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明代對外貿易的主要特點及在周邊貿易中的優勢(明代對外貿易的主要特點及其成因)

时间:2024-05-19 05:31:58 编辑: 来源:

疆域遼闊,對外交通發達,對外貿易仍以海洋航運方式為主,對外貿易的范圍更廣。明朝在邊境地區設立互市點與周邊民族開展互市貿易,對外貿易主要通過海洋貿易,采取朝貢貿易體制。

在明朝建立之初東部沿海地區不斷受到倭寇騷擾,新生的明朝出臺禁止瀕海居民出海的政策,目的是加強海防,抵御倭寇,防止海外與內地的反抗勢力相互勾結,鞏固新生政權。在海禁的同時,明朝對外貿易體制由前朝的自由貿易轉向朝貢(或堪合)貿易體制,要求外國以“朝貢”形式由各國官方組織商人與華開展貿易,統一由市舶司收購和管理,官方壟斷對外貿易渠道和利潤。這種朝貢貿易帶有相當大的商業成分,是當時形勢下一種特殊的貿易形態。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建立了朝貢這種特殊的官方貿易制度,頒布海禁防止中國商民下海互市,保護官方壟斷貿易的地位。明永樂(公元1403~1424年)和宣德(公元1426~1435年)時期,明政府通過大規模的遠洋活動擴大朝貢貿易的范圍,取得大量海外物品。鄭和下西洋把朝貢貿易推向高潮⑧,由官營壟斷的朝貢貿易達到鼎盛。不同于前朝采取招徠政策,明朝朝貢貿易體制采取嚴格管制下薄來厚往的不抽分、不收稅、給予高價收購、給予豐厚賞賜和給予多種優惠的措施,激勵外國商人參與朝貢貿易。

由于明朝時期指南針廣泛使用,地理、天文導航技術進步,科技文化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在明朝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從1405年開始鄭和先后七次出使西洋,到達亞非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地區,宣揚了明朝的國威,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系,主動開拓海外貿易,促進了與沿途各國經濟文化交流。雖然鄭和七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并非發展對外貿易,但它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的主動外交和航海探險。鄭和是世界航海事業的先驅,其航海規模之大,歷時之久,航程之遠,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比歐洲的遠航早半個多世紀,增進了中外友好交往和經濟文化交流,并帶動了自唐朝以來東南沿海一帶人民去南洋謀生、開發和定居的熱潮,對東南亞地區生產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明朝中期國力衰退,海防松弛,倭患日益嚴重。戚繼光領導戚家軍在臺州抗倭九戰九捷,并與俞大猷配合,到了1565年基本上肅清了東南沿海的倭寇。此時歐洲在地中海、北海以及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對外貿易相當發達,已經出現資本主義經濟萌芽。明朝后期已經開始面臨葡萄牙、荷蘭等早期西方殖民者的入侵。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以欺騙手段占領澳門,后長期租占。1604年和1622年荷蘭人兩次侵占澎湖島,1624年占領臺灣島,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維護了祖國完整,推進了臺灣的開發。由于海禁和朝貢貿易政策存在種種弊端以及倭患、殖民入侵猖獗,明朝一度曾時禁時放。明隆慶皇帝(公元1566~1572年)宣告開放海禁,結束了維持近200年的明代朝貢貿易體制,私商海外貿易與外國商人非貢貿易增加,但明朝開始對貿易進行抽稅。

明朝中后期在倭患和殖民入侵的打擊下,國力日漸衰微,停止下西洋活動,外國入貢減少,朝貢貿易只能主要依靠琉球海上中轉貿易維系,中國與南洋以遠地區貿易被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歐洲殖民者阻斷,中國與世界貿易經濟中地位漸行漸遠。

無論如何,古代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與世界其他文明地區之間貿易、文化以及人員交流的著名歷史足跡,是中國與世界經濟聯系的重要途徑,奠定了兩千多年中華文明與其他地區文明之間交融互鑒、和諧共處的基礎,也是古代中國經濟繁榮和創造燦爛中華文明的重要源泉,是古代中國進入并長期成為世界經濟中心的通道。海陸絲綢之路上的對外貿易是反映一個國家經濟繁榮的重要方面,可以體現生產技術、財稅狀況、金融活力、消費水平以及文化交流情況。“絲綢之路”是一條絲綢之路、陶瓷之路、香料之路、茶葉之路,體現了中國港口、造船、航海技術、海外貿易、移民、宗教融合、中外科技文化交流和國家關系等方面豐富的歷史內容,它不僅僅是一條商貿之路,也是文化交流、藝術傳播、思想交融的和平交融之路。歷史的足跡留給人類深刻的啟示。開放與封閉關乎國運興衰。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并非封閉不開放,海陸并存的絲綢之路曾經推動中國成為世界經濟的中心,創造出輝煌的經濟成就和燦爛的文化,對世界經濟發展產生過巨大的推動和深遠的影響。

