人。小學和初中學齡人口入學率分別為100%和98.3%。年末全縣擁有教師人數1647人,其中,普通中學專任教師550人,小學專任教師1097人。2007年高考本科上線人數達945人,較去年增加了140人;中考成績500分以上考生93人,占參考人數的4%,比全市高一個百分點。

文化事業蓬勃發展。建立了潼關縣民間藝術團,民間藝術背芯子、古戰船、踩高蹺等優秀文化節目多次赴中省市演出,增強了潼關的美譽度和知名度。組織編寫了《十七大又出新篇章》、《高舉旗幟奔小康》、《磨道灣》、《農村孩子》等文學作品。開展了內容豐富的文化下鄉活動,組織文化活動3場,共送書10000余冊,放電影160余場,送戲70多場。縣文化館共備藏書12000冊。

衛生事業邁上新臺階。全縣年末擁有醫院、衛生院13所,衛生技術人員593人。其中,醫師179人,助理醫師60人,護士173人,其他衛生技術人員181人。2007年4月份,我縣被省政府批準為全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縣,全縣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達到10.3萬余人,參合率達92%,2550人次享受了合作醫療補助,補助金額360萬元。

九、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新成績。全縣環境污染治理本年完成投資總額2624.7萬元。全年削減化學需氧量68.93噸,削減二氧化硫1247噸。工業廢水排放量達標率及工業煙塵排放量達標率均為100%,環境不斷得到改善。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長率繼續保持在低水平線上。據1‰人口抽樣調查,全縣常住人口(指年內在本縣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不包括在本縣登記為常住戶口而年內離開本縣半年以上的人)152700人;人口出生率為10.4‰,死亡率為6.25‰,自然增長率為4.15‰。

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全縣城鎮在崗職工年末人數12604人,比上年減少195人,工資總額15743萬元,比上年增加2687萬元,人均年工資12475元,比上年增加2320元。縣屬在崗職工年末人數10384人,工資總額11938萬元,人均年工資11515元。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340元,比上年增加390元,增長20%,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7461元。

城鄉居民儲蓄存款持續增長。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為182843萬元,比上年增長7.1%。

社會保障不斷完善。年末城鎮已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職工9723人,農村已參加養老保險3563人。城鎮已參加醫療保險12621人,已參加失業保險9636人。城鎮已參加生育保險6150人。城鎮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數4300人,農村居民享受低保人數達8013人,全縣支付低保資金485萬元。全縣4817人參加了住房公積金統籌,共統籌住房公積金471萬元。

歷史沿革

商代隸定國,稱桃林。周代為畿內地,錄虢國(北虢),稱“渭_”。春秋時稱桃林塞,隸晉。晉侯使詹嘉處暇守此防秦。戰國,秦厲共公二十四年(前453)隸魏。 秦惠文王六年(前332),設寧秦縣, 屬寧秦縣轄地。漢高祖五年(前202),設船司空衙門,專管黃、渭河水運、船庫。后以船司空官名為縣名,隸京兆尹。新莽始建國元年(9),改船司空縣為船利縣,隸后承烈郡。 東漢復名船司空縣, 隸司隸校尉部。 建安十八年(213),船司空縣并入華陰,隸京兆尹。后經三國、魏、晉275年均屬華陰縣。北魏永熙三年(534), 屬定城縣(治所在今公莊村北之定),隸華州華山郡。西魏時定城縣并入敷西縣,直至北周。

隋開皇三年(583),屬敷西縣隸華州。大業三年(607)改隸京兆郡。五年(609)改敷西縣為華陰縣,潼關屬之。唐垂拱元年(685),華陰縣改稱仙掌縣,天授二年(691)分仙掌縣東部(潼關)設潼津縣,隸虢卅。圣歷二年(699) 三月,改屬太州(治所在今華縣)。長安二年(702)撤潼津縣,并入仙掌縣。

神龍二年(706)復名華陰縣,本縣屬之。 后經五代、宋、金、元約670余年,均屬華陰縣。明洪武七年(1374)設潼關守御千戶所,屬陜西都司。九年(1376),設潼關衛,屬河南都司(明顧祖禹著《讀史方輿紀要》說洪武三年設潼關衛)。永樂六年(1408),屬中軍都督府。

清雍正二年(1724)撤潼關衛,五年(1727),設潼關縣。 乾隆十三年(1748) 改設潼關廳,屬陜西潼商道同州府。 民國二年(1913)廢廳,設潼關縣,屬陜西關中道。二十二年(1933), 屬陜西。二十八年(1939)屬陜西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治所在大荔 縣)。三十六年(1947)屬陜西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治所在華縣),直至解放。

1949午5月29日潼關解放,本縣屬渭南專員公署,隸陜甘寧邊區政府。1950年5月,屬渭南專員公署,隸陜西人民政府。1956年10月,渭南專員公署撤銷后,直屬陜西人民政府,1958年12月本縣與渭南縣合并后,設潼關人民公社, 屬渭南縣,隸陜西人民政府。1961年8月15日恢復潼關縣制,屬渭南專員公署(1979年改稱渭南地區行政公署),隸陜西人民政府,至今。

2021年1月2日,2020年中國效率“百高縣”名單出爐,潼關縣排名第71。

2020年7月29日,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潼關縣為2020年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20年7月,商務部公布2020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名單,潼關縣入選。

2017年2月21日,潼關縣上榜2016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2016年7月,潼關縣榮獲2016年全國雙擁模范城(縣)稱號。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