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導論論文怎么寫(如何認識中國目前的收入差距?這樣的論文該怎么寫呀?)

时间:2024-06-01 22:47:51 编辑: 来源:

的高質量、高素質人才。

課程知識體系可分為自然科學類課程、人文社會科學類課程、學科基礎與專業基礎類課程、專業選修類課程、科學實踐與社會實踐和全校公共選修類課程六個模塊。自然科學類課程所占比重約為20%,人文社會科學類課程所占比重約為23%,學科基礎與專業基礎類課程所占比重約為25%,專業選修類課程所占比重約為5%,科學實踐與社會實踐所占比重約為22%,全校公共選修類課程所占比重約為5%。總學分為200分左右,總學時為2500小時左右。通識教育類課程約占總學時/學分的50%。

專業主干學科為控制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主要專業基礎類課程包括:電路原理(電路分析基礎)、電子技術基礎、微機原理及應用(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自動控制原理、信號分析與處理、軟件工程、計算機網絡與通訊等。專業方向與特色類課程主要包括:現代控制理論、機器人控制技術、運動控制、計算機控制技術、電氣傳動控制基礎、流體控制系統、自動控制元件等。

在教材建設方面,研究主導型自動化專業都比較重視教材的建設、強調教材的更新率、強調教材的先進性,提倡雙語教學、強調教學與國際接軌。目前,自動化類技術基礎課與專業課程中自編教材所占比例平均為32.4%,其余為選用國內外先進教材,其中選用國外先進教材比例平均為8.87%。研究主導型自動化專業在自編教材數量/比例上差別也較大,自編教材數量多的學校,如清華大學,自編教材所占比例為83.3%;自編教材數量少的學校,自編教材所占比例不足10%。

表1 研究主導型自動化專業技術基礎和專業教材建設與使用情況

類型

自編教材

選用國內先進教材

選用國外先進教材

比例

32.4%

59.06%

8.54%

1.3.2 實踐教學體系教學現狀

在實踐教學環節方面,研究主導型自動化專業依托學科建設經費充足、科學研究成果眾多、教學經費較充足的優勢,故實驗設備較先進、手段方法多樣。

近五年研究主導型自動化專業的大學在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上投入相對比較大,根據13所學校提供的數據,實驗條件建設經費基本都在200萬元以上,平均建設經費為492萬,建設經費在500萬元以上的學校有7所;實驗條件建設經費最高達到1260萬元,最低為120萬元。

在各學校開設的教學實驗中,研究主導型自動化專業注重電子類實驗、控制基礎實驗、專業類實驗數的綜合性,綜合性實驗平均可達到50%~70%的水平,確實使學生通過實驗提升了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工程能力。課程設計與專業綜合實驗、生產實習學時充裕,種類多,使學生得到綜合培養和鍛煉。有些學校嘗試了自主式生產實習,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與積極性,使生產實習內容充實、任務飽滿,學生不僅可以學以致用,而且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但近幾年自主式生產實習出現了生產實習單位聯系難、單位管理不正規、生產實習受考研影響比較大等情況。研究主導型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的平均情況見表2。

表2 研究主導型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情況

項目

綜合性電子類實驗(%)

綜合性控制基礎實驗 (%)

綜合性專業類實驗 (%)

加工工藝實習均周數

課程設計與專業綜合實驗均周數

生產實習均周數

畢業設計均周數

平均情況

52.39%

69.15%

55.3%

3.6

10.27

3.31

16.24

研究主導型自動化專業畢業設計選材廣泛,采取校企掛鉤、與學科建設/科研項目結合的方法,提高本科畢業設計的水平與實用性,全方位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

1.3.3 素質、能力教育現狀

研究主導型自動化專業以培養自動化學術研究型、技術應用復合型人才為主,并在工程實踐中培養學術與應用復合型、高層次人才。研究主導型自動化專業的本科是以通識為主的專業教育。

研究主導型自動化專業普遍重視素質、能力教育,重視創新、創業意識與綜合素質培養,尤其是人文素質、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行“邊學習、邊研究、邊實踐”的教育方式,培養學生的實踐、研究與認知能力,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提高綜合素質。

研究主導型自動化專業通過建立創業教育基地,建立有開放實驗室,結合學生的興趣和專長,指導其設計、制作、調試有實組織學生參與創業實踐,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業素質和創業能力;廣泛組織學生結合專業開展小發明、小創造和小制作活動,組織學生參與項目開發、科技成果推廣和社會服務,讓學生接觸新知識、掌握新技術、探索新領域,鼓勵學生文明、創造、實踐,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學生在校期間思維活躍,勤于思考,動手能力強。本專業學生積極參加大學生物理競賽、數學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省級、全國大學生“挑戰杯”課外科技作品競賽,各類單片機設計應用大獎賽,國內、國際計算機程序大賽。