近代以來中國失去世界經濟中心地位

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國門由封閉到被迫打開,對外貿易逐漸失去優勢,日益遠離世界經濟中心。自明朝晚期,歐洲沿海國家已經出現早期資本主義經濟,城邦之間、國家之間對外貿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對外貿易,特別是奴隸販運為歐洲積累大規模的原始資本,奠定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基礎。16、17世紀歐洲開始興起資本主義,大肆對外殖民擴張和進行血腥的資本原始積累。由于中國與外來侵略勢力矛盾日益尖銳,迫不得已由對外開放轉為閉關自守。中國因沒有發展起來資本主義而成為西方列強入侵的受害者。因此,明清時期中國對外貿易規模和開放程度已經遠遠不及宋元時期。

清朝(公元1644~1912年)自入關到鴉片戰爭前二百年間實行間斷性禁海閉關政策,體現為禁止和限制商人出海貿易,停閉和限制通商口岸,禁止和限制出口商品,對外國商隊、商船和商人進行嚴格限制,外國商人只能在指定的口岸、與官方指定的商人進行貿易,不得與內地商人開展貿易,不得發生資金借貸關系等方面,主要目的是為了防范西方貿易沖擊、肅清東南沿海的抗清力量和防止歐洲殖民者的入侵,但它使中國孤立于西方正在興起的資本主義工業革命之外,阻礙了正常的對外貿易發展和科技文化交流,而且禁海閉關政策也使與南洋的一部分民間的和平貿易遭到限制,導致國力衰敗。⑨⑩

1655~1684年間清朝嚴格禁海閉關,1717~1727年清朝對南洋禁海,1764~1784年間三次停閉恰克圖中俄貿易,其余年份基本上保持對外開放。清朝廢棄前朝的市舶司體制,設置海關掌管征稅稽查,由下設牙行具體辦理,而且對外貿易的官營與壟斷性質日益濃厚。清朝嚴格的管制保持住對外貿易中持續順差的地位。

自清朝初期在世界貿易中逐漸失去過去經濟、科技與文化領先的優勢,中國在國際產業分工和貿易中已經居于下風,出口產品主要是農副土特產品、手工業產品,幾乎沒有附加值較高的工業制成品,出口競爭力不強。由于中國沒有發展起來資本主義,錯過西方掀起的工業革命機會,工業沒有發展起來,而且受到西方列強大量廉價工業品傾銷的打擊。到清乾隆年間之后,中國就失去了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地位。由于清朝關稅政策實行從量稅,正稅稅率較輕,而且外國商人以種種不法手段進行走私逃避征稅,因此導致外國商品大肆涌入境內,外商在華獲取了巨大的貿易利潤和貿易利益。

關于中國古代各朝代商業的特點

(1)商業興起于先秦時期

中國人很早就學會經商,商朝人善于經商。周武王滅商后,商朝的遺民為了維持生計,東奔西跑地作買賣,日子一長,便形成一個固定的職業。周人就稱他們為“商人”,稱他們的職業為“商業”。這種叫法一直延續到今天。商朝人使用的貨幣是貝類,有海貝、骨貝、石貝、玉貝和銅貝。銅貝的出現,說明商代已經有了金屬鑄造的貨幣。到了西周,商業成了不可缺少的社會經濟部門。當時在“工商食官”的制度下,商業由國家壟斷。在商業交換中,主要的貨幣仍然是貝,但銅也被用作交換手段。銅本身是一種重要的商品,同時也擔負著貨幣的職能,后來就發展為鑄造銅幣。春秋戰國時期,官府控制商業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現許多商品市場和大商人。春秋時期著名的大商人有鄭國的弦高、孔子的弟子子貢和范蠡;戰國時期著名的商人有魏國的白圭、呂不韋。戰國時期各國鑄造流通的銅幣種類增多,形狀各異,有的模仿農具,有的模仿各種工具,也有的模仿貝的形狀。貨幣的數量大,種類多,反映了商業較過去發達。商品交換的發展,促進了城市的繁榮。

