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關注中南醫院買粉絲(感動中國人物)

时间:2024-06-11 00:11:00 编辑: 来源:

了上至中央領導下至黎民百姓的熱情回應,人們絲毫沒有吝惜自己的情感和淚水。《感動中國》總制片人梁建增這樣回憶,“如何與眾不同而具有自己的特色實在不容易,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我們大家對此有一個共識:‘梳理過去一年所發生的事,發掘新聞事件中的主角,感性地刻畫歷史瞬間,放大歷史細節’,這應該是當初創辦《感動中國》的一個基本理念。”

“感動”沒有標準

今天的很多人也許會問:三年前,《感動中國》是怎么誕生的?它為什么要叫《感動中國》?

節目創辦之初,人們還曾有過許多的疑慮:以媒體價值標準為核心的“感動”是否能夠感動中國?這種“感動”和社會主流認知以及中國人對“感動”的深沉理解是否相一致?對此,評論部主任、《感動中國》的總制片人梁建增則說過這樣一段話來表述:2002年的《感動》讓我們無法忘記那些無畏前行、努力抗爭的人們,而2003年的《感動》則見證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同舟共濟的奮斗歷史,2004年的《感動》在表述剛剛過去的一年時,它一定會展示這個社會剛剛發生的顯著變化,體現出“以人為本”的時代特色。從這個層面上來看《感動中國》節目,其實它已經不單單是一期節目了,它已然成為了一個時期一個階段一種民族精神的高度凝聚,一段難忘歷史的精彩濃縮,媒體的價值標準已經融入到了整個民族的價值標準之中了。在很多人的眼里,感動與否,只有權威,沒有標準。

“感動”是種滿足

在2004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候選人的行列中,一位普通的北京老人的事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佘幼枝祖上因敬重明代袁崇煥大將軍的英雄行為,世代為其守墓,到佘幼枝老人已是第17代人。佘幼枝守墓幾十年,并曾因為守墓而痛失愛子,但她始終忠心不改。在她的不斷努力下,守墓義舉得到了延續。袁崇煥畢竟是封建社會的英雄人物,佘家這種家族式的行為與現代社會是否存在較大的距離?

“感動”記錄真實

《感動中國》總策劃朱波說,我們推選出來的人物之所以能夠感動那么多人,并且讓這種感動凝固下來,化為一種力量,融入人們的記憶,是因為他們就在我們的身邊,他們的事跡不是我們包裝出來的,更不是我們杜撰出來的,我們只是把它們實實在在的擺在觀眾面前。

程序上的嚴格篩選保證了人物事跡的真實性和可信性,這一點毋庸置疑。《東方時空·東方之子》的編導王偉達在前往貴州貧困山區拍攝候選人物許本禹的支教生活時,真實的記錄了這樣一個事實:看到許本禹所在山區學校的簡陋,記者留下了自己的1000元錢出差費。結束采訪的幾天以后,王偉達收到了許本禹一條短信息:“891元我給學生們訂了報紙,剩下的給他們買了文具,發票過幾天寄給你。”王偉達到現在都無法用任何語言來評價這件事情,在他的印象中,面對艱苦環境的許本禹在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總會露出一臉憨厚的笑容。

查看用戶評論(19)>>

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8 個人評價

50% (4) 不好

50% (4)

相關內容

• 2006十大感動中國的事跡?

• 05年感動中國事跡

• 歷年感動中國人物事跡

• 誰有2008年感動中國人物事跡的全部材料?

• 2008年十大感動中國人物事跡

查看同主題問題:簡介 感動中國 感動中國 人物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簡稱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軍。 共青團的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共青團在現階段的基本任務是:堅定不移地貫徹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團結帶領廣大青年,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促進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接班人,努力為黨輸送新鮮血液,為國家培養青年建設人才。

帶著妹妹上大學 湖南大學生感動中國

在《感動中國2005年人物頒獎》上,有一個人的呼聲很高,他就是帶著妹妹上學的湖南懷化的大學生洪戰輝。12年前洪戰輝13歲,他的妹妹1歲,那一年父親患上了間歇性精神病,痛苦不堪的母親離家出走,家庭重擔一下落在了洪戰輝的肩上,洪戰輝提前告別了童年,一步踏入了成人世界。

有人問她:你什么都選擇了,選擇了吃苦,選擇了托帶了一個妹妹,在這樣經歷的背景之下,居然沒有去恨,一般人至少會說老天爺對我為什么那么不公平?

洪戰輝:因為我發現怨恨沒有用,真的沒有用及起不到什么作用,也解決不了什么問題,選擇責任,選擇實踐良知這是最重要的問題,選擇愛,你去給別人愛,你去關懷別,就會得到你自己想得到的東西。

不僅僅是他的一種感悟,其實是我們所有的人和人之間應該采取的一種態度。這個時候我意識到這個點采的是對的,因為這個點真正能夠提示我們大家,有這么一個人他這么做了,我們應該怎么辦?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簡介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簡稱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軍。現階段的基本任務是:堅定不移地貫徹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接班人,努力為黨輸送新鮮血液,為國家培養青年建設人才,團結帶領廣大青年,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積極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

“2005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獲獎名單

★ 在麥莎臺風中,為救落水者三次跳入巨浪的

打工青年魏青剛

★ 身患重病,仍然堅持助學的歌手叢飛

★ 改革開放后第一批學成回國,奪得連續空缺

六年科技大獎的學者黃伯云。

★ 堅守在貴州深山,為村民健康付出青春的赤

腳醫生李春燕。

★ 連續12年自強自立,帶著妹妹上學的大學生

洪戰輝。

★ 為一句承諾,在北大荒為烈士守墓37年的上

海知青陳健。

★ 聽不到聲音,但是卻用美麗舞蹈打動觀眾的

殘疾藝術家邰麗華

★ 保家衛國,為打造雄獅銳旅而鞠躬盡瘁的司

令員楊業功。

★ 20年行走在馬班郵路上,成為世界郵遞員楷

模的王順友。

★ 在太空中遨游五天五夜,再次見證中國實力

飛躍的神六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

★ 感動中國特別獎頒給了青藏鐵路建設者,以

表彰他們不辭辛苦、連年奮戰,在生命禁區

建設世界上最偉大鐵路的奮斗精神。

白芳禮,你憑什么感動中國?

無論酷暑嚴寒,為了支教,白芳禮和他的三輪車始終行進在路上

夏天來了,樸素的白芳禮還是穿著長褲長褂,心里只有一個信念———蹬車,給貧困學生攢錢

困了、累了,就睡一會,讓這車也休息休息

白芳禮細細地數著手中的角票,計算著今天又為孩子們攢了多少錢

白芳禮老人生前與受到他資助的天津市紅光中學藏族學生在一起(1994年攝)。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