研究主導型自動化專業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培養模式的與時俱進。如南理工開辦的電類聯合班,從電類專業選拔優秀學生參加,三年可考研,自動化專業每年都有10多名學生進入電類聯合班學習。另外,開辦3+2(3年主修原專業,2年修讀貿易或管理專業,畢業時可獲雙學位),本專業每年都有十名左右學生進入修讀。西安交通大學目前正在研討試行的2+3+X的培養模式是更大范圍的因材施教模式。

雖然研究主導型自動化專業具有國家投入大、師資力量強等優勢,但目前大部分研究主導型自動化專業也還是受到教育資源的限制,還做不到大范圍的因材施教,尤其是實踐類培養環節,還不能保證所有學生有充裕的時間、充分的設備進行自主、創新性實驗或進行科技創新活動。由于大部分研究主導型自動化專業免試推薦研究生比例在10%左右,所以大部分學生還將考研,因此對生產實習、本科畢業設計等教學環節的質量帶來較大沖擊,同時專業培養方案上也無法徹底實現本—碩、本—博一體化。

1.3.4 師資隊伍結構現狀

研究主導型自動化專業的師資隊伍中,以教授為主導,以副教授為骨干,以講師為基礎;教授負責大部分課程的建設工作,副教授和講師承擔大部分課程的授課工作。目前,研究主導型自動化專業的教師隊伍中,教授所占比重為29.76%,副教授所占比重為41.34%,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所占比重為40.58%,教師中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所占比重為40.26%。從數據中看出,目前教授數量少于副教授,但由于具有博士學位教師數量大,所以近幾年內教授數量還會增多,而且年輕化。研究主導型自動化專業師資隊伍的平均情況見表3。

目前,這17所大學自動化專業的平均本科生生師比為13.15:1,還是比較好的。但是考慮到這些大學今后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的發展趨勢,13.15:1的本科生生師比數據還是不夠讓人滿意的,尚需進一步加大師資力量的建設。目前這些大學的本科生招生規模基本不變、維持現有水平,少數學校到2005年的在校學生人數比現在會略有增加,也有少數學校削減了在校規模數。

表3 研究主導型自動化專業師資隊伍情況

項目

教授比例

副教授比例

講師比例

助教比例

博士學位教師比例

碩士學位教師比例

教學驗人員比例

生師比

平均

29.76%

41.34%

24.13%

12.23%

40.58%

40.26%

20.89%

13.15:1

1.3.5 就業情況現狀

自動化專業的畢業生能在電子信息、生物工程、通信、計算機、電子商務、電力、交通、金融、機械以及輕紡等廣泛領域從事技術和管理工作。畢業生進一步深造,除了攻讀本專業碩士研究生以外,還可以攻讀其他相關學科,如計算機、電子信息、通信、儀器儀表、管理、生物醫學工程等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深受培養單位歡迎。

據人事部最近發布的網上求職信息表明:與計算機總體需求量位列第一相對應,計算機求職人數高居榜首,而自動化及其相關專業總體需求量平均列前10位之內,但求職人數平均排名在第10位之后。這說明自動化及其相關專業目前暫時處在供略微小于需求的良性狀態。僅就業率而言,以2000年為例,據《中國青年報》報道,2000年全國自動化專業僅初次就業率就高達92%以上。最新信息表明:自動化專業就業率仍在保持相當良好的上升態勢。

17所研究主導型自動化專業的院校中,有15所提供了自動化專業本科生近三年一次就業率的情況。其中,本科生一次就業率在96%~100%之間的學校有10所,占15所學校中的66.67%;一次就業率在90%~95%之間的學校有3所,占15所學校中的20%;一次就業率在85%~89%之間的學校有2所,占15所學校中的13.33%。這些學校的自動化專業中,認為本專業與本校其他專業相比,本科生一次就業率情況好的學校數為10所,占學校總數的66.67%;認為本專業與本校其他專業相比,本科生一次就業率情況為中上水平的學校數為5所,占學校總數的33.33%。此次調查數據與上述人事部評述相符合。

表4 研究主導型自動化專業本科畢業生一次就業率情況

就業率

96%~100%

90%~95%

85%~89%

84%以下

學校數量

10

3

2

0

學校百分比

66.67%

20%

13.33%

0

注:“中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兩所學校未列入統計(表格中無數據)。

表5 研究主導型自動化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情況與本校其他專業的比較

就業率級別

中上

中下

學校數量

10

5

0

0

學校百分比

66.67%

33.33%

0

0

注:缺“中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的數據。

研究主導型自動化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去向情況大體分布在讀研究生、國有大中企業、政府、軍隊機關、科研院(所)、民營企業、個體戶、出國學習等方面。但各個學校各類畢業生占總畢業生的比例情況卻差別較大,從中也能體現出研究主導型自動化專業的高校之間也有較大差距。以應屆本科生讀研究生的比率為例,最高的為清華大學, 讀研率為74.5%;讀研率在40%~50%之間的學校有3所;讀研率在30%~40%之間的學校有0所;讀研率在20%~30%之間的學校有6所;讀研率在10%~20%之間的學校有4所。

研究主導型自動化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去向情況見表6。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