(2)秦漢時期商業初步發展

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為了改變戰國時期貨幣種類繁多,度(長短)量(容積)衡(輕重)不一的現狀,決定統一貨幣,把原來秦國流通的圓形方孔錢作為全國流通的標準貨幣,這就是通稱的“秦半兩”。他還統一度量衡,修建馳道,這些措施都有利于商業的發展和國家的統一。特別是統一貨幣對后世影響深遠。以后各封建王朝大都掌握鑄幣權,錢的形制也保持著類似“秦半兩”的圓形方孔模式。兩漢時期,伴隨著統一局面的形成、鞏固和農業、畜牧業、手工業的發展,特別是兩漢政府實行“開關梁,弛山澤之禁”的政策,商業出現了初步的發展。當時的都城長安和洛陽,以及邯鄲、臨淄、宛(南陽)、成都等大城市都發展成為著名的商業中心。每個城市都設有專供貿易的“市”,長安城東、西有市,后來發展為九個市,當時官府對城市的商業活動采取嚴格限制的政策。市區與住宅區嚴格分開,周邊有圍墻。市內設有出售商品的店鋪、官府設有專職官員市令或市長進行管理,按時開市、閉市,閉市后不許再有經營活動。市內的物價也由官員統一管理。

與以往不同的是,兩漢又開通了陸上和海上兩條絲綢之路,中外貿易也逐漸發展起來。張騫通西域之后,陸上絲綢之路開通,路線是從長安出發,經過河西走廊、出玉門關或陽關、再經過今天的新疆進入中亞和西亞。漢武帝之后,還開辟了與南海諸國及印度半島等地交往的水上交通線,從事經常性的貿易往來,這就是海上絲綢之路。兩條絲綢之路的開通,有利于中外貿易的發展。

(3)隋唐時期商業的進一步發展

隋唐是我國封建社會的繁榮時期。由于農業經濟的發展、手工業的進步,特別是隋朝時開鑿的貫通南北的大運河,促進了商品流通范圍的擴大。唐代還出現了柜坊和飛錢。柜坊專營貨幣的存放和借貸,是我國最早的銀行雛形,比歐洲地中海沿岸出現金融機構要早六七百年。飛錢類似于后世的匯票。柜坊和飛錢的出現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結果,它們的出現又促進了商業的便利與發展。

隋唐時期商業發達的城市,除黃河流域的長安、洛陽外,長江流域的揚州、益州也成為繁榮的商業城市。唐代長安城有坊、市;市有兩個,東市和西市。市與坊用圍墻隔開,白天定時開市、閉市。東市和西市各占兩坊之地,各有220行。東市肆邸千余,貨物山積,商賈云集。唐朝政府允許外商在境內自由貿易,胡商遍布各大都會。西市就有西域,以及波斯、大食商人,“胡風”、“胡俗”流行。長安城的人口不下百萬,這樣龐大的人口對商品的需求,造成長安城商業的繁榮。農村集市也有了進一步發展。尤其是在水陸交通要道附近,集市不斷增多,有些還發展成重要的市鎮。

隋唐時期對外貿易不斷發展。唐朝前期陸上絲綢之路暢通無阻,出現商旅不絕的繁忙景象。安史之亂后,對外商業交通的重點,由西北陸路轉移到東南海道。廣州是南方最大的對外貿易港口,是外國商船的聚集之地。唐政府在這里設有市舶使,專管對外貿易。

(4)兩宋時期商業繁榮

兩宋商業空前繁榮,首先,北宋建立以后,消除了晚唐、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的局面,社會經濟得以正常發展,農業、手工業的高度發展,為商業的興盛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其次,政府逐漸放松對商品交易的限制。從唐代后期起,市坊嚴格分開的制度逐漸被打破,到宋代,店鋪已可隨處開設,買賣時間也一改日中為市的限制,早晚都可經營。第三,宋代市場上雖然仍然使用金屬貨幣,但在北宋時,四川益州的富商開始發行紙幣“交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后來,官府在益州設立交子務,印制和發行交子。南宋時,紙幣使用的地區廣、發行量也大大增加。建議教師引導學生觀看課本插圖北宋的紙幣,歸納出紙幣的出現對商業發展的影響。紙幣的發行使用便利了商業活動的進行,促進了商業的繁榮。第四,兩宋時水陸交通便利,特別是海上絲綢之路暢通,有利于對外貿易的發展。

兩宋時期商業的繁榮首先表現為城市商業的繁榮。繁榮的大都會首推北宋的都城開封和南宋的都城臨安(杭州)。開封自五代開始日益繁華

搜索关键